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生涯理念下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前期准备
资料准备
报考指南、招生计划、招生章程、一分一档统计表、往年高校及专业录取大数据、生涯探索测试
了解形势与政策
(1)招生形势
从2010年至2015年考生逐渐减少,2015年达到最少(50.3万 40.48万)。从2016年考生人数又开始逐渐增加,并且连续5年增长。2019年比2018年多7.32万考生,今年又比2019年多6.52万,考生增幅11.64%,而招生计划没有大的变化,今年考学难度大于去年。
(2)高考新变化
志愿批次合并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提前批、专科批四个批次。其中本科提前批又分为提前批A段、提前批B段、提前批C段,本科批又分为普通本科批、本科预科批。(认真看《报考指南》P89—P97)
(3)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趋势
传统的铁公基主要是房建、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水利等能看得到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2020年全国两会提出了新基建概念。新基建是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出现的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
目前最火的专业就是人工智能专业了,全国有185所高校成功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名列前三名。
(4)国家或地方政策
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免费医学生是国家针对农村学生的优惠政策,高考报名时已审核,符合条件才能报考。可以报考公费师范生和本科工程试验班。
(有关解释在《报考指南》P23---P25)
(5)军校(含武警)、公安司法等提前批院校
军校是估分报志愿。填报提前批院校,只为增加录取的机会。原则上本科提前批所报院校层次要高于本科院校第一个院校的层次,不喜欢的院校、专业不要填报。防止被本科提前批不喜欢的院校录取后,失去本科批的录取机会
3.掌握概念、术语与规则
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专业调剂、征集志愿、录取批次、录取流程、院校平行投档规则、院校调档规则和专业分配原则。
(请看报考指南P93---114)
熟知意向院校专业等信息
(1)高校性质、高校类型、办学水平
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等。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等12种类型。C9、985、211、双一流、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等。
(2)对意向院校了解
了解院校的招生计划、招生章程、院系专业设置、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历史沿革、基本硬件条件、所处地域、毕业生就业情况等。
(3)对意向专业了解
了解各专业大类所涵盖一、二级专业,阅读专业介绍,了解专业内容、主干课程、专业研究方向、主要的就业方向,了解意向专业的院校排名等。
(4)其他信息
年龄、身高、视力、口语测试、英语成绩、徒手画等。
要认真看《报考指南》中P51--66有关体检和面试的内容,看高校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中的有关要求。军警公安院校对年龄有要求,有些专业对英语成绩及英语口试成绩有要求,有些专业对视力、身高有要求。
二、确定专业方向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专业的选择决定未来所进入的行业和所从事的职业,影响到你的职业生涯发展。
填报志愿,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非常重要。在全方位认识自己基础上,去选择专业,需要生涯规划老师的指导。
根据个人特质与院校专业建设情况选专业:优势学科、兴趣爱好、性格、多元智能、价值观是选择专业的依据,其他条件则是补充。
三、院校筛选综合确定
高考分数是院校选择的基础,决定选择的权利;考生在河北省同科类考生中的位次决定报考学校层次的高低。
根据近3年该位次的考生去了哪些学校和专业;综合考虑招生人数的变化、孩子意向等因素,选择一些不同层次且可能录取的院校和专业
基本概念
①等效分:不同年份同科类考生达到相同录取结果的高考分数是等效分。
②等位分:不同年份省内同科类考生取得相同位次的高考分数是等位分。
③平均分位次:每年高校录取学生平均分对应的位次。
核心原理
①院校录取学生的平均分代表一个学校的实力。
②平行志愿录取,且高校招生总规模变化不大,每所高校录取学生平均分位次基本不变;等位分即是等效分。
③在院校录取平均分位次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
填报工具
① 2020年《报考指南》
② 2017、2018、2019、2020四年的一分一档统计表
根据自己高考分数和省考院公布的2020年一分一档统计表,确定自己在同科类考生中的位次,将这个位次作为未来高校录取的平均分位次。在此位次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根据录取年份的一分一档统计表及报考指南中的录取分数,去筛选出一定数量不同年份的学校。
综合考虑平衡确定
根据院校名称在三年中出现的次数以及院校层次类型性质、专业设置情况(排名特色)、个人特质专业适合情况、地域等因素进行筛选综合研判,确定10所大学。
(1)院校与专业的平衡
①学校优先:学校尽可能上一个档次,基本不考虑专业,服从专业调剂。
②专业优先学校降低一个或两个档次,选择喜爱、感兴趣、热门的专业。
(2)专业与就业
①专业“热与冷”
“热”有道理,“冷”有原因。热门易就业、环境好、待遇高、地位高。热度与时代发展有关,真正热门十几年不变。
②就业是首位
生存排第一位,能够生存的前提下,再考虑发展;温饱都不能解决的时候,奢谈兴趣没有意义。
(3)不同分数段学生平衡策略
高分段奔名校,次高分段选特色,中等分数院校专业任意选,一般分数专业先,低分考生保上学
最后祝愿所有考生:在心仪的大学,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将来从事理想的工作,做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事!
