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郑州小升初的暗考有必要参加吗

发布于:百学网 2024-01-25

郑州小升初的暗考有必要参加吗

  又是一年小升初,各种选拔评价开展的如火如荼,好多家长会问:老师,我们孩子有必要参加这些选拔评价吗?这里我旗帜鲜明的说出自己观点:很有必要!

  如果您的孩子非常优秀,请让他参加小升初选拔!拿到更多优质学校的入场券,是对孩子的进一步肯定,也是在公办划片和民办摇号之外,给予孩子更多进入优质学校的机会!

  如果您的孩子程度中上,请让他参加小升初选拔!选拔过程中,会让孩子认识到差距,向更优秀者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通过测评,进行成绩定位,发现孩子适合去一类?二类?还是三类学校?这样能把目标不断清晰化!

  如果您的孩子程度一般,请让他参加小升初选拔!测评也是复习巩固的催化剂,考试中检验了会的知识并进一步强化,也达到了查漏补缺,进一步学习的效果!不考试,永远不知道自己缺什么,不会的还是不会!

  如果您的划片学校一般,请让他参加小升初选拔!每个学生上进的愿望不应该被磨灭,把孩子送进一个更好的环境,才有利于孩子“后劲儿”的发挥!

  如果孩子考试心态紧张,请让他参加小升初选拔!测评训练可以磨平他的“考试综合症”,毕竟孩子的路还很长,要把这个“考试综合症”一直带到中考,甚至高考吗?

  如果外地学生想来郑州上学,请让他参加小升初选拔!可以减少损失诸多人情、物质,体面的来郑州上学!

  对于决定参加小升初的家长,有几条建议:

  尽量选择区内学校,除非孩子优秀到目标学校愿意帮忙解决掉锁区问题!

  尽量选择比孩子目前水平高一个层次的学校,遇强更强!

  尽量多拿几张入场券,能够有一个保险扣!提前准备分班考试,锁定实验班!

  我们是去一个好学校的普通班,还是去一般学校的实验班比较好?

  这个问题比较大,每个人心目中所谓的好学校和一般学校也有所不同,我尝试着用简单的方式给大家解答一下。

  前几年,有个关于剩男剩女的理论流传甚广,就是男性女性按照综合素质差异,各自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女性择偶的时候往往会寻找比自己强一些的配偶,造成了丁女找丙男,丙女找乙男,乙女找甲男的现象。最终导致了,甲女自强自立无人敢追,丁男一无所有,成了天津的包子---狗不理。

  (剩男剩女图谱)

  其实,学校也分为一、二、三、四类,大家可以考虑一下,优秀的学生更愿意去那里?显而易见,能就高,不就低。目前的状况是:一类学校汇聚了40%左右的优秀学生(民办学校可以考试选拔那几年,这个比例更高,排行前15的民办学校汇聚了郑州一半以上的优秀学生。这也是那几年,头部民办初中省重点高中升学率一直在80%甚至90%以上的奥秘所在)。二类学校汇聚了30%左右的优秀学生。三类学校汇聚了20%左右的优秀学生。四类学校汇聚了10%左右的优秀学生。每一档学校最终选拔的优秀学生都是上一档学校对优秀学生筛选后的外溢部分。在强者云集的环境中,才能不断进步。抱着“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心态去到一个都是弱者的环境中,自身也会相对不断退步。

  (四档学校汇聚优秀学生比重)

  当下,虽然一直在推进教育资源均衡,不可否认,学校之间依然存在差距。部分热点头部学校的点考选拔非常火热,还有部分热点头部学校没有点考选拔。更多的四类学校没有选拔点考,究其原因并不是这些学校不想要优秀学生,而是他们知道就算是举办选拔点考活动,也几乎没有学生参加。

  之前参加过我们线下活动的家长都知道:决定一个学校的教学成果高低的因素,四成在于生源,三成在于师资,三成在于管理!

