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大师蔡志忠是如何运用职业规划活出顶端优势的
蔡志忠在少林寺剃度出家,成为一名沙弥的热点已经过去挺久了,但向阳君还是觉得有必要拿出来聊一聊,因为蔡先生是真正运用职业规划活出精彩人生的典范。
01
蔡志忠从小就设立了清晰的职业目标。
小时候,由于身材痩小,妈妈经常拿蔡志忠开玩笑:“你这么痩弱,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我看将来你只能背个竹篮子到马路上捡牛粪。”
每当这时,蔡志忠总是坚定地回答:“我不要捡牛粪!我一定会找到自己的职业。”
在接受采访时他说:“我们打开门走出去,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我们开车上高速公路,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的目的地。然而人生这么长的旅程,竟然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岂不是很荒谬?”
所以,蔡志忠从三岁半起开始思考,他躲在父亲的大桌子下思考、藏在九重葛绿篱笆里面思考、埋进棉被窝里思考、白天思考、晚上思考、摸索。想知道自己将来可以做什么,会什么?能成为什么?
四岁半时,父亲为了教蔡志忠写字,送了他一块小黑板。从这张小黑板开始,蔡志忠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之路。他发现自己有画画天赋,很会画、很爱画,也画得好,当即立下人生目标:只要不饿死,就要一生一世永远画下去,一直画到老、画到死为止。
02
蔡志忠不仅设立职业目标,而且提倡尽早设立。他有一句名言:选择要趁早。
他说:“人生最终的结果就是拿一把刷子混饭吃,所以要及早选择,把这把刷子练到极致。很多厉害的人,比如老虎伍兹、飞人乔丹都是很早就确立了人生目标,伍兹两岁就开始拿球杆,乔丹三岁就开始打篮球,我自己也是,四岁就确定这辈子要画画。越早选定人生目标,就越容易体悟技艺,也越容易练到极致。”
蔡志忠的观点与向阳生涯CCDM中国职业规划师专家洪向阳老师不谋而合,在《10天谋定好前途:职业规划实操手册》一书中,洪向阳老师倡导:目标决定着人生的前途命运,关系着事业的兴衰成败,要使人生健康发展,事业获取成功,就一定要尽早思考和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03
为什么蔡志忠能设定如此清晰的职业目标呢?
可以说,这与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职业定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职业定位是职业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是整个职业规划当中最首要的一环。
蔡志忠是如何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的呢?
他说:“你拿出一张纸,左面写下你喜欢的东西,右面写下你擅长的东西,再把两者结合起来,选你既喜欢又擅长的。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事,就是找到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东西。”
这段话简直就是职业定位的精髓。职业规划专业机构向阳生涯有一个非常知名的“向阳职业规划模型”,是三个圆环的组合。第一个圆环叫“职业取向系统”, 表现的是人的本性倾向,它基于快乐原则,具体通过性格、兴趣、价值观等要素来表达。这不正是蔡志忠说的“你喜欢的东西”吗?
第二个圆环叫“商业价值系统”, 是用来找到自己最直接的职场竞争优势,它最核心的有知识、技能、天赋等五个方面。这不正是蔡志忠说的“你擅长的东西”吗?
