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弯亲
原创 向H江 巴风浙俗
邱英明一直在想,自己女儿脑子怎么就一点也不像他呢?转眼间就高三了,女儿的成绩还是没有什么起色,这可把邱英明急坏了,同事们的孩子所读大学不是国重,也是省重,自己女儿邱聪估计连专科都玄。邱英明左思右想不得其解,无论是凭他的智商还是夫人的情商,女儿都该灵光啊。
全市最后一次大型模拟考成绩揭晓了,邱聪排在班级倒数,这令邱英明彻夜难眠,怎么办?怎么办?邱英明在床上辗转反侧,夫人轻声问道:“是聪聪考的不好,还是班级考的不理想啊?”邱英明道:“班级不差啊,你说聪聪怎么既不像你,也不像我?”夫人不吭声了。邱英明一声长叹:“哎!”夫人浅睡眠,被他这一折腾,更睡不着了。于是试探着问了邱英明:“你不是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吗?总该认识几个上面的人吧?”邱英明一听,拍大腿道:“是啊!”
邱英明想起来了,在一次聚会时,有位人物说过,“邱老师,现在上大学,也可以操作,您若愿意,我们可以合作。”这个人是谁,邱英明一时想不起来,他只记得那人说过一句话:“我媳妇的大表哥的老婆的堂哥的舅舅在教育局上班。”邱英明茅塞顿开,女儿高考前景似乎出现了一丝曙光。
作为班主任,邱英明对班级孩子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了如指掌。面对班级里参差不齐的成绩,他冥思苦想,几个苗子是学校打牌子的金刚钻,他这个十佳班主任班里不能不完成硬任务。结合三年来的成绩和家访记录以及家长跟他的联系情况,邱英明对班级学生情况做了详细归类:
成绩好且家庭也好的,成绩好但家庭一般的,成绩好但家境贫寒的;
成绩好家庭好且家长也关心孩子的,成绩好家庭好但家长不怎么关心孩子的;
成绩好家庭一般但家长很关心孩子的,成绩好家庭穷但家长关心孩子的,成绩好家庭穷且家长不怎么关心孩子的;
成绩好家境好且家长经常跟他联系的,成绩好家境好但家长不怎么跟他联系的,成绩好家境不好但家长时常跟他联系的,成绩好家境不好且家长不常跟他联系的。
成绩不好但家长还挺关心孩子学习的,成绩不好且家长不怎么关心孩子学习的,成绩不好且家长不在意孩子学习的。
邱英明排来排去发现,第一名,孩子他舅的表哥的侄儿曾经给他打过招呼,请多关照;第二名,孩子她姑的姨夫的侄媳妇是自己的同事;第三名,孩子他爸连襟的表舅子的嫂子在局人事科;第四名,孩子是巫校长老婆哥哥的外甥的儿子;第五名,孩子她舅的岳父的同事的儿子的表妹在局宣传科……只有邱静,父母是种地地。邱静绩不错,zui.好时曾冲到年级前列,班级里总在前六。邱英明印象深刻,邱静的父亲老实巴交,虽然当地人重男轻女,但他例外,把全家希望都压在了女儿身上;邱静的父亲平时几乎不跟邱老师联系,就是家长会,也因在地里忙乎,很少来参加;但邱静用成绩告诉了邱老师,父亲不来参加家长会,但自己照样可以学习很好。高考的钟声即将敲响,看着孩子们努力的样子,邱英明很是高兴,但心里又忐忐忑忑的,每当看到邱静那认真的样子,他就格外忐忑,但瞬即又平静了。
邱英明苦苦回忆了当年聚会的场景,回忆了那个跟他说“合作”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想起来了,但没有任何联系方式。
一天,一个陌生的电话打到了办公室:“喂,邱老师在吗?”邱英明问道:“您好,您是哪位?”“邱老师好!终于找到您了。”邱英明很纳闷道:“请问,您是?”对方是个年轻姑娘,咯咯地笑道:“我是小贾,我舅的表哥的嫂子的哥哥让我联系您,您什么时候有空?借一步说话。”邱英明和小贾约好了时间、地点。
邱英明骑着凤凰牌自行车正出校门,一个骑着一辆破自行车穿着破解放鞋鞋上沾满黄泥的干瘦男人迎面而来,干瘦男人怯怯的问道:“老师,邱静在哪个班?快考试了,我给她送几个馍。”邱英明一看,那不是邱静老实巴交的父亲吗?淡淡地说:“在高三(2)班。”说完,骑着车就走了。干瘦男人停下车,在校门外草丛上把鞋底擦了又擦,又拾起一根小枯枝,把鞋边沿的黄泥刮掉,又把脚歪斜几下将鞋在草丛上擦了擦,小心翼翼地推着满是泥的破自行车进校门,东张希望,看到一个人就问:“老师,高三(2)班在哪?我找邱静。”
“邱老师,请坐。”
“哟,原来是老谭啊,久违久违!”
“邱老师,老朋友,咱说话就不弯弯绕了。”老谭先开口。
“好,好,老谭,有何吩咐?”
