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三质检作文分析
作文材料

材料分析
三则材料,分别展示了新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材料一介绍很多传统行业受到挑战,一些过去的稳定职业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材料二介绍许多新行业正在诞生。材料三则指出也有很多传统老行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作为高中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选择职业,规划未来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时代特征。可以坚守老传统的价值,老行业淡出人们的视线,并非真正意义的消亡,很多老行业只是从生活必需变成了文化审美。也可以选择拥抱新时代,面向未来规划职业,避免成为时代发展的炮灰。还可以将对立的两面合二为一,用科技点亮传统老行业,老行业、老职业之所以老而经久不衰,尤其经历史沉淀永不褪色的精华,然而在口口相传和经验传递的的农耕时代,常常由于天灾或人力因素而消逝。我们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传播的力量,让老行业走到更多人面前,焕发出新的光彩。或者选择新行业,心怀老传统。无论时代怎么发展,科技怎么演变,我们都不应沦为工具的奴隶,人类最古老、最传统的行业,莫过于对人类心底真善美的需求。
参考立意
1.顺应时代发展,拥抱新职业
2.坚守传统之美
3.创新视角,看待传统职业
4.探索新行业,心怀老传统
5.择业当于时代同行
佳作展台
择业当与时代同行
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自己对当今时代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些想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选择职业和时代有关吗?自然是有的。时代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必然催生出一批新行业,淘汰甚至取代一部分传统行业。正如当年爱迪生听福特介绍完汽车后表示:马的末日已经来临,新时期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也必将让不少行业产生新旧交替的变革。
来看一组数字统计:谷歌神经网络翻译自2016年开始,英语和法语,英语和西班牙的互译质量达到了 90% 以上;美联社有 90% 的文章采用机器写手的文章;特斯拉已经收集了超过 20 多亿公里的无人驾驶车辆行驶数据,包括了不同路况和天气下的行驶数据;软银公司有超过 3000 万机器人,24 小时不眠不休地干活,一个机器人抵好几个普通工人,目前成本仅 900 元,而中国的劳动力工资至少也得 3000 元以上。
关注时代,了解这些信息,至少在你计划要从事翻译、记者、司机或工厂工人这些职业时,能做到心中有底,或者再慎重考虑。甚至在我看来,需要避开时代浪潮冲击下的某些夕阳产业,顺应时代的发展,选择正在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
艾青曾说:“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动荡的年代是这样,发展的时代更是如此。个人不可能独立于时代而发展,你的痛苦与欢乐,你的人生规划,你的职业选择,也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无视时代的影响,或逆时代潮流而动,虽然也能生存,但也可能令你事倍功半。
2016年感动中国的吴锦泉老人“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抗背,沐雨栉风”,我们佩服他生活艰难却热心公益的伟大情怀,需要学习他职业的坚守和对他人的爱心,但却不会以他为榜样,在磨刀这份工作上投入毕生的精力。职业虽不分贵贱,但对个人来说,实现人生价值,促进个人成长的职业却有优劣之分。
在《辉煌中国》系列节目中,我们看到古老的木渎镇与时代同行,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渔人走进高科技园区,实现了生活的飞跃,在各大媒体,我们看到新一代的年轻果农菜农走上了自媒体创作之路,利用互联网开拓了销售新渠道,向社会展现优美的田园生活。
李大钊说:“时代的落伍者才是最可怜的。”也许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紧紧追赶时代,做时代的弄潮儿,但至少,我们应该在决定自己工作规划的时候,顺应时代要求,做时代的参与者,而非谨守着千百年来的“三百六十行”,以至于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大潮中,只做一个旁观者,那将是我们ZD的遗憾。
点评
文章从探讨职业规划与时代的关系入手,借爱迪生的话阐明时代的变革对新旧行业的巨大影响,又以具体的事例,列举了翻译、记者、工人等行业在时代发展下受到的巨大冲击,点出个人观点:择业应顺时而动,避开传统,迎接新兴行业。接着借艾青的话给出理由,灵活运用感动中国的老人吴锦泉的事例、《辉煌中国》木渎镇的变革,三农自媒体的崛起来通过正反两方面继续论证择业当顺应时代。结尾再次点题,时代“弄潮儿”“参与者”“旁观者”的比较让文章有了现实意义。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