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后不建议立马冲凉
作者:咚小姐 来源公众号:咕咚赛事
昨天,咚小姐看到了一条让人痛心的新闻:
3月21日,根据《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李裕火跑步后回家,在冲凉后感到不适,突然晕倒,在被送往医院途中去世,享年53岁。
(来源▲联合早报)
据李教授的女儿表示,父亲经常运动,平时健康没问题,突然过世让家人也难以接受。
据悉,他的死因为冠状动脉疾病。
健康的心脏
是安全跑步的前提
每隔一段时间,跑圈就会有跑友猝死的事件发生,这也成了很多人不跑步的理由。
但其实,跑步或者运动中的猝死,大部分是心源性猝死,与心血管疾病有关,不合理运动只是导火线。
据新加坡心脏病专科顾问医生方祖德表示,35岁以上的死者有80%是因为冠状动脉疾病导致的。至于35岁以下的死者则可能患有先天性或遗传性的心脏疾病,如结构性心脏病,但一直未被发现。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会逐渐老化,有些人时常运动,外表健康,但也可能患有冠状动脉疾病或心肌梗塞。
每项运动都有他的危险性,在参加任何运动项目前,都应该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尤其是有三高问题或心脏疾病的人。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避免在运动时出现意外。
跑后立刻冲凉不可取!
天气渐热,很多人跑完步都喜欢喝冷饮或者去冲个凉,但这样是不可取的。
刚刚运动完人体体温非常高,这时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突然遇到寒冷刺激血管就会猛烈收缩,这样就会造成血压升高。
跑步时人体血液更多地流向肌肉和一些运动器官,其他一些器官会相对的供血减少,停止运动后马上进行洗澡,可能会导致一些重要器官供血不足。
而且洗澡时的空间较小、空气相对不流通,也会进一步的造成人体缺氧,引起头昏、恶心、全身无力等症状。
如果你本身有一些基础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会诱发心梗,酿成悲剧。
建议跑步结束后进行适量的放松运动及休息,等到身体基本恢复到静息状态后,再进行洗澡,而且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如何避免运动猝死?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吸烟、饮酒和熬夜,都是诱发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2、定期体检。
早点发现早点治疗。
3、运动中时刻关注自己身体状态。
当你出现以下几种征兆就要注意了!
①胸部或其他相关部位(如喉咙、颈部、背部、左肩及左上肢、上腹部等)疼痛或不适感;
②胸闷、气紧、气短、头晕、乏力、心悸;
③发生晕厥、低血压,或者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和四肢手指(足趾)发绀,出大汗等。
4、晨练需警惕。
不知道有没有跑友发现了一个规律,大部分的跑步猝死事件都发生在早晨,而且心脑血管疾病也容易在早晨发病,这是因为,经过一夜睡眠之后,人体的水分大量减少,血液变浓稠,容易引起血栓导致动脉堵塞。
而且,夜间睡眠中,心跳比较缓慢,晨起时心脏跳动加速,心肌需氧量增加,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会出现心肌缺血。
这是不是意味着,晨跑不可取?当然不是,只要大家在晨练前补足水分,做好热身,在晨跑时控制好运动强度,避免大量出汗,时刻关注身体状态,就可以预防意外发生。
5、感冒、发烧不运动。
生病的时候,身体的免疫力本来就差,运动会进一步加速免疫力下降,病毒更易侵入身体。
6、运动后不要立即停步。
最好走上几分钟,同时深呼吸,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可以做一些静态拉伸,运动结束后不要马上洗澡吹风或用空调。
跑步有益心脏
——但有前提条件
看了上面这么多,可能会有人说:“这么危险,那不如不跑了!”
咚小姐写这么多并不是为了劝退大家,更不是想让你放弃跑步,而是提醒更多人,不要拿身体当儿戏,而且过量运动容易导致心脏风险,不要争这一朝一夕的得失。
跑步是最有益心脏的运动之一,但这是有前提的:循序渐进,适度运动。
有目标很了不起,但安全永远是前提。不要忘记,你出发的目的。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