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遇到的现实问题
新高考不分文理,由文、理选项进入多元选项,浙江出现35种选项,上海有20种选项,其他省和地区有12种选项,浙江和上海2014年率先试点,拉开了教育改革的大幕,学生选科是第一步,2017年试点地区高中毕业生选科的成效浮出了水面。以浙江为例,90%以上的学生,选物理,不到10%的学生选历史,导致自然科学方向的学生竞争激烈,人文社科方向的学生没有竞争,2018年90%以上的学生选历史,不到10%的学生选物理,又导致自然科学方向的学生无竞争,人文社科方向的学生竞争激烈。
新高考在于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践行,选科不仅要见到分,还要见到人,性格与学科、性格与专业、性格与职业的匹配不仅可以让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落地开花,而且可以让新课改落到实处,精准选科,是职业生涯规划和新课改成败的关键。基于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文件,与文件配套的教辅资料没有跟进,各省、市、自治区自行探索,摸着石头过河,国外的性格测评,如霍兰德的6种性格、MBTI的16种性格等,出现在高中生的案头,很多中学成立了选科中心,指导学生做性格选择题。
我曾通过朋友推荐深入到几所高中做选科、校长跟我介绍,新高考前,文理录取比例为3:7,新高考文理录取比例为4:6,希望我把选物理的改成选历史,且只针对尖子班的学生。
某高中有3个尖子班,共计159位同学,有148位同学选物理,11位同学选历史,校方计划开两个物理班,开一个历史班,学校选科中心心理老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引导,耗时两个月没见成效,希望我做通学生的工作,完成校方的战略部署,我通过4个晚自习的时间,每位学生交流10分钟左右,改变了30位学生的选择,我是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学科特点的匹配关系,完成这项任务的。与学生相处我感触颇深,我感觉学生并不了解自己,对学校安排的性格测试普遍反感,但同学们认为,我的选科方法简单、直接、精准,能深入他们的内心。
当我继续深入这项工作,遭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阻挠,他们以我没有资格为由,把我挡在门外,有校长私下跟我说,上级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就是走过场。我没有放弃,积极联系校方。恰逢强基计划开始实施,强基计划是国内双一流大学为培养安全网络、航天航空、计算机软件、芯片等方面的高端人才,出台的一项招生计划,大学的优质资源向这些院校专业倾斜,且实施导师制,校长对我说,现在,选历史的学生要重新改物理,我心里纳闷,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有了强基计划,为何不需要选科,难道选科就是为了追求升学率?把学物理的,改成学历史这么简单吗?如果选科只见分、不见人,跟应试教育有何区别?如果学校只想让学生考名校,不关心学生性格与学科的匹配,更不关心学生性格与院校专业的匹配、学生性格与行业职业的匹配,是否与强基计划的要求有距离?是否跟新高考的要求背道而驰呢?
作者:世保心理学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