“邱老师,若我没记错的话,你家闺女今年高三了吧?”
“老谭好记性!感谢挂念,小女今年高三了。”邱英明忙不迭迭道。
“邱老师,现在我在搞一个业务,生意很不错,只要你愿意合作,不会亏待你。”老谭吐了一个烟圈,瞅着邱英明道。邱英明的烟捏在手里,已燃出好长一段白灰。
“什么业务?”
“现在有一批成人高考生,他们哪里考得出来?你帮找些高三学生替考,怎么样?”
“老谭,这可是违法事啊。”
“别怕啊,邱老师,你负责找人就行,其他事情不用你担心,包我身上,很安全。”
“老谭,你胆子很大。以前只是听说过,还真可以?”
“不仅成人高考可以,就是正规高考也可以呢!”
邱英明暗暗一惊。
看邱英明有些犹豫,老谭道:“邱老师,给你这么说吧,我们都是有‘腰杆’的。”邱英明“哦”了一声。老谭继续道:“宣传部贾科长,认识吧?”“认识,认识。”“他是那天给你打电话的小贾的堂叔。”“哦!”“贾科长,是我哥表嫂子的哥的亲舅的亲侄儿。有他,你怕啥呢?”
邱英明沉思了一会,说:“人,我可以帮你找。”老谭打了个哈哈道:“爽快!”“要成绩好点的,争取一次性过。”老谭补充道。“好的。”
两人又抽了几支烟,老谭不经意又吐了几个烟圈,他眯着眼睛瞧了瞧袅袅而上的烟圈。邱英明狠狠地抽了一口,长长地叹了口气。老谭问道:“邱老师,这双赢的事,叹什么气呢?每个给你五百。”邱英明道:“不是这个事,为别人孩子谋了前程,自家孩子却难保,你说,这老师当的呢……”
“邱老师这么优秀,闺女不会差。”“老谭,你有所不知,我家那妮,还真就这事跟我过不去,闹心啊。”
老谭将信将疑:“你说的是真的?”“老朋友,还说假话?”老谭用手向头顶扶了扶不多的几根头发,俯过身,小声地对邱英明道:“我有办法。”“你有办法?”邱英明疑惑道。“不瞒你说,前两年已操作过几个,很顺利。”“真的?”“老朋友,还诓你不成?”邱英明顿时来了精神:“你细说说看。”
老谭把嘴凑到邱英明耳边,“如此如此”一番后,邱英明频频点头:“五步法,挺好,挺好!不过,那么多头头,我也不全认识。”“邱老师,有我嘛,你只要准备硬货就是了。”邱英明忙说:“好!好!那就拜托你了!”
邱英明最终把目标锁在邱静身上。从此,他开始了一系列的神操作。
高考成绩公布了。邱聪303分,未达到专科分数线;邱静546分,高出当时专科线27分。邱英明第一时间找到老谭,并送去一沓硬货让老谭帮打点。老谭客气了几句,对邱英明说:“县招生办主任冯秀,是我表舅的嫂子的侄儿的岳父的弟弟的闺女,这事情先得找她。”过了一天,老谭电话邱英明,让他一块儿去县招办。冯秀让招办工作人员打印了邱静的准考证,并交给了邱英明。
又过了几天,邱英明打电话到黑州理工大学咨询,得知邱静录取通知书已发出后,他又立即找到老谭,说需要时刻关注邮政局那边录取通知书到达情况。老谭拍了拍胸脯,道:“放心,我姑父的堂哥的侄儿的外甥媳妇的舅舅是邮政局长,这事好办。”邱静录取通知书到邮局后,邱英明持本人身份证,谎称取女儿通知书,从县邮局截取了邱静的录取通知书。
邱英明取得邱静的通知书后,冯秀利用县招生办统一发放考生档案之便,把邱静的档案交给了邱英明。为使档案信息与邱聪一致,中心镇镇政府主任张锋找到邱英明所在学校校长崔昌,说邱英明是他老婆哥哥的姐夫,邱聪是他外甥女,请帮忙。崔昌安排副校长兼办公室主任王发和教务主任罗丛,在贴有邱聪照片的空白高中毕业证上加盖了旬阳高中的公章,张锋加盖了镇政府公章,伪造了姓名为邱静、照片及相关信息为邱聪的毕业生登记表,替换到邱静的档案中。解决档案的过程比较顺利,邱英明又给张锋送去了一沓硬货。
一九九七年八月初,张锋以外甥女考上大学但户口丢失为由,找到时任贾官庄派出所所长钱坤为邱聪出具虚假户口迁移证明,钱坤违规安排下属伪造了名为邱静、地址为贾官庄乡无名村的《户口迁移证》。八月底,邱聪到黑州理工大学报到,由于所持报到材料不全,不能报名。邱英明立即将情况告诉了张锋。张锋联系到他大舅子表哥的姐夫的女婿黑州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助理蒋利协调,帮邱聪办理了入学手续,经管学院未对其身份信息进行实质性审核。九月份学院对新生档案进行审核,没有发现邱聪顶替邱静入学的问题。
二零零年七月,邱聪大学毕业,张锋再次找到贾官庄派出所长钱坤帮其外甥女邱聪伪造新户籍,钱坤知真相,却还违反规定,以户口补录为名将有关材料上报时任公安局分管副局长董珲签字同意后,伪造了名为邱静的新户籍。
