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0字)毛选深度解析:教员到底是如何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
(13000字)毛选深度解析:教员到底是如何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
最近很多读者朋友
找我买《毛选1-5卷深度解析》纸质版
,希望通过学习1-5卷每篇的深度解析,来读懂、读透毛选,汲取智慧。
日常,有不少读者朋友找我咨询:为什么教员分析、解决问题总可以一针见血、直达本质?我们该如何通过学习毛选获得这种能力?如何能够活学活用读毛选?
今天,我再用
毛选的
的思维来试着剖析,作为一个典型吧,
也“解剖这只麻雀”,做一回深度解析,供热爱读毛选的读者朋友阅读。
提到分析问题,我们就以洛川会议为例,探究一下教员是如何分析解决问题的。
越是研究党史,就越是能体悟到毛泽东的伟大。
这种伟大不是无来由的赞赏和无脑的崇拜,而是从一件件具体的事,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从下而上,从骨骼到血肉毛发,从实践到理论,从挫折到成功,从片面到全面,全方位、立体的传达到我脑子里的。
毛主席的伟大,十分立体,十分鲜活。
毫无疑问的一点,毛主席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坚韧的性格,是造就这种伟大的基石。
如果能模仿甚至学会毛主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大有裨益。
本篇文章以抗日战争前期至关重要的“洛川会议”为载体,以《论持久战》的部分写作背景,来探究一下毛主席是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
同时,只有了解了洛川会议的分歧和谈论重点,才能明白王明回国后,他与教员等人的分歧在哪,王明又错在了哪。
本文较长,全文9500字,最好结合《论持久战》和我
写的《毛选1-5卷深度解析》中关于持久战的深度解析一起阅读,效果更好。
如果想有所得,还请各位读者多主动,多花点心思和气力来阅读本篇文章。因为如果不用心干一件事,是不会有丰厚收获的。
01
洛川会议是在全国性抗日战争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延安召开的重要会议。
我们先提出第一个问题:
洛川会议要解决什么问题?
简单点说,洛川会议要解决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路线问题,也就是“朝哪走”的问题。
定下方向朝哪走后,还要解决“怎么走”的问题,也就是实现这一路线的具体纲领、政策和行动方针、基本任务。
朝哪走的问题很好解决,对于打日本鬼子,建立”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取得最后的民族战争胜利的大方向,大家都一致同意。
关键在“怎么走”的执行问题上,大家出现了很多分歧。
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这个问题也可以简单概括为“八路军怎么打仗”的问题。
口号谁都会喊,可怎么制定可执行的落地方案呢?又该如何确保你的执行方案可以达成目标呢?
就如同学生都知道要好好学习提高成绩,那到底该怎么学呢?学生的目标都一样,但有的成了学霸,有的却成了学渣。
就如同老板都知道要要赚钱,那到底该如何设计商业模式,如何运作才能赚钱呢?
老板都想赚钱,但有的功成名就,有的却亏损破产资不抵债。
就如同国家政府都知道要国强民富,让人民过上好日子,那到底该如何治理呢?
国家的目标都大差不差,但有的国家越发展越好,有的国家却能搞到破产。
这其中的差距是什么呢?
差距就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没有解决主要问题。
真正的生死问题你都没有找到,又谈何解决呢?
生死问题都没有解决,又谈何成功呢?
主要矛盾往往藏在一片迷雾背后,其发出的信号也被乱七八糟的各种琐事掩盖了,让人看不透,摸不着。
但如果你能理解现实、尊重现实,正确的诚实的看待自身,看待自身所处的环境,那你一定能发现主要矛盾的蛛丝马迹。
解决现实的问题,一定要用符合现实的手段去解决。
如果在解决当下的问题时,还能兼顾未来的发展,你就会发现,越干越感觉天时地利人和都朝你汇聚过来。
这种境界很难,需要悟性,很多伟人和厉害的人都不一定能做到。
比如在洛川会议上,在有关“八路军如何打的”这个问题上,教员、朱老总、周恩来以及林彪等诸位大佬都产生了不同的意见。
当然,事后证明,还是教员的意见最正确,最有远见。
02
我们提出第二个问题,对于教员来说洛川会议重要在哪呢?