2020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前期准备
资料准备
报考指南、招生计划、招生章程、一分一档统计表、往年高校及专业录取大数据、生涯探索测试
了解形势与政策
(1)招生形势
从2010年至2015年考生逐渐减少,2015年达到最少(50.3万 40.48万)。从2016年考生人数又开始逐渐增加,并且连续5年增长。2019年比2018年多7.32万考生,今年又比2019年多6.52万,考生增幅11.64%,而招生计划没有大的变化,今年考学难度大于去年。
(2)高考新变化
志愿批次合并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提前批、专科批四个批次。其中本科提前批又分为提前批A段、提前批B段、提前批C段,本科批又分为普通本科批、本科预科批。(认真看《报考指南》P89—P97)
(3)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趋势
传统的铁公基主要是房建、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水利等能看得到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2020年全国两会提出了新基建概念。新基建是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出现的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
目前最火的专业就是人工智能专业了,全国有185所高校成功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名列前三名。
(4)国家或地方政策
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免费医学生是国家针对农村学生的优惠政策,高考报名时已审核,符合条件才能报考。可以报考公费师范生和本科工程试验班。
(有关解释在《报考指南》P23---P25)
(5)军校(含武警)、公安司法等提前批院校
军校是估分报志愿。填报提前批院校,只为增加录取的机会。原则上本科提前批所报院校层次要高于本科院校第一个院校的层次,不喜欢的院校、专业不要填报。防止被本科提前批不喜欢的院校录取后,失去本科批的录取机会
3.掌握概念、术语与规则
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专业调剂、征集志愿、录取批次、录取流程、院校平行投档规则、院校调档规则和专业分配原则。
(请看报考指南P93---114)
熟知意向院校专业等信息
(1)高校性质、高校类型、办学水平
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等。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等12种类型。C9、985、211、双一流、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等。
(2)对意向院校了解
了解院校的招生计划、招生章程、院系专业设置、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历史沿革、基本硬件条件、所处地域、毕业生就业情况等。
(3)对意向专业了解
了解各专业大类所涵盖一、二级专业,阅读专业介绍,了解专业内容、主干课程、专业研究方向、主要的就业方向,了解意向专业的院校排名等。
(4)其他信息
年龄、身高、视力、口语测试、英语成绩、徒手画等。
要认真看《报考指南》中P51--66有关体检和面试的内容,看高校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中的有关要求。军警公安院校对年龄有要求,有些专业对英语成绩及英语口试成绩有要求,有些专业对视力、身高有要求。
二、确定专业方向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专业的选择决定未来所进入的行业和所从事的职业,影响到你的职业生涯发展。
填报志愿,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非常重要。在全方位认识自己基础上,去选择专业,需要生涯规划老师的指导。
根据个人特质与院校专业建设情况选专业:优势学科、兴趣爱好、性格、多元智能、价值观是选择专业的依据,其他条件则是补充。
三、院校筛选综合确定
高考分数是院校选择的基础,决定选择的权利;考生在河北省同科类考生中的位次决定报考学校层次的高低。
根据近3年该位次的考生去了哪些学校和专业;综合考虑招生人数的变化、孩子意向等因素,选择一些不同层次且可能录取的院校和专业
基本概念
①等效分:不同年份同科类考生达到相同录取结果的高考分数是等效分。
②等位分:不同年份省内同科类考生取得相同位次的高考分数是等位分。
③平均分位次:每年高校录取学生平均分对应的位次。
核心原理
①院校录取学生的平均分代表一个学校的实力。
②平行志愿录取,且高校招生总规模变化不大,每所高校录取学生平均分位次基本不变;等位分即是等效分。
