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政策解读招生简析及因应策略
“强基计划”政策解读、招生简析及因应策略
——兼析36所试点高校2020年招生简章
【出 处】钟建林,苏圣奎.“强基计划”政策解读、招生简析及因应策略——兼析36所试点高校2020年招生简章[J].教育评论,2020(5):3-13.
【摘 要】“强基计划”为我国高考“自主招生”后的又一重大改革,于2020年开始在36所高校试点招收6090人。“强基计划”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的时代之需,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导向之策,是加强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实践之举,在培养对象、培养目标、招生专业等方面精准着力,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成绩与素质相结合、选拔与培养相结合等特点。基于“强基计划”政策和2020年首批36所试点高校招生简章的分析,高校应重点强化国家战略需求研究,强化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强化长程持续培养模式,强化培养反馈机制研究,以提升人才选拔和培养质量。
【关键词】强基计划;招生改革;人才培养;国家战略需求
【作 者】钟建林,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编审,扬州大学博士研究生;苏圣奎,福建省厦门六中高级教师,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正文】
1977年,我国恢复了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招生制度,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而且为我国改革开放培养了大量各行各业的人才。众所周知,高考招生制度在人才选拔方面具有深远而特殊的重大现实意义,然而其存在的弊端亦有目共睹,因此围绕人才选拔的改革和创新从未停止。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正式颁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简称“强基计划”),正式推出“强基计划”。解读“强基计划”政策,分析“强基计划”首年招生简章,对准确理解和实现“强基计划”政策目标,提高人才选拔和培养实效具有基础性、持续性意义。
一、“强基计划”政策解读
与“强基计划”政策在时间上相衔接、在功能上相重叠的是高校“自主招生”政策。随着“知识改变命运”“跳农门”等观念日渐深化,高考招生制度中“唯考试”“唯分数”等应试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才培养质量,严重制约了人才创新能力的发展,探寻更有效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方式成为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200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高校获教育部批准实行自主招生,到2018年参与“自主招生”的高校达90所,期间一度形成“北约”“华约”“卓越”三大高校自主招生联盟,报名参与自主招生的考生高峰时曾达83.7万人。[1]“自主招生”曾被寄于破解人才选拔“唯考试”“唯分数”弊习、选拔创新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厚望,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因信息获取渠道差异而导致机会不公平、因评价标准不够客观而导致过程不公平、因录取结果省域严重不均和严重偏向大城市而体现出结果不公平以及因人才选拔口径过于宽泛而导致培养针对性不强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强基计划”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既针对“自主招生”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创新性制度设计,又承载了新的历史功能。
(一)“强基计划”的目标定位
“强基计划”是一项招生制度改革,更是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是对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指导性改革。
1.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进入21世纪,大数据运算技术、移动物联技术、芯片制造技术等进入深度创新领域,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产业升级和更迭越来越快,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我国顺势而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一带一路”倡议[2],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家战略发展机遇期急需拔尖创新人才,“强基计划”明确提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也明确了理科和文科重点招生的专业。“强基计划”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具体体现在两方面:在产业方面,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的7个领域,即“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度、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在人文方面,坚定“四个自信”,借助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前者对应“强基计划”中“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专业,后者对应“强基计划”中“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以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
需要指出的是,“强基计划”并不是直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而是服务于其“基础学科”和“人才储备”。