可能很多人会说,这次会议形成了多项有关八路军抗日的决议,基本上定下了八路军在抗日战争的定位,战略问题、策略问题、军事问题、政治问题等各种问题,并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重要纲领性文件,所以很重要。
但我要指出的是,对于教员来说,这次会议最重要的地方,是在于在党政军内部,推行贯彻自己“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战略方针。
大家可能会有疑惑,因为在大家的认知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本就是八路军既定的抗日方针,更是常识。
所以不能理解教员对这一战略的重视程度,也就更不能理解,这一战略在推行过程中,在党政军内受到的阻碍,以及这一政策的核心意义和关键点。
甚至有关这个问题,还产生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很多高级干部包括彭老总也深陷其中。
不要急,有关这一点,我们慢慢聊。
1937年8月22日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陕北洛川县城东北十多公里的冯家村(当时红军总部所在地)开始举行,会期4天。
出席者按会议记录上的顺序为:
张闻天、教员、周恩来、博古、张国焘、凯丰、彭德怀、朱德、任弼时、关向应、贺龙、刘伯承、张浩、林彪、聂荣臻、罗瑞卿、张文彬、萧劲光、周建屏、林伯渠、徐向前、傅钟,共22人。
从这个名单,你就能看出来这次会议究竟有多重要,基本党政军内所有重要人物都到齐了。
张闻天在党内负总责,所以他主持会议,而教员作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这个报告要划重点。)
凡人畏果,智者畏因。
真正厉害的人,在一件事还没有发生,刚出现一点苗头的时候,就已经预见了其结果,自然也就做出了正确决策。因为看到了本质,抓住了主要矛盾。
教员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人。
在八路军改编完成之后,教员就在思考一系列问题,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定位如何?
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要扮演什么角色?
八路军的仗该怎么打?
这些问题的核心可以总结为两点:
一、八路军该如何实现独立自主;
二、八路军该如何正确认识、处理运动战和游击战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点是此文核心,这一问题主要是思想观念的问题,可参考城市路线和农村路线之间的辩证关系来理解)
在抗日战争大局上,全国基本都形成了共识,那就是打抗日持久战,教员也明确提出来,中日战争问题的解决,一定是靠正规战来解决的。
靠正规战来解决,就要以歼灭敌人的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争等战争手段为辅。
所以,教员可以明确的说,延安是支持运动战的。(教员认同运动战是解决抗日战争的第一方式)
然而对于八路军来说,以游击战为主,就是要分散兵力以发动群众为主;以运动战为主,就是要集中兵力以打仗为主。
“集中打仗则不能做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则不能集中打仗,二者不能并举”。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国军实力雄厚适合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但教员深知,如果八路军也跟国军一样,一上来就以运动战为主,发挥不出自身优势长处不说,可能要吃亏,吃大亏。
应该把“可能”两个字去掉,八路军一上来就搞运动战,铁定要吃大亏,甚至都有覆灭的危险。
(生死问题也是教员思考问题时最常用的立足点,军队生死问题,民族生死问题,国家生死问题,社会主义事业生死问题,在不同时期,教员有不同的重要论断,但基本都是围绕这些生死问题展开的。)
老蒋这个人,最擅长的就是让非嫡系部队去送死,以前那些地方军阀势力,就是老蒋用这招趴下了一层皮。
不要看平型关大捷,打的漂亮,是一场胜仗,但一算战损,八路军占的便宜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反而有生力量损失很大。
根据林彪的战后总结,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的战损比,一般在三比一左右。
中国人的确多,兵源也多,军人也多,但这并不能等同于八路军的兵源多,战士多。因为这中间还有一个老蒋,还有国民党。
所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一个很正确的结论放在那里,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是无比正确的,但这样的结论是否就适用于任何人呢?