③在院校录取平均分位次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
填报工具
① 2020年《报考指南》
② 2017、2018、2019、2020四年的一分一档统计表
根据自己高考分数和省考院公布的2020年一分一档统计表,确定自己在同科类考生中的位次,将这个位次作为未来高校录取的平均分位次。在此位次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根据录取年份的一分一档统计表及报考指南中的录取分数,去筛选出一定数量不同年份的学校。
综合考虑平衡确定
根据院校名称在三年中出现的次数以及院校层次类型性质、专业设置情况(排名特色)、个人特质专业适合情况、地域等因素进行筛选综合研判,确定10所大学。
(1)院校与专业的平衡
①学校优先:学校尽可能上一个档次,基本不考虑专业,服从专业调剂。
②专业优先学校降低一个或两个档次,选择喜爱、感兴趣、热门的专业。
(2)专业与就业
①专业“热与冷”
“热”有道理,“冷”有原因。热门易就业、环境好、待遇高、地位高。热度与时代发展有关,真正热门十几年不变。
②就业是首位
生存排第一位,能够生存的前提下,再考虑发展;温饱都不能解决的时候,奢谈兴趣没有意义。
(3)不同分数段学生平衡策略
高分段奔名校,次高分段选特色,中等分数院校专业任意选,一般分数专业先,低分考生保上学
最后祝愿所有考生:在心仪的大学,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将来从事理想的工作,做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事!
2020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前期准备
资料准备
报考指南、招生计划、招生章程、一分一档统计表、往年高校及专业录取大数据、生涯探索测试
了解形势与政策
(1)招生形势
从2010年至2015年考生逐渐减少,2015年达到最少(50.3万 40.48万)。从2016年考生人数又开始逐渐增加,并且连续5年增长。2019年比2018年多7.32万考生,今年又比2019年多6.52万,考生增幅11.64%,而招生计划没有大的变化,今年考学难度大于去年。
(2)高考新变化
志愿批次合并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提前批、专科批四个批次。其中本科提前批又分为提前批A段、提前批B段、提前批C段,本科批又分为普通本科批、本科预科批。(认真看《报考指南》P89—P97)
(3)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趋势
传统的铁公基主要是房建、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水利等能看得到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2020年全国两会提出了新基建概念。新基建是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出现的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
目前最火的专业就是人工智能专业了,全国有185所高校成功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名列前三名。
(4)国家或地方政策
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免费医学生是国家针对农村学生的优惠政策,高考报名时已审核,符合条件才能报考。可以报考公费师范生和本科工程试验班。
(有关解释在《报考指南》P23---P25)
(5)军校(含武警)、公安司法等提前批院校
军校是估分报志愿。填报提前批院校,只为增加录取的机会。原则上本科提前批所报院校层次要高于本科院校第一个院校的层次,不喜欢的院校、专业不要填报。防止被本科提前批不喜欢的院校录取后,失去本科批的录取机会
3.掌握概念、术语与规则
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专业调剂、征集志愿、录取批次、录取流程、院校平行投档规则、院校调档规则和专业分配原则。
(请看报考指南P93---114)
熟知意向院校专业等信息
(1)高校性质、高校类型、办学水平
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等。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等12种类型。C9、985、211、双一流、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等。
(2)对意向院校了解
了解院校的招生计划、招生章程、院系专业设置、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历史沿革、基本硬件条件、所处地域、毕业生就业情况等。
