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而不欢,欢而不合——《合欢树》教学随笔
合而不欢,欢而不合
——《合欢树》教学随笔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 余美菊
曾经,您也才华横溢,笔端流出锦绣文章;曾经,您也楚楚动人,蓝底白花的裙子婀娜多姿;曾经,您也还童心未泯,与儿时的我争强好胜。曾经,我们的生活就如繁茂的合欢树,您为叶,我为花,叶不老,花不落,母子永同心,日夜言欢合。
然而,一场人生的厄运不期而至,打破了我们这种”合欢”的生活,造成了”合而不欢,欢而不合”的情感错位。
原本,我也可以有一双健康的双腿,以树的形象站立,为您抵挡日晒,抵挡风吹,然而这一切竟成了我此生遥不可及的梦。美国女诗人迪金森曾经写过一首诗:“假如我没有见过太阳,也许我可以忍受黑暗,但如今的太阳,把我的寂寞照得如此荒凉”。我突然间失去了“太阳”,残废的双腿让我整天生活在无穷的黑暗中。偶尔抬头看看外面的太阳,竟是那么的刺眼,让我惊惶。于是我整天躲进人烟稀少的地坛,同花握手,与树谈心,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在这里似乎能够获得片刻心灵的安宁。然而,我似乎忘却了还有您也在跟我一起承受这份苦难,甚至比我更伤悲。跑医院,打听偏方,熏,蒸,敷,灸等,您倾尽所有,煞费苦心,无微不至,只希望奇迹能够出现,让我某一天突然重新站立,沿着健康的道路,再次走向人生的诗和远方。而彼时的我,却已将残病之躯置之身外,一心寻死,全然以一个看客的心态看您在我身前身后忙活,看您如何将我这匹“瘫痪无用之马”医成“驰骋疆场之马”。这其中的过程是漫长而煎熬的,没有人知道您经历过怎样的心灵炼狱,精神劫难,您既要为我身体的病奔波劳累,又要为我开辟一条精神之路,于是一路奔走,一路绝望,而绝望至极的时候又衍生了新的希望——“那就好好写吧,我年轻的时候也想过搞写作。”无奈至极,却又在心里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您怀揣着这颗希望的种子,看我写作,冒雨推我看电影,帮我借书,在似信非信的观望中又走了一阵,然而那时的我,虽然跟您朝夕相处,却是形“合”,神“不合”,合而不欢。因为那时的我,身体和灵魂,没有一个在路上……
而您,却一直在期待那颗种子发芽,直到有一天您把内心的愿望外化成行动——在去给我找工作的路上,挖了一棵“含羞草”回来,也许在您的心里,我就是那棵害怕被人触碰的“含羞草”吧,然而也许我能够像“含羞草”那样甘心做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只要健健康康地活着,也就是您那时对我ZD的希冀。可是我不甘心只做一棵草,我要以树的形象站立,迎接风雨,享受日光。承蒙上帝垂怜,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总算没有辜负您的期望——我由一棵害怕被触碰的“含羞草”长成了一棵遮风挡雨的“合欢树”!可是在我的第一篇作品发表时,在我的作品获奖时,在我成名时,您却已经长眠于九泉之下,我躲开那些拿我当励志榜样的记者,躲开那种带有怜悯之意的欣赏目光,想要跟您谈谈心,想要重温一下母爱的温暖,可惜,再多的思念,都只化作一阵微风从我的身旁拂过,似乎,那是柔软的母爱,我贪婪地看着头顶的树枝多情地摇曳,不禁想起了那棵您当年种下的合欢树……三番五次想摇车进去看看,可终究抵挡不住睹物思人的痛楚,于是以各种借口推脱了。
也许,就在远处静静地观望,静静地想象那棵母爱之树的形态,任凭思念的泪水泛滥成灾,悲伤的回忆,也成了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因为至少,比没有回忆的人要好……
青春是一指流沙,苍老的是一段年华,您用您苍老的年华为我重获了人生的青春,我获得了另一种人生的欢乐,而您却永远地走了,我终究留下了“欢而不合”的遗憾。
可我又很欣慰,您的死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另一种生命的延续,您以合欢树的形式延续着您的母爱,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成为每个儿子怀念母爱的载体……
我想,在你们的心目中,也都有很多晃动的树影儿……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