答案是否定的。
就如同一双质量绝佳的鞋,任何人看到这双鞋,都会诚实的夸赞说,鞋的质量好,样式也好看,是一双好鞋子。
可这双鞋子是42码的,但你的脚只有38码。
鞋子好是好,可是并不适合你,起码不适合现阶段的你。
穿一双质量绝佳的超大码鞋子,不如穿一双合脚的布鞋,跑的更快。
一定不要被迷惑,正确的事有很多,正确的结论也有万千种,但要永远记住,适合当下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03
想赢得抗日战争,结束民族战争,那就得靠正规战,就要靠以消灭敌人的运动战。
这一结论是正确无比的,所以教员旗帜鲜明的支持这一结论。
但这并不是说,八路军就要搞正规战,就要一直打运动战。这是两码事。
平型关大捷虽然是胜仗,可这样的胜仗再来几次,依然能让八路军伤筋动骨。
只要八路军要集中兵力打运动战,那肯定要被老蒋想尽办法搞到前线跟侵华日军血战,有生力量不断折损,还得不到补充,自然而然就瓦解了。
简而言之,这里的症结是,跟国民党在一个战场里混,就很难谈什么独立自主,自然也就很难避免八路军出现持续亏损的情况。
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家都是抗日,你到哪里去搞个新战场避开国民党呢?
除非你不抗日了。(当然,我们这些后来人都知道有敌后战场,可当时并没有这个认知。知识的诅咒,一旦当你知道了一个知识,你就会忘记你不知道时是什么感觉。所以我们这些后来人很难明白,教员这一开创的伟大。)
老蒋耍阴招只是一方面,他还有阳谋。
上战场打鬼子是大义,而老蒋又通过舆论,将这种家国大义简化成,不上抗日正面战场,就是怯战,就是畏敌。
这一波,老蒋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占据天然优势。
你们红军不是天天嗷嗷叫要打日本鬼子吗?
这次就让你们打个够,打到一干二净为止。
不仅老蒋可以用各种办法迫使八路军去跟日军面对面搞消耗,就连八路军内部的将领还有战士们,也都急迫的要上抗日战争,跟鬼子来一场真刀真枪的运动战、歼灭战。
在家国民族大义面前,死又算什么难事?
八路军里什么人才都紧缺,就是不缺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悍不畏死的战士。
可换句个角度来说,死很容易,一颗子弹的事。
相反,忍着巨大的痛苦和屈辱,斩断不利的情绪,把事情做完,把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才是真正的难。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崛起,这两种人都得有,既要有悍不畏死的人,也要有大勇大智的人,能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责任,能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去执行,才能坚持把事做完,做成功。
然而,面对国人的期待,面对敌人的逼迫,面对战士的渴求,面对对手的冷笑。
八路军该如何抉择呢?
是打运动战,战死沙场,还是忍受战斗的饥渴,埋头搞游击战?
在不知不觉中,八路军好像陷入了一个困局中。
一个由物质上、精神上、道义上多种绳索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困局。
04
对于中国来说:抗日战争,中日民族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而对于八路军来说:日益严峻的抗日形势与八路军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之间的平衡取舍问题,是主要矛盾。
或许也只有教员看到了这个困局,故此才眉头紧锁,才会如此重视八路军的军事策略问题。
该如何破局呢?
各位读者也不妨思考一番,在这种处境下,八路军究竟如何做,才能做到两全呢?
抗日是必须的,而活下去甚至是活得更好,也是必须的。
这两者之间,究竟改如何取舍呢?
可能很多人说,为什么八路军不能一边做群众工作,一边打仗抗日呢?