2.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2018年9月10日,首次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系统总结了“九个坚持”“六个下功夫”,深刻回答了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强基计划”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政策之举。一是明确提出“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呼应了“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二是明确“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等,将立德树人目标、“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等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到实处。三是通过“高考成绩+”的录取方式,践行不“唯分数、唯升学”以及“增强综合素质”等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四是明确所有高校校考必须包括“体育测试”“运用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增强综合素质”等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到人才选拔实践中。“强基计划”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推动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
3.加强创新人才选拔培养
无论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还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都离不开高素质、创新性拔尖人才。此外,“强基计划”明确提出“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目标。
在人才选拔方面,强调“基础+特长”。与“自主招生”相比,“强基计划”窄化了“特长”的范围,强化了特长的水平标准,对“基础”的要求也明显提高,使选拔出的创新人才基础更扎实,素质更综合,才能更拔尖,创新能力强,后续发展能力更强。
在人才培养方面,强调“统筹+个性”。“强基计划”要求高校加强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的培养规划,既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激励计划加强统筹工作,也通过建立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动态进出机制等注重个性培养,增强创新人才培养的全局性和灵活性,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强基计划”着力构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一体化体系,创新设计选拔和培养制度,以公平选拔、全面考核、综合评价、特别培养为原则,加强对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规划和力度,为推动科技进步、驱动创新发展积蓄人才力量。
(二)“强基计划”的主要变化
“强基计划”是对人才选拔和培养存在的问题的回应和对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导引,与“自主招生”有明显不同(具体见表1),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招生对象”面更广,以高考成绩入围对象的范围扩大,而破格入围对象仅限五大学科竞赛获奖学生,明显缩小;“招生专业”由原来的宽泛变得精准,范围明显缩小;“录取方式”中对高考成绩占比有着明确的要求。此外,在“自主招生”工作中,“入围”和“校考”两项工作均在高考前,而“强基计划”实施后这两项工作皆在高考后举行。
与“自主招生”的宽泛性相比,“强基计划”更强调精准发力:一是培养对象精准,即选拔的不仅仅是综合素质或具有学科天赋的优秀生,更强调“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二是培养目标精准,明确指出未来在国家的哪些战略领域培养人才,理工科聚焦于“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文科聚焦于“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三是招生专业精准,明确指出要强调基础学科的作用,将招录专业重点限定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并且在“招生程序及管理要求”部分明确提出“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三)“强基计划”的主要特点
“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都体现了突破“唯考试”“唯分数”等应试惯习的选拔人才取向,但两者有着本质而显著的区别。“强基计划”并非“自主招生”的简单“升级”,而体现出如下显著特点。
1.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公平公正,是我国人才选拔的重要原则,也是高考制度一直饱受诟病但仍然具备“国考”地位的内在支撑和客观因素。“强基计划”对公平的坚持主要体现在硬性指标和对全体考生的共性要求上,对效率的考量主要体现在弹性指标和基于招生高校自主设置的个性条件上。
“强基计划”强调考试(既包括高考也包括校考)要做到“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并在公平优先的前提下兼顾效率,具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所有参加“强基计划”的考生都必须参加高考,且必须达到相对较高的分数才能进入校考,这是公平的底线保障。二是明确校考成绩占比不得高于综合成绩的15%,录取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次录取,仅在综合成绩同分的情况下考虑专业特点和个性条件。三是对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既给予“破格”的照顾,也提出基本要求,即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2.成绩与素质相结合
成绩是显性的,也相对客观和易于保障公平,但过度关注成绩可能导致“高分低能”。素质是内隐的,对人才的影响持续而深远,但其评价往往相对主观,难以保障公平。“强基计划”以高考成绩成为判定是否具备具备进入校考资格的关键性依据,在校考环节重点关注体能等综合素质且将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体现了成绩与素质兼顾的特点。校考主要通过笔试、面试和体测三种方式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意识、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基于“强基计划”选才的特殊性和战略性,校考在笔试和面试过程中也体现出更具专业针对性的考核,并力求在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寻找平衡点,选拔出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基计划”不仅兼顾了成绩与素质,而且通过多项精准化策略,确保了成绩与素质的一致性以及录取专业与就读专业的一致性,有效避免了宽口径录取导致的素质与就读专业不相符现象发生。
