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
孩子进了青春期,爸爸妈妈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不敢说,也不敢问。在你眼中的孩子,可能全是缺点、错误。即便如此,家长也要耐下性子努力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述情障碍”背后的无奈
英国心理学家莱茵说:“存在等于被感知”。
简单来说,孩子最初的存在感,来自他的感受被家长们看到。
相应地,不存在感就源于感受没被确认。
很多孩子想和家长诉说时,家长总是觉得孩子在无病呻吟,没事找事,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孩子的述情障碍。于是有时候,他们便开始用吼的方式引起家长的注意。
比如家长说今天感冒了,身体不舒服,他们可能不会正面安慰你,就会吼你:“谁让你不穿衣服的?”家长可能听起来很刺耳,但是你想想,在他曾经感冒的时候,你是不是也说过同样的话?
所以,无论孩子遇到什么问题,跟家长沟通时,都要好好跟孩子说话,认真对待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每一次求助,孩子的情绪可能就没有那么严重啦。
孩子的选择权被剥夺
生命存在的乐趣在于选择。
很多父母代替孩子做决定,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人生的快乐。
中国父母总是挥舞着“为孩子好”的大棒,为孩子铺好一条看似“成功”的道路。可这些行为,也意味着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和自主选择的权利。
一旦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变成过度地管制、控制,那么就会把孩子变成没有思想和生活能力的巨婴,使其彻底失去自主力、独立性。
所以,家长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尊重孩子的边界,给孩子留有空间,给他们一点“破坏”的自由,保护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和世界的求知欲。
家长怎么办?孩子才会更好?
停止大喊大叫,学会换位思考
为什么停止大喊大叫?
很显然,因为没用。
哪怕先放任不管,也比无休止的唠叨和喊叫好很多。
有时候,你大喊大叫能促使你们双方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两个人就一定会冲撞,会吵得不可开交。越是耐着性子,跟孩子低声交谈,孩子越能静下心来聆听你的心声。
想让孩子改变,自己就得先改变,如果你不改变,亲子间不能进行良性沟通和互动,孩子就不可能改变。
善于发现孩子一个优点
父母要积极发掘孩子的优点和擅长,不要总给孩子贴负面标签,透过缺点看到优点,关注孩子的与众不同,相信每个孩子都有闪闪发光的一面。
Josh Shipp在TED中提供了一个有趣的逆向思维方法,在孩子“烦人”的特质中可能暗藏着他最大的天赋,他在演讲中说,我们很容易忽视孩子原始的,未经雕琢的天赋,因为这种天赋一开始可能令人厌烦。
比如:
有的孩子太好动了,也许他在运动和舞蹈方面会有不错的表现;
有的孩子太喜欢说话了,敢于挑战老师,打断老师的话,不遵守课堂秩序,也许他可以成为一个演说家;
有的孩子喜欢拆东西,因为他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将来或许会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
父母要勇于接纳孩子的天性,才能找到和孩子友好相处的模式,把孩子引向正确的发挥潜能的方向,相信每个孩子都将因此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让孩子感受到爱
爱是教育孩子的基础。
每个孩子都应该清楚地明白:自己是被父母深深爱着的。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觉得被爱呢?
语言表达:家长多用肯定、赞美的语气和孩子沟通,不要吝啬对孩子的欣赏。
专心陪伴:家长陪伴孩子要精心,不要坐在小孩旁边玩手机,全程没有交流和互动,这不是陪伴。陪伴要足够专注和认真,让孩子感受到“你很重要”,跟你一起我很开心。
主动作为: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做不到的可以父母帮忙,但是用心照顾孩子不是包办一切,而是适当地锻炼他的独立自主能力,
肢体接触:多抱抱孩子,摸摸孩子的头,睡前一个简单的晚安吻等,通过肢体接触能给孩子备受呵护的感觉。不要小看这些感受,它可以大大提升孩子的安全感。
没有人天生是父母,但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孩子。对孩子的爱与教育,需要积极正面的表达和行动,被爱灌溉的孩子,可以像野草一样冲破所有的阻碍,向上生长。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