  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小编给大家的建议是:能去一类学校的,无论是重点班还是普通班,就不要去三四类学校的实验班了,但是可以考虑二类学校的实验班。以此类推,能去二类学校的话,就不要去四类学校实验班了,但可以考虑三类学校的实验班。只有两个临近档次的学校才有讨论去普通班还是实验班的意义!

  在这种暗考选拔、择校运作的大环境下,我想总结一下进入小升初这段时间的一些感悟以及给大家的一些个人建议。

  01 不焦虑,专注当下,脚踏实地夯实自己

  无论是在小学或者幼儿园的任何阶段,都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在能力范围内,全方位的拓展,不要照搬别人的情况,要有的放矢地列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尽量去发展优势,让孩子保持良好的自信心。(可以是任何方面,比如班上有个孩子成绩一般,擅长编程,对自己很有自信心,不要只专注学习方面。)

  虽说现在国家要求双减,但是小升初的掐尖,在大城市依然有,小城市也没有消停。假如可以挤进重点班,孩子初中的路会比较平稳。身边的同学都是各个小学的尖子生,学习氛围好,大家目标一致,学习有动力。配置的老师也是相对比较优质的,会给孩子不小的助力。

  相较之下,学区内摇号分班,有一定的风险。假如班级学习氛围不好,就需要孩子有很强的自制力,明确的目标。又恰逢青春期,怕是会有很多风波。对家长也是一种考验。即使摇号分班也不要慌,多观察多分析,寻找对策。

  02 择班择校一旦出现,家长要努力搜集可靠的信息

  小升初的孩子还不能辨别什么样的学校适合自己。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做好信息的收集工作,包括原先中考成绩录取的情况,老师的人员配备,未来三年可能的发展方向等等。毕竟我们需要在这个初中至少待三年,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因为种种原因,老牌初中A的学习气氛,原本是比较松散的。只是今年调了一位雷厉风行的校长,杀伐决断,出台不少新政策。每晚晚自习到8点半,周六全天上课,前40名单独开一个培优班等等。颠覆原先的教育模式。

  本学区B虽然背靠好高中,可是新校长迟迟没有露面。相比之下,这一年的整个学习节奏后滞不少。这就对家庭环境要求更高,初中是亲子关系好坏最最明显的一个阶段。前期疏漏的部分都会在这一个时间段暴露出来。原先与孩子的相处方式可能会不适合青春期,不然就会有很多摩擦。

  以全新的姿态进入初一,树立一个好的学习风貌,真的挺重要。开一个好头,后续的路走起来才平坦。

  03 奥数大概率是择班择校蛮关键的一个点

  初中知识其实还是偏文科,难度不大。假如小学数学一般,没有拓展奥数,进入重点班,学习任务就比较重。反而并不适合。实话实说,比较残酷的现实是,中低年级没有努力拓展小奥,高年级的选择机会少很多。

  身边一起学奥数的孩子,数学基本都挺好的。长期刷难题,抗压能力强,心理素质都不错。普遍这类孩子好强,择班择校这样的情况,大多数都会选择重点班。(具体还没和小六娃细聊)

  列出这点,不是让所有家长都让孩子去学奥数,而是想清楚孩子的具体情况,具体年级,性格,家庭配置(给予孩子的辅导与支持),再来做决定。没有所谓的万能公式,一定要多和孩子聊,多观察,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也可以列思维导图,利弊都想清楚,不盲从。跳出家长的身份,从第三人的角度去思考孩子的整体情况,是否适合冲重点班。有时候去竞争没有那么激烈的班级,可能更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说白了,就是当鸡头,还是当凤尾。虚拟化初中场景,让孩子自我剖析。

  择班考的内容基本绕不开奥数,或者拓展到了初一内容。仅仅是有校内是远远不够的。四五年级就应该积极投入到小升初的计划中。这才能在小升初选拔中收获好的机遇。

  假如拓展小奥有难度,那么就转到校内拓深拓广。在保证小学基础牢固的前提下,多搭一些脚手架,把六升七这个环节中用到的基础概念打扎实。一样可以很好地适应初中生活。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