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研读2013高考真题 透析现代文阅读六大考点

发布于:百学网 2013-09-13

研读2013高考真题 透析现代文阅读六大考点

  现代文阅读文本意蕴丰厚,表现出作者的人文情怀,在内容、表达等方面留下耐人咀嚼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就是命题的着眼点。因此要备战现代文阅读,需要细致分析核心考点,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复习也会更有成效。

  一、标题:蕴涵丰富的考点

  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以透露内心的隐秘;而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蕴涵丰富的信息和考点。天津卷选取刘之蔚《胡杨人家》为阅读文本,选择题的第一个选项是“A.标题‘胡杨人家’既点出了老代一家生活的环境,又暗指这家人具有胡杨一样的品格”,这就是针对标题所设置的考题。

  山东卷大阅读文本《活着》节选自余华《活着》,有一道题便着眼于标题而设:

  22.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活着”为题目有什么好处。(6分)

  文中写了一个名叫福贵的老人,他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可寿命长,还活着;福贵买回一头快被宰杀的老牛,这头老牛也还活着。由此可以归纳出答案第一点:“活着”概括了老人、老牛的生存状态。(加线的文字是答案,下同。)文章结尾由点及面,写到“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老人、老牛以及这些男女“活着”,让读者体味“活着”的滋味;从而产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思考。最后从语言上看,“活着”形象生动,言简意丰,耐人回味。

  作者对标题是精心锤炼的,命题者着眼于文章标题来设题也是顺理成章的,同学们要看清问题的指向,根据全文提取相关信息来作答。

  二、结构:考查作者行文的脉络

  要准确解答试题,读懂是前提。整体把握文章,理清行文思路、结构非常重要。不少题目就是着眼于全文思路而设的;即便是关联文本局部的试题,也只有整体把握文本才能做出准确、全面的解答,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么对树木的把握也可能不准确。

  四川卷选取黄毅《负重的河流》为阅读文本,有一道题看似只关联文本局部,其实也要整体把握文本,才能完满做答。

  16.文章第⑥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请看第⑥文字:

  ⑥有河总是有树。树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是河接近蓝天白云的一种方式。站立起来的河,哗哗的林涛,让鸟像鱼一样游来游去。追随塔里木河的,是郁郁苍苍的胡杨林。它们高壮精神,粗枝大叶,缘着塔里木河这条苍青的脉管,排列着森森然的汗毛,英姿勃发。但是离塔里木河愈远就愈让人感到吃惊甚而震惊——那是些脱去了绿色的树——它们死了,但还以树的姿态直立着。是塔里木河抛弃了他们,还是它们走得太远?他们成了沙漠上没有归宿、没有目的、不知道要往哪里去的流徙者,它们永远挺起胸膛在走,而永远走不出这块沙质的土地。

  解答这类“作用”题,一般思路是:概括所写对象的特点及作用,再分析这样写在主题、结构方面的作用。从这段文字,可以得出答案的第一点:①生动地刻画出胡杨林坚韧顽强的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而在主题和结构方面的作用,则须从全文来考虑。

  文章写“负重的河流”,表现河流对生命、文明的影响。“有河总是有树。树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写树,也是为了河流。原先,塔里木河滋养着胡杨林,而后来,失去了塔里木河,胡杨林枯死了。由此可以得出答案第二点:②深化主题,以胡杨树的生死暗示河流的变化,表现生命离开河流后的困顿。

  从全文看,文章落笔于河水,接着写沙漠“多么需要水,她是生活的全部,是生命中的生命”,再写河水对胡杨林的影响,最后写河水对人的影响,据此,可以写出答案的第三点:③由河到树,由树到人,承上启下,结构更加严密。

  三、描写:意蕴丰富和主题深化

  作家追求文章意蕴丰厚,为此创作时会采取种种手法;命题者也往往着眼于此而设题。

  湖南卷选取法国作家奥杜《未婚妻》为阅读文本。

  17.文中两处画横线的文字对农民夫妇的描写,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后一处文字对深化作品主题有何意义?(6分)

