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不同师范院校在学科评估中排名分析

发布于:百学网 2018-12-26

不同师范院校在学科评估中排名分析

  原创:田 锋  来源: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以 2017年全国学科评估的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师范类院校学科评估的情况进行多角度的排名分析,并选取其中位居前列的院校作进一步研究,划分为若干个集团,对处于不同集团师范院校的学科实力进行比较,包括比较各自获A+学科的情况,及在人文类学科、艺术类学科、理学门类、工学门类、医学门类、管理学门类中的表现等等,进一步从得分、高校属性、高校所在的地域探讨了这些院校学科建设水平的现状与格局。对获得不同层次成绩的学科,如在学科评估中获得较好成绩(如获得A类等级)的学科、仍有较大进步空间的学科特别是弱势学科、仍未参评的学科,提出了不同的学科建设方面的建议。最后特别针对大部分地方师范类院校,提出“教育学科+特色学科”的学科建设模式。

  关键词:师范院校;学科;评估;排名;格局

  2017年全国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开始启动,在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评估结果已于2017年12月28日公布。全国大部分师范类院校参加了此轮学科评估。文章以2017年全国学科评估的数据为基础,对在此轮学科评估中获得评估等次的师范类院校进行排名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当前国内部分师范类院校学科建设水平的现状与格局。

  一、根据不同师范院校在学科评估中所获得的不同等级的学科个数赋分后排名分析

  对所有师范院校处于不同档次的学科进行赋分,如档次为 A+的学科赋分100分,档次为A的学科赋分80分,档次为 A-的学科赋分70分,档次为 B+的学科赋分40分,档次为B的学科赋分35分,档次为 B-的学科赋分30分,档次为 C+的学科赋分15分,档次为C的学科赋分10分,档次为C-的学科赋分5分,根据 A、B、C 类学科个数总得分进行排名。

  根据本轮学科评估确定的标准,此轮学科评估中C-及以上等次表示该学科的实力为本学科领域内所有参评学科的前70%,因此不同师范院校拥有 ABC类学科的个数之和即为该院校拥有前70%学科的个数,在全国所有师范院校中,北京师范大学有37个,其他超过25个及以上的有5所院校,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

  根据表1,等级为A+的学科表明该学科是本学科领域内所有参评学科前2名或前2%,这些学科自然可以确定为本学科领域内所有参评学科中实力最顶尖的学科,拥有A+学科的院校依次为: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除上述院校,其他师范类院校均未有学科获得 A+等次。学科评估等级为A类(包括A+、A以及A-)即说明该学科是本学科领域内所有参评学科前10%,有9所院校有学科获得A类,依次为: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

  根据对学科评估等级为A、B、C类个数赋分后的总得分,排名依次为: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占据榜首,华东师范大学与东北师范大学位居第二、第三的位置。

  将得分在1500以上的师范院校确定为第一集团,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将得分在700—1500分之间的师范院校确定为第二集团,包括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将低于700分的师范院校确定为第三集团,包括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在第一集团中,北京师范大学无论是拥有顶尖学科的个数,还是拥有 C-及以上等次的(所有参评学科的前70%)学科个数,均遥遥领先于其他参评的师范院校,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科综合实力较为接近,在部分学科中,华东师范大学的评估成绩要好于北京师范大学;在第二集团中,东北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是仅有的有学科获得 A+的两所院校;处于第三集团的师范院校在分数上与前两个集团的院校差距较大,但在这些师范院校之中也有亮点,如上海师范大学的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以及戏剧与影视学等,这些学科的评估等次在整个师范类院校中属于较好的成绩,且好于大部分处于第一、第二集团的院校。

  二、不同集团师范院校的学科实力比较

  (一)第一集团师范院校的学科实力遥遥领先

  根据表1,若以拥有A+学科、拥有A类学科以及拥有A、B、C 类学科的数量论,北京师范大学均居于第一集团的首位。因此,可以说北京师范大学学科实力居第一集团的首位,华东师范大学紧随其后,两者之间略有差距。

  01

  第一集团院校获A+学科的情况

  在95个学科产生的210个A+中,北京师范大学在6个学科中获得了6个A+,遥遥领先于其他师范院校,分别是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地理学和戏剧与影视学。 华东师范大学获得2个学科的2个A+,分别是教育学和世界史。