(3)对意向专业了解
了解各专业大类所涵盖一、二级专业,阅读专业介绍,了解专业内容、主干课程、专业研究方向、主要的就业方向,了解意向专业的院校排名等。
(4)其他信息
年龄、身高、视力、口语测试、英语成绩、徒手画等。
要认真看《报考指南》中P51--66有关体检和面试的内容,看高校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中的有关要求。军警公安院校对年龄有要求,有些专业对英语成绩及英语口试成绩有要求,有些专业对视力、身高有要求。
二、确定专业方向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专业的选择决定未来所进入的行业和所从事的职业,影响到你的职业生涯发展。
填报志愿,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非常重要。在全方位认识自己基础上,去选择专业,需要生涯规划老师的指导。
根据个人特质与院校专业建设情况选专业:优势学科、兴趣爱好、性格、多元智能、价值观是选择专业的依据,其他条件则是补充。
三、院校筛选综合确定
高考分数是院校选择的基础,决定选择的权利;考生在河北省同科类考生中的位次决定报考学校层次的高低。
根据近3年该位次的考生去了哪些学校和专业;综合考虑招生人数的变化、孩子意向等因素,选择一些不同层次且可能录取的院校和专业
基本概念
①等效分:不同年份同科类考生达到相同录取结果的高考分数是等效分。
②等位分:不同年份省内同科类考生取得相同位次的高考分数是等位分。
③平均分位次:每年高校录取学生平均分对应的位次。
核心原理
①院校录取学生的平均分代表一个学校的实力。
②平行志愿录取,且高校招生总规模变化不大,每所高校录取学生平均分位次基本不变;等位分即是等效分。
③在院校录取平均分位次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
填报工具
① 2020年《报考指南》
② 2017、2018、2019、2020四年的一分一档统计表
根据自己高考分数和省考院公布的2020年一分一档统计表,确定自己在同科类考生中的位次,将这个位次作为未来高校录取的平均分位次。在此位次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根据录取年份的一分一档统计表及报考指南中的录取分数,去筛选出一定数量不同年份的学校。
综合考虑平衡确定
根据院校名称在三年中出现的次数以及院校层次类型性质、专业设置情况(排名特色)、个人特质专业适合情况、地域等因素进行筛选综合研判,确定10所大学。
(1)院校与专业的平衡
①学校优先:学校尽可能上一个档次,基本不考虑专业,服从专业调剂。
②专业优先学校降低一个或两个档次,选择喜爱、感兴趣、热门的专业。
(2)专业与就业
①专业“热与冷”
“热”有道理,“冷”有原因。热门易就业、环境好、待遇高、地位高。热度与时代发展有关,真正热门十几年不变。
②就业是首位
生存排第一位,能够生存的前提下,再考虑发展;温饱都不能解决的时候,奢谈兴趣没有意义。
(3)不同分数段学生平衡策略
高分段奔名校,次高分段选特色,中等分数院校专业任意选,一般分数专业先,低分考生保上学
最后祝愿所有考生:在心仪的大学,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将来从事理想的工作,做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事!
2020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前期准备
资料准备
报考指南、招生计划、招生章程、一分一档统计表、往年高校及专业录取大数据、生涯探索测试
了解形势与政策
(1)招生形势
从2010年至2015年考生逐渐减少,2015年达到最少(50.3万 40.48万)。从2016年考生人数又开始逐渐增加,并且连续5年增长。2019年比2018年多7.32万考生,今年又比2019年多6.52万,考生增幅11.64%,而招生计划没有大的变化,今年考学难度大于去年。
(2)高考新变化
志愿批次合并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提前批、专科批四个批次。其中本科提前批又分为提前批A段、提前批B段、提前批C段,本科批又分为普通本科批、本科预科批。(认真看《报考指南》P89—P97)
(3)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趋势
传统的铁公基主要是房建、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水利等能看得到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2020年全国两会提出了新基建概念。新基建是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出现的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