这个想法并没有错,朱老总和周恩来等人的意见就是搞“独立自主的运动游击战”。
顾名思义,运动战和游击战一起搞,两种战法兼顾。时机成熟时我们就聚集在一起,不成熟的时候,我们就分散开来搞群众工作。
其实这一意见归根结底,还是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只是为运动战做准备的。
这一意见在党内的支持者比较多,各级指战员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这里我必须要强调一下,在当时有关“山地游击战”、“运动游击战”之间的区别和含义,是很模糊的,很多时候两者都是混用的,并没有分清。
因为各位大佬包括教员在内,一开始对游击战和运动战之间的辩证关系都不明晰,所以经常混用。
二者区别,简而言之是以游击战为主,还是以运动战为主。
本文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才做了分别,分别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分清各自不同意见背后所代表的军事策略思想的异同。
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当然,除了“独立自主的运动游击战”之外,以林彪为代表的部分同志,也提出了另一个意见“独立自主的游击运动战”,就是以运动战为主,整个战略都以运动战为核心展开。
根据聂荣臻的回忆录,可以说林彪是运动战的坚定主张者: “林彪不同意打游击战”, 主张“要以打运动战为主, 搞大兵团作战”。
而徐向前在其回忆录中写到“有人主张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红军兵力全部出动,开上去打几个漂亮仗”,这也印证了聂荣臻说法的准确性。
林彪向来比较支持大兵团作战的,他支持运动战为主,是可以理解的。会后不久,林彪又带领队伍打下了平型关大捷,进一步佐证了林彪的观点。
以上两种观点,其实还是束缚于传统的军事观点,并没能跳出事件本身,来看待事件。
大家说来说去,还是旧观点,还是跟长征的路子一样,以兵力聚集的运动战为主,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标而展开全部行动。
但教员却跳出了这一思维模式,开始摸索另一条路。
05
教员在洛川会议上的回答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当然,在洛川会议前后,教员有关运动战和游击战两者的辩证关系,还未彻底明晰,其战略思想发展有一个过程。
1937年8月1日,教员、张闻天在给周恩来、博古、林伯渠的电报中指出:
“在整个战略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而不是阵地战,也不是集中作战,因此不能在战役战术上受束缚。只有如此,才能发挥红军特长,给日寇以相当打击。”
8月4日,教员、张闻天电示周恩来、朱老总、叶剑英,要他们在南京国防会议上提出:“正规战与游击战相配合,游击战以红军与其他适宜部队担任之,在整个战略部署下,给予独立自主的指挥权。”
“担任游击战之部队,依地形条件及战况之发展,适当使用其兵力,为适应游击战争性质,在原则上应分开使用,而不是集中使用。”(划重点,兵力上的分散和集中,是区分运动战和游击战的重要标志,故此二者不能兼得,必须要有主次之分)
在8月22日的发言中,教员明确强调,我们必须把国内战争时期的正规军和运动战转变为游击军和游击战,八路军的任务是分散兵力,用来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
至于和日军作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教员的意思很明白,就是以大家都看不上的游击战为主,我们现阶段的目标不是打仗,而是发动群众,建立敌后根据地,搞敌后游击战争,现阶段不追求消灭敌人。
实际上,教员把“消灭敌人”的固有目标转化为了“发动群众”,这种目标的分解和科学转化。实乃精髓中的精髓。(大抵这就叫“活的灵魂”的体现,合理利用矛盾转化的实操典范。)
故此教员也将敌后游击战放到了战略高度。
这一想法是开创性的,放眼全国,国共两党很多有识之士都认同持久战才能战胜日本,大家主方向一致,但在执行方法和思想上有很大不同。
蒋百里常说:“不论打到什么天地,穷尽输光不要紧,千千万万就是不要向他妥协,最后胜利定规是我们的。”其核心思想是以“拖”的战略拖垮日本。
李宗仁于1936年4月在广州对记者发表谈话中提出“焦土抗战”:即“利用我广土众民、山川险阻等优越条件来困扰敌人,作有计划的节节抵抗的长期消耗战。”核心是“节节抵抗”。
1938年2月7日,蒋介石在《抗战必胜的条件与要素》的演讲中明确说:“我们现在与敌人打仗,就是争时间。我们就是要以长久的时间来固守广大的空间,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来消耗敌人的实力,争取最后的胜利”。这就是著名的“以空间换时间”。
国民党有关持久战的思想,不外乎四个字“苦撑待变”。
说白了就是拖延战术,等待敌人和外界出现变化,依赖外界取胜。
李宗仁也明确指出:“根据我的分析,我们抗战的战略重心便是以空间换时间,以待世界局势的转变”。
但教员的核心思想是“抢”,我不主动跟你打,却主动与你抢资源,让敌人一直流血,我再用你流出来血,发展壮大我自己,此消彼长,胜利终归于我。
