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2017校园开放日,3大招生亮点引人注目
今年清华大学的招生有何新变化?实施大类招生之后高考志愿该如何填报?5月20日,清华大学举办2017年校园开放日暨招生信息交流会,交流会上公布了清华最新三大招生政策变化。
在大礼堂,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率先围绕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进行主题演讲。杨斌从清华“三宝”——校训、校园和校友讲起,向到场学生和家长展示了清华在向着“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目标前行道路上取得的新成果,分享了清华在育人工作中发生的新变化,通过推动本科大类培养、促进通专融合、设立教授开放交流时间等举措切实保证了“清华园里好读书”。
他用清华百余年来培养出来的众多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人才勉励有志报考清华的学生,欢迎他们来到清华园“成人、成才、成群”,并发出诚挚邀请:“更好的清华等你来,你来之后清华会更好!”
当天,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震,北京招生组组长、经管学院教授朱玉杰和各大类、各院系、各部处以及北京招生组的老师们向前来咨询的考生和家长细致作答。针对今年清华大学将全面实施的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改革,家长和考生在咨询后纷纷表示“专业选择面更宽”“更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今年,清华大学招生亮点频现:
打破院系壁垒,全面推行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改革;
新增2个本科专业,包括土木类的交通工程专业和建筑类的风景园林专业;
新增2个本科培养项目,包括社科学院的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方向和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纳入“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成为清华首个文科学堂班;
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培养
减少考生报考志愿盲目性
2017年,清华大学在前期新雅书院实体化和机械学院大类招生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将纳入本科招生的所有专业整合为16大类,分别为:建筑类,土木类,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机械、航空与动力类,能源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与工业工程类,数理类,化生类,经济、金融与管理类,人文与社会类,法学类,艺术类,文理通识类和临床医学类。
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将需要按照专业类来填报,在大一年级,所有学生将接受大类统一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导引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等,在大一结束前完成专业确认,并在大二进入相关院系开始专业学习。
清华大学高度重视大类改革,学校专门成立了大类培养领导小组,校长邱勇亲自担任组长。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刘震认为,大类招生既减少了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又给了考生更大的选择自由权,打破了学科界限,有利于交叉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清华大学提出建立“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体系,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在强化大类通识教育的同时,对专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刘震说,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改革对改革省份浙江和上海的考生也是一大利好。因为按照新高考改革方案,不再有报考哪个学校的说法,而是直接按照专业来填报志愿,比如浙江考生最多可以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按照大类进行招生后,减少了考生的志愿填报难度,同时也兼顾了考生的专业选择空间。
▲学生和家长在院系展位前咨询。
服务国家战略
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2017年,清华大学新增了两个本科专业,分别为:建筑类新增风景园林专业,土木类新增交通工程专业。
其中,风景园林专业横跨理、工、农、文等领域,主要培养具有优秀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建设与管理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交通工程专业结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需求,服务于国家交通工程重大战略需求,旨在培养具备多学科思维、全球化视野、超强沟通能力的交通领域高端复合型人才,将清华大学“交通工程”学科的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立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今年,清华大学还新增了两个本科培养项目。一个是人文社会类的社会科学学院新增了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专业方向,另一个是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世文班”)正式纳入“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简称“学堂计划”)。
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本科项目是清华大学今年非常重要的战略性举措,既服务于国家战略,也是对全球化时代的回应,这是清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本科项目有三点非常重要的特色,一是塑造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感,在培养中会要求了解世界历史,国际社会、国际组织的来龙去脉、运作机制等;二是提升学生的跨文化协作和领导能力,去国际组织工作时面对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但没有陌生感,反而具有出色的谈判力、领导力;三是夯实多样化的领域和背景知识,在国际组织工作仅语言过关还不够,更要掌握相应领域的背景知识和过硬的本领。
今年,外文系与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共建的世文班被正式纳入学堂计划,成为继清华学堂数学班、物理班、钱学森力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化学班和生命科学班之后的又一学堂班,也是清华大学第一个被纳入学堂计划的文科学堂班。“学堂计划”推出于2009年,旨在激励最优秀的学生投身于基础学科研究,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为国家培养一批基础学科领域未来学术领军人才。世文班加入学堂计划,是清华大学进一步推动文科建设、向“人文复兴、人文日新”之路迈进的又一步。
除了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和开放性,清华大学还十分注重为优秀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路径。2017年,清华大学共有15个本科第二学士学位专业面向校内本科生招生,比去年新增两个,一个是社科学院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一个是公共管理学院的行政管理。预计将有超过1000名本科生可以修读二学位,占比超28%。同时,增加了海洋科学与工程、音乐工程与技术、学习科学与技术、体育学以及材料与设计创新等5个辅修专业,集中体现清华的学科交叉特色,可修读学生比例接近20%,超过600人。
有效衔接“新高考”改革
在上海首次实施“领军计划”招生
今年是浙江和上海“一省一市”探路“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为了确保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平稳落地,2017年,清华大学在去年浙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试点的基础之上,围绕“综合评价、多元择优、因材施招、促进公平”的人才选拔理念,结合“两参考一依据”的高招改革方案,在上海首次实施“领军计划”,按照专业组的方式进行招生,分为物理基础组、通用基础组、化学基础组和临床医学组。
“领军计划”的招生对象为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一贯优秀并具创新潜质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申请者的综合学业成绩应在全年级前列。
“领军计划”选拔程序与浙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基本一致,包含初评、初试、复试、入围及确认。学校将根据学生报考的专业组及高校测试成绩(含初评成绩、初试成绩及复试成绩,满分100分)按不超过招生计划数的1:4确定入围学生名单。
入围“领军计划”资格的学生必须参加2017年上海市高考,并且达到上海市自主招生控制分数线,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应达到合格水平。
另外,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今年清华大学在浙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中不设学考和竞赛门槛要求,给更多学生参与综合评价招生的机会。
同时,为了实现科学选材,保障教育公平,还特别增加了笔试环节,扩大了选拔范围,并将入围资格比例从150%提高到了170%。
此外,为了充分保障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志趣和选考科目,今年清华在浙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还给出了6种不同考试科目组合,采用专业组的方式进行招生。
刘震说,清华大学始终认为招生应当回归到教育本身,回归到人才培养本身,应该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教书育人、力促教育公平。
清华大学章程中明确提出:要实行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这与新高考改革的宗旨和理念是一致的。除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之外,清华大学还十分注重大中教育衔接的探索和实践。
去年4月,清华发起了“iTsinghua学堂——名师大家进中学”系列巡讲活动,组织清华大学的名师大家赴中学开展讲座,迄今已组织160多场,覆盖了全国31个省份的140多所中学,还开启了国际巡讲。
这种活动很好地体现了清华选才育才的理念,极大拓展了中学生科学视野、激发了学术志趣,同时清华启动了中学师资提升计划,进一步将大学教育资源与中学相衔接。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