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平: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严重问题
马立平: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严重问题
这篇文章说现在小学课本不提被乘数和乘数,小学数学的承重墙就倒了。这个观点危言耸听了。
不提被乘数和乘数问题不大,但是教材确实处理不好,你得首先讲清楚为什么a×b等于b×a,为什么3个4相加等于4个3相加?正整数的乘法交换律,这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让小学生直观理解,问题不大,当然不要要求他们严谨证明。
⭕⭕⭕⭕
⭕⭕⭕⭕
⭕⭕⭕⭕
上面一共多少个圆圈?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答出来完全没有问题。数一下嘛!横着数,每一行都是4个,一共3行,3个4相加,4+4+4。竖着数,一共4列,每一列都是3个,3+3+3+3。不管哪种数法,都是这堆圆圈,结果当然相等,所以4+4+4=3+3+3+3。3行4列推广到m行n列,同理成立。所以如果m,n都是正整数,那么m×n=n×m。
这个时候要告诉学生,4×3和3×4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结果相等是必然的。不能因为结果相等就说4+4+4和3+3+3+3意义一样。4×3=4+4+4,这是3个4相加。3×4=3+3+3+3,这是4个3相加。
接着举实例,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都有3元钱,他们一共有多少钱?这个时候先不要写3×5或者5×3,初学时要写3+3+3+3+3,5个3相加,一定要强调这个。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乘法交换律,知道了3×5=5×3,所以列式为5×3和3×5都可以,结果一样。
当然,最好是让学生理解5×3和3×5的区别,不能因为部分学生不理解,就剥夺了全部学生的学习权利。虽然课本不讲,教师可以讲,万一学生听得懂呢?听不懂的学生又不吃亏,因为课本现在本来就不要求懂,如果听懂了,对于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的提升是有帮助的。
要理解,最好是带单位进行运算。3元×5个,最后单位是元,3元+3元+3元+3元+3元=15元。3×5就是5个3相加。
如果课本不要求区别3×5和5×3,课本一定要讲清楚他们虽然结果一样,但是意义不同。结果一样,相当于你利用了m×n=n×m这个定理,所以你列式用m×n或n×m,我都不扣你的分,都当你对。
我是支持教材要区分3×5和5×3的,这东西也不是很难理解,不就是加法吗。讲清楚乘法的本质是很重要的。不过现在课本不区分也行,只能在考试时不扣分,不能告诉学生3×5就是5×3,一定要讲清楚它们的意义不同,只是结果相同而已。如果不想区分,教材要先讲正整数的乘法交换律。
3×5=15,3和5都是15的因数,现在教材这个提法没有问题,不提被乘数和乘数我是支持的,什么是被乘,什么是乘 ,会把学生绕进去的,不提也罢,知道5×3=5+5+5,3×5=3+3+3+3+3,还有知道为什么他们相等,这就够了。
原创 林堃 林堃谈数学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