  02

  第一集团院校在人文类学科和艺术类学科中的表现

  北京师范大学在人文社科类学科中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共获得4个 A+,4个A-,分别是哲学、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外国语言文学;3个B+,分别是法学、体育学和世界史;2个B-,分别是政治学和社会学;2个C+,分别是应用经济学和新闻传播学;1个C-,是考古学。华东师范大学也表现一定的优势,共获得2个 A+,2个A,分别是体育学和中国语言文学;3个A-,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和外国语言文学;5个B+,分别是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和社会史;1个C+,是理论经济学。从文学门类独立出来的艺术学门类下属5个一级学科中,北京师范大学获得1个A+,1个B+,是艺术学理论;1个C+,是音乐与舞蹈学;1个C-,是美术学。华东师范大学在艺术类中未获C及以上等次。

  03

  第一集团院校在理学门类、工学门类、医学门类、管理学门类中的表现

  在理学门类中有 14个一级学科参评, 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共获得1个A+,是地理学;1个A,是数学;2个A-,分别是生态学和统计学;3个B+,分别是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1个B-,是系统科学;1个C-,是天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共获得 2个A,分别是地理学和统计学;2个A-,分别是数学和生态学;3个B+,分别是物理学、化学和生态学;1个C-,是海洋科学。在工学门类中有36个一级学科参评, 其中北京师范大学获得 1个A, 是环境科学与工程;1个B,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C+, 分别是水利工程与测绘科学与技术;1个C,是核科学与技术。华东师范大学获得1个A,是软件工程;1个B+,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 B,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环境科学与工程;1个C+,是信息与通信工程。

  在农学门类中9个一级学科和医学门类的9个一级学科参评学科中,两所院校均未获得 C 及以上等次。

  在管理学门类中有5个一级学科参评,其中北京师范大学1个 A-,是公共管理;1个B,是工商管理;1个 C+,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华东师范大学获得 1个 B+,是公共管理;1个B,是工商管理;1个B-,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二)第二集团师范院校在部分学科中占优

  根据表1,在第二集团中,若以拥有A+学科、拥有A类学科以及拥有A、B、C 类学科的数量论,东北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分别居于首位。因此,可以说若以拥有顶尖学科的数量论,东北师范大学学科实力居第二集团的首位,但是若以学科整体实力而言,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十分接近,集团内其他院校如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与前三者的差距较大。

  01

  第二集团院校获 A+学科的情况

  在95个学科产生的210个A+中,东北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各有1个学科获得了A+,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心理学,其他院校均未有学科获得A+。

  02

  第二集团院校在人文类学科和艺术类学科中的表现

  各院校在人文社科类学科中表现出不同的优势。东北师范大学获得1个 A+,马克思主义理论;1个A,教育学;1个A-,世界史;2个B+,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3个B, 政治学、 体育学和中国史;3个B-,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心理学。南京师范大学获得2个A,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育学;2个A-,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3个B+,法学、心理学和新闻传播学;2个B,哲学和体育学;3个B-,应用经济学、政治学和中国史;2个C,社会学和考古学。华中师范大学获得2个A,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育学;2个A-,政治学和中国史;3个B+,心理学、体育学和中国语言文学;2个B,社会学和外国语言文学;1个B-,世界史;2个C+,应用经济学和法学;1个C,理论经济学;1个C-,新闻传播学。首都师范大学获得 4个A-,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和世界史;1个 B+,中国史;2个B,心理学和外国语言文学;1个B-,考古学;1个C+,政治学;1个C,法学。华南师范大学获得 1个A+,心理学;3个A-,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和体育学;1个B,中国语言文学;4个B-,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和外国语言文学;2个C+,应用经济学和世界史;1个C,中国史;1个C-,法学。福建师范大学获得2个A-,1个B+,2个B,2个B-,2个C+,1个C。湖南师范大学获得2个B+,6个B,3个B-,1个 C+, 2个C-。

  在从文学门类独立出来的艺术学门类下属 5个一级学科中,东北师范大学获得2个 B+,1个B-。南京师范大学获得 1个A-,1个B,2个B-。 华中师范大学获得1个 C+,1个C, 1个 C-。首都师范大学获得 1个 A-,1个B+,1个C。华南师范大学获得 1个 B-,1个 C+。福建师范大学获得 1个A-,1个B,1个 B-,1个 C。 湖南师范大学获得2个 B,1个C。