3.选拔与培养相结合
“强基计划”对学生进入高校后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一是与普通录取学生的培养有别,制定单独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激励方案,同时在师资、学习条件、学术环境、出国留学、国际交流、奖学金等方面按高标准配备,力求通过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术氛围等培养高层次人才。二是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注重探索精准培养、个性关照、深度发展的育人机制,强化育人的个性化和创造性。三是畅通本-硕-博连贯的培养模式,使高校可以在更长的人才培养周期内系统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工作更自主、更精细,使培育出的人才更全面、更专业。四是推进科教协同育人,畅通学校培养与国家级重大平台协同培养机制,促进教育、科研、实践等多途径综合育人模式形成,为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创造条件。五是重视培养过程管理和质量保障,实行动态进出机制,既使不适合继续深造的学生及时分流到符合自身兴趣和水平的专业,也及时补充新生力量,保持后备人才队伍的活力。 简言之,“强基计划”在明确人才选拔标准和要求的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单独制定培养方案、畅通成长发展通道、推进科教协同育人等指导建议。
二、“强基计划”招生分析
2020年为“强基计划”招生的元年。首批36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的招生简章基本体现了“一校一策”的特点。分析全部36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的招生简章,有助于深入了解招生工作动向和趋势,有助于了解各高校的招生特点。
(一)招生简章共性分析
首批“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全部为原“985”院校,计划招生总人数为6090人。“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发布时间集中在5月6日至5月12日,报名时间集中在5月10日至5月31日,公布入围时间集中在7月26日左右,校考时间集中在7月28日至8月4日。“强基计划”招生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信息、力学、核工程、医学、考古等12个学科184个相关专业,其中有101个专业依托“强基计划”试点高校A类学科。现简要分析36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招生简章在招生范围、招生人数、招生专业、入围倍数、入围条件、校考模式和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特点。
1.招生范围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等10所高校面向全国招生。仅面向20个以下省市区招生的高校有华中科技大学(18)、大连理工大学(18)、华东师范大学(16)、天津大学(15)、东南大学(13)、中国海洋大学(13)、电子科技大学(11)、中央民族大学(11)、西北工业大学(10)、吉林大学(9)、国防科技大学(7)、中国农业大学(6)等12所高校。2020年,有8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不面向福建招生,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
2.招生人数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单校计划招生数从30至900不等,可分为8档(见表2)。其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招生数最多,各900人,各约占全国计划招生总人数的14.78%;上海交通大学等6所高校招生人数均为210人,各约占全国的3.45%;山东大学等3所高校招生人数均为180人,各约占全国的2.96%;武汉大学等6所高校招生人数均为150人,各约占全国的2.46%;北京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招生人数均为120人,各约占全国的1.97%;大连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招生人数均为90人,各约占全国的1.48%;国防科技大学和吉林大学招生人数均为60人,各约占全国的0.99%;中国海洋大学等4所高校招生人数均为30人,各约占全国的0.49%。
3.招生专业
除了涵盖“强基计划”明确指出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7个专业,还涉及信息、力学、核工程、医学、考古等5个具有支撑引领作用的“相关专业”,各专业招生高校数量统计结果见表3。理科方面,开设数学类和物理类招生专业的高校数量最多,均为31;开设化学和生物专业的分别为26所和24所,大致相当。文科方面,开设哲学类招生专业的高校数量最多,为18所;开设历史和古文字学专业的数量相当,分别为15所和14所。值得一提的是,除“强基计划”明确指出的专业外,开设的力学、医学、信息、工程等主要是工科专业,wei/yi开设考古学专业的是北京大学。
按照“强基计划”精神,入围校考有两种方式,即以高考成绩入围和破格入围。关于以高考成绩入围校考人数确定方面,“强基计划”既明确指出要“以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确定”,也设置了“按照在生源所在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的弹性条件。关于具体倍数,36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主要按3倍、4倍和5倍设置(具体情况见表4)。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入围倍数均为5倍,是入围倍数zui高的两所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3所高校的入围倍数为4倍,复旦大学等11所高校的入围倍数为3倍。在不考虑高考同分入围和破格入围的情况下,2020年“强基计划”入围校考人数可达24870人,平均入围倍数为4?08倍。考虑到同分入围和破格入围,预计最终入围校考人数将更多。
5.入围方式
“强基计划”入围校考有两种类型,入围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高考成绩达到“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简称“本一线”。二是根据招生高校设置的入围倍数以及在省域内计划招生数确定的分数线,简称“倍入线”。三是超出“本一线”一定的分值或者总分达到一定的要求,简称“超一线”。四是“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在2020年招生简章中具体体现为“五大学科竞赛”国赛银奖及以上,简称“国赛破格”。五是对某些学科的高考成绩或选测成绩等提出特殊要求,简称“校主要求”。