后来,教员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他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永远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这是毛主席最伟大的地方,所以人民也都原因相信主席,尊称他为人民领袖)
国共两党都是持久战,不能说谁对谁错,但一个较为被动,一个是主动。
这种思想上的根本差别,可能就是为什么八路军最后发展起来了,而国民党却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
主动和被动,自立自强和苦撑待变就是两种命运。
教员在报告中还形象的将这种战法比喻为“山雀满天飞”。
需要点明的是,在抗日战争初期的那个氛围里,教员旗帜鲜明提出八路军现阶段以“游击战”为主的思想,是不符合时下价值观的,或者说,有点羞耻,是要背负不小心理包袱的,也是不容易被其他人所理解所支持的。
说的好听叫“分散兵力”,实际上不就是避而不战吗?
你不集中兵力,怎么能打仗消灭敌人?
所以大家都不能理解。
06
故此,当教员提出“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这一构想时,有不少同志表示反对,大家发起了激烈讨论,各自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任弼时在发言中提出红军应当采用“独立自主的山地运动、游击战”。
周恩来则不太认同教员有关八路军避开日军进攻只进行游击战的主张,提议应以“运动游击战”作为军事战略方针。
对游击战和运动战的关系,周恩来的主张是:”我们的地区,是布置敌人后方游击战争,必要是集中力量消灭敌人“,并把这种打法称作“运动游击战”。
林彪的想法如上文所诉,支持运动战,集中兵力搞大兵团。
相比之下,彭老总基本同意教员的提法,但也表示了自己的疑惑:
“红军出去,基本的是打胜仗,树立声威,开展统一战线。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党与红军的地位,也可使中产阶级增加抗战的决心”。
“一般说,运动战的可能性减少了一些,但发动群众,麻痹敌人,调动敌人是可能的。游击战和运动战是密不可分的。“
大家的观点都没有啥问题,各自都有充分的理由。
还有同志提出“山地游击战”的提法太窄了,因为华北也有不少平原,这样就会限制八路军的活动范围,应该加上,平原地区的游击战。
如果是十年前,教员可能就会直接反驳,平原没有山地掩护该如何搞游击战?这不是瞎说嘛。
但这个时候的教员,已经学会了如何团结众人,也学会了如何集众家之长,故此教员并没有反驳,而是接纳、吸收、认同了与会众人的观点。
如果以游击战为主,就彻底抛弃运动战,可能会走了极端,起码在条件有利时,也是可以用运动战的;只强调山地游击,虽然短时间不会去平原,但也的确限制了八路军的活动范围。
没有人生来就是巨人,没有人可以占尽真理。
故此,在洛川会议上,教员肯定了“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也肯定了“在平原地区发展游击战”。
这样一来,教员延伸丰富了自己“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观点,也团结了大部分参会人员,将支持运动战、平原游击战的同志,都团结到了“游击战”这一核心观点上。
尽管教员也知道,这种团结比较勉强,因为大家还是对“游击战”看的太轻视了,并不看好游击战在抗日战争能发挥多大作用。
为啥团结的比较勉强呢?主要原因还是不理解。
红军以前虽然也搞游击战,搞得还很好,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集中兵力的运动战为主,尤其是长征这几年,兵力一直都是朝集中发展,大家习惯了这种集中兵力的打法。
在会上明确支持教员“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人并不多,就是明证。
关向应以贺龙和他自己的名义做了简短的发言,明确表示“尤其拥护独立自主的原则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
聂荣臻也表示拥护教员的主张,但同时在会上发言中也指出:“……(一)军队出动与战略问题,现在我们是整个阵线之一部,另外同日本作战,应同时顾到我们不要吃亏,因此战略上采取山地游击战……”,“当然,只提山地运动战,似乎也窄了一点”。从这可以看出聂荣臻的支持也是很勉强的,主要还是不理解。
因为洛川会议的时间不够,部队急着出发,针对这个核心问题,大家讨论的虽然激烈,可最后只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得出了一个“主要是游击战争”的结论,并没有完全将分歧解决,细节还不够完善,理论基础也不够扎实。
07
我们提第三个问题,为什么“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是正解呢?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事关自己生死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何谈什么成功呢?