目前最火的专业就是人工智能专业了,全国有185所高校成功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名列前三名。
(4)国家或地方政策
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免费医学生是国家针对农村学生的优惠政策,高考报名时已审核,符合条件才能报考。可以报考公费师范生和本科工程试验班。
(有关解释在《报考指南》P23---P25)
(5)军校(含武警)、公安司法等提前批院校
军校是估分报志愿。填报提前批院校,只为增加录取的机会。原则上本科提前批所报院校层次要高于本科院校第一个院校的层次,不喜欢的院校、专业不要填报。防止被本科提前批不喜欢的院校录取后,失去本科批的录取机会
3.掌握概念、术语与规则
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专业调剂、征集志愿、录取批次、录取流程、院校平行投档规则、院校调档规则和专业分配原则。
(请看报考指南P93---114)
熟知意向院校专业等信息
(1)高校性质、高校类型、办学水平
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等。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等12种类型。C9、985、211、双一流、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等。
(2)对意向院校了解
了解院校的招生计划、招生章程、院系专业设置、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历史沿革、基本硬件条件、所处地域、毕业生就业情况等。
(3)对意向专业了解
了解各专业大类所涵盖一、二级专业,阅读专业介绍,了解专业内容、主干课程、专业研究方向、主要的就业方向,了解意向专业的院校排名等。
(4)其他信息
年龄、身高、视力、口语测试、英语成绩、徒手画等。
要认真看《报考指南》中P51--66有关体检和面试的内容,看高校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中的有关要求。军警公安院校对年龄有要求,有些专业对英语成绩及英语口试成绩有要求,有些专业对视力、身高有要求。
二、确定专业方向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专业的选择决定未来所进入的行业和所从事的职业,影响到你的职业生涯发展。
填报志愿,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非常重要。在全方位认识自己基础上,去选择专业,需要生涯规划老师的指导。
根据个人特质与院校专业建设情况选专业:优势学科、兴趣爱好、性格、多元智能、价值观是选择专业的依据,其他条件则是补充。
三、院校筛选综合确定
高考分数是院校选择的基础,决定选择的权利;考生在河北省同科类考生中的位次决定报考学校层次的高低。
根据近3年该位次的考生去了哪些学校和专业;综合考虑招生人数的变化、孩子意向等因素,选择一些不同层次且可能录取的院校和专业
基本概念
①等效分:不同年份同科类考生达到相同录取结果的高考分数是等效分。
②等位分:不同年份省内同科类考生取得相同位次的高考分数是等位分。
③平均分位次:每年高校录取学生平均分对应的位次。
核心原理
①院校录取学生的平均分代表一个学校的实力。
②平行志愿录取,且高校招生总规模变化不大,每所高校录取学生平均分位次基本不变;等位分即是等效分。
③在院校录取平均分位次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
填报工具
① 2020年《报考指南》
② 2017、2018、2019、2020四年的一分一档统计表
根据自己高考分数和省考院公布的2020年一分一档统计表,确定自己在同科类考生中的位次,将这个位次作为未来高校录取的平均分位次。在此位次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根据录取年份的一分一档统计表及报考指南中的录取分数,去筛选出一定数量不同年份的学校。
综合考虑平衡确定
根据院校名称在三年中出现的次数以及院校层次类型性质、专业设置情况(排名特色)、个人特质专业适合情况、地域等因素进行筛选综合研判,确定10所大学。
(1)院校与专业的平衡
①学校优先:学校尽可能上一个档次,基本不考虑专业,服从专业调剂。
②专业优先学校降低一个或两个档次,选择喜爱、感兴趣、热门的专业。
(2)专业与就业
①专业“热与冷”
“热”有道理,“冷”有原因。热门易就业、环境好、待遇高、地位高。热度与时代发展有关,真正热门十几年不变。
②就业是首位
生存排第一位,能够生存的前提下,再考虑发展;温饱都不能解决的时候,奢谈兴趣没有意义。
(3)不同分数段学生平衡策略
高分段奔名校,次高分段选特色,中等分数院校专业任意选,一般分数专业先,低分考生保上学
最后祝愿所有考生:在心仪的大学,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将来从事理想的工作,做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事!
