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怎样填报志愿
这两天帮忙给亲戚搞完了志愿,分享一些个人不成熟的想法,随意一看吧。
多听自己的声音,少听别人的声音。
这是对学生而言的。“多听自己的声音”什么意思呢?学生多想一想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专业。
前两天刚开始给亲戚搞志愿的时候,最头疼的不是600出头这样尴尬的分数,而是问他喜欢读什么,不知道;问他这个专业有没有兴趣,我随意。
这妥妥的就是个“海王”呀。
后来怎么解决的呢?总算他知道自己不喜欢学什么。
除掉军事学,还有十二个学科门类,先从十二个学科门类里删他自己不喜欢的;再把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也就是学科大类)调出来,再删,留下不排斥的门类里不排斥的一级学科;接着怕因为有漏掉的把之前删掉的不喜欢的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调出来,再删一遍,留下排斥的门类里不排斥的一级学科。整个过程就是先收拾一遍家,把一眼看就觉得以后用不上的东西理到一边,在最后扔掉它们之前,再检查一遍,再把觉得以后还能用得上的留下来。
为什么这么做呢?就是一个倒推的思想,既然没有特别喜欢的,那肯定有特别讨厌的,那就从特别讨厌的下手。至于为什么先从门类开始,因为专业太多太杂了,一个个看过去不知道看到什么时候,从大的门类出发就比较轻松。
最后一步看似多余,实则重要,也是考虑到了实际情况——很大程度上,学生对一个门类下到底有哪些专业是不清楚的,比如说政治学、社会学这些都归在法学大类下面,那么有些人一看到“法学”就觉得法学大类下面只有法学,更何况大家都说“劝人学法,千刀万剐”,学法太苦了,想都没想就把法学类删掉了,结果不知道法学大类下面还有除了法学以外的学科,万一学生刚好对社会学还有点兴趣,那这一删就删掉了——最后看似多余的一步,就是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
觉得备选志愿太多的,就多想想喜欢什么;觉得备选志愿太少的,就多想想不排斥什么。
“多听自己的声音,少听别人的声音”主要不是为了讲上面这个事,主要是要说作为学生,不要随大流,不要迷信“专家”。
“不要随大流”,这个很好理解,想一想高中阶段的选课就明白了。高中听人说技术容易赋分,连学考技术合格都悬的情况下就也随别人一起一窝蜂地选技术;听人说选历史的人巨多,明明是个好苗子却也随大流不选历史。后来的结果应该能想到了,学考技术过关都悬的背景,学选考技术越学越吃力,越学越没有信心,越学越后悔,但是到高三了想再改其他选课,虽然理论上没参加选考之前你的选课就没正式定下来,可是到高三再重新学另一门课的选考加试内容,还要和其他学了很久的人一起竞争,加上高三语数外的重头戏,其中花费的精力、时间不可想象。最后很无奈,为了赋分选的技术反而拖了ZD的后腿。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不要随大流”。
“不要迷信专家”这个不多说,自己体会一下。
“多听自己的声音”,多想想自己喜欢学什么,未来想做什么——可能有人跟你说什么以后专业跟工作很多不对口的啦,但是你现在为什么要去管对不对口的问题,现在报志愿纠结的点很多不就是在于未来的工作吗?之所以要“多听自己的声音”,是因为我觉得你始终要记得,这是你自己对自己的未来作出的选择,没有人会因为你的决定对你负责。
举个例子,昨天有人问我,以后想做历史老师,能不能报综合类大学的非师范历史学专业。
这个问题很现实啊,第一学历虽然是历史学,但是是非师范大学的非师范专业,这时候就不妨去参考一下目前历史学科教师招聘的一些公告,满足“历史学相关专业”的情况下,碰上“师范类专业优先”的还好,碰上必须是“第一学历是历史学师范专业或师范院校毕业”的是不是就欲哭无泪了?
报历史学专业,走的路很多,可以走历史学学术研究这条路,也可以走历史学科教学这条路,还有其他的;报历史学师范专业能走的就很少,几乎就局限在历史学学科教学这一块。无论哪种,利弊掺半:报历史学专业的,能走的路多,但是走历史学科教学有时候就比较难走;报历史学师范专业的,能走的路少,但是走历史学科教学时碰上“师范专业优先”,是不是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嘛。
凡事无绝对,看你怎么选。选专业、选城市、选学校,都各自有各自的考量,就是你要记住: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哪怕是别人陪你一起报的,最后做决定的一定要是你自己,自己下的决定、自己做的选择,自己来负责——是不是让父母做决定,自己就不用负责了?——那父母吃了晚饭,你也就不饿了?
