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学军中学居然垫底,温州上榜高中最多,镇海中学独占三成

发布于:百学网 2023-05-09

学军中学居然垫底,温州上榜高中最多,镇海中学独占三成

  今天,距离2023年高考已经不足一个月了。当前,学子们正在废寝忘食、勤学苦练、闻鸡起舞、奋力拼搏,准备参加2023年高考。

  在这个学子们都在牛角挂书、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时刻,回忆一下2022年高考的情景,往事历历在目,如同发生在昨天。

  2022年浙江省高考,共有36万莘莘学子报名参加角逐。其中,参加普通高考的学子共有273109人。最终被全国各大专院校实际录取的总人数,达到了31.64万人,总录取率高达95.19%。

  一、2022年高考浙江省前100名的分布情况

  2022年浙江省高考前100名,共有8个地市25所高中学校位列其中,占11个地市的72.73%,占全省526所普通高中的4.75%。

  上榜高中学校最多的是温州市,共有6所高中学校上榜,分别是温州中学、瑞安中学、永嘉中学、平阳浙鳌高级中学、龙湾中学、温州育英实验学校等。

  其次是宁波市,共有5所高中学校榜上有名,分别是:宁波市镇海中学(含蛟川书院)、慈溪中学、宁海中学、宁波效实中学、余姚中学等。

  上榜中学相对较少的是丽水市、衢州市、台州市等3个地市,无上进入前100强。舟山市、嘉兴市、湖州市等3个地市,分别只有1所高中榜上有名。

  从全浙江省前10强来看,温州市2名学子并列全省第一,宁波市8名学子紧随其后。

  从前100强的角度观之,共有13所中学仅1所晋级,其中就包括杭州市学军中学,令人惊讶。此外,还有温州育英实验学校、余姚中学、萧山中学、瑞安中学、永嘉中学、平阳浙鳌高级中学、龙湾中学、绍兴市第一中学、东阳中学、义乌中学、浦江中学、舟山中学,等等。

  这也从某个侧面,反映出全浙江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水平的相对均衡性,尽管也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因素。

  二、2022年高考浙江省考得比较好的高中学校情况分析

  宁波市镇海中学已经连续多年位居浙江省普通高中高考的第一位,共有38人进入全省前100强,占比38%,超过三成,接近四成。

  杭州市杭州二中表现神勇,共有13人位居其中,排名浙江省第二位。

  百年名校温州中学,共有10上榜上有名,排名全省第三位。

  宁波市慈溪中学排名浙江省第四位,共有7人进入100强。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绍兴市嵊州中学、嘉兴市桐乡高级中学等3所高中,各有3人进入全省前100名,排名并列浙江省第五位。

  湖州中学、宁波中学、宁波效实中学、新昌中学、柯桥中学等5所高中,各有2人入围全省100强,并列浙江省第八位。

  三、2022年浙江省高考入围前100强最多的地市

  从入围人数最多的地市的角度来看,宁波市凭借镇海中学、慈溪中学、宁波中学、宁波效实中学的神勇发挥,共有50人跻身前100强,占据全省的整整一半。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杭州市共有18名学子进入排行榜,占比18%。温州市共有15名学子进入排行榜,占比15%。

  

图片

 

  四、2022年高考浙江省普通高中录取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人数分布情况

  杭州市仍然是最强者,共有134人录取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占比34.99%。宁波市共有88人成功录取到全国最强的高校,占比22.98%。温州市共有68人上榜,占比17.76%。

  全省11个地、市高中,均有学生榜上有名,反映了浙江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相对比较均衡的特点。相对薄弱的地区,是舟山市、台州市、湖州市等。

  

图片

 

  从2020—2022年连续三年录取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情况看,宁波市镇海中学(含蛟川书院)共有199人上榜,排名全省第一位。

  杭州市杭州二中共有130人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排名全省第二位。杭州市学军中学共有125人强势晋级清华北大,排名全省第三位。

  温州中学和温州乐清知临中学分别有62人和44人入围,分别排名全省第四和第五位。

  

图片

 

  各地市高考质量,也可以通过各校录取到浙江大学的人数,管中窥见一斑。杭州市学军中学、杭州市杭州二中、温州中学、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温州市乐清知临中学、温州市瑞安中学、宁波市镇海中学、丽水市缙云中学、杭州市萧山中学、温州育英实验学校等,分别排名全省前十位。

  此外,宁波市慈溪中学、杭州市杭州市级中学、杭州市富阳中学、温州市平阳浙鳌高级中学、嘉兴市嘉兴第一中学、嘉兴市桐乡高级中学、绍兴市新昌中学、台州市温岭中学等高中学校,均榜上有名。

  

图片

 

  2023年高考即将到来,“强基计划”招生报名已经结束,接下来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水平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报考也将陆续展开。

  而“强基计划”和“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报考,对于此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录取格局,具有决定作用。

  希望家长们、考生们一定要抓住这样难得的机会,慎重选择,准确报考,成功录取到国内“第一流”的大学,实现人生的梦想。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