2020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前期准备
资料准备
报考指南、招生计划、招生章程、一分一档统计表、往年高校及专业录取大数据、生涯探索测试
了解形势与政策
(1)招生形势
从2010年至2015年考生逐渐减少,2015年达到最少(50.3万 40.48万)。从2016年考生人数又开始逐渐增加,并且连续5年增长。2019年比2018年多7.32万考生,今年又比2019年多6.52万,考生增幅11.64%,而招生计划没有大的变化,今年考学难度大于去年。
(2)高考新变化
志愿批次合并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提前批、专科批四个批次。其中本科提前批又分为提前批A段、提前批B段、提前批C段,本科批又分为普通本科批、本科预科批。(认真看《报考指南》P89—P97)
(3)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趋势
传统的铁公基主要是房建、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水利等能看得到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2020年全国两会提出了新基建概念。新基建是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出现的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
目前最火的专业就是人工智能专业了,全国有185所高校成功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名列前三名。
(4)国家或地方政策
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免费医学生是国家针对农村学生的优惠政策,高考报名时已审核,符合条件才能报考。可以报考公费师范生和本科工程试验班。
(有关解释在《报考指南》P23---P25)
(5)军校(含武警)、公安司法等提前批院校
军校是估分报志愿。填报提前批院校,只为增加录取的机会。原则上本科提前批所报院校层次要高于本科院校第一个院校的层次,不喜欢的院校、专业不要填报。防止被本科提前批不喜欢的院校录取后,失去本科批的录取机会
3.掌握概念、术语与规则
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专业调剂、征集志愿、录取批次、录取流程、院校平行投档规则、院校调档规则和专业分配原则。
(请看报考指南P93---114)
熟知意向院校专业等信息
(1)高校性质、高校类型、办学水平
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等。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等12种类型。C9、985、211、双一流、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等。
(2)对意向院校了解
了解院校的招生计划、招生章程、院系专业设置、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历史沿革、基本硬件条件、所处地域、毕业生就业情况等。
(3)对意向专业了解
了解各专业大类所涵盖一、二级专业,阅读专业介绍,了解专业内容、主干课程、专业研究方向、主要的就业方向,了解意向专业的院校排名等。
(4)其他信息
年龄、身高、视力、口语测试、英语成绩、徒手画等。
要认真看《报考指南》中P51--66有关体检和面试的内容,看高校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中的有关要求。军警公安院校对年龄有要求,有些专业对英语成绩及英语口试成绩有要求,有些专业对视力、身高有要求。
二、确定专业方向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专业的选择决定未来所进入的行业和所从事的职业,影响到你的职业生涯发展。
填报志愿,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非常重要。在全方位认识自己基础上,去选择专业,需要生涯规划老师的指导。
根据个人特质与院校专业建设情况选专业:优势学科、兴趣爱好、性格、多元智能、价值观是选择专业的依据,其他条件则是补充。
三、院校筛选综合确定
高考分数是院校选择的基础,决定选择的权利;考生在河北省同科类考生中的位次决定报考学校层次的高低。
根据近3年该位次的考生去了哪些学校和专业;综合考虑招生人数的变化、孩子意向等因素,选择一些不同层次且可能录取的院校和专业
基本概念
①等效分:不同年份同科类考生达到相同录取结果的高考分数是等效分。
②等位分:不同年份省内同科类考生取得相同位次的高考分数是等位分。
③平均分位次:每年高校录取学生平均分对应的位次。
核心原理
①院校录取学生的平均分代表一个学校的实力。
②平行志愿录取,且高校招生总规模变化不大,每所高校录取学生平均分位次基本不变;等位分即是等效分。
③在院校录取平均分位次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
填报工具
① 2020年《报考指南》
② 2017、2018、2019、2020四年的一分一档统计表
根据自己高考分数和省考院公布的2020年一分一档统计表,确定自己在同科类考生中的位次,将这个位次作为未来高校录取的平均分位次。在此位次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根据录取年份的一分一档统计表及报考指南中的录取分数,去筛选出一定数量不同年份的学校。
综合考虑平衡确定
根据院校名称在三年中出现的次数以及院校层次类型性质、专业设置情况(排名特色)、个人特质专业适合情况、地域等因素进行筛选综合研判,确定10所大学。
(1)院校与专业的平衡
①学校优先:学校尽可能上一个档次,基本不考虑专业,服从专业调剂。
②专业优先学校降低一个或两个档次,选择喜爱、感兴趣、热门的专业。
(2)专业与就业
①专业“热与冷”
“热”有道理,“冷”有原因。热门易就业、环境好、待遇高、地位高。热度与时代发展有关,真正热门十几年不变。
②就业是首位
生存排第一位,能够生存的前提下,再考虑发展;温饱都不能解决的时候,奢谈兴趣没有意义。
(3)不同分数段学生平衡策略
高分段奔名校,次高分段选特色,中等分数院校专业任意选,一般分数专业先,低分考生保上学
最后祝愿所有考生:在心仪的大学,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将来从事理想的工作,做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事!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