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功夫是普通人最后的依靠
笨功夫是普通人最后的依靠
作者:一恒轻创笔记
我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我,突破困境的关键是积累。当你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突然会有新的理解,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然后在“超大积累”的基础上会迎来一个大爆发,彻底甩开其他人。
但是,“超大积累”也是一种负担和门槛。要想越过这个门槛非常困难,不仅别人难,就算过不去也是白费。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勇敢面对困难,投入大量时间和努力。
你必须克服初期的焦虑、中间的痛苦和后期的迷茫,不断投入时间。直到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已经投入了大量时间,此时你会发现不再像以前那么迷茫和痛苦,你已经跨过了门槛,进入了另一个层次,让其他人难以追赶。
同样地,学习编程也是如此。几年前有个读者问我是应该先学数据结构还是操作系统原理。我告诉他,先从写出一万行可运行的代码开始。从最简单的开始,一点一点地写,最初的程序可能只有三四行,后来可能会有几百上千行。一万行代码是个“入门门槛”,如果跨不过去,那就别指望入门了。在此之前,看其他复杂的书都是浪费时间。
如果你发现想要认真做某件事很困难,这时候应该问问自己:
1、这件事是否值得去做;
2、对自己是否至关重要。
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就再仔细思考下,你觉得某个东西“难”,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迷茫甚至绝望,基本上是两个原因导致的:
1、选错了教材,选择了太难的,不适合你;
2、投入的时间不足。
世界上最硬的道理就是,“投入不足,产出必然不足”。所以,选择一本好的教材,然后专注地投入时间,当投入足够时,自然会有成果。不过,那个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并不靠谱,提及它只会给身心带来巨大压力,不如不提。一般来说,几百个小时的认真投入就能明显见效。
为什么不要到处寻找学习方法呢?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失败者,他们什么都不懂,却喜欢指导别人。对于普通人来说,方法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时间投入不够,任何方法都没用。你必须先打下基础,才能区分哪些方法是正确的,哪些明显是扯淡。
举个例子,十几年前我想学写代码时,到处寻找经验,一堆人推荐一本叫《算法导论》的书,并说“必读”。后来我渐渐意识到这本书实在太难了,属于高级进阶内容,根本不适合新手。即使几年后我每年通过写代码赚几十万,我依旧对那本书不感兴趣,甚至从未读完五分之一。给新手推荐这本书的人,可以说99%全是菜鸟,连自己都没读过,只是听说那本书不错而已。所以,必须从简单的开始,慢慢积累,跨过几道坎,悟道自然而然。
回想起一个高中老师曾说过的一件事。他说经常有人说,有些孩子是在“死学”,投入了很多时间,但成绩却不好。他说没有“死学”,只有“装学”。高中阶段的知识对普通人来说并不涉及无法掌握的内容,数学考卷最后一题可能是个难题,但即使把这些超难的都剔除,拿到本科的考试也会像玩一样轻松。事实上,高考出题也是如此,如果你的基础扎实,确保简单题不出错,要想考不上本科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高考只是一种分级考试,不是选拔天才,适应的是所有人。如果基础足够扎实,放弃所有超难的题目,解决中等难度的题目,就能保住211。
智商正常的人,不可能连基础知识都学不会。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在虚度时光。最后成为一个学渣,本身也从未付出过足够的努力,没有投入就想有回报,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从未认真解决过任何问题,所以当面临复杂问题时总是焦虑,总想速成,花了一点时间却质疑为什么还没有结果。结果是他们在任何事情上都一事无成。等到有了孩子,也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对自己和孩子都没有耐心。这几年流行一个词叫“内耗”,指的就是之前什么事都没做好,对眼前的事也没有把握。其实经历几次就会明白,再也不会浪费时间。
那些厉害的人就像《绝地求生》游戏中经历无数局的高手,他们解决过许多问题,当感到迷茫和失落时,他们知道这是正常现象,正在获得新的认识,等过去了一切就好了。这样他们能够完成一个又一个困难任务,然后承担更多复生
最后,我想起一个道理,曾经有人说“减肥一定不能挨饿”,认为饿瘦会反弹,不健康。但直到今年,几乎所有减肥博主异口同声地说“减肥必须要饿”,即少吃饭。最基本的逻辑是,减肥的本质是摄入小于消耗。除了极少数例外,身体百分之一万会出现饥饿反应,而饥饿反应是变瘦的前提条件,这就是第一性原理。
同样地,迷茫、痛苦、失落、受挫、急于求成,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当你想要做好某件事时,内心的渴望和实际的进展产生冲突,自然会有这种感觉。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克服,一点一点地啃下去,努力奋斗,没有其他方法可行。等你度过难关后,这些困扰将成为你的壁垒,而别人则面临无法逾越的高墙。
点赞收藏,私信我“资料”,分享普通人小白也能做的副业项目,开启第二收入。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