用教员的话说就是:
“军事上的第一要义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要达到此目的,必须采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和运动战,避免一切被动的呆板的战法。”
一定要尊重现实!
如果既能解决自己的生死问题,还能增大成功概率,那背点包袱又算什么?韩信都能忍受胯下之辱,忍一时骂声又何妨?
教员提出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战术方针,而是以战略高度提出来的。
因为这一破局方法,完美解决了八路军在抗日初期面临的主要矛盾:日益严峻的抗日形势与八路军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之间的平衡取舍问题。
教员打破了思维限制,以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和远见,创造性的将八路军的存亡问题与日益严峻的抗日问题糅合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以前的矛盾是,如果八路军要抗日,就要运动战,不管是运动战,还是运动战兼顾游击战,只要搞运动战就会让八路军持续放血,以八路军的体量,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油尽灯枯。
道理很简单,八路军只要搞运动战,消耗速度一定大于积累速度,只要八路军的发展跟不上消耗,就一直会亏损存量。迟早消亡。
而现在,经过教员的扭转,这个矛盾一下就消解了。
为什么从前看似水火不相容的矛盾,一下就没有了呢?
就好比两块拼图,以前只知道从一个角度去拼,结果怎么拼也拼不上,非要拼在一起,只能互有折损,但是某一天突然换了一个角度,却一下严丝合缝拼上了。
在洛川会议前后, 为共产党和红军的前途深谋远虑, 教员极为担心中共军队将在对日作战中吃大亏,游击战和运动战的关系是他在红军出动前夜这个关键时刻反复思考并已经考虑成熟的关键问题。
如果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就是大胆分散兵力,专心在敌后埋头搞群众工作),那八路军的群众工作做得越好,抗日贡献越大。
八路军越是在敌后战场与小鬼子抢资源、抢人口、抢粮食、搞破坏,让小鬼子无法形成战争正循环,处于持续战争亏损状态。
八路军在敌后越发展,就越抗日。
这也是教员《论持久战》的核心思想。
实行教员的路线,好处无穷:
一来,我们搞敌后游击战,就相当于将抗日战争一分两半,老蒋占一半,我们占一半。这样就避开了老蒋的干扰,有了独立自主的事实基础。
二来,我们深入敌后发动群众,主动入虎穴,虽不与鬼子正面交锋,却也惊险万分,危险和艰难程度并不比正面战场轻松多少。说明八路军是不怕死的,是英勇的,是抗日的。解决了道德问题和人心问题。
三来,八路军独占敌后战场,虽然危险,但获得了依靠群众、深入群众的机会,可以毫无干扰的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壮大力量。这样我们就有更多力量抗日,人民被组织起来了,抗日也就成功了。这就叫挑战中藏着机遇。
按照教员指出的这条路走,八路军的前途是光明的,抗日战争的前途也是光明的,而且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还会从以前的辅助地位慢慢转变成主体地位,抗日贡献度呈几何曲线发展。
这个解法,堪称前无古人。
08
问题的关键是以运动战为主,还是以游击战为主,因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打法。
要搞游击战为主,那就要分散兵力,将主要精力放在群众工作上。
要搞运动战为主,那就要集中兵力,将主要精力放在打仗消灭敌人上。
两种战法的主要区别是“是否集中兵力”,但搞游击战有时候也需要集中一下兵力,搞运动战时,有时候也会分散兵力,什么的集中才算运动战?什么样的分散才叫游击战呢?