  03

  第二集团院校在理学门类、工学门类、医学门类、管理学门类中的表现

  在理学门类中有14个一级学科参评,其中东北师范大学获得2个A,1个A-,4个B+。南京师范大学获得1个A-,2个B+,1个B,2个B-,1个C+。华中师范大学获得3个B+,3个B,1个C-。首都师范大学获得4个B+,1个B,1个C+,1个C-。华南师范大学获得2个B+,2个B,2个B-。福建师范大学获得1个B+,1个B,3个B-,2个C+。湖南师范大学获得1个B+,4个B,1个B-,1个C+。

  在工学门类中有36个一级学科参评,仅有华中师范大学获得1个B-,1个C+,1个C。首都师范大学获得2个B-。福建师范大学获得2个C+,2个C-。在农学门类中9个一级学科参评学科中,第二集团的院校均未获得C及以上等次。在医学门类的9个一级学科参评学科中,仅有湖南师范大学获得1个C-。在管理学门类中有5个一级学科参评,仅有华中师范大学获得1个B+,1个B。福建师范大学获得1个C。

  (三)第三集团师范院校的学科部分有特色

  根据表1,若以拥有A类学科的数量论,第三集团均未有学科获得A类等次;若以拥有A、B、C类学科的数量论,上海师范大学有24个,陕西师范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均为21个,而属于第二集团的首都师范大学有22个,东北师范大学有21个,华南师范大学有21个。因此,可以说第三集团的院校在A、B、C类学科的总量上并不逊于第二集团,但是在顶尖学科的数量上,则与第二集团有较大差距。

  01

  第三集团院校获A+学科的情况

  在95个学科产生的210个A+中,第三集团均未有学科获得A+等次。

  02

  第三集团院校在人文类学科和艺术类学科中的表现

  陕西师范大学有5个B+,3个B,4个B-,1个C,2个C-。上海师范大学有2个B+,4个B,1个B-,2个C+,1个C,3C-。浙江师范大学有2个B+,1个B,2个B-,2个C+,2个C,1个C-。从文学门类独立出来的艺术学门类下属5个一级学科中,上海师范大学有1个B;2个B-。浙江师范大学有2个B-。陕西师范大学未获C及以上等次。

  03

  第三集团院校在理学门类、工学门类、医学门类、管理学门类中的表现

  在理学门类中有14个一级学科参评,其中陕西师范大学有3个B+,2个B,1个C+。上海师范大学有1个B,1个B-,2个C+,1个C-。浙江师范大学有1个B+,4个C+,1个C-。在工学门类中有36个一级学科参评,上海师范大学有1个B-,1个C,1个C-。浙江师范大学有1个B-,1个C+。陕西师范大学未获得C及以上等次。在农学门类中9个一级学科和医学门类的9个一级学科参评学科中,三所院校均未获得C及以上等次。

  在管理学门类中有5个一级学科参评,其中浙江师范大学有1个B-。陕西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均未获得C及以上等次。

  三、从对排名表的综合分析来探讨我国部分师范类院校学科建设水平的现状

  01

  根据总分来探讨部分师范类院校学科水平现状

  处于第一集团的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其学科建设水平远高于处于第二集团和第三集团的院校,从总分来看,第3名为1025分,属于第二集团,与第一集团的第2名相差了500多分。如果比较整个参评学科的建设水平的话,第一集团的两所院校实力差距不大。但是,第一集团的院校也并非每一个参评学科都处于顶尖水平,如北京师范大学的都有二十几个学科的评估等次在A-以下,甚至有的学科等次还不如第二、第三集团的院校。处于第二集团的院校,其总体学科建设水平与第一集团的院校相比有较大差距,并且这种差距在短时间内难以缩小。在第二集团中,华南师范大学是地方师范类院校中在此轮学科评估中wei/yi有学科获得A+的院校,其心理学的评估等次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获A+。处于第三集团的高校有3所,它们的总体学科建设水平与第一、第二集团的院校差距较明显,但是处于第三集团的院校也有学科评估等次好于第一集团的院校,如上海师范大学的美术学学科获得B,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学科获得B-,在上述学科评估中均超过第一集团的华东师范大学。

