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如何系统地干预孩子的厌学问题

发布于:百学网 2023-12-06

如何系统地干预孩子的厌学问题

  作者:郑彬晶 编辑:剑青

  写在开头

  本文主要是分享给心理咨询师朋友,当然也适合家长看,如果家长能更多了解咨询师的工作思路,与咨询师更好地配合,那么咨询效果就会越好。

  01

  当今孩子的厌学现象

  近年来,我在临床的心理咨询中发现,孩子的厌学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低龄化。

  尤其今年,我工作的孩子中,80%以上都有厌学的问题。

  厌学现象不分国家、不分地区、不分性别、不分年段,有调查研究,中小学生厌学比例高达30%。

  厌学是指孩子对学习活动表现出无趣、冷淡、怠慢、厌倦等消极情绪,并逐渐发展和表现在具体行动中。

  厌学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 轻微厌学表现为孩子不喜欢或不想学习,例如:开小差、不专心、拖延、偷工减料等;

  2. 中度厌学表现为孩子经常性逃课或者逃学,

  完全逃避学习,不想待在教室,不想面对老师;

  3. 重度厌学发展为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厌学症,出现动机、品德、个性上的问题,如对学习存在着恐惧心理,或者存在极度自卑的心理。

  家长往往只有在孩子出现逃课、逃学的行为时,也就是中度以上的厌学表现时,才会关注孩子的厌学问题。

  这时家长才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家长尝试了各种办法,又苦试无果之后,才会带孩子来做心理咨询。

  家长一来,总是先要解决办法的,他们迫切地希望咨询师能让孩子尽快去上学。

  但是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需要有系统、有框架、有层次地逐步开展我们的心理咨询工作。

  我们先要去全面了解和评估孩子厌学的原因,然后才能找到解决的策略和办法。

  02

  有系统

  首先,我们需要有系统的思维,用这样的思维去了解孩子厌学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厌学是一个系统的问题,是学生背后的社会、学校、家庭整个系统出现问题的综合结果。

  首先,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重功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都认为考取功名是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到现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国家也更加重视教育。

  其次,当今我们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异常浮躁和功利化的,对于个人的职业成就和孩子的学业成绩,都采取急功近利的评估标准,只有成败论英雄;

  再则,整个教育系统和学校看重升学率,虽然提倡素质教育多年,但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只关注学生成绩。

  孩子只要成绩好,其他不好好像都没关系;只要孩子成绩不好,其他再好也不怎么好,就是用这样的单一评价标准去评价和要求孩子;

  现在的家长在投入孩子的教育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花费了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花费,期望通过拼命考上一所好大学,来改变孩子乃至整个家庭的命运。

  而这所有的一切压力,都积压在一个孩子身上,让这些孩子不堪重负,最后连学都不想上了。

  我们有了这样的系统观去看待孩子的厌学问题,就能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

  有些家长带孩子过来心理咨询,内心是有愧疚感和羞耻感的,他们认为是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而导致了孩子现在的问题。

  而如果我们心理咨询师,用这样的系统观跟家长去做心理教育。

  孩子现在的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整个系统出现问题的综合结果,厌学是一个普遍现象,并非他们家孩子出现的特殊现象。

  家长内心的这部分愧疚感和羞耻感就会减少很多,这样家长反而更投入到积极帮助孩子中。

  整个社会和教育大环境,我们短期内无法改变(不可为),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家长在家沟通、家庭环境以及孩子自身上是可以做出调整的(可为)。

  03

  有策略

  1. 稳住家长,寻找原因,不是追责,是纠因。

  我们心理咨询师在对厌学孩子工作中,一个重中之重的部分是要先稳住家长。

  只有先稳住了家长,才能让家长成为我们咨询的同盟,一起合力来帮助孩子。

  帮助厌学的孩子,有时候短短1—2次就能搞定,大多时候可能需要十几次、几十次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帮助孩子走出来。

  所以我们要稳住家长,让他们建立合理的期待,同时也要对未来孩子可能出现的时好时坏的波动,要提前有心理预期,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家长在养育孩子上,或多或少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心理咨询师不是要去追究家长的过错和责任。

  无论怎么样,家长爱孩子的心是满满的,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的,只是他们采取的养育方式有问题。

  所以我们内心不必对家长有所评判或指责,或者让家长感觉到自己是有过错的,这也是我们咨询师“中立”的态度的重要体现。

  我们只要和家长一起去找到原因,然后一起去探索解决办法。

  2. 接触孩子,注意共情,建立关系,收集资料。

  因为厌学来咨询的孩子,有两大类,一类是孩子本身有意愿来做心理咨询,这类的孩子工作起来相对容易很多;

  而另一类孩子本身并不愿意,只是出于某些原因,被迫、无奈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的。

  和这样没有真正咨询动机的孩子工作,相对会比较困难,所以咨询师的工作重点不是直奔厌学主题,而是要先和孩子建立信任的关系。

  我们得想办法和孩子聊起来、玩起来,渐渐让孩子对我们产生信任和喜爱的感觉,让Ta感到,我们是和Ta站在一起的。

  我们是来帮助Ta解决Ta的内心的困扰,帮助Ta实现他的目标和愿望的,而并非另一个对Ta有要求的老师,并非Ta父母的“帮手”来“修理”Ta的。

  而是对Ta本人很好奇、很感兴趣、很愿意耐心去了解Ta真切的苦恼,去聊聊看似“没啥用”的喜好,还有那些美好的愿望等等,总之就是对Ta的一切都感兴趣。

  在和孩子谈的过程中,我们注意运用大量的共情,让孩子感觉到我们是理解他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收集Ta的信息,评估Ta的状况。

  3. 评估问题,探寻路径。

  (1)纵向发展线索。

  我们需要去收集孩子的成长史,比如从小到大成长情况,主要抚养人,有没有什么重大创伤?成绩变化的情况?厌学的演变过程?

