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

发布于:百学网 2023-09-08

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

  导语

  尽管早已立秋,直到白露才感受到凉爽秋风,才看到秋意渐浓。今年的秋,那些藏在书里的诗词,都等着你去自己翻阅、感受。

  

  天气始寒,白露已秋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繁忙且高压的职场,家里的琐碎日常耗费了我们多半的精力,我们向往慢节奏的生活却又都是匆匆赶路的人。

  其实,立秋到现在已有一个月的时间,但属于秋季每个阶段细微的变化,我们没有花太多时间去发现、去捕捉。当丝丝凉意来袭,当泛黄枝叶渐渐增多,我们才猛然惊觉,才会发自内心的说一句:“秋天真的来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我们已能感受到一早一晚的凉意,我们晨起时也能看到凝结在草木间的露水。是的,排在第十五的节气白露到了。

  提到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详细的描述,“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对应“金”,当凝结在草木表面的露珠经过清晨阳光的照射后,看上去就像晶莹透亮、洁白无暇的精灵,故而取“白”字来形容秋露,这也是最具典型的物候特征。换言之,“白露”节气的命名由来分别取白色、露水之义。

  

  白露三候,时序更替

  《礼记·月令》中是这样描述白露的物候特征,“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一候鸿雁来。“鸿雁”俗称“大雁”,白露之后,北方渐冷,候鸟大雁就成群结队地飞到南方过冬了。

  二候玄鸟归。“玄鸟”在古代被誉为“神鸟”,因此自古以来便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说法。现如今,“玄鸟”指代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

  三候群鸟养羞。《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羞”同“馐”,指美食。“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就好像人要储物过冬一样。

  

  秋意渐浓,诗情生画意

  提到白露,那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为大家所熟悉。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渐渐结成霜。心目中的意中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白露”这一意象将整首诗的意境烘托的恰到好处,此情此景都渗透着感伤。

  而在与白露息息相关的诗作中,诗人们感知时节变化的敏锐度、刻画眼前风景的精准度让我们惊叹中华语言之精美。

  白露是白居易刻画湖中景物的萧瑟之美,“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白露秋景图在杜甫笔下形象生动,“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白露还是杜甫心中的家国之情,“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露在元稹眼中,不仅仅有秋景美,更是秋收之忙碌与喜悦,“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叶下和秋吹,惊看两鬓毛。养羞因野鸟,为客讶蓬蒿。火急收田种,晨昏莫辞劳。”

  读诗,其实是滋养自身的方式之一。我们在诗中可以看到古人的生活,看到最美的风景,感受古人在面对时间流转、季节更替的感受,真切且美好。

  白露秋来,天气转凉,记得早晚添衣。同时,不要忘了找寻片刻时光,与古人对话,与诗对话,感受诗意与哲理。

  作者:于丹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