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未来奔跑--------为学生插上积极的翅膀
原创: 胡其慧 凤栖山下
各位班主任老师:
大家晚上好!
电影《攀登者》中,一个学生问方五洲:为什么要攀登珠峰?他的回答是“为了未来”!我觉得这个答案也适合我们的教育。教育应该是为了学生们的未来、国家的未来、社会的未来!
未来是什么呢?未来让人对充满希望、心生向往!每个人的答案肯定会不同,但相同的是未来都是充满未知的?不可预测的?指引着我们不懈前行!学生们在奔向未来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影响的因素也很多,比如目标是否明确和合理、情绪状态、能力大小、毅力品质、方式和方法是否合理、、、甚至还有运气。在学生们奔向未来的路上,老师们的作用是什么呢?借用大家熟悉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这句话来解读是zui.好不过了。作为老师我们怎么去更好的去摇动另一棵树、推动另一朵云、唤醒另一个灵魂呢?那应该是我们自身身心是健康的、并且具有良好的自我修复能力才行。
平时我们很多班主任说压力大,下面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由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弗雷德·勒思金博士与肯尼思·R·培勒提埃博士多年的努力,证明行之有效的十大减压技巧。
1、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可以让人得到休息,生理指标就能得到放松。所谓深呼吸,就是胸腹式呼吸联合进行,可以排出肺内残气及其他代谢产物,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以供给各脏器所需的氧分,提高或改善脏器功能。深呼吸能使人的胸部、腹部的相关肌肉、器官得以较大幅度的运动,能较多地吸进氧气,吐出二氧化碳,使血液循环得以加强,对于解除疲惫,放松情绪,缓解压力和焦虑都是有益的。
(1)坐在一个没有扶手的椅子上,两脚平放,并使大腿与地板平行。将背部伸直,手放在大腿前部。
(2)用鼻子进行自然的深呼吸,深吸气时,先使腹部膨胀,然后使胸部膨胀,达到极限后,屏气几秒钟,逐渐呼出气体。呼气时,先收缩胸部,再收缩腹部,尽量排出肺内气体。反复进行吸气、呼气,每次3—5分钟。每日进行2—3次
(3)在连续的呼吸中,完全扩张胸部和肺部,感觉胸部正缓慢上升。想象空气正在腹部和胸部间向各个方向扩张。
(4)通过鼻子缓慢地呼气。呼出时间比吸入时间长。
(5)呼吸至少一分钟,保持节奏舒缓,不要强求自己。注意呼吸的深度和完全程度,并使身体放松。
2、拉伸-放松:能够稳定自主神经系统,而且肌纤维的摩擦会产生内啡肽—一种让人体免疫力增强、并使人愉悦的神经递质。
3、欣赏自己:一个人被欣赏和接纳的时候,会更加自信,安全感倍增,如果将这种被欣赏的感觉内化为自己的感受,就有了更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良好的自我形象。
4、想象你的成功:想象事情的积极面,在做事之前预先想象成功的场景和细节,能够使成功概率大大增加,所以积极自我暗示不仅能减压。
5、慢生活:每天给自己几分钟放慢脚步、有意识地放慢语速、细嚼慢咽品味食物或者无所事事地发一会儿呆,缓解紧张、焦虑和不安。
6、怀感恩之心:心理实验研究表明,感恩状态下机体释放出快乐激素,身体各项生理指标达到zui.佳状态,减压效果是zui.好的。
7、关爱与微笑:这是社会支持系统(也就是一个人的家庭、社会可以提供的人际关系,包括情感支持、物资帮助等)给面临压力的人带来的帮助,但个人的自我调节也可以达到几乎同样的效果。
8、停止做无用功:这是减少无效行为的有效措施,避免带来更大的损失和压力。
9、学会说“不”:“难以拒绝”常常是压力心理来源,有这种特质的人多半会对自己和周围的人要求过高,勇于承担,但同时也容易产生内疚感和怨气。所以接受一项任务或者做一个承诺之前,需要评估自己的承受力,对于做不到的事婉言拒绝,不仅有助于事情更好地解决,更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压力。
10、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心理学研究表明,“接受”是人格成熟的特征之一。学会接受、理性面对、顺其自然,能够有效提高抗压能力。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学生们排名前三的问题是----情绪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这些问题其实不是单一存在的,彼此纠缠、相互影响。今天一起来探讨排列首位的情绪问题。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探究:高中生的情绪特点、情绪对高中生的主要影响、高中生如何调节情绪。
情绪我们大致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它们没有好坏之分,各自的作用不同。比如消极情绪的使人持批判性的思维和决策,具有防御性,有利于人们排查错误、远离危险、伤害和风险;积极的情绪有利于促进人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一、 高中生的情绪特点
高中阶段正是人的心理发展从不成熟到趋于成熟的过渡阶段,所以相比初中生,高中生的情绪发展的优势是:更丰富、更细腻、更内隐、更理性,有了高级情感的出现。但仍然有不成熟的表现:
1、 波动性。一会儿豪情万丈、一会儿郁郁寡欢。甚至是一点小事也能引起较强烈的情绪反应。
