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忧伤的中国人(宋雪冰)
不会忧伤的中国人
赤峰市红旗中学新城分校 宋雪冰
今天课上给学生讲李易安的《醉花阴》和《声声慢》。如她这般,闺怨词写得如此凄清入骨,着实使人生出沉沉的忧伤,尽管与她隔了近九百年。重阳时节,一天凉比一天,孤独的她守着一炉瑞脑,时光在淡青的烟雾中缠绵而漫长。好不容易挨到傍晚时分,浅酌几杯,酒入愁肠,西风卷起珠帘,闪出那帘内的女人消瘦的身形,令人怜伤。
那时的中国人懂得欣赏这种慢节奏生活中的忧伤,细细地品,缓缓地愁,将那永昼的时光闲抛浪掷,任柔软的心灵在相思里宁静地浸泡,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把玩自己细腻的情愫,如同抚弄那如花的容颜,揩拭那晶莹的清泪。
忧伤绝对是一种能力。李易安们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了极致。
当自作多情的我面对这群十六七岁的高中生时,出于教师的职责和对语文的热爱,我尽可能地引领他们进入这段北宋年间的忧伤,希望他们能体会到这种珍贵而高级的审美情趣。不过每当我放眼看去,孩子们要么是在低头犯困,要么没精打采地给语文书相面,估计心思已经飞往饭菜飘香的食堂。支着下巴的,歪坐着的,直勾勾盯着你看的,比比皆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下了课,回到办公室,手机响了一下,是微信好友发来信息,告诉我她快结婚了,请我喝喜酒。应付了几句后,随手打开她的朋友圈,里面贴满了她的玉颜照片,有的是在试穿新衣服,有的是在吃美食,有的是在健身,有的是和男友甜蜜相偎,还有的则是游山玩水时的微笑留影。不难看出,她很幸福,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作为朋友,我怎么能不为她感到高兴呢?
她不但是年轻的,而且是美丽的,至少她觉得自己不难看,否则怎么会自拍上瘾呢?她是快乐的,也是得意的,至少微笑不会代表负能量,否则怎么会有好多人点赞呢?
这样快乐的人,堆满了我的朋友圈,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
快乐的人,也许不会忧伤。或者他们也有不开心的事,比如被上司臭骂,开车被扣分,旅游被宰,排队抢购时被踩脏了高跟鞋,总之都是不关痛痒的,一会就好的,正如那句流行语:天上飘着五个字,那都不是事。于是大家重新发一条自我鼓励的话,告诉别人自己又一次“满血复活”了。
中国人现在居然如此快乐,如此幸福,真是承平日久,举国欢忭,那广场上盛装华服的大婶们就是快乐幸福的代言人吧?那首传唱九州的《小苹果》就是所谓的盛世元音吧?
孩子们听不懂李易安的倾诉,也在情理之中。想起了张爱玲的话,她好像是说,后世的人也许会比我们这一代人幸福,但他们也有赶不上我们的地方———他们看不懂《红楼梦》。
于是我接着想,古人遭受困厄,常会以诗词自遣。东坡会用“一蓑烟雨任平生”来鼓励自己,人生尽管有时风雨猛恶,但“回首向来萧瑟处”,又能怎么样呢?达观地看来,不过是“也无风雨也无晴”,超然物外的境界使后世无数的读者为之心折。辛稼轩壮志难酬,登楼送目,拍遍栏杆,长刀空利。回首坎坷的一生,至今潦倒无成,徒有两行英雄泪潸然而下,却并无知心的美人帮他擦去。东坡写词,重在以雄浑旷达的笔力驰骋才情,风流跌宕,当止则止,少有顾忌。而辛稼轩则善于借古抒情,沉雄委婉,将自己的身世志愿与古人相映照:孙仲谋、刘备、张季鹰、刘裕、廉颇都成了他的镜子,照出了这位大英雄隆重的悲伤。
古人写诗填词以遣怀,今天的中国人不用这么婆妈,在朋友圈里发个照片,立刻解决问题。实在没有值得拍的也没关系,拍一张微笑的自拍照,灰暗的心情仿佛立刻得到治愈。网络的力量实在令人震惊!千百年来诗人们的长吁短叹在今天的国人眼中显得如此陌生,仿佛是冷冻后的容颜,风化后的尸骸,令人望而止步。那本该摩挲一下再释怀的情感已经被网络和手机消解掉了,中国人失落了忧伤的能力。
今天的旅游业如火如荼,大家乘坐着飞机火车轮船汽车,驰骋四海,饱览河山。如果导游不太心黑手狠,如果对食宿要求不太高的话,大家都会玩得很开心。上车睡会觉,下车拍拍照,拍了照后立刻发到网上,向尽可能多的人发出信号:我来过,我很得意。或许是出于怕被世界遗忘的本能吧,或许是希望多一点存在感吧,也或许是想要出名的欲望在作祟吧,人们用这种简单快捷的方式使自己快乐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旦涉及到快乐的事情,就不要计较太多了吧?也许那微笑的背后掩藏着难言的痛苦也未可知。
也许你会说,谁不想多走走多看看?口袋里好歹有了点钱,消费一下也无可厚非。何必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和使命呢?游山玩水就是为了放松心情,要是每去一个地方都费尽思量地写怀古诗,岂不成了可笑的负担?还有那天南海北各种美食,好不容易遇到了,在网上跟大家显摆一下又有何不可?人生苦短,多一点高兴的事儿才算活得值啊!
是啊,这种说法非常雄辩。
我最不爱干的事儿就是与人争辩。对于上述的观点我表示沉默。
我只是不小心想起了被贬谪到永州的柳宗元,站在岳阳楼上眺望的范仲淹,曲江边上瘦弱的杜少陵,他们漂泊四方之际留下的不是QQ空间里的说说,也不是朋友圈里的自拍照———当然,他们没见过这么高级的玩意儿———而是一本正经的家国之忧。归根结底,圣贤们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他们强大的忧伤的能力。正因为他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乐,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忧。
浩瀚的经史子集,浓缩成一个词汇:忧伤。
历史毕竟无情地翻页了。广场舞的音响震耳欲聋,智能手机的闪光灯耀眼刺目,一个原本最会忧伤的民族沦陷在欢乐的沼泽里不可自拔。倘若古人们故国神游,目睹此情此景,又会作何感想呢?
作者:赤峰市红旗中学新城分校 宋雪冰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