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综合评价未来将替代自主招生成为主流特招方式

发布于:百学网 2019-03-27

综合评价未来将替代自主招生成为主流特招方式

  随着多所高校自主招生简章发布,今年自招的形势初露端倪,政策收紧成为了今年自招工作的主题。在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自主招生政策收紧其实并不意味着优秀学生的上升通道会变得狭窄,因为伴随着自主招生政策的收紧,综合评价录取的作用和地位被更加凸显出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建立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考试招生制度。2014年9月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招生录取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而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正是多元录取机制的主要实现手段。

  走向理性的自主招生

  近年,随着自主招生制度的逐渐走向成熟,这一录取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考生所关注,自招报名人数也由2015年的16万人逐年递增,到2018年已超过83万人,自主招生仿佛开上了高速路的超级跑车,一路高歌猛进。

  1政策收紧只为回归本质

  而就在考生和家长们在摩拳擦掌准备迎来2019年自主招生的时候,教育部门一纸要求却及时为这辆“超速”的跑车踩下了刹车:2018年12月29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十个严格”用以进一步增强高校选材科学性和公平性。通知中从招生计划、录取标准、资格审核、优惠政策等方面对自主招生工作提出全面的要求与规范。

  而随着2019年自主招生工作的展开,“十严格”要求的威力才得以展现:从目前已公布的招生简章中可以看到,除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外,几乎所有高校都将学科竞赛“省一”设为最低报名条件,不仅如此,除复旦大学外,所有院校都将zui高优惠分值定为降20分录取。

  认为,如此大幅度的提高门槛、降低优惠、缩减名额,只是为了让目前“过热”的自主招生回归其本质:选拔出真正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人才。只有当考生报考和高校录取都回归理性时,自主招生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所以相较于前些年的大批量、大额降分录取,今年各校“降20分录取”更应该被看做是给真正具有学科特长的考生发放的福利。

  2标配并非一刀切

  虽然根据目前已发布的自主招生简章来看,“省一”和“zui高降20分”将成为主流甚至是标配,但复旦大学“降一本线录取”适时地释放出一个利好信号, 据此大胆猜测:今年以清北、华五为代表的头部985院校很可能会保留少量“大额降分录取”名额,用以吸引具有国决实力的顶尖考生。

  截取自复旦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

  随着自主招生政策的调整,五大学科竞赛的权威性再次被肯定,而教育部官网发布的2019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公示名单也说明五大学科竞赛会在今后走上更加规范化的道路。

  公示名单后补充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所以 不妨大胆预测,为配合自主招生政策,之后的五大学科竞赛省一奖名额会有所增加,为更多真正爱好竞赛、有能力学好竞赛的学生打通上升通道。

  快速发展的综合评价

  既然新高考的一大主要目标是实现多元录取,那么仅依靠自主招生作为录取手段的补充,显然是不够的。而综合评价招生制度,就是实现录取多元化的又一有力手段!与自主招生偏爱“偏才、怪才”不同,综合评价带来了考核方式的根本性变化:由唯分数论,向“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转变。

  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唯分数论模式是高考分数决定一切,所以自主招生可以看作是唯分数论的一种延伸;而综合评价中,高考成绩约占60%,另外40%由高中学业考试成绩、综合素质、学科特长、批判思维、创新潜质等共同构成。

  1综合评价更具优势

  今年自主招生的形势虽然陡然严峻,但好在还有日渐崛起的综合评价,因为综合评价只在少部分省份试点,对于大部分考生和家长来说还比较陌生。相较于自主招生,综合评价还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高校综评计划招生名额充裕,招生专业一流,而且多面向开展新高考改革省市,非常适合当地考生报考;

  2、由于选拔方式的不同,综合评价不会产生“唯奖项论”,是否拥有奖项和奖项级别不会成为决定性因素;

  3、综评与自招很大的区别之一就是不存在限报,而且大部分院校允许综评与自招兼报,这就为很多考生提供了一个“兜底”的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综合评价虽然并不“唯奖项论”,但这并不代表着综评不重视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学科竞赛、科创竞赛、文科竞赛类奖项,论文ZL类材料,社会活动类材料都能作为有力证明,帮助考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不仅如此,虽然综合评价录取方式通常不会直接给出“降分录取”的优惠政策,但由于评价体系的特殊性,如果考生在“能力测试”和“高中学业成绩”中取得高分,其优惠幅度甚至超过自主招生降分优惠。