  02

  根据高校的属性来探讨部分师范类院校学科水平现状

  根据高校的属性来看,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均为教育部直属师范类院校,均位于前10名。可以说,部属师范类院校的评估成绩均好于大多数地方类院校,处于领头羊的地位。表1中的院校平均建校时间为85.5年,建校历史在100年以上的院校有4所,其中属于第一集团的有1所,属于第二集团的有3所。第三集团的平均历史最短,约为67年。其余院校的建校历史都在50年以上100年以下,最年轻的浙江师范大学也有62年的建校历史。这也充分说明院校的学科建设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积累,但是这也并非意味着建校时间越长,建设水平就越高,学科综合实力的高低不仅与学校建校时间长短有关,还与学科建设的实际投入(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有关,学科建设要找准位置,在建设面上要有广度,同时也要有深度,要深耕细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属于自己的那一层次的高校中脱颖而出。

  03

  根据高校所处的地域来探讨部分师范类院校

  学科水平现状根据院校所处的地域来看,来自华北的院校有3所,华东的院校有5所,华中的院校有2所,华南的院校有1所,西部的院校有1所。华东与华北的院校在学科建设水平的综合实力上难分高下,但华北的师范院校在顶尖学科这一层次仍略占优势;华中、华南、西部的院校,其个别学科达到顶尖层次的水准,各有部分有特色的学科,但在综合实力上与华北和华东的院校有一定的差距,西部院校无论在顶尖学科或综合实力上均有更进一步前进的空间。因此,华北的师范类院校仍是我国师范院校学科建设的重镇与领军力量,华东的师范类院校则是我国高校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华中与华南的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在全国师范类院校的学科建设中均占有一席之地,西部的师范类院校仍需要进一步努力,争取在后面的学科评估中争取有学科进入A类行列,同时还需要采取更有力的手段全面提高各学校学科的综合实力。

  04

  关于师范类院校学科建设的建议

  学科建设是师范类院校获得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学科建设的基础性作用,长抓不懈,正确认识此轮学科评估客观反映的学科建设差距,找准短板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科建设。[1]在关注同一学科在师范院校间、不同院校(含师范、非师范类院校)间横向比较的同时,也要研究同一师范院校内部各学科的纵向比较情况。

  就学科综合实力而言,师范类院校难以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流综合类院校相抗衡;在师范类院校内部进行比较,大部分师范类院校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相比差距也较大。但是在某些具体的学科上,一些地方师范类院校却可以获得与一流综合院校或一流师范院校并列甚至更高的等次。例如,在心理学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均获A+,华东师范大学获A-,好于浙江大学在心理学科评估中的成绩;在世界史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获A+,首都师范大学获A-,好于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在世界史学科评估中的成绩等等。

  因此,各师范类院校应在此轮学科评估的基础上,切实遵循学科发展规律,用战略的眼光来谋划学校各类学科的未来和前景,特别要加深对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主流方向的把握,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2]坚持问题导向,力争在下一轮学科评估中有所进步。对于在学科评估中获得较好成绩(如获得A类等级)的学科,要精益求精,将优势保持下去,并不断扩大优势学科的广度;对于仍有较大进步空间的学科特别是弱势学科,要根据学科评估指标和评估成绩,找出不足之处、薄弱之处和突破着力点,制定相应的追赶计划;对于仍未参评的学科,要以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为指引,以高标准加强学科建设,争取早日参加后面的学科评估。

  特别是对于大部分师范类院校而言,宜采取合乎实际、更有力的举措,除了要在本行业的教育学科中努力提高建设质量和水平之外,更要突出特色发展,体现“教育学科+特色学科”的模式,即在本层次、本领域内的学科建设中有所突破,争取在某一个或几个学科上接近或超过一流综合类院校或一流师范类院校。特色学科的选取宜结合学科已有的发展基础、发展潜力、发展趋势和校内外对学科的依赖和需求去进行。[3]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将本校特色学科与校外本领域、本层次的同一或相近的优势学科相比较,进而明晰特色学科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围绕学科建设的基本内涵进一步明确提升该学科发展水平的具体举措。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