一直没有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邱静不甘心,她又回到母校参加高复。成绩还是那么好,她抱着极大的希望又参加了高考,分数比本科只低一分。她想,专科可以填报一个好一点的专业了。
七月的礼鲁大地很热,暑假里,邱静一边在家帮忙父母干农活,一边苦苦等待录取通知书。眼看八月要过去了,邱静往邮局跑了很多趟,问了多次,邮局人员都说没看到有她的通知书。邱静打电话给几个比她分数低的同学,他们都说收到专科通知书了。
已到了开学季,邱静始终没有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只收到了一份“中专”录取通知书。邱静和父母都很纳闷,咋回事呢?老实巴交的父母,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对升学录取的事情更是扁担吹火一窍不通。邱静带着“中专”录取通知书去报道了。“学校”坐落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总共两栋楼,一幢楼是“教室”,一幢楼是“寝室”加教师办公室。一天也没什么课,几个“老师”匆匆来讲点课就走了。同学们相互打听,才知道学校一共招收了一百多个学生,且都是省内的,学校好像不正规。一年后,有南方省市的企业来招工,邱静毅然放弃了学业,到南方打工去了。
邱静哪里知道,她第二年的高复,根本就没有学籍,她的学籍在九七年已经被黑州理工大学提走了。但他尊敬的邱英明老师居然还让高复了一年,且考中了“中专”。
春秋更替,光阴如水,已到了0202年,邱静也已步入不惑之年;二零零二年邱老师发来的关于他女儿顶替她上大学的道歉信,她本不想再提及。从最底层的打工妹做起,邱静一直在奋斗着,如今生活已不错,虽然高考落榜二十多年的梗依然在,但她已皈依佛门,本已把生活看得很淡,很淡。没想到,0202年,一个叫陈春秀的幼儿教师,竟然点爆了礼鲁大地顶替上大学的导火线。邱静本已平静如镜的心海,突然涌起了滔天潮水。
身居老家的老母亲每天要接待很多“访客”。有的说是市政府的,有的说是乡政府的,有的说是教育局的,有的说是招生办的,有的说是真亲戚,有的是拐弯亲戚……
“阿姨您好,我是您老人家小弟弟侄女婿的哥哥的大侄儿,乡政府的,邱静的事情弄得鸡飞狗跳,请您老人劝劝她,别在网络上发文章,给家乡添乱。”
“老人家好,我是邱伯父大表姐儿媳妇大哥家大儿子的同学,市政府的,现在邱静大姐高考的事儿闹的满城风雨,请老人家给你女儿说说,要多给家乡添彩,我们这些亲戚家也好有点脸面。”
“邱奶奶,我是邱大伯干女儿哥哥大女婿的儿子,在县府上班,近来邱阿姨的事闹的特大,不是很好,你劝劝她,大家都是亲戚,我们也替她担心。”
…………
年近耄耋的邱英明带着女婿,驱车到邱静母亲家,带去了礼品:桃子一箱,现金一万。邱英明说:“邱静妈妈,真不好意思,打扰你了,今天我来,带了一点礼物,请收下,能不能告诉一下邱静的联系方式和她的住址?我有点事跟她商量。”邱静妈妈只象征性留下了桃子,现金让邱英明自己带回去了。
邱英明不顾年迈,带着女婿和几个精壮大汉,驱车七八百公里赶到江南某地公司,谎称是邱静亲戚,找邱静有点事。邱静在办公室窗口看到,公司大门外的邱英明,满头白发,干瘦,穿着一件并不新的衬衫;一直拿着手机在拨打电话,似乎又没有接通。从下午三点多钟一直到晚上十点多钟,邱英明一行一直呆在邱静所在公司大门外,久久不愿离去。
邱静这几天一直在思考:她的地址连母亲都不知道,当年的班主任邱英明一行人,居然那么准确地找到了她的地址,细思极恐。
自从爆料自己高考被顶替后,邱静的手机时不时收到一些拐弯亲戚发来的短信:
你好,我是你堂姨家的姑娘的婶子家的二侄媳妇的儿子的孙子媳妇的闺女的大姑子姐的老婆婆的妹妹的儿子,在政府里工作,请你别在微博上再发哪些东西,好吗?家乡需要你的支持。
邱静,你好,我是邱大婶子大伯子的小舅子的大儿子的媳妇的妹妹的表哥的堂哥的大儿子的堂弟,在市委秘书办工作,你的爆料微博已严重影响到家乡声誉,作为亲戚,我劝你还是不要写这些东西比较好。
今年江南的雨天似乎格外长,好多地方都发着洪水,正以摧枯拉朽之势汹涌在大江小河里,但主流网站和电视媒体都报道不多。邱静双手合十,望着窗外,祈求远在老家的母亲平安,祈求真相水落石出。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