关于“多听自己的声音,少听别人的声音”,还有一个例子我印象很深。
前些年环境专业一直是冷门,但有人就是凭着自己一腔热爱去读了,毕业之后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但还是挣得不多。算不算所谓的志愿填报失败?这些年,是不是听到强调“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的声音越来越多了?那是不是意味着环境专业的人才越来越体现出他们的优势了?巧了,原来那个凭着一腔热爱读环境专业的人现在盆满钵满。
扯个题外话,不要觉得赚钱这个事俗,现在纠结专业的大部分人不就是想毕业之后方便找个好工作嘛。为什么想找个好工作?为了挣诗和远方的路费。诗和远方很美好,但你也不要在半道儿上饿死啊,哪怕好赖到了终点,嘿,发现圈起来收门票了,你怎么办?
还有关于冷门和热门这个事儿啊,也不是网上一张表就能确定的——更何况有些表都是好多年的了。风水轮流转,像环境专业从之前的冷门到现在“脱冷”,加上像李佳琦这样“互联网营销”职业的横空出世,都是对传统印象里的“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的挑战——谁又能确定,现在大家都避讳的殡葬专业过几年会不会爆火——毕竟,难得一直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啦。
再举个例子,前面说的法学。法学专业这两年一直被说前景不好,加上“劝人学法,千刀万剐”这样的说法,很多喜欢法学的人就因此对法学专业望而却步。但是你要结合大环境来看,法治道路只会越来越强调,法制体系只会越来越完善,法学人才只会越来越重视,何以见得呢?“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今年的《民法典》还不够说明事儿吗?
另外关于法学专业,还要提一点,从司法考试改革为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后,遵循“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现在非法学本科的人已经不能直接报名参加法考了,除非取得法硕学位或者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从我个人的理解而言,这中间的矛盾点在于,没有“法律职业资格”的前提下,“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也很困难吧?所以如果打算以后准备走法律这条路的,个人建议还是老老实实报法学。
总而言之呢,我觉得兴趣在志愿填报中是排第一位的,没有兴趣支撑,大学四年还是比较难熬的,这种苦头有些人高中就已经吃过了。
当然,不要听了我说的就一意孤行,不管不顾就报自己喜欢的。我这里说的是在志愿填报中把兴趣排在第一位,可没说让兴趣占独一份儿,体会一下其中的区别;我这里说的是“多听自己的声音,少听别人的声音”,可没说“只听自己的声音,别听别人的声音”,毕竟“欲知山前路,须问过来人”。
不过既然我说“少听别人的声音”,这本身对你而言就是一种“别人的声音”,所以你自己心里也得有个数。
多听孩子的声音,少听自己的声音。
对家长而言,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多听听孩子怎么说了,这是志愿填报中家长最重要的、最应该保有的态度,反而也是目前志愿填报过程中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当然,这也是很多学生来跟我吐槽最多的一个问题之一。
很多家长往往把自己的意见作为权威,在志愿填报中尤甚,动辄以家长的身份来压孩子一头,罔顾孩子的意愿,只凭自己的想法,始终没有认清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角色,也没有摆正自己在孩子填报志愿时的位置。
“我们做家长的不能陪你一辈子,总要为你以后做打算”家长在说出这句话,已经考虑到自己不能陪孩子一辈子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到自己在孩子的人生中扮演的是“陪伴者”的角色?
“我比你多吃几十年的饭,社会上这些工作的事情你知道还是我知道”家长关切、忧虑孩子志愿填报,把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经验作为参考无可厚非,只不过忘了大学到时候是孩子去上这一点。
最经典的当然是不管孩子的兴趣是什么、选课是什么、梦想的职业是什么,大手一挥让孩子(女生居多)去报师范,或者苦口婆心劝孩子(依然是女生居多)报师范,“师范多稳当呀,旱涝保收,又有五险一金、寒暑假,早八晚五”。确实,有些学生他本身喜欢师范,那报师范没毛病;可是有些学生有其他的追求,何必一定要让他读师范呢?更何况,师范专业读出来,其一,不一定马上就能在学校入职;其二,即使在学校入职也还有编制问题;其三,早八晚五、寒暑假那都是想当然(不过不清楚艺体类老师)。
就像我去年帮忙的一个孩子家长一样,见面上来就跟我说要给他孩子报xx专业、xx专业,他听说这两个专业现在可吃香了,一定得给他孩子报,结果一查导出的招生计划,这两个专业的影子都没有,还非要“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好说歹说终于明白导出的招生计划就是这个选课组合能报的所有计划,不符合选课条件的哪怕报了也没用,这才放弃了那两个专业。
不过过年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的时候,还在跟我唠这个事情,说早知道当初选课的时候让小孩选物理就好了,这样那两个专业都能报——你看,这又回到原点了,家长不管孩子的兴趣是什么、能力如何、梦想的职业是什么、物理竞争压力如何,大手一挥让孩子选物理去。
所以我说家长要“多听孩子的声音”,自己觉得好的不一定适合孩子,不要去强迫他接受;反过来,自己觉得不适合孩子的,可以去跟他分享自己的想法,提供给他做参考,而不是强迫他改掉。
不过说是这么说,等小胡以后要报志愿了,我应该也逃不过“大手一挥”的情况,起码千方百计让他别报历史的师范——但是真要是喜欢,也就由得他去了,反正上大学的是他。
志愿填报,家长始终是一个提供信息资源的辅助角色,而不是主导角色。说得直白一点,家长现在大手一挥是完事儿了,孩子最后去的学校和专业家长也满意了,问题是上大学的又不是家长——读四年不喜欢的专业,光想想就头疼,读了一年实在读不下去,退学再读高四的大有人在——这一来一回,说是高四,是不是比高四还多一年?