  (2)横向系统评估 4+1模式:

  还需要对孩子目前的状况做一个全面的评估:

  a. 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需要作为一个重点评估维度,亲子关系不但对孩子的厌学问题有影响,还对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有关系。

  厌学的孩子往往感受不到父母对Ta的理解和支持,所以亲子关系的改善也是后面咨询工作的重点之一。

  b. 师生关系;

  有的孩子不上学是因为不喜欢某些老师,或者在某些老师那边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有霸凌的情况,导致这些孩子不愿意去上学。

  当我们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就成为后面和家长沟通的重点,怎么样帮助家长做好家校沟通。

  让家长成为孩子有力的靠山和坚强的后盾,同时也让家长成为孩子和老师有效沟通的桥梁。

  c. 同学关系;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特别看重同伴关系,有些时候同学关系会直接导致他们的厌学问题。

  有些孩子要么自身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容易和人闹不愉快起冲突,要么性格较为胆小懦弱,不懂得怎么保护自己,

  跟同学交往中,产生了愤怒、厌恶、害怕甚至恐惧的心理,觉得没人喜欢Ta,大家针对Ta,在班级里感到孤单受排挤,渐渐地就不想甚至恐惧上学了。

  所以同学关系也是我们评估的重点之一,如果出现同学关系的问题,后续的干预计划,就要包括同学关系这部分。

  d. 自己关系;

  我们还需要评估孩子对Ta自己的认知,怎么评价自己,是否喜欢自己?

  对学习的期待和目标是什么样的,怎么样看待成绩,对将来有没有什么样的想法等等?

  我们经常会发现厌学的孩子要么自我评价低,要么自我要求高,尤其是学霸型的孩子。

  以往的成绩一直优秀,突然的一次成绩下滑,就击垮了他们对学习的信心。

  还有了解孩子目前的日常生活安排、兴趣爱好、情绪状况、娱乐和休闲方式,

  我们只有在了解了这些信息后,才能找到孩子的认知上不合理的地方,情绪上不自洽的方面,行为上不恰当之处,而这些都将成为后面干预的重点。

  e. 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的评估包括孩子对学校管理、作息时间、不同学科、考试安排、作业量等方面的态度的评估,找到孩子不喜欢不适应的“点”是什么。

  (3)评估诊断厌学的性质、程度。

  最后要根据上面收集到的信息,对厌学的性质做一个评估,同时也需要综合做一下精神科方面的评估。

  孩子除了厌学问题,有没有其他精神科方面的问题,比如有没有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等。

  如果怀疑有精神科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去精神科专科医院做一个排查和诊断。

  04

  有层次

  1. 聚焦目标,实施干预。

  与孩子建立好信任的关系,并完成前期的评估诊断(大约需要2—4次咨询),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确定咨询目标。推荐下面的自我成长四部曲,带着孩子一起去探讨:

  • 自我觉察:为什么?

  • 自我澄清:要什么?

  • 自我赋能:有什么?

  • 自我提升:做什么?

  2.厌学程度与应对策略

  不同的厌学程度,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这时候注意与家长和孩子充分的沟通,达成一致,有层次地实现目标。

  (1)不能每天都去上学,能一周去几天吗?如果不行,说明对该学校产生完全排斥的情绪;

  (2)去不了该学校,能去别的学校吗?如果能,可以考虑转学,但是去不了的可能性大。如果去不了学校,已经对学校产生了泛化的反应。

  (3)不能去学校。可以在家里学习或者外面老师补习呢?如果行,就先在家里学习,防止学业落下或者玩乐过头,如果不行呢?说明已经厌倦学习了。

  (4)不能学习文化课,可以学习其他文体的业余爱好吗?

  (5)如果不能学习文艺爱好,可以考虑正常作息,正常生活,家务料理,人际交往方面。

  (6)如果不能出门人际交往,先实现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我们需要和家长沟通,按照这样的阶梯,有层次的实现目标,有些孩子连正常作息和生活都做不到,然而家长又期望孩子马上能去上学,这样的期望是不合理的。

  我们需要和家长做充分地沟通,让他们的期待更加合理,更加有耐心,同时也更加有信心。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按我这几年的咨询经验,咨询取得成功的案例有下面的几个特点:

  1. 家长的配合。

  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咨询师,把自己的期待告诉咨询师,但是不过度干预咨询师的咨询,信任咨询师,给予咨询师一定的时间去帮助孩子。

  同时在家也积极配合咨询师建议的部分,坚持去做到,最起码不激化问题,先稳住自己。

  2. 孩子的坚持。

  孩子能够信任咨询师,敞开自己,坚持稳定地来做咨询,让咨询师来帮助自己一起去面对。

  3. 咨询师的灵动。

  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的不同,他们的遭遇也是那么的不同,所以咨询师不要期待用一招搞定所有的孩子。

  要灵活地调整自己,跟随不同的孩子,契合不同的孩子,洞察不同的孩子,帮助不同的家长。

  如果说有一点不变的,那就是咨询师内心的“相信”,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等待被点燃的火炬、被发现的宝石。

  相信每一个家长都有他自己的智慧和成长轨迹,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去坚定地陪伴他们走过这一段路程。

  咨询师介绍

  郑彬晶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从业8年

  ●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

  ● 婚姻家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

  ● 中高考考前心理辅导老师

  ● 儿童青少年沙盘游戏治疗师

  ●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特聘心理咨询师

  ● 中国生命关爱协会婚姻与家庭专业委员会注册调解师(编号S22100063)

  ● 擅长领域:婚姻情感咨询、儿童青少年咨询、家庭治疗、情绪障碍、自我探索与成长。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