所以这两者的界限就很难定,很容易搞混淆。
彭老总直言:
“在一个时期,运动游击战或者游击运动战,把两个概念主次不分的混淆起来。
当时,可能就连教员,也没能明确分清楚两者的界限。
很多事往往就是这样,都是做了之后,才会有答案,光想是想不出来的。
可以说,当时的决策层里,在制定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初期阶段的军事策略时,除了教员坚定要以“发动群众”为核心之外,还没有哪个领导能真正放弃打仗为核心的思路。
这不是说,其他人都不行,主要还是思路上的差别,就跟之前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还是走城市道路的纷争一样。
这种转变是很难的,道理很简单,想打赢抗日战争,当然要靠打仗,不然靠什么?
这个转变和决心,还是得教员下。
领袖就是干这个的,责无旁贷。
党内的这种分歧和模糊,一直到1938年5月才彻底解决。
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呢?
我们先卖个关子。
洛川会议是1937年8月22日至25日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的,大会开完之后,部队就急着过黄河上前线了,这期间又发生了很多事。
大会结束一个月,林彪的115师就靠运动战打了个平型关大捷,10月上、中旬120师收复平鲁县城和宁武县城,10月下旬120师在雁门关一带及其以南地区的伏击战,115师独立团收复广灵、灵丘、蔚县等县城的战斗,以及10月下旬和11月初,129师和115师主力又在正太铁路沿线打了不少仗。
这些战斗从规模和作战方式上看,都属于运动战或带运动性的游击战。
说明,运动战这一形式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1月8日,山西太原沦陷,整个华北的抗日形势越发紧迫。
1937年12月,再次召开重要会议,在这个关口,教员再次强调“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并再次肯定“在有利情况下打运动战”。
通过以上战斗,随着太原失陷,华北抗日形势的紧迫,大家也都发现了,越往后运动战越艰难,损失也就越大,八路军要是想在山西、华北打开局面,只能采取游击战,只能分散兵力去猛烈的发动群众。
所以经过现实教育后,大家也都转过弯来了,接受了毛泽东以游击战为主的思想。
这之后王明就回国了,开始冲击教员的军事观点。
一直到1938年5月,教员正式完成了“论持久战”著作,在延安抗日研究会上做了演讲,并明确了八路军的作战方针:
“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此文也算是《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正文完)
小结:
1、立足自身的生死问题,找到事关自己的生死的主要矛盾,然后顺藤摸瓜找到主要方面。
2、尊重现实,用符合现实的手段去解决现实问题。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想解决问题,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思想不对头,就会犯错。
4、制定可执行、可落地的方案,不要好看的假大空。
5、方案定下,思想明晰了,还要学会团结众人,想团结众人,得先团结、吸收他人的观点。只有领导干部思想统一了,方案才能真正贯彻执行。
6、不断改善、改良、改进自己的思想和方法,并适时做出总结,用于指导实践。
7、永远追求主动,就算九成事件都不可控,也要坚定追求那一成的主动。
所以,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爱读毛选?
因为里面确实是大家解决遇到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指南书,确实是具备实践和理论的指导作用,确实具备顽强的生命力。??????????????????????????