除了中央民族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等3所高校只能以高考成绩入围,其余33所高校都含高考成绩入围和破格入围两种入围方式,其中破格入围的条件都为“本一线”+“国赛破格”,只是对国赛获奖学科要求有所不同。36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高考成绩入围条件主要分为3种情况(见表5)。
“超一线”入围校考主要有两种:一是要求高考成绩达到高考总分的一定比值,如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要求“高考成绩达到满分的75%”。二是要求高考成绩高出“本一线”一定的分值。如,北京师范大学设置的入围条件是与所在省份“本一线”比,理科超110分,文科和新高考改革省份超70分;上海交通大学入围高考成绩超“本一线”的要求分省而定,其中上海超50分,江苏超45分,北京、天津、浙江、山东等省市超60分,其他省市超100分。更多其他高校“超一线”不再详述。
“校主要求”也有两种:一种是对某些学科的高考成绩提出要求,如同济大学要求“数学成绩不低于满分的90%”,东南大学要求“报考理科类数学成绩达到满分的85% ”,兰州大学要求“数理化生专业要求高考数学成绩不低于满分的80%,文史专业要求高考语文成绩不低于满分值的80%”。二是提出一定的选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明确要求江苏省选测科目等级为AA,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校考环节要考查数学和物理。
6.学校考核
36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中,16所高校不组织笔试,以面试和体测为主,结合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开展学校考核工作。剩下的20所高校采用笔试、面试和体测相结合的校考方式,其中清华大学还增加了专业考查,武汉大学在笔试、面试、实践三个项目中至多采用两项。设置笔试项目的高校中,有7所高校明确考查科目,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理科类笔试均考查数学、物理和化学,北京大学文科类笔试考查语文、历史和政治,清华大学文科类笔试不仅考查语文和历史而且考查数学。另一些高校只给出了考查思路,如国防科技大学注重考查数学与逻辑、经典物理基础,武汉大学主要考查学生学科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等,实践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面试内容主要以考查学生思想品德、综合素质、学科特长、专业兴趣、学习能力、科研潜质、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等。北京大学等12所高校明确提出在面试中核实考生综合素质档案,重庆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将对破格入围校考的考生进行专业面试,中国海洋大学和吉林大学提出面试考查外语应用和英语口语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天津大学提出按考生报考专业考查学科特长和综合素质,武汉大学主要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中南大学采用科学思维、创新想象、公民素质、人文素养、个性特长共5个站点的站点式面试考核方式。
高校体测内容涉及BMI指数、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台阶运动试验、1分钟跳绳、仰卧起坐、引体向上、50米跑、实心球投掷等10个项目。中北京大学等7所高校体测项目达到5个之多,体测项目最少的高校是同济大学、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仅在备选体测项目中进行二选一或测试一个指定项目。
所有试点高校都将校考成绩设为综合成绩的15%,且将体测结果主要作为合格性条件或重要参考条件,而未计入校考总分;都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录取对象,只在综合分相等时才会考虑其他条件,且都明确了其他条件的优先顺序。
7.培养方案
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高校将提供定制式培养方案,如制定单独人才培养方案和激励机制,探索本研衔接、导师制、小班化、国际交流、动态进出等培养模式。如,上海交通大学提出将把“强基计划”学生培养工作纳入该校王牌培养模式“致远书院”并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单独的成长档案,山东大学推出“3+1+X”本硕博模式进行衔接式培养,南京大学明确承诺“每生一项目、一导师、一游学”。根据36所学校招生简章,各高校提出的“强基计划”培养模式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
(二)招生简章典型分析
基于招生简章内容的典型特征,本文选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厦门大学4所高校进行简要分析。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计划招生900人,按照5倍入围,考虑到奥赛破格入围和同分入围情况,预计将有约4600人参与校考。北京大学将数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等优势基础学科纳入“强基计划”,其10个专业均为学科评估“A+”专业,为“强基计划”提供了“超豪华”的专业阵容。
在10个招生专业中,理科类专业笔试考查数学、物理和化学,文科类专业笔试考查语文、历史和政治;面试主要进行综合素质考核,并通过面试进一步核实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体测项目包括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体育测试优秀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北京大学的培养模式颇具特色,通过开展“博雅学堂”试点工作,对“强基计划”学生实施全过程培养,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基础学科+多元选择”培养体系,实行“核心课程+跨学科课程、研究性学习、实践训练”等多样化和开放探索的专业培养,推行“1+X”导师制,拓展国际交流项目等。与大部分“强基计划”试点高校不同的地方是,北京大学未提出“动态进出”机制。
2.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一样,计划招生900人,遥遥领先于其他学校。
清华大学9个招生专业中,理科类笔试考查数学、物理和化学,文科类笔试不仅考查语文和历史,而且考查数学,凸显数学在清华大学校考中的重要地位。除了笔试内容要求,清华大学还提出以专业考查方式进行“专业志趣考核”的要求。
