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力量叫悲悯
有一种力量叫悲悯
雅礼中学高一1006班 徐扬
指导教师:邓志刚
悲悯,是情感中的一脉活水,有时漾开柔波,有时惊起阵痛;悲悯,是心灵上的几许甘霖,可以滋润枯萎,净化污浊。悲悯,更是一种力量,支撑着人们走出困境,奔向希望。
这种力量建立在平等的思想上。
悲悯既不是居高临下的俯视、垂怜,更不是救世主般的恩赐、施舍,它是一种撇开世俗眼光,抛弃地位高低,不分身分贵贱的体恤与融入。如同鲁迅先生所说的“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种“有关”来自设身处地的理解,感同身受的体恤。惟有将心比心,感受他人的悲欢离合,悲悯才能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诠释的观点耐人寻味:悲悯的力量在于感化他人,是神父的悲悯净化了罪犯的内心,使他放弃了恶俗,从而走向良善。这种力量所产生的宽恕与豁达,连罪犯都能获得改过的机会,何况原本善良忠厚的芸芸众生!
这种力量源于同情,但高于同情。
同情,透出的或许是真诚,而悲悯需要的是无畏。列夫·托尔斯泰,出生于大农奴主家庭。然而,受这种力量的驱使,作家毅然站在自己阶级的对立面,猛烈抨击给他和家庭带来锦衣玉食的封建制度。在文学作品中,他讴歌农奴的善良与勤劳,揭露奴隶主的残暴与贪婪,使整个社会为之震撼!而且,托翁的作品流传至今,字里行间仍然充满张扬人性,消融苦难的力量。
这种力量凝聚温暖与和谐。
孟子曰:“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现实中,在我们周围生活着的,不光是阳光下有着灿烂笑容的长者与孩子,还有那些苦苦挣扎在贫困阴影里和面临灾难的人们。频发的天灾人祸,总是出人意料地在制造着一个又一个悲剧。而这种力量,驱使我们从湘西贫困山区孤寡老人的眼神里,分辨出期待与盼望;从汶川大地震幸存的同龄人脸上,解读出伤痛与渴求。于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唱响了一曲曲苍天无情、人间有爱的和谐之歌。
悲悯,是一种撼天动地的人性力量!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