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遇冷的几个原因探讨
这两天,强基计划遇冷的文章在朋友圈悄然走红。
强基计划招生情况
参加强基计划的学校一共有36所。这36所再分369等。清华、北大属于第一档,招900人左右。这个名额没公布,我的感觉是国家允许它们可以根据情况增加人数。下一级的就是类似中科大这样的学校,招210人。
在刚公布强基招生名额时,人人都惊呼,好少啊。因为原来自主招生参与的学校多,名额也多。大家以为强基计划会极为火爆。
没想到,结果不是这样。
那篇遇冷的文章说,中科大计划招210人,需要补招46人;西交大也是计划招210人,需要补招71人;北理工计划招150人,需要补招67人;兰州大学计划招120人,需要补招65人。
南京大学也需要补招。复旦大学让人吃惊,复旦大学计划招210人,竟然需要补招124人。还有北京大学,北大招了842人,计划数是900人。
清华大学是wei/yi的例外。清华跟北大一样,招生数是900人,最后清华招了939人,超出预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先说清华和北大。
下图分别是清华、北大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情况。
大家看这两张图,从专业上来看,两校差不多,北大的专业更多一些。
在文科和理科方面,北大比清华强很多,清华强的是工科。北大说,它放在强基计划里的专业,都是它的A+专业,也就是国内zui.好的专业。可以说是诚意满满。
按道理,应该是清华招不满才对,为什么是北大?
难道是北大要求高,清华要求低?北大宁缺毋滥?因为从清华、北大的强基试卷来看,北大的难度要大于清华的,北大的难度就是竞赛难度,清华的是有部分题达到竞赛难度,总体不到。
我咨询了一位清华的招生老师。他说,他不知道北大的情况,但清华这次强基计划很受欢迎。清华强基计划中一共分3个学科组,理工衔接类,培养计划中学生是双学位,一个理科,一个工科,深受学生追捧,高分人数不少。在新生入学英语测试中,未央书院成绩排全校第一。
因此,很有可能是北大强基计划的培养方案不如清华的吸引考生,才没有招到足够多的学生。
遇冷的原因之一:培养计划
那是不是其他学校遇到的是同样的问题,培养计划不吸引人?
答案是肯定的,看看复旦的补录通知。
中美贸易战,促使国人盘点了一下我们的家底,发现我们在基础科学和关键技术上被人卡脖子。希望能在这些领域快速培养大量人才。
这个想法不错,但有实际问题。
搞基础学科的出路。每年国家培养出几千人,10年就是几万人出来,要给他们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待着。
这地方不好找。基础学科里,数学可以不怎么花钱,生物、化学,甚至物理都很花钱,需要在大的科研单位和好的大学才有好的科研条件。这些单位容纳不了这些人。
结果是大量的人转行。国家花这么多钱培养他们,他们也下了不少功夫,可不是用来转行的。
有人说,人才都是需要培养的,100个里面出1位就可以了。您说话倒是轻巧,99位难道不是人,没有喜怒哀乐,没有自己生活了?
我说这话不是讲金钱,搞基础研究的人赚大钱,对于热爱科研的人来说,金钱永远不是第一位的,但至少需要衣食无忧。
只有把大部分的人都安顿了,大家才会热捧。
看看富裕省份的公费师范生,江苏一个二本大学的公费师范生的分数线,可以跟211大学的分数线比。如果某天搞基础研究的人不用担心出路了,愿意报考的人肯定不少。
这个需要学校和社会做相应的变革,在学校层面,要像清华一样,给学生更多的技能傍身;在社会方面,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研究的土壤。这样大家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遇冷原因之二:报考规则的限制
出路问题只是主要的问题,还有其他原因。
报考规则也是个重要原因,强基计划是提前报名,只允许报考一所学校,使得学校得不到足够多的符合条件的考生。
提前报会出很多问题。大家看自己一般都是看不准,都是自带滤镜,感觉比实际中的要好看,要厉害。
所以,本来应该报北航的学生,在提前报的时候,他会填清华,认为自己是清华的水平。本来应该报吉林大学的,会填北航。
在高考的早期阶段,是提前填志愿,那时分数线是很乱的,原因就是大家估不准。不过,虽然估不准,因为可以填多个志愿,问题也不大。
强基计划就不一样了,只能填一所大学,落榜了就落榜了,缺额也不能从其他大学来补。
遇冷原因之三:考生与学校想法之间的矛盾
强基计划本来是要寻找热爱基础学科,并且有一定天赋的优秀学生。这些学生一般是竞赛生。他们单门学科优秀,总分不是很突出,所以学校一般会破格录取。
学校想招的是这种学生。
而学生看到的是什么?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低。比如,原先一个省需要前200名才能报清北,按强基计划的入围线,降20分,相当于前1000名都可以报。
学生们纷纷想占这个便宜,低分高报。
说句不恰当的比喻。学校想要小甜甜,哪知来了一群牛夫人。
学校准备了zui.好的师资,本硕博一体培养,丰厚的嫁妆,看到牛夫人,宁愿不嫁,也不愿意下嫁啊。
遇冷原因之四:不能转专业的顾虑
强基计划明确一条,在大学期间不可以转专业。对于中学生来说,这个很犯难。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让他在高三就确定好几乎要一生的规划,难度很大,决心很难下。
事实上,在大学转专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大家觉得有个转专业的选项总好于没有。
这个就像一位少女,还没出生,就被父母指腹为婚,而且要求她今后从一而终,这臣妾做不到啊。
大家只能远观了。
总结
2020年是强基计划实行的第一年,招生遇冷原因有很多。
也许第二年考生和学校更有经验一些,知道如何匹配合适的学校,情况会比今年好一些。
第二,也许各方都要改变思路。对于社会来说,尽力营造一个好的科研环境,更尊重科研人才,更重视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发,解决人才最重要的后顾之忧。对学校来说,要尽量兼顾学校和学生的利益,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让他们学得安心。对学生来说,确实要提前了解各专业情况,找到自己的热爱,在做选择前不盲目。
第三,在现阶段,招不满并不是坏事。我总觉得理智比盲目要好。在现有条件比较艰苦的条件下,有人考虑清楚,愿意做基础研究,比如像今年考北大考古系的钟芳蓉一样,这些人有可能会成为真正的人才。
建议
从上面的几个原因看,强基遇冷,跟强基计划从高考招生开始实施有关系。高中生,原先一直在做题,他考试的能力跟做科研的能力不完全相同;另有,高中生对于大学的专业和科研还没有一点直观接触,他并不明白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和擅长。
需要时间,让他们成长,让人才冒出来。
因此,从人才培养的效率出发,我认为强基计划应该后移,到大一或者大二结束的时候。那时,大家对大学专业已经有一定了解,而且优秀的学生也已经露了点小头。这个时候,学校把他们汇集到一起,精心施肥,灌溉,是不是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希望大家一起来探讨,让强基计划真的成为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