清华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立了日新书院、致理书院、探微书院、未央书院、行健书院等五大书院,分别负责基础文科类、基础理科学术类、化学生物学、数理基础科学和理论与应用力学等专业的人才培养,且专门设计了“理+工”双学士学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同样没有在招生简章中提出“动态进出”机制。
3.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招生人数为210人,以4倍入围,开设9个招生专业,涉及数理化生力医文史哲等学科领域。
浙江大学明确理科类笔试考查数学和物理,文科类笔试考查语文和历史,医学类笔试考查数学和化学;面试以小组面试为主,主要考查学生思想品德、诚实守信、专业素养、学科基础和综合素质,其中综合素质评价重点考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情况、在高中期间组织活动情况、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研究型学习情况、参与文艺体育活动等情况;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按1:2折算成学校测试成绩。此外,浙江大学明确指出体测将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体测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浙江大学培养方案特别强调强化科教协同育人,提出探索“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本硕博衔接的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结合“导师制”“科教协同”“动态进出”等机制开展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4.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计划招生人数为120人,按4倍入围,设置6个招生专业,其中理科5门、文科1门,涉及数理化生史哲等学科领域。
厦门大学采用“学科专业”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和面试,考试内容为学科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未明确说明考查科目;面试依据考生的现场考核表现,结合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进行综合评定成绩;体测内容含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和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笔试和面试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体测成绩较高者优先考虑。
厦门大学开通人才培养绿色通道,支持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建立本硕博衔接、小班化、国际交流和动态进出等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强基计划”因应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3]“强基计划”与“双一流”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将推进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协同创新发展。“强基计划”试点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端人才、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以培养高端人才为重中之重,作为一项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融合人才选拔与培养于一体的政策,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持续影响。高校宜在实践中研究、完善适应“强基计划”的教育体制机制。
(一)强化国家战略需求研究
国家战略往往与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重大领域有关,通常是国家基于国内外形势研判而制定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总体性战略,关乎国家稳定和兴衰。我国当下的重大战略需求是围绕“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华人民谋幸福”的“中国梦”的重大需求。
“强基计划”明确提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目标,但对“战略需求包括什么”“如何将学校学科优势、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家战略需求结合”等并未提出具体思路。因此,“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应加强对国家战略需求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实践的研究。一要研究当下国家的主要战略需求有哪些、人才及人才培养现状如何以及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如何、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等;二要研究学校优势学科如何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接,研究对接国家的哪项战略需求、如何对接,如学校“强基计划”学科适合对接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中的哪些领域或项目还是对接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怎样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对接。三要研究国家战略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或侧重点。四要研究如何发挥优势学科在国家战略需求推进、完善方面的智库作用和引领作用。
国家战略对我国安定、稳定发展和伟大复兴具有举旗定向的时代意义,“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应强化国家战略需求研究,结合自身优势学科、科研资源、人才培养工作,提升拔尖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能力。
(二)强化协同育人模式创新
