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中学校长呼吁:自主招生的“门”开得再大些

发布于:百学网 2011-09-16

中学校长呼吁:自主招生的“门”开得再大些

  中学校长推荐、学生无需测试的上海大学自主招生模式,在自主招生院校中是最与众不同的。上大日前宣布今年再次设立100个自主招生名额的同时,也向中学校长反馈上届的录取情况。2009年上海大学自主招生最终录取24人,其中有6名一本未达到上大投档线,但还有61名同学因为未上一本线而无缘上大。一些拥有推荐资格的校长提出:自主招生的“门”能否开得再大些?

  特长生被考分“卡”住

  七宝中学有个女生经过校长推荐,去年取得上大自主选拔录取资格。但她高考总分仅465分,比上大文科投档线差了6分,没被录取。“其实,这个女生曾前往德国交流过1年,德语、英语都很好。”七宝中学校长仇忠海说。后来,这个女生最终选择出国留学。

  数据显示,上大去年取得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100名学生中,高考时有39人上一本线,56人上二本线,还有5人未上二本线。按照自主招生政策,考生高考成绩只有达到上海市第一批本科录取资格线,学校才能录取。因而,61名未上一本线的考生只能与上大失之交臂,而6名一本未达到上大投档线的考生则成为“幸运儿”。

  大学可否自定分数线

  “上大自主招生能否在一本线下降8-10分录取,让更多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进来,他们也许比某些平庸的高分学生更有发展潜力。”仇忠海说。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说:“去年,我们学校被录取的一个学生会主席,综合素养好,但成绩不高,要不是自主招生进不了上大。”这个学生成为上大投档线下录取的6个“幸运儿”之一,可进校后成绩并不比线上考生差。因而,刘京海建议高校自主招生能更加“网开一面”,他甚至提议能否把“门槛”降到二本线。

  “没进上大的,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生都不行,其中有才能的,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表示,上大实行自主招生的初衷,就是希望不拘一格地选拔“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潜质的人才”。关于分数线的调整,上大尚在探索中,学校期望,经过若干年待自主招生稳定后,能够得到教育部门批准在自定分数线上有所突破。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