  南方科技大学2019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

  目前,多数实行综合评价的院校使用的是"6-3-1"模式,即高考成绩(折算为百分制)占综合成绩60%,能力测试占综合成绩30%,考生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比10%,我们根据各项成绩所占比例进行倒推,很容易就能算出综合评价成绩中的1分,相当于高考中的12.5分(1分÷60%÷100×750=12.5分),也就是说考生在综合评价中获得高分,很有可能比自主招生中降60分录取更加“实惠”!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高考考了650分,你同桌考了625分,你们之间的差距是上万人的差距,是985与211的差距;而在综合评价招生中,你们俩之间仅仅是2分的差距,可以说差距非常小。那么,决定你们录取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在哪儿?主要在综合评价的30%校考因素里面。

  以南方科技大学为例,其在2019年的综合评价简章中,明确提出:取得数学、物理化学国二并达到一本线,或数学、物理、化学取得国三,生物、信息学取得国二并通过专家组考核的,能力测试记满分!

  参加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获得二等奖(含)以上并网上申请我校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参加2019年高考达到理科本科第一批省最低控制分数线(或一段线、自主招生控制线),并在提前批第一志愿填报我校, 能力测试zui高计满分30分,纳入综合成绩;

  参加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获得三等奖,或参加生物、信息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获得二等奖(含)以上,并网上申请我校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由我校专家组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者与获得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的考生同等对待。

  大家都知道,在高考中,想提高30分,难度何其大也,正所谓“一分千人”,而在综合评价中,一个学科竞赛国奖,就相当于高考的375分,优势非常明显!

  2综合评价将成主流

  2019年,自主招生政策大幅收紧,但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计划不仅基本保持平稳,不仅江苏省早早的宣布共有21所高校在本省进行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而且个别院校还有扩招的现象。

  中国科学院大学与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分别扩招30人与50人,而昆山杜克大学不仅招生计划扩大50人,并且新增吉林、辽宁及福建省作为招生试点。

  而南方科技大学也在2019年的综合评价招生简章中强调:参加综合评价招生是入读南科大的wei/yi途径。

  这也说明,在新高考改革中,综合评价绝对是一条值得坚持下去的正确道路。

  如果是自主招生是自主选拔制度的一次小尝试,那么综合评价制度作为自主选拔未来的大趋势, 认为,它必将成为自主选拔的新宠,并将和自主招生、高校专项计划、双高艺体等录取方式共同构建出一个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为目的的科学、全面的人才选拔制度。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江苏高考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

2021年各名校强基计划正在紧张报名中,江苏省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简章也陆续出炉。 今年江苏综评院校扩增到23所,这些信息网络上铺天盖地,不再多说。 去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推迟开学,推迟高考,给很多考生和家长带来了困扰和太多的不确定性。 下面就去年儿子...
2021-04-29

如何体现强基计划“重培养”综合评价“重选拔”

2020年1月,教育部公布将在部分试点高校推出强基计划这一新的招录模式。5月份,全国36所试点高校陆续公布了2020年各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这意味着强基计划终于揭开面纱,各校报名截止时间也都定在5月30日或者31日。 强基计划的首年实施,对于考生及家长而...
2020-05-29

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两种招生政策,哪种对考生更有利?

强基计划政策的出台,对综合评价有哪些影响?2020年还会不会有综合评价招生?这是一大批备考综合评价的考生和家长关系的问题。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一一梳理。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两种招生政策,哪种对考生更有利?...
2020-03-03

强基计划与631综合评价政策解读

百学自主招生网团队转载天津市南开中学 王学森老师相关评论《8515综评与631综评》,供大家参考。强基计划与631综合评价政策解读...
2020-03-03

强基计划与综合评价政策剖析解读,为高中生升学规划提供建议

1月15日,教育部强基计划公布,宣告施行十余年的自主招生退出历史舞台,着眼国家战略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强基计划,将于2020年开始实行。 强基计划在选拔培养对象、培养模式等方面有诸多创新设计,在学校考核、录取方式等方面与综合评价,特别是上海综合评价...
2020-01-17

强基替代自主招生?不!它是全国综合评价的开始

今天,一个强基计划实施,不再自主招生的消息传遍了微博、朋友圈、各大教育机构公众号、社交软件社群等所有平台,无数利益相关的高中学生与家长密切关注、并试图理解政策背后所带来的实际落地政策方向;也有大部分不了解自招确切内容的跟风者在网上拍手称快,...
202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