2、 不稳定性。这主要表现在情绪控制能力方面,想修饰自己的情绪(内隐性)却会流露出来,喜形于色(外显性)
3、 爆发性并且易冲动。表现为感情用事、血气方刚。不能理性地考虑问题的后果,容易造成激情犯罪。
4、 矛盾化。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有冲突,如果长期不能缓解,会造成极端化。
5、 心境化。心境是只拉长了的情绪,持续时间长。常常围绕一件事情想很久。
6、 悲观情绪所占比重大。心理学家们发现青春期后期(高中阶段)消极情绪达到顶峰。
二、 情绪对高中生的影响
1、 影响身体健康水平。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教授的实验:探索不同的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把人在不同情绪状态(悲痛、悔恨、生气、心平其和等)下,呼出的“气体“(人呼出的气体含有一定比例的水分)分别进行技术性收集采样。然后,将这些汽水混合物依次放入实验基样中,进行技术性处理,结果表明:人们在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水”,呈无杂色,清澈透明;悲痛时呈白色;悔恨时呈乳白色,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呈紫色。接着,爱尔马教授又把生气时呼出的汽水混合物注射在实验用大白鼠的体内,几分钟之后,大白鼠死掉。 通过以上的对比实验,爱尔玛教授经过分析计算得出结论:1、人生气时会耗费大量人体精力(生物能量)。生气10分钟相当于参加了3000米的赛跑。2、生气时的人体生理反应十分剧烈,体内各种生物分泌物比其它任何情绪下所产生的分泌物都复杂、多样,且更具有一定程度的生物毒性!
2、 影响人际关系。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说:人类的心理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在人际交往中,人不但依据语言传递信息,情绪的外部表现也是很重要的人际手段。
3、 影响认知发展发展。积极的情绪使人的注意力范围更广;出现整体视觉的加工倾向;更记忆力效果更佳;思维的更敏捷、更灵活;想象力更丰富;创造力更强。
4、 影响学习效率。积极情绪的人自我效能感较强。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在某个领域有效完成任务,实现某个目标的信念。
5、 影响个性的发展。
三、 帮助学生积极调节情绪的策略
人出现消极情绪就像是我们的身体感冒一样,是我们的情绪“感冒”了,因此需要我们积极的调整。
1、 悦纳自我。班主任不仅要无条件的接纳学生的优缺点,尤其是缺点,而且要教会学生也无条件的接纳自身的优缺点。
2、 让学生学会感恩和助人。对社会、学校家长、老师和同学心存感谢,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产生不良情绪。帮助他人,不仅让我们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而且还能够达到帮助自己的影响。助人自助是心理咨询的核心理念、原则,更是最终目的。
3、 帮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比如学会适时适当的表达个人的情绪;合理的宣泄不良情绪;学会倾诉和求助,求助的对象可以是成年人和专业人员。
4、 帮助学生提高现实感和行动力。勇于面对消极情绪,不能陷于过去的不良情绪,也不能过分担心未来,踏踏实实的把当下的事情做好,从现在开始行动!
5、 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避免非理性认识产生的不合理信念形成消极情绪。高中生由于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常常会产生以下的非理性认识:绝对化、过分化概括、仓促下结论, 情绪性推理、完美主义者。
绝对化:即非黑即白或者极端化思维,没有中间状态。
过分化概括:如果一件事错了,便认为任何事情都不对头。由一个小小的失败,推论出自己永远都是失败。而且认为情况不会改变。这种思维模式下的学生容易产生习得性的无助。
仓促下结论: 在应激状态下,忽视证据,从假设出发直接得出结论。另一种形式是主观臆断,比如我们认定别人不喜欢我们仅仅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人喜欢我们,在主观臆断中我们相信自己可以通过直觉知道别人的想法。
情绪性推理:判断过于依赖自己的情绪,认为消极情绪反应了事件的真实情况,不重视事实;认为他人对你的评价不算数,认为他人不了解你,认为你隐藏了自己。有时甚至认为别人说好话是出于礼貌,其实内心并不真的这样认为,缺乏对他人的信任。
完美主义者:指一种被迫做某事的感觉。
忽视和否定美好:指忽略和否定积极的属性,成就等,对于成功的事情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认为其他人也能做到。帮助学生关注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
放大消极因素:容易沉溺于消极观念和困难事件中,对可能遭到的排斥,贬低或者失败非常介意。应当设想其他可能性,拓宽思路,避免沉溺于消极思维中。
我在这里给各位班主任讲这些是很容易的,各位班主任老师真正去做的确是有一定的难度,最后我想用《为学》里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谢谢大家!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