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保建军:《记忆中的二轮车》
记忆中的二轮车
作者保建军
从永久到凤凰,两部二轮车见证了我的懵懂和青涩。永久车的后座,也一直是我童年的向往,永久那自行车摸样的LOGO,一直停留在记忆的深处。中学的时候,那辆凤凰则陪着我薄雾中启程,暮黑中回家,一天两趟往返在家与学校之间, 20余里,风雨相依!
父亲的老永久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件了。记得那个时候,同村的年轻人娶亲,几大件的陪嫁是绝对少不了的,一辆崭新的永久二八杠、一个飞人牌缝纫机、一块手表等,这些就是八十年代必不可少的身份。相比后来九十年代的冰箱、洗衣机,到现在逢婚必须的房子、车子,虽然价值上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意义却是非凡的,要知道,那时候的永久可不是一般人花钱就能买来的,还需要什么票什么票的。
如今走在街上,送孩子上学的很多已经是电瓶车甚至四个轮子。七八十年代,别说这些,接送孩子的家长都很少看到,学校里能骑上车的老师也很罕见,所以大多的时间,我们这些上学放学的孩子只能依靠自己的“11路”,过桥洞、飞田埂、越水渠,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小升初去镇上考试、初中去乡镇中心学校做实验,这种“重大”的节点,我们才能享受到永久后座的待遇,就足够让我们这些小家伙兴奋上几天!
初中时,长几岁的表姐买了一辆26凤凰,一个下午就被我摔弯了脚拐,摔掉了不少油漆。虽然大家很是心疼,但是却让我很快掌握了骑车的本领,从掏猫洞到骑大杠,在初三的时候,我已经能够在左右晃荡中,带着轮子飞奔了。那个冬天,正赶上父亲托人买回一辆凤凰,于是凤凰就成了我的“空军一号”。
说起来好笑,年少时气盛,还经常和同学争论谁的凤凰是真谁的是假,直到有天知道,从轮圈到坐垫,真凤凰一共可以在车子上找出多少标志,才偃旗息鼓。现在回味起来,也许那时人们的造假能力实在有限,和今天相比显得太小儿科吧!
后来的日子,凤凰陪着我度过了人生最关键的几年。高中时,学校在7、8里路外的镇上。每天清晨,天蒙蒙亮,经小河边,吹着口哨或者唱着歌颤颤巍巍从坟堆里穿过;暮色里,穿万家灯火的村庄,飞过坑洼的田埂,在江堤上冲锋向前,好多次都栽倒在田埂或小河边。
记忆里曾经几次骑着车冲下了河,曾经轮胎被扎推行几里路回家,曾经一个急刹后轮甩出几米远,曾经后座书包丢了返回去寻找……夏天,水漫上堤坝,凤凰“半条腿”下水驮着我泅过;冬天,消融后的粘土裹上车轮,路边扳来树枝我骑行几米就下车剔一次!
这样摸爬滚打了几年,凤凰的轮胎磨平就换、磨平了再换,凤凰的油漆和钢圈却还是不斑不剥,老上海的质量可见一斑。当然,很多时候父亲看着我被灰尘或者污垢覆盖的凤凰,又是冲洗,又是擦,还时常找来机油给自行车关节润滑润滑,这些都成为凤凰耳聪目明的有力保证。
参加工作后,虽然也买过自行车和摩托车什么的,但是近处的记忆反倒没有那时的清晰。那曾经相伴的永久和凤凰们,永远承载着我们这代人的无限回忆。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