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浓缩的就是精华”吗?(22沪春考作文)

发布于:百学网 2022-01-21

“浓缩的就是精华”吗?(22沪春考作文)

  文题回顾:

  写作70分。(沪22春考)

  25.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缩写读物是原著的浓缩,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浓缩……人们倾向于认为“浓缩的就是精华”,对这一观点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原创):

  一看题目,就知是魔都的风格:材料精练,蕴含辩证性。简约的材料却有多个层面内容,“园林……历史文化的浓缩”为第一层面,是从“命题者”角度看问题,关键词为“浓缩”;“浓缩的就是精华”为第二层面,是从“人们”角度看问题,是倾向性认识的“结论”;“你怎么看”为第三层面,即考生角度看,需要自我认识和思考。

  材料实际上考查考生需要作出几个判断:首先要理清两个概念,一是“浓缩”,二是“精华”,何为“浓缩”,怎样才称得上为精华;其次要明确“浓缩的就是精华”这个判断是否准确。对两个概念和一个结论作出理解和判断后,第三步才是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但谈“认识”和“思考”的前提要对“浓缩的就是精华”这个判断作出合理判断,即材料所给的这个判断是绝对化的,需辩证认识“浓缩”与“精华”之间的关系。对“浓缩的就是精华”这个判断作出新的判断,是材料的核心所在,也是考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并不等同于“园林是自然山水的精华”;同理,“缩写读物是原著的浓缩”并不等同于“缩写读物是原著的精华”,“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浓缩”也不等同于“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精华”。明确这几个判断后,就可以更清楚地知道“浓缩的就是精华”这句判断带有片面性,而且这个判断只是“倾向性”认识,不等于最终认识的结论,故需要辩证地认识。

  对材料做了如上分析后,再来确定立意就相对容易一些。参考立意:

  1.浓缩不等于精华

  2.精华的出现离不开浓缩

  3.浓缩是提炼精华的重要过程

  4.倾向性认识并不等于最终结论

  5.打破常规思维,正确认识浓缩与精华

  原创下水文,敬请赐教:

  浓缩是成就精华的关键点

  “浓缩的就是精华”这个判断作为一种倾向性认识有其合理的一面,它道出了浓缩与精华之间存在联系的一面。但这一判断也存在明显的片面性,从哲学角度看,它更不能作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结论。在我看来,浓缩的并非就是精华,但浓缩是成就精华的关键点。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说“浓缩就是精华”的确是一个正确判断。居里夫人从数十吨沥青中提炼出镭,这个浓缩的是精华;某化妆品是从众多名贵花瓣中萃取提炼出来的,这个也是“浓缩的精华”;某作品是作者经过数年搜集、整理大量素材后呕心沥血创作而成,是“浓缩的精华”;经典园林是园林艺术家吸取自然山水的精华浓缩而成,等等。

  然而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浓缩的“就是”精华。因为“浓缩”只是一个或物理或化学或思维的过程,其结果能否成为“精华”,受多种因素影响。浓缩是萃取、提炼精华的一个必要过程。在此过程中倘若方法不对、技艺不精或心术不正,就是浓缩了,也难成精华。但“精华”是在浓缩过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后而得的最为本质的东西,因此浓缩是成就精华的关键点。

  取舍扬弃式的浓缩是成就精华的关键点。取舍扬弃是对需要浓缩的东西先进行整体感知,通过自身的深刻认识和考证、考察,然后结合事实和史实,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删繁就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留下具有传承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如孔子删减古《春秋》而成就今日所见之《春秋》精华,曹雪芹批删数十载而成就《红楼梦》,等等。

  萃取升华式的浓缩是成就精华的又一关键点。萃取是一个繁杂的过程,首先需要占有大量的素材,然后对其进行筛选、裁剪,提炼出所想要的东西。提炼出来以后要有创新,就必须有“升华”过程。即创作者结合自身的知识、技能储备和认知能力及思想水平,对提炼的东西进行进一步升华,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如司马迁博览群书、通观古今而成《史记》,莎士比亚萃取古欧洲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而作四大悲剧等。

  浓缩能否成就精华,跟材质优劣、人素质高低有密切关系。材质低劣,再浓缩也难成精华;人若素质不高、技术不精,也难以浓缩出精华。一位蹩脚的工匠,哪怕给他万足金也打造不出精品;一个悟性不高的人,读再多的书难写出巨著;一个品性不高的人,创再多的作品,也难成经典。

  “浓缩的就是精华”这一判断,是大众惯性思维判断的一种表达,很多时候是缺少辩证认知的体现。作为现代青年,我们需要擦亮眼睛,磨砺认识,对大众习以为常的认识进行多维分析,辩证判断,以免落入窠臼。因此,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浓缩的不一定就是精华,但浓缩是成就精华的关键点。

  作者:老向 来源:巴风浙俗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