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雅礼中学1503班 杨有有 每块土地都需要雨的吻

发布于:百学网 2018-08-10

雅礼中学1503班 杨有有 每块土地都需要雨的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这样三个母亲,她们都有两个孩子,只有一个苹果。第一位母亲用孔融让梨的办法,让小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二位母亲布置两个孩子完成规定的任务,谁完成的快谁得到苹果,结果大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三位母亲干脆把苹果平分,两个孩子是一样的。

  你觉得哪一位母亲分苹果的做法最合理,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最大?请根据材料,从自己的体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比较上述三位母亲分苹果的做法,提出你的见解,并阐述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每块土地都需要雨的吻

  雅礼中学1503班 杨有有

  柔声一片春风雨,遍洒甘霖不问人。

  ——题记

  三位母亲,面对二孩一果,如何分才是最合适?

  在我看来,无论方式如何,第一、二位母亲都最终将苹果分给了一方,这必然意味着有另一位孩子将两手空空。因此,这时zui.好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同第三位母亲那样,将苹果平分,让两个孩子都享受到同样的果实——平等的爱。

  相信这也会是大多数母亲的想法吧。毕竟同出于己的两个孩子,谁忍心让一个大快朵颐,而另一个眼巴巴地空看?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另外两位母亲对孩子的爱意:一个希望培养孩子的责任与担当,另一个则希望唤起孩子的竞争意识。问题在于,这样的方式,这样的结果,是否真的能对孩子产生正面的影响?

  有句俗语说道:“老大木,老三娇,调皮捣蛋是老二。”这当然只是一种观点,却未尝不可看作一种规律性的归纳总结。那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排行不同的孩子的“套板效应”呢?正是父母对孩子的区别对待。当一位母亲要求大孩子谦让小的,或是一位小孩子总是被大得多的哥哥姐姐抢走本应属于自己的苹果,他们怎么才不会落入这种既定的模式?

  王开岭说:“对孩童心理有着诱导功能的不仅是课本,还有成人世界的生活模型与价值判断。”试问,一个从小在家族中得不到平等对待的孩子,又怎能健康地成长成熟,成为一位健全的社会公民呢?

  能容人,能育人,方谓家。而家庭教育的核心要义,我想,即是给予每个孩子平等的爱,让他始终怀揣着这样的想法:我是我父母的孩子,而非“我就是老大/老二/老三。”比起谦让、竞争等今后孩子也会逐渐接受的美德,这种最初的平等感、认同感、安全感,才是一位母亲、一个家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宝贵的馈赠。

  期待那一天,所有的孩子都能像那生机勃勃的土壤,而爱的甘霖,将不分区别地、温柔地滋润每一个心灵。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