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方面剖析2020年强基计划政策
强基计划的政策趋势,百学自主招生网团队之前做过很多预测和解读,目前的政策与我们之前的预测互相印证。本节从招生对象、招生专业、试点高校、招生方式、考核方式、录取方式及培养模式几方面对强基计划政策逐层剖析。
1、招生对象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百学自主招生网解读:《意见》中对强基计划的招生对象有明确说明,即「综合素质优秀」及「基础学科拔尖」两种类型。
这种政策的变化是在“意料之中”的。原自主招生的选拔方式打破传统高考的“唯分数论”和“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为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人才提供多一条出路,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招生学科过于宽泛”、“虚假报名材料”等问题。强基计划以综合素质优秀为主,学科特长为辅的设计显然更加合理。
2、招生专业
(1)范围: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2)具体专业: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3、强基计划试点高校
强基计划起步阶段在36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展开试点,名单如下。百学自主招生网预测,随着计划的推进和政策的成熟,未来很有可能在更多高校进行招生。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4、招生流程
强基计划在招生流程设计上有很大变化,在高考出分后划定考试资格名单并组织考核,在其他批次录取开始前完成录取。
百学自主招生网团队提醒:这种流程的设计并非首例,我们在浙江、上海综合评价中能看到很大相似点,尤其是上海。在具体实施政策没有出台前,老师和家长可以参考上海现行高考录取模式多做研究。
此外,政策规定:“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破格录取考生高考成绩可达一本线,对于不够竞赛保送资格的考生而言依然有非常大的诱惑力。
5、考核方式
报名强基计划考生,须参加高考,并在高考出分后参与校测。校测包含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6、录取方式及批次
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依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其中,高考成绩占比不得低于85%,依据文件解读校测成绩占比15%,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由高校在招生简章中公布。
依据文件规定,强基计划录取名单应在提前批次录取开始前完成录取备案,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因此可以推断今年各省市高考录取时间会进行相应调整。
7、培养模式
强基计划服务国家战略,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所以在人才培养层面有很多创新举措。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在研究生推免、直博、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