只要活学活用,一定会成为改造我们思维的强大“法器”。如果你坚持读下去,看这个世界也会更加“清晰”的。
只是这部高深的、充满智慧的著作涉及到的历史、形势和考量太多,我们都容易读不通、读不透,完全不得要领。甚至,时间久了,成了本本主义、只能咬文嚼字,但是不会活学活用,完全就是背离了读毛选的初衷。
毛选原著中每篇文章涉及到的历史、背景、形势和考量太多,而且很多都有一定的哲学性,导致都不容易读通、读透。时间久了,就容易成了本本主义、只能咬文嚼字。张嘴就来几卷圆滑,但是不会活学活用、无法提炼出其中的思维模式、方法论,也谈不上指导我们的工作、生活、创业等,更帮助不了提升认知。甚至,很多人读久了,读了几年,就读不下去了。
这也是很多找我买书读者朋友的反馈。
我写的
《毛选1-5卷深度解析版》
这本书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可联系买。为了真正地让大家能带着去读懂原著,能够把其中涉及到的方法论学着用。我也补充了一些结合我们工作的案例和思考,便于都能举一反三,帮助您真正地读懂、读透毛选,从毛选中汲取智慧。
差不多50万字,1-5卷的每一篇都有深度解析,都结合实际、提炼方法、剖析思维、活学活用写完了,帮助真正地提升思维和洞见能力,也会额外送您《毛选1-7册原著完整电子版》(标注每篇的重点)、《辩证法随谈》供您日常阅读用。每篇都是写的干货、写的是具体的思维方式,读完了可以拿到实际去用。
包含:剖析每篇文章背景、含义、个人思考,联系实际运用,运用蕴藏的战略思维、矛盾思维、阶级分析法,以及将独立自主、群众路线等观点运用到工作之中。每篇都是写的干货、写的是具体的思维方式、读完了可以拿到实际去用。我从不写那些畅销书一般的道理,读完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我不是带你分析历史,而是只想带着对教员的尊重去学习他的思维方式和智慧,再联系实际运用到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之中,重点走好这一段路。
如需购买,可关注公众号:职场的学问与实践
2、《职场生存和发展指南》。
超30万字的PDF电子书,通过对体制内外关键典型场景下如何处理各类棘手问题的经验剖析,将人情世故的体悟无形穿插其中,将职场中的人和事讲清楚,并折射出其背后的人性和思维规律,希望真正助你开悟。
很多人问我如何学好人情世故,为什么现在的畅销书上都没有?在单位里面如何会说话?如何抓住职场晋升、提拔、重用的机会?机关内处理事情如何才能有分寸?
很多人并不是不聪明,并不是情商不够,我们天生并没有多大区别。只是有些人比你经历的多,他们有长辈手把手传授、讲解经验,为他们剖析人性,为他们分析每个环境、每个场景下该做什么、应该怎么说、该怎么拿捏火候。时间久了,就会融入到骨髓里,就成了智慧了,就能以不变应万变。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4、《学会反人性思考才能开悟》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的。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做职场一对一咨询这么久了,解决最多的问题是如何提升为人处事的能力,我也一直想将具体的思考、场景下的应对之策提炼出来。
所以,花时间总结出了这本书 ,可能会颠覆你以往的思想认知,但确实是一套基本功法,所以学习职场人性思维,非常非常的重要。对有些人而言,可能一文不值,关键就是看你的重视程度,看你的境遇,你的悟性,你能应用多少。
5、《职场权谋》
实实在在的职场权谋与斗争的经验,超30万字PDF电子书,关于职场权谋。阴和阳历来都是相辅相成的,所有工具都是为了最终的目的所服务,其本身并没有好恶。
谋略是在活力对抗中寻求致胜之法的思维过程和结果。最基本的特性是在对抗中产生、在对抗中运用、 在对抗中生效。这势必产生谋略与反谋略的斗争,识谋、破谋就成了谋略较量的关键,而反谋略思维正是识谋、破谋、反谋活动的基础。
6、年度/单次一对一职场咨询服务
专注于解职场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通过微信、电话随时分析沟通,探讨每个具体场景下为什么、该怎么说、该怎么做,进而逐渐找到方法论。希望成你职场上”什么话都能说、都能问的“智囊”,共同精进。手把手带你解决职场问题、提升思维深度、人情世故的能力,帮助你根本能力和思维的彻底改变。
我也经历过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不知道找谁解决、没人开口问的困境,甚至在关键时候有过来人真心实意指点的巨大效果,所以一直坚持做一对一职场咨询。几年下来,也让我坚信,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确实是真正地能解决好问题。
#毛选##重读《毛选》##每天读点毛泽东选集#
、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