蔡志忠又说:“光选你喜欢的不行,比如你很喜欢唱歌,但你五音不全,那肯定成不了歌唱家;光选你擅长的也不行,如果你不喜欢这东西,遇到点挫折就很容易放弃。很多人都在寻找成功的捷径,其实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就是ZD的捷径。”
这不正是向阳职业规划模型的精髓所在吗?通过对三个系统的分析与归纳,找出每个系统允许的职业领域;然后在三个结果中发现其最大交集,就能定位出你zui.佳的职业方向。
正如洪向阳老师说的:职业定位的关键就在于,适合你自己的就是zui.好的,与他人无关。
对于蔡志忠来说,所谓“适合”他的,就是他又喜欢又擅长的漫画。蔡志忠因此知道了自己究竟该如何度过这一生。从九岁起,他便立志成为一名职业漫画家。“只要有机会成为职业漫画家,我便立刻放弃学业去画漫画。”
他开始苦练漫画技法,他把父亲给的零花钱全都买了漫画,照样学习、揣摩和创新。他的课本和作业本,凡是空白处皆画满了各种各样的人物。
1963年,15岁的蔡志忠就从初中辍学,拖着一口箱子来到台北。上个世纪60年代的台湾,武侠小说极度盛行,蔡志忠的工作就是将市井武侠小说改成漫画。在出版社一干就是三年,他画了200多本连环漫画。
04
但细心的读者应该发现了,蔡志忠在给自己做职业定位的时候好像遗漏了什么……
没错,正是向阳职业规划模型的第三个环:职业机会系统。它由一系列环境性因素构成,最核心的有宏观环境、产业环境、职业资源等五大要素。它直接影响到个体能有什么样的职业机会,也直接决定着职业的一般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
蔡志忠痴迷漫画到不要命的地步,他从不没考虑通过漫画获得收益,他甚至说:“就算活到80岁,每天有方便面吃就可以了,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继续画漫画。”
这样一个漫画痴人当然不会去考虑当时的宏观产业环境是否适合漫画行业发展。结果,他遭遇了职业发展的瓶颈。
1966年,台湾掀起了漫画整顿风暴。舆论界认为流行漫画非常粗俗、血腥和暴力,很容易带坏青少年,于是政府开始严审漫画,学校禁止学生看漫画,漫画书籍从此滞销,台湾漫画进入低潮期,蔡志忠失业了,即使是方便面也吃不上了。
这时候的蔡志忠才开始正视向阳职业规划模型的第三个环:职业机会系统。(当然他并不知道这个系统)他开始转型,开始在原来两个圆环的交集上并入了第三个圆环:除了漫画,还有什么是他又热爱,又擅长,同时也符合当下的宏观产业环境呢?
三年服兵役归来之后,蔡志忠找到了答案:动画。
当时的台湾,漫画市场持续低迷,而动画片开始兴起,属于蓝海市场。蔡志忠不懂动画制作,就从美国买回《小鹿斑比》等影片,用幻灯机将影片投影到桌面上,再将8厘米影片调成A4纸大小。就这样趴在桌上一格一格地描,钻研迪士尼动画的细微动作,摸索迪士尼动画的分镜技巧……
几年学习下来,蔡志忠成了当时台湾最懂动画的人。1977年,他创办了远东卡通公司,开始制作精良动画片。1981年,他制作的《七彩卡通老夫子》,一上映就震惊了整个台湾,每家影院门口都排起了长队。最后总票房达7350万台币,创造了台湾电影票房新纪录。这一年年底,该片获得金马奖zui.佳动画片奖,蔡志忠入选台湾十大杰出青年。
正如向阳生涯创始人洪向阳老师说的那样:分析职业机会系统,能帮助你理性地看清客观现实环境带来的限制,同时也提醒你看到限制性环境带来的特别机会。
蔡志忠正是及时抓住动画兴起的机会,才能获得之后的成功。
05
然而,比起动画,蔡志忠的骨子里最热爱的依然是漫画。1984年,36岁的蔡志忠毅然关停动画公司,只身前往日本学习漫画。
在日本,蔡志忠受到友人点拨,灵光乍现,决定把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画成漫画。为此,他开始大量阅读中国古籍。四年时间里,他抄写了100多本笔记,分门别类,浓缩成一个个漫画故事。
1988年起,蔡志忠中国古籍经典漫画横空出世,《庄子说》、《老子说》、《孔子说》、《世说新语》、《史记》、《论语》、《聊斋志异》、《三国》纷纷问世,堪称石破天惊,迅速占领各大书榜。仅《庄子说》一书在大陆就卖了2000万册。
蔡志忠一跃成为中国古籍漫画化第一人。
这样忠于梦想,专注到极致的蔡志忠,令向阳君想起了向阳生涯开设的CCP国家生涯规划师培训课程当中,洪向阳老师特别提到一个概念:顶端优势。
他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水杉粗、长、直,它们会集中自身优势往顶端发展,这样的树木堪称栋梁之材。
职场人也要懂得发挥“顶端优势”:首先要从职业取向、商业价值、职业机会三大系统当中定位出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成为一生优先发展的主业,随后集中全部能量往自己的优势特长方向发力,通过不懈努力,形成显著的职业优势,成为栋梁之才,达到卓越的人生巅峰。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