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别因“国学天才”否定自主招生
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破格录取陕西省高三学生孙见坤的事件,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关注与热议。然而,就在复旦大学招生办在向外解释“复旦八位教授从未联名写请愿书”,也从未称赞孙见坤是“国学天才”或“奇才”后,“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微博列举“国学天才”的“剽窃作品”,更感高校自主招生绝对不可行。
对《八名复旦教授招不进一个国学“天才”》感到怀疑的,绝不只是方舟子一个。当初见到这一新闻后,笔者也和朋友讨论过,“从8岁起至今阅读过两千本古籍”,一年平均阅读200本古籍,不到两天就读一本,这种阅读速度,即使天才也只能望其项背。很多人宁信其有,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孙见坤或许不能算是天才,但应该有着ji/jia的学术潜力。
这是什么?这就是一分为二。同样,在对待高校自主招生上,也应该保持一分为二的态度。
按照方舟子先生所说,“在腐败与不学无术同时横行高校的今天,高校自主招生绝对不可行”。这句话前半段,或许是事实,然而,我们是否因为这一事实,就要否定高校自主招生呢?对于高校自主招生的意义,应该是不必讨论的。其实,从方舟子先生的本意来看,他本人也未必持反对意见。毕竟,历史上,这一制度曾经为我们带来了太多奇迹。方舟子反对的前提,是腐败与不学无术,他担心的是,这一制度被人利用,从而失去其应有作用。
方舟子先生的这一担心,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但不能因为这一担心,而关上自主招生的大门。倘若如此,就和那个倒洗脚水连孩子一起倒掉的蠢夫没什么区别了。腐败与不学无术看起来严重,但也并非无药可医,“国学天才”事件正蕴藏着解决答案。 我们知道,任何腐败都是见不得阳光的。换句话说,正是因为高校自主招生不够透明,所以才导致被人利用。作一个假设,如果每一起自主招生,都能像“国学天才”这样,见诸于媒体,晒照于阳光,那么还有人敢在其中尔虞我诈、借机谋私吗?阳光之下,任何一点营私行为,都可能被放大,虽说目前的监管还没有做到“伸手必被捉”,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毕竟是少数,这就能够保证自主招生制度在方向和操作上的正当性。
目前,高校自主招生的最关键问题,就是不够透明。一个“自主”,意味着把太多的权力赋予了高校。应该尊重高校这一权力,但自主招生权经由公众监督,也在情理之中。受“国学天才”事件启发,可以明确高校有自主权,公众有监督权。换言之,高校应该把自主招生的全部信息向社会公布,倾听并接受公众发出的声音。如果发现某一学生存在舞弊行为,或者名不副实,那就豪不犹豫地取消。如此,当能避免方舟子先生所担心的前提。
积极的态度是,我们不能因一个“假国学天才”而否定了整个自主招生制度,而应想方设法完善这项制度。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