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教育部"新规":自主招生要测体育

发布于:百学网 2019-01-13

教育部"新规":自主招生要测体育

  自主招生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2003年中国教育部开始推行自主招生,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据中国自主招生网统计数据知,2015年全国参加自主招生高校有93所之多;2017年有90所试点高校,其中77所面向全国招生。

  近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自主招生考试中增设体育项目测试,测试项目由高校根据中考教学实际自主确定,测试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颁布了多次文件旨在加强体育教育建设,增进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从2007年起,国务院文件多次提到积极推行在中高考增测体育项目,到2019年,终于明确指出要在自主招生考试中增设体育项目测试。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学校体育界简称的“中央7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文件中提出: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制的积极导向作用。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积极推行在高中阶段学校毕业学校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的做法。

  http://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005/t20100531_88539.html

  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

  文件中提出: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将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因地制宜组织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引导作用。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210/143745.html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

  文件中提出:中小学要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各地要根据实际,科学确实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分支或等第要求。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区、市),在高校招生录取时,把学生体育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测试要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特殊情况,体现人文关怀。修订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普通高考体育测试办法,提高体育技能考核要求。制定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实施意见,规范高水平运动员招生。

  http://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605/t20160507_242349.html

  教育部出台的新规要求全国高校自主招生考体育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更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实早在2007年上半年,根据中央7号文件精神,南京理工大学王宗平教授就开始在媒体上呼吁“自主招生测体育”,并且在他参与起草的2008年2月15日颁布的江苏省委3号文件中(苏发[2008]3号),将“高等学校要对自主招生100xue.net的录取对象和保送生进行体质测试,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以上的考生方能录取”一段文字,写进该文件第八条款。直至2011年,全国90所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只有清华大学第一个吃螃蟹开始测体育。

  2013年,北大、厦大、人大、北师大、南师大也开始尝试自主招生测体育,但至2018年,也就剩下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两所高校还在坚持。自主招生测体育,厦门大学已经坚持了6年,清华大学已经坚持了8年。

  2011年清华大学将体质测试纳入自主招生的选测环节,近700名考生选测了体质测试。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7年版),最终无人获得优秀(总分90分以上),获得良好(总分75-89分)的考生占总数的7.8%;获得及格(总分60-74分)的考生占总数的28.7%,不及格(60分以下)考生占总数63.5%。

  这次教育部出台文件了,必定会引起各中小学对体育的重视,相信学生体质也会因此得到改善。估计2019年6月的自主招生,90所高校都会测体育,没有敢“不听话”的了!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