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42所双一流高校转专业政策及转专业技巧
很多同学在初入大学时,并不很清楚自己想要学习哪个专业,也有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没有选到自己心仪专业的同学。因此,转专业便成了他们的一种需求和选择。
2018年10月,教育部发布的“新时代高教40条”中提出,要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
因此,大学可以转专业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是如何转?有何要求?每所高校各有其规则。
近年来,为了给学生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很多高校都降低了转专业的“门槛”。北京大学招办负责人在2019年招生访谈中表示:北大对于转专业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学部内转专业是零门槛;几乎所有的文科专业都对理科生开放。
还有部分高校明确提出,允许学生多次转专业。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都不限制转专业的次数,浙江大学在大一到大三期间提供3次零门槛转专业的机会。
为引导学生理性转专业,更好地完成课程衔接,很多高校对于转专业的年级和范围做出了一些限定。
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学生在入学第一学年结束时,可在全校范围内重新选择专业;二年级学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申请转院系或修读专业;三年级学生可以在其修读院系内申请转修读专业;四年级学生可以申请调整专业方向。
部分高校对转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如,大连理工大学要求是,第一学年培养方案中必修课成绩全部合格,学习成绩位于本大类(专业)前20%的学生;东南大学要求所学教学计划一年级的必修课和限选课平均学分绩点达 2.0 及以上;中国人民大学要求已修公共课的成绩应在“B”以上,专业课成绩在“C”以上,等等。
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整理了42所“双一流”大学转专业条件和相关政策,供大家参考: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很多同学都在问,其他大学转专业容易吗?
其实大学转专业主要分为四种形式
不同学校的规定会有很大的差别
具体情况可以咨询相关院校。
大学转专业主要分为四种形式
除非你特别有才华,可被特殊对待外。一般人转专业在资格上需要跨过两个门槛。
一是对成绩有要求。比如暨大的导向较明显,比如规定平均学分绩点在当前就读专业同年入学学生排名前10%(含)的学生,可申请跨校区转专业或本校区内转专业;平均学分绩点在当前就读专业同年入学学生排名10%(不含)~30%(含)的学生,原则上只能申请本校区内转专业。除此之外的学生就别想了。
第二是转入转出的专业人数有限制,这里面涉及学院之间的协调问题,经费往往是按照学生人数来划拨的,这造成了学院把学生也视为资产,要严防他们流失。这时候学校一般会做协调,比如中山大学就规定,本专业同年级少于60人,转出人数在10%以内。
大学转专业主要分为四种形式,不同学校的规定会有很大的差别。广东大部分的大学对转专业都要明确的要求及限制!实际上大学转专业的人也是少数!如必须要提出申请、要通过相关测试与面试、即使考核合格也还要受到名额限制等。
第一种:零门槛
有些学校对转专业没有太大的限制,只要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申请,学校审查通过就可以。有些可能会适当控制转专业的人数,和热门专业的人数。
第二种:低门槛
有一些学校对转专业有一定的要求,比如不挂科,或者成绩排名在多少名以内等。这些门槛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达到,如果你们真的有转专业的决心的话,达到这些要求是比较简单的。
第三种:高门槛
有些学校会对转专业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比如要求很好的成绩(本专业前五名之类的),还会严格限制转专业的人数,严格限制热门专业的人数。比如,兰州大学还规定各学院接收转专业人数一般控制在全年级学生总人数的5%—10%之内。所以,要转专业的学生即使考核合格,也还要面临名额的竞争。在这些学校,成功转专业的都是学霸。
第四种:不能转
当然,也有些学校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的。至于什么样才叫“原则上”,具体可以咨询就读院校老师或学长学姐。
如果大家有转专业的需求,一进校的时候,就要找自己的辅导员打听相关政策,做好准备。特别要注意的是,艺术类专业和非艺术生专业是无法互转的,很多学校还规定文科类专业也不能转到理工类、医学类专业。每个学校都会有一些具体的政策,同学们一定要了解清楚。
大学转专业到底难不难?
大部分学校转专业都有比较高的门槛,成功率是很低的,所以这个时候你要怎么办呢?
1、是否有转专业的必要性
建议大家仔细思考自己是否有转专业的必要。大家刚刚上大学,对自己的专业并不是很了解,对理想中的专业也并没有切身实地的感受。而转专业只有一次机会,所以务必要搜集好信息,考虑清楚再决定。
2、了解相关的政策
打听清楚学校的政策后,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既然决定要转专业,就要努力完成。
3、辅修第二学位
如果无法转专业的话,可以考虑修第二学位,这样也能让你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只是过程会比较辛苦,因为要同时上两个专业的课程。
4、专业并非不可替代
大家要知道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并不会从事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而且大部分专业的“专业性”并没有那么强。你们以后工作了就会知道,你们的专业并没有想象中的不可替代。
5、怎么学,用什么态度学
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没有太大的必要纠结专业这件事情。大学的公共课程非常多,每个学院里面,专业课程的差别并不是太大。虽然学什么专业很重要,但是你怎么学,用什么态度学,学完以后要干嘛更重要。
最后,再次祝贺您录取心仪的大学!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