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学也不爱学怎么办
▸ “学着学着突然就不想学了,心里很清楚学习的重要性,却怎么也学不进去,完全提不起学习的劲儿?”
▸ “和我成绩差不多的同学都学不会的知识点,我肯定也学不会,那干脆就不学了吧。”
这是很多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们的真实写照。不想学也不能放弃学习,一面饱受内心的煎熬,一面受到家长老师的胁迫。
其实,想破除这样的学习困境十分简单——提升自我效能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来增加闯关升级的信心。
自我效能感的来源
对于中学生而言,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来源为:
① 自己的学习实践。
② 他的学习经验。
③ 他人的评价。
④ 学习时的情绪状态。
培养效能感的方法
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的经历,个体的成功体验是自我效能感提升的重中之重。
学生对于学习的信念和自信通常建立在成功的经验上,个人的成功体验是改变自我效能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具体来说,如何增加“个人的成功体验”?
① 积累“小成功”。通过不断地完成小事来积累成功的体验,逐步提高自身能力,最终达到挑战更高目标的目的。
② 制定合适目标。目标过高可能会产生挫败感,从而降低自我效能,进一步形成恶性循环。
③ 脚踏实地学习。学业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的坚持性、努力程度、认知投入和学习策略,会进一步提高成绩,从而增加效能感,进一步形成良性循环。
④ 家长的适当评价。家长的过高目标和不恰当评价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水平,要反思和改进家庭教育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正如俞敏洪谈到自己对女儿的家庭教育:“家长必须有一个本领,在任何情况下,既能督促孩子进步又能保持孩子的自尊不受伤害。你要保证孩子得第一名高兴,得最后一名也高兴,让孩子觉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培养孩子对于生命的热爱,是家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作者:学业规划杨教授
作者简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学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致力于中学生学业规划和学习能力提升 BMA学习轮提出者,著《中学生学业规划》《中学生提分宝典》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