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初秋,与君一起等风来《说木叶》(李妍)

发布于:百学网 2017-09-27

初秋,与君一起等风来《说木叶》(李妍)

  初秋,与君一起等风来《说木叶》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李妍

  美学大师宗白华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为何,会渴求那平淡的境界,我一直未能参悟个中缘由。如今想来,只有当生命穿越繁华与绚烂之后,方能以平静淡然之心坦然面对纷扰的尘世。绚烂之后复归平淡的内心,是你所能拥有的wei/yi的,最有力量与凡俗和庸常相对抗的武器。教书品文亦是如此,在淡淡萧萧的秋风起时,品味一篇有淡雅之色而含浓郁之味的文章是何其有幸!

  《说木叶》的妙趣,在繁密的文字下躲躲闪闪若隐若现。只有独具慧眼之人才能“发现”它。说发现,是因为那关键语句本来存在那里,你也读过,却不明白他真正的价值,而当你从全文中单独把它拎出来――用“重锤猛敲”之时,抚触他的颗粒感时你才可以说真正“品”了它。

  《说“木叶”》初读无感,后来逼着自慢慢的发现文章之美之妙,乎越发不能不说其妙。

  文章讲一条线索:木叶的特征,木叶的美。

  木叶――两个特征:一是形象上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这里叶是绵密的,而木则是疏朗的);二是颜色上的微黄与干燥。――而这是典型的清秋的性格。也就是木叶所折射出的是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提到的有些“清、静、悲凉”的秋。――而在中国古典文人是悲秋的,见木叶往往不由自主的想到“离人的叹息,游子的飘泊”。

  诚然,木叶的背后是有关深沉而渺远的秋的文化。

  作者用了几个意象以作对比――树叶、落叶、落木。

  这里的树叶二个字,无论是从颜色(都含有绿色),还是形象(无论是树还是叶都让人想起繁茂、浓阴)上都有重复,因此在习于单词的古典诗歌很少见到“树叶”这个词汇。

  如果说木叶所折射出的是典型的“清秋”的性格,那么“落木”所对应的应该是悲凉的深秋,有杜甫的《登高》为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心中无边的悲愁,只有以萧杀悲凉的深秋才映衬的深切。

  三个意象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层进的:树叶――木叶――落木。

  再加上作者林庚在行文过程中引用大量诗词名句以作例证,使文章优美而诗意盎然。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条主线,再用诗句用情感浸润学生的情感,一定可以让课堂精彩。

  在这世上,有些美好的事物是可以逆生长的。当枯树发芽,石头花开,一张纸页成为传奇,人们就会从那张古老的纸上,嗅出旧年的芬芳。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