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不考研,不考公,不相亲
不孝有三:不考研,不考公,不相亲
作者:顽强咖啡RIR
每晚跟你说?晚安
图源来自网络侵删
毕业季,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场水深火热的煎熬,几乎无人幸免。
尤其是刚刚踏出校园,那种离开象牙塔初入社会的矛盾感,以及告别规整有序的生活,开始尝试自己掌控人生的撕裂感,都会让人心力交瘁。
而且,每年都会听到同一个声音:
今年是最难毕业季,工作真的很难找。
为了不掉进“无业游民”的熔炉,大家都挤破脑袋,努力挤进一条条看起来还算稳妥的赛道。
哪怕明知道只是“看起来”比较稳妥。
我身边的同龄人,选择考研、考公的不在少数。
记得大三那年,班级里八成以上的同学都报考了考研学校,剩下的一成选择考公。
大家好像约好了一样,几乎没有人选择直接工作。
那时候,大家都在看得见的赛道上,朝着明晃晃的目标向前跑,好像不在这个赛道的人就是异类。
我并不否认,多数同学是出于本心选择这条路。
遗憾的是,自习室里多的是晚去早归的身影,多的是靠打游戏和吃喝缓解的焦虑,真正埋头专注努力本身的反而是少数。
对于接受多年应试教育和家庭管教的年轻人来说,突然要诚恳地为自己的生活负起责,好像蛮苛刻的。
并非年龄和阅历不到位,而是缺乏具体的、真枪实战的练习。
认识不少二战的朋友,辛辛苦苦备考两年依然没有考上;也认识一些一战上岸的朋友,考上心仪的学校,却突然失去了目标和方向。
他们说,真的不知道坚持的意义是什么,到了第二年,考哪个学校已经不重要了,只是一种执念,证明自己并不差而已。
说不清是真的热爱,还是出于自我安慰。
好像当一件事成为不得不做的必需,人的反叛之心就会油然而生,然后在叛逆心的驱使下,鬼使神差地朝着相反的方向跑。
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另辟蹊径的人就显得十分“异类”。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只要大家一窝蜂冲上去哄抢,他一定会选择绕行。
大家都去考研,他不屑一顾,顶着并不漂亮的学历去人才市场投递。
父母劝他考公,他劝得嘴角起泡,硬是让思想传统的父母接受了自己那套逻辑。
去年年底,亲戚给他介绍对象,他想都没想直接拒绝,弄得女方十分尴尬。
他的这些“骚操作”,在父母眼里,就是不折不扣的“不孝儿”。
按照一贯的逻辑,这样的人,要么不可一世地折腾一番东西,要么下场悲凉过得很惨。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
他在一家工作室做创意设计,工资一般,生活也一般,没有轰轰烈烈,倒也和“很惨”不沾边。
在长辈眼里,考研、考公、相亲,都是让学历、事业、婚姻更加顺利的保障,所以他们把这些,当成一个人年纪渐长的必需。
但“没有哪一条万无一失的道路,可以保证我们的人生一路顺遂”。
无论去宇宙的尽头,还是宇宙的边缘,中央,我们好像很难让所有人满意。
所以一直不喜欢“不负众望”这个词。
它寄托了一种莫须有的愿望,也承担了一份不必要的期许。
人当然不可能只为自己活着,但人大可不必不为自己,只求认同。
说起来,我也考了研究生,也了解过一些大家都在整理的信息,虽然没有相亲过,最多算半个叛逆选手。
庆幸的是,父母在这方面并未有过任何干涉,他们早就习惯了让我自己做选择。
包括选择城市和工作,包括感情。
见过不少身边的朋友,每一个微小的决定里,都或多或少包含着父母的期待。
相信他们也有小小的不快,但很快又会被惯性思维打破,尽量做一个让双方都相安无事的选择。
我并不鼓励和父母,或者所谓现实的规则反着来。
刻意的反叛就像赤手空拳的强盗,愚蠢又可怜。
但有些事情关乎一个人安身立命或者幸福的根本,并不能只靠妥协解决问题。
说白了,选择并没有好坏之分,重要的是:
你是否足够了解自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你是够清楚未来的时间重点放在哪里?
你有没有真正特别喜欢特别在乎的东西?
了解并剖析自己很重要,可大多数人宁愿回避,蒙着眼睛上路,也不愿意和自己好好对话。
比如,考研考公之前,具体了解一下,上岸要付出多大的精力?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类似的经验?如果没有,有几成把握保证自己可以撑住,而不是半途而废?
尽管凡事只有体验过才明白个中滋味,但确定选择去做,多了解一下未尝不好。
判断一件事值不值得做,旁观者、收益、成本都应该往后放,最重要的一定是个人意愿。
今年的毕业季,确实很难。
因为我也经历了一次次的挫败,所以特别理解那些迷茫焦虑,无意泼洒鸡汤。
很多企业动不动解约,赔点解约费了事,导致辛辛苦苦秋招春招多半年的应届生们,一夜没了归宿。
这种做法真的蛮残酷。
在如今“僧多肉少”的就业环境下,好像谈自己喜欢的工作,谈理想谈初心都显得格外幼稚:
有一份工作就不错了,哪里还敢挑挑拣拣?
这是新一代初入职场的打工人,无力又闷声的抱怨,语气里满是心酸。
有意思的是,假如说这句话的人,真的随便接受哪份工作,又会产生另一层不相匹配的“鸡肋”痛苦。
处处皆是看不见外界光亮的围城。
但每个围城的形态的面貌,真的不太一样,所以踏入之前,就需要深思熟虑。
这是选择必然要承担的代价,也是尊重本心与自我的责任。
要坚信“我选的才是最好的啊”。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