“强基计划”强调要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强基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构建以重大科研任务推进人才培养的协同育人机制。协同育人应该包含多个参与主体多层级的模式:一要与国外知名高校、机构、学者协同创新,以国际化视野,整合国际学术资源,联合培养人才。二要与国家级平台协同研究,选拔优秀学生参与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或承担子课题研究,力争做到学科领域重大研究“不缺位”“不滞后”。三要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机构协作创新,发挥研究平台和成果的集成效应,打造学科人才集聚的学术研究高地。四要推进校内相关专业协同育人,探索“本—硕—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具有层级性课题和递进式创新的课程体系。五要实现跨专业协同育人,厚实学生创新基础。
“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定位高,对人才创新能力要求也高,高校应该力所能及地整合相关领域的高水平专业师资,聚焦国内外前沿性研究选题和成果,构建校内“横跨专业、纵跨学段”、校外“放眼世界,聚焦前沿”的协同创新模式,同时构建基础研究、科技研发和成果孵化“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4],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创新具有原发性创新、改进性创新、应用性创新等层次,且通常与特定对象、时间、范围有关[5],因此构建协同育人创新体系和培养创新性人才都应结合校情、学情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推进。
(三)强化长程持续培养模式
所谓长程持续培养模式,指打破本科、硕士、博士分段培养模式,以整体的视角考虑从本科到博士阶段的课程体系、能力体系、师资衔接等,体现整个过程不同阶段的侧重点和衔接性,构建从招生入校到博士毕业甚至延伸到毕业后工作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36所“强基计划”试点学校中有28所在培养方案部分明确提出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连续培养思路,如中国人民大学提出“本硕博有机衔接”的培养方案,但是多数高校并未涉及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强基计划”的本硕博长程持续培养模式不同于本科优先免试读硕士、硕士优先免试读博士等传统的推免或直升模式,而应具备如下特点:一要强化内容衔接,体现长程设计理念。招生简章中提出本科研究生培养衔接的多数只强调通过考核推荐进入高一级学段深造,或者设置过度性学年。,衔接最终能否落到实处关键看课程如何设置,即怎样基于专业领域或学科知识及发展趋向以及不同学段培养标准设计出培养定位精准、培养目标统筹、阶段特征明显、衔接层次清晰的课程体系和实施方案,避免分段培养、按段嫁接的现象发生。二要强化师资衔接,筑牢持续培养根基。高层次学生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天赋和努力,也与高水平的师资引领关系密切。不同师资因教育理念、研究重点、学术风格等往往差异较大,因此师资的有效衔接是长程持续培养模式的关键。目前,各高校本科培养、硕士培养、博士培养师资虽有交叉,但学段特征明显,如何整合师资进而基于从本科到研究生学业发展全过程安排“强基计划”专业学生是高校必须深入思考和妥善处理的重要问题。此外,在办学理念、育人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也要体现出长程持续培养思想并形成配套制度。
“强基计划”以国家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其培养的人才应该指向高精尖人才,指向创新性、引领性人才,其培养需要全局规划、精准实施。高校应该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和专业特长人才的全过程长时程持续培养模式,构建招生、培养、科研、实践一体化育人体系。此外,应注重因材施教,基于学生个性特征、学科专长和能力倾向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最大程度激发学生成为拔尖人才的内在动力,进而充分激活他们的创新潜质和发展潜能。
(四)强化互动反馈机制研究
“强基计划”是我国教育领域在人才选拔和培养方面的重大突破,其培养人才与国家战略需求有关,受科教协同育人、长程持续培养模式等影响,是基于学校而涉及与外部多方主体互动、基于本科录取而与多学段培养密切相关的教育改革,因此建立有效而深入的互动反馈机制就显得非常必要。一要建立学科领域国际前沿研究动态分析和汇报制度,及时将国际研究成果和人才需求变化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二要建立与国家战略需求研究相关的实验室、平台、机构的互动反馈机制,及时获取国内前沿研究资讯、关注重点研究课题、推荐优秀师生参与相关研究,以研促学,定期听取这些单位和相关专家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并针对性地完善人才培养工作。三要尝试与高中阶段尤其是生源大省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将“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所需知识能力素养以及存在的不足传递给高中培养阶段管理者和教育者,提升他们为“强基计划”筑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要在建立学生成长跟踪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专业发展培养目标达成度、与国家战略需求匹配度等评估、诊断、改进机制。简言之,“强基计划”试点高校要协同多方,建立人才培养跟踪调查机制、质量监测和反馈机制、诊断-改进机制,完善招生选拔和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选拔和培养质量。
四、结语
“强基计划”的人才选拔工作出口在高校,入口在高中学校,因此高中学校也应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以更好地适应从“自主招生”到“强基计划”的转变。除了研读“强基计划”的政策、分析各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高中学校尤其是高水平的高中学校应该结合“强基计划”人才选拔导向,从综合素质培养和学科特长培养出发,加强对“强基计划”潜在生源的针对性培养。一要立足核心价值,注重多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等核心任务,将学生成长成才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体系。二要拓展育人途径,培育综合素质,为学生搭建广阔的活动平台,在学科建设、创新活动、校企合作、大中学衔接、生涯规划等方面对接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为学生提供多元学习环境和实践平台。三要培育学科英才,规划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为学科天赋能力突出的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既强化其一般知能基础,又为其精选名师并提供学科深研的自主性、开放性空间。
【参考文献】(略)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