  第一处描写:

  过了一会儿,农民的妻子完全转身向着我。她在她带来的篮子底层找寻一会儿,拿出了一块煎饼。她一面请我吃煎饼,一面对我说,这煎饼是她今天早晨亲手做的。

  我辞谢了她的好意。接着,她又请我吃一串葡萄,我不得不接受了。

  当火车在一个站停下时,我很难阻止农民下车为我购买一杯热的饮料。

  第二处描写:

  农民爱抚着一只美丽的花母鸡的头,对他妻子说:“假如我早知道她不是我们的媳妇,那么我早就把这只花母鸡送给她了。”

  “是啊!假如我早知道……”

  农民的妻子向着已走出车站的长长人群做手势,眼睛望着远处说:“她已随人群走了。”

  农民夫妇还没有确认“我”是不是儿媳时就请“我”吃煎饼、葡萄,为“我”买饮料,知道“我”不是儿媳后还后悔没有把美丽的花母鸡送给“我”,这两处描写表现了农民夫妇纯朴、善良、慷慨的性格特点;后一处文字在描写农民夫妇误以为“我”是儿媳时表现出的亲情的基础上,写误会消除后仍表现出对“我”的关爱,由表现家庭亲情向表现人间温情拓展,深化了作品主题。

  四、写人之文中的“物”与咏物之文中的“人”

  写人的文章,文中写到某种物,是为写人服务的;咏物的文章,文中写到某个人,是为咏物服务的。命题人往往喜欢在此设题。

  全国新课标卷Ⅱ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文是阿城《峡谷》,文章着力写骑手,文中反复出现“鹰”,是为突出“骑手”这一形象服务。明乎此,回答下面这道题,思维指向就明确了。请看此题:

  (2)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6分)

  从文中找出写鹰的相关语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

  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粘汗,近着峡口,倒一株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此处写鹰,强化了山谷的荒凉僻静,为骑手的出现提供了独特的背景。

  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

  此处写鹰,暗示骑手已经到来。

  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马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去。

  以空中自由飞翔的鹰与独来独往的骑手相互比照,丰富了骑手的形象内涵。

  文中写鹰,其实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为人物营造特定的环境氛围,二是直接突出人物形象。

  五、对比:高考考查最多的艺术手法

  不少作品运用对比手法,不少题目着眼于对比而设,对此要高度重视。要能看出形成对比的双方,并能分析其作用。有的题目明确告诉考生考查的是对比,有的题目则不明示要考查对比,而要考生自己确定,这无疑增加了难度,如重庆卷徐树建的《枪口下的人格》。

  15.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贝尔蒂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仔细阅读文本,可以确认作者主要是用对比这种艺术手法来塑造贝尔蒂这一形象的。贝尔蒂与霍夫曼之间的对比,即霍夫曼的虚伪、卑劣与贝尔蒂的真诚、高尚相对比;贝尔蒂与迈尔之间的对比,即迈尔对待俘虏时的冲动与贝尔蒂的理性相对比,迈尔在死亡面前的恐惧与贝尔蒂的视死如归相对比;在霍夫曼狼一样的眼光下,人们的惊慌失措与贝尔蒂的镇定自若相对比。

  除此以外,对比还可以用于其他许多方面。如全国新课标卷Ⅰ阿根廷作家莱·马尔莱塔的《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有一道题是这样的:

  (4)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其实,此题主要考查的就是对比。作者这样安排,形成多方面的对比,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谓匠心独运。

  现代文阅读中,考查对比主观题居多,但偶尔也有在选择题的选项中涉及对比这一考点。如四川卷黄毅的《负重的河流》。

  六、文中反复出现某种对象:判断强化还是变化

  文章某种对象反复出现,一定有其表达作用,要看清作者的用意。命题者往往在此设题。

  辽宁卷大阅读所选文本是匈牙利作家约卡伊·莫尔《圣诞夜的歌声》,文中歌声就反复出现了。有一道题就着眼于此:

  (3)文中画线部分都提到“歌声”,概括说明其不同的含义及重复出现的作用。(6分)

  [第一处]“静一静!现在跟着我唱。”亚诺什清了清嗓子,缓缓唱起那首优美而古老的圣歌。歌声轻盈,调子欢快,孩子们瞬间就被吸引住了。在这个温馨的夜晚,小天使们美妙的歌声,从婉转到高亢,一遍又一遍……

  [第二处]没等富人反应过来,亚诺什就将钞票放到桌上,转身跑回了家。他挨个亲吻孩子,屋里重新响起了优美而纯净的歌声……

  第一处“歌声”表现出亚诺什一家单纯的节日快乐;第二处“歌声”表现出亚诺什一家的亲情经受考验后的快乐。

  歌声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呢?这要结合上下文的故事情节来分析:贫穷的亚诺什一家在圣诞夜的美妙歌声惹恼了楼上富有的老爷,他对亚诺什提出:“把你的孩子送给我一个,我来养,将来他会成为有钱的老爷。”他的目的没有达到,“富人无奈,只好要他们别再唱歌了。作为补偿,他给靴匠1000本戈。”亚诺什一家不唱歌了,“屋里笼罩着冰冷而令人窒息的气氛”;亚诺什还了富人给的钱,说“我们高兴,这比1000本戈重要啊……”于是,歌声重新响起了。由此可以归纳出歌声重复出现的作用:使情节跌宕起伏,在结构上前后呼应,使人物形象更鲜活,使文章主题得以彰显。

  以上是同学们要重点关注的几大考点。除此之外,笔者就新学期备考提出以下建议:1.重视散文,不忽视小说;重视中国作家的作品,也不忽视外国作家的作品;2.提高阅读文本的能力,答题以读懂为前提;3.适当进行阅读练习,但并非越多越好;4.精选训练题,多琢磨高考题(高考题经过反复打磨,一般来说经得起推敲),并总结归纳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5.要在答案的准确与全面上花工夫。

  北京市十一学校 雷其坤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复习:语用专题训练修改病句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零添加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消费者认为,就是食品中没有一点儿添加剂。然而,无论是从事实还是科学概念上看,零添加都不严谨,经不起推敲,而且并非事实。因为,现代社会的食品都要经过生产、收获、转运、储存和加工等复杂流...
2023-12-08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小说知识清单总结

一.人物形象: (一)1.概括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的形象/分析人物的心理) 格式:性格特点/精神品质+分析 2. 分析人物心理:点明心理变化+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精神品质的常用词语 性格类 善解人意、富有爱心、纯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富有主见、自尊...
2023-12-08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基础题新题新动向

一、语用题新趋势,新变化 近十年所有语用题型汇总有:1.成语(熟语)2.病句3.词语、语句的连贯(词语、句子复位、衔接、语句排序)4.标点符号、修辞效果、人称作用5.补写句子6.语言得体7.图、表文转化(流程图、徽标、漫画、数据表图)8.仿写、变换句式、下定义、...
2023-12-08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补漏

诗歌鉴赏知识点 一、诗歌鉴赏答题五读法: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 二、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三...
2023-12-04

高考散文知识点汇总

【 基本知识 】 一、散文的特点 1 .形散神聚 2 .意境深邃 3 .语言优美凝练 二、散文的分类 1. 写人记事类散文 2. 写景状物类散文 3. 议论说理类散文 4. 文化游记类散文 【 读文步骤 】 一、 读文步骤 第一步串形 首先,明确何为散文的形,便于在阅读时抓...
2023-12-01

高考语文之小说六大考点!(表格版)

小说六大考点表格版 (一)技巧 概念 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才能。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结构方式 前后照应、创造悬念...
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