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拔尖计划”2.0版战略研讨会在中国科大举行
3月9日,2018年教育部“拔尖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战略研讨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会议以“面向科学发展前沿,谋划拔尖人才培养”为主题,组织了科学前沿报告、拔尖人才培养报告和交流研讨活动。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大教务处承办,来自教育部、中国科协、“拔尖计划”试点高校的专家、“拔尖计划”参与实施的院系师生代表,以及新华网、光明日报的媒体代表约120人参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许武致欢迎辞。他表示,“拔尖计划”探讨拔尖人才重点培养机制,吸引最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这与中国科大一直坚守“精品大学、英才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致力于培养国际一流的基础学科研究人才和技术类高端人才的办学目标不谋而合。中国科大实施“拔尖计划”8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拔尖计划”毕业生中已经涌现出以曹原为代表的一批科技新星。他倡议与会代表就“拔尖计划”2.0版方案进行深入研讨,形成前瞻性共识,进一步提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水平。
会议专题报告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陈初升主持,交流研讨由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主持。
会上,吴爱华处长作了“拔尖计划1.0回顾和2.0展望”的报告,介绍了“拔尖计划”1.0版的实施背景、基本情况、主要举措、阶段成效和“拔尖计划”2.0版的工作考虑。他强调,基础学科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源泉、先导和后盾,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仰望星空、思考人类命运的“领跑者”。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关系到人才强国、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等战略目标的实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要看我们在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创新上有没有超越他国的能力,关键要看世界科学文化中心能否在中国逐步形成,关键要看我国能否培养出世界顶尖水平的科学家和引领人类进步的思想家、理论家。教育部将在“拔尖计划”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启动实施“拔尖计划”2.0版,拓展范围、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创新模式,实现文理基础学科全覆盖,从1.0版的千人计划升级为2.0版的万人计划。进一步强化“领跑者”作用,带动高校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促进高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在“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打造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强大引擎。
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院士、浙江大学彭笑刚教授、北京大学方方教授、复旦大学林鑫华教授、中国科学院陈熙霖教授围绕物质结构、认知科学、生命科学、计算科学等作了学科前沿报告。
清华大学郑泉水教授、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裴坚教授、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徐雷教授围绕拔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作了专题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施蕴渝院士,复旦大学李大潜院士、范康年教授等与会嘉宾,以及来自部分“拔尖计划”试点高校的学生代表分别围绕“拔尖计划”2.0版如何在使命驱动、大师引领、有效学习、科教融合、学科交叉、国际合作等方面实现突破展开了研讨交流。
据悉,教育部与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起共同实施“拔尖计划”,作为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一项战略计划,已经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20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试点近十年,在拔尖人才选拔、因材施教、国际化培养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有效机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拔尖计划”共培养出4500名毕业生,支持本科生总数累计达8700名。前五届毕业生中,97%的学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有67%的学生进入排名前100的国际知名大学深造,10%的学生进入排名前10的世界顶尖级大学深造,初步实现了成才率、成大才率高的阶段性目标,带动了学校全方位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发挥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拔尖计划”2.0版旨在构建起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对人类文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思想,产生引领人类进步的前沿科学和技术,推动我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文化中心和基础学科人才高地,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拔尖计划”2.0版的主要举措包括强化使命驱动、注重大师引领、实现更加有效的学习、提升拔尖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科交叉和科教融合、打造双向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完善科学选才鉴才机制等若干方面。
本次教育部选择在中国科大举办“拔尖计划”2.0版战略研讨会,是对中国科大“拔尖计划”实施成绩的肯定。中国科大“拔尖计划”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拔尖计划”英才班学生约95%继续深造,其中出国深造率近60%,远高于中国科大的平均深造率。中国科大“拔尖计划”毕业生在科研创新方面发展“后劲十足”。2018年3月5日,Nature杂志连续刊登了中国科大2010级严济慈物理英才班、现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读博的曹原同学的两篇文章,介绍曹原及其团队在石墨烯超导领域的重大发现,引发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社会的广泛赞誉。2016年教务处开展的一项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的33人中,已发表论文的学生为20人,占比60.6%;发表论文共计53篇,人均2.65篇,其中第一作者12篇。从发表论文的期刊来看,质量也较为突出,总计在Science,PRL,NatureComm.,JACS,PNAS,Angw.Chem.等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约10篇。例如,2013届严济慈物理英才班的任亚飞同学,毕业后选择留在科大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已在NatureNanotech.,NatureComm.,Phys.Rev.Lett.等国际核心期刊发表7篇研究论文,其中第一作者4篇。2013届贝时璋班的贾栋亚同学毕业后赴美国RiceUniversity攻读系统生物方面的博士学位,2016年已在PhysRev.E和JClinMed等国际核心期刊发表7篇研究论文。上述结果也充分展示了“拔尖计划”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2010年10月,中国科大正式获批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2013年10月教育部组织的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评估中得分位列全国第二,总体评价为“实施情况良好,改革成效显著”。2012年11月,教育部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丛书”中,专文介绍了中国科大实施“拔尖计划”的典型经验。近年来,《光明日报》、《ChinaDaily》、《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多家中央媒体对科技英才班的办学成效进行了集中报道,引起了较强的社会反响。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