多听官方的声音,少听民间的声音。
“官方的声音”,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应该多听,具体指什么呢?从最开始的志愿填报政策、招生计划、往年招生数据,到具体的院校章程,甚至是院校里转专业的政策,这两年教育部发的院校更名、转制的文件,体检结果受限的专业,还有像我前面说报历史师范的看一看历史老师的招聘公告,这些都是“官方的声音”。
志愿填报政策这个不用多说,游戏规则都没明白怎么玩游戏?
招生计划的话,要注意所有的志愿都应该在浙江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招生计划里,填报也应该在浙江教育考试网专门的系统里完成,不要去听别人跟你说的什么“计划外招生”、“内部名额”,哪怕是“补录”(征求志愿)计划,也得以浙江教育考试院发布的为准。
招生数据一般看近三年的,注意不是看去年的就完事儿了。2020届比较幸运的一点就是往前划拉三年,正好2017届是头一年新高考招生,2017届到2019届的数据都是新招生政策的数据,不用像这三届一样还要头疼老高考的数据怎么折算参考的问题。但是,在关注往年数据的时候,不要只看分数不看位次,不要只看位次不看人数,多少都有变动的,参考着来,定一个大致的区间,不要过分迷信精确的数据。
院校章程看什么?其他的重要信息都汇总在招生计划里,之所以还要大费周章地看招生章程,是因为怕有一些诸如单科高考成绩、单科学考成绩、视力等的细节要求,这些要求不会出现在招生计划里,也不会出现在志愿填报系统里(特别注意这个),只出现在招生章程里。看到有不符合的,就应该及时把这个志愿删掉,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投档了发现有细节要求不符合的,会退档。
如果你知道前面第一项志愿填报政策,你就应该知道退档的严重性:一旦投档,其余志愿自动作废;若退档,本轮内无法再次参与投档,只能到下一轮继续参加。“退档”的“退”可以理解成把调取了的档案退回来,也可以理解成退到下一轮参加投档。
到下一轮参加投档意味着什么呢,可能有“漏”可捡,但从我所知道的一些实际案例来看就意味着浪费分数。学生考的每一分都不容易,因为一点细节就浪费了,实在可惜。
转专业的政策其实本来不用看的,有些家长或者学生是想着分数可能够不上A专业,那报比较稳的B专业,到时候进了学校再通过转专业转到A专业去,走一条“曲线救国”的路。这样的想法也不是不行,但一定要提前了解相关院校的转专业政策,首先是确定“曲线救国”的路子在这所院校行不行得通,再者如果行得通,也正好让学生明确一下大一的奋斗目标。
院校更名、转制的文件主要是怕想当然。
体检受限的专业跟前面说的章程细节差不多,对“可不予录取”这样的上点心(是留意不是加餐)。
上面这些主要去浙江考试(ID:zjsjyksywx,浙江教育考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浙江教育考试网(https://zjzs.net/moban/index/index_200725.html 浙江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阳光高考(https://gaokao.chsi.com.cn/ 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以及院校本科招生官网等查看;其他还有像我前面说的学科门类下的的一级学科啊这些也可以了解一下,起码原先我是不知道社会学本科专业读出来,授予的是法学学士学位。
至于“民间的声音”嘛,志愿填报机构的意见,志愿填报辅导老师的意见,招生办老师个人的意见,高中老师的意见,亲戚朋友的意见,像我这样网上的(还包括贴吧、微博、知乎等等)意见,还有像满天飞的投档线预测,可以参考,但不要迷信。就像我这啰啰嗦嗦的五千多字,辛苦你看到这里,但是看过就算了,做个参考,不要太放在心上,更不必说奉为圭臬了。
好啦,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别“一头热”,在充分了解和考虑的基础上,学生多听自己的,家长多听学生的,双方多听官方的。“七分考,三分填”,志愿填报也是大活。无论考得如何,都还没有尘埃落定,愿你考的珍贵的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不求正好成为投档分数和位次,但求不白瞎考的这么多分,愿你金榜题名,去到更广阔的天地,见识更多有趣的灵魂,奔赴最美好的前程。祝我如愿以偿:)
原创 斌浿他爸 浙江学考选考墙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