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于漪:以中国教育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

发布于:百学网 2019-12-11

于漪:以中国教育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

  以中国教育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

  ——于漪老师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育强国”学术茶座上的专题演讲

  录音整理 / 曹伴好

  整理者说——

  最近心情颇为激动。

  先是有消息传来,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漪“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2019年9月28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雄壮激昂的《向祖国致敬》乐曲声中,习近平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全场响起热烈掌声。在42位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有一位从中学课堂里成长起来的“人民教育家”,于漪。她是基础教育界wei/yi获此殊荣者。2019年9月2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共和国不会忘记》系列报道以“站上讲台 用生命歌唱”为题,专题介绍了“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于漪。

  通过电视,我又看到了于漪老师慈祥和蔼、虚怀若谷、娇小但却伟岸、年迈但却青春的身影,由此也唤起了我一段美好的回忆。

  那是2018年5月,我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专题研讨班”学习。5月19日上午,于漪老师应邀来到我们“领导干部实践创新学术茶座”为我们“教育强国”专题做了一场专题演讲。时年89岁高龄的于漪老师,依然思路清晰,声音洪亮,与时俱进,理念全新,言辞激越,神采飞扬,充满朝气、活力和激情!我不由感叹:年轻不在年龄,而在心灵!由衷向于漪老师致敬!

  讲座之后,我迎上前去,与于漪老师有了一番长谈与交流,并有幸与她合影留念。此情此景,历历在目;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欣逢于漪老师喜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的喜庆美好时刻,特翻出去年学习笔记和讲座录音,将于漪老师的即兴讲话整理附后,与广大教育同仁分享,以表达对于漪老师的崇高敬意与热烈祝贺!让我们一起为于漪老师点赞,恭祝于漪老师永远身体健康!也期待更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以于漪老师为榜样,担负起并完成好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以中国教育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

  于漪老师与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江西省教育厅总督学曹伴好合影

  1

  我1929年出生,1951年复旦大学毕业,从教60多年, 一辈子在做教师,但一辈子都在学做教师。

  从事中国伟大的教育事业,我们必须自信,也有理由自信。

  中国对人的认识、人的界定是先进的。“人”的结构是一撇一捺,二者是相互支撑的,一撇倒下来就不成其为人。因此,我们中国人做人,追求的是“仁者爱人”,因为儒家zui高的境界是“仁”——“人”字偏旁一个“二”。为什么“人”字偏旁要有一个“二”呢?因为做人心中要有别人,这才是“人”,才能脱离兽性的状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这是中国人对“人”的界定。而在西方,他们对“人”是怎么界定的呢?“人是获取利益的动物,是运用理性思考获取最大利益的动物。”因此,西方在军事上殖民、经济上的扩张就一点都不奇怪了,因为他们有上述哲学思想的指导和支撑。相比较之下,我们中国对“人”的界定是先进的。

  我们的先进,是根植在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先进文化土壤之中的。教育,就是树人,是对人的教育。中华文化在各类文化之中是最讲人文主义的,是以人为本的。比如,老子讲世界上有“四大”——道大、地大、天大、人大。人和天、地、道一样大。我们整个文化教育,传承的是中华文明,它的核心就是要塑造“君子”,这是“君子之学”。什么是“君子”?简单地讲,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所有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几千年的优秀文化里头,最重要的就是这一条,要成为“君子”,而不能成为“小人”。什么叫“小人”?小人就是以私利为重,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愿望。《礼记》里面讲得很好,人如果放纵了七情六欲,就被物质所控制了,人就物化了。物化了之后,就会丧失天理良心,就会把自己看得比什么都重、比谁都重要。现在的特朗普就是一个最赤裸的表现。特朗普上台之后,把“美国优先”原则体现得淋漓尽致。以前美国是对自己的敌对国家下手,现在连自己的盟友都不放过。在制裁伊朗这件事上,美国就牺牲了北约其他成员国的利益。如果说在这件事上美国是为了对付伊朗而牺牲自己盟国利益的话,那么现在他更是直接将矛头对准了自己的盟国。让韩国承担全部驻韩美军费用,就是最直接的表现。可以说,特朗普为了本国利益,现在已经毫不遮掩,完全赤裸裸的了。相反,我们中国是行“君子之道”的。

  我们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从来没有过的业绩。我们在经济十分困难、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办如此之大规模的教育,而且办的教育质量是好的,培养了数以亿计社会有用之才,培养了各条战线上的卓越人才,我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不忘初心,靠的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是全景式的发展,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这是全面地推进我们新时代的教育,从大城市到穷乡僻壤,我们基础教育有50多万所学校、2.4亿多学生,承载着13亿人口的期望。所以我们办的这样一个教育,是实实在在存在在那里的,除非有些人两眼漆黑,看不见。这样的成就在世界上不是屈指可数,而是独一无二的,是人家做不到的。当然有些国家的教育是搞得好的,比如芬兰。但是我们上海一个地方的人口,就抵西欧几个国家的人口。我想,我们搞教育,一定要站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立足中国国情去说我们自己的成绩。先不说其他,单凭我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辉煌的教育成就,我们就应该树立教育自信。自信绝对不是故步自封、妄自尊大。自信源于自觉。什么叫自觉?就是你对你自己的文化、教育的国情和来龙去脉一清二楚。有了自信才会有定力。因为现在,多重价值并存、多元文化并行,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对中国教育的冲击极大。只有自信才能有定力,才会有聪明才智把问题看得透彻,有洞悉力,才不会随风飘荡。因为随风飘荡,到最后就没有自己了,跟着人家跑了。因此,必须树立教育自信。

  2

  我所讲的自信是一种勇气。

  中国教育的勇气,中国共产党人的勇气,就是要既看到我们的成绩,也要看到我们的不足和差距。因此,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因为这是勇气。我说要树立教育自信,因为只有树立教育自信,思想才有高度,脊梁骨才有硬度。因为你是站在中国的全局上来看问题,站在世界的全局上来看问题的。中国的教育是世界上最难的教育,因为教育的最深层次的问题是价值取向,就是走什么道路、培养什么人。

  我觉得,我们教育当中有一个形态很奇怪,不知道大家考虑过没有。我觉得,中国教育的发展应该是比较健康的,我们发展得很快,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毫不奇怪。人的认识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跟客观现实融合得紧密无间的。我们的一些方针、政策、措施是有我们中国特色的,但是我们一到专业领域几乎就没有话语权了。到了学科领域、专业领域,可以说,西方的教育话语对我们是全覆盖的。我是学教育的,我也很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不过,现在我开始有些明白了,因为我们是用西方教育的尺子来量中国的教育,班级教学、新学教育,一整套的话语权、话语体系都是这样的。在今天,我们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候,必须对我们中国教育打下深深的中国特色的印记。因为我们是在13亿人口的中国办中国的教育,来教育我们的后代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信仰者、践行者。这样的一件事情,最最重要的就是我前面所讲的,思想一定要有高度,脊梁骨一定要有硬度,不能够割断历史,“不忘来时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你的根在哪里,将要走向何方。所以我们的教育,培养什么人,这是一点都不能含糊的,很多工作可以犯错误,但是在“育人”上面是绝对不能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中国教育的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就在于我们培养什么人。

  西方教育跟我们的教育,在教育原则、教育方法、教育技能方面,有很多共同的、相似的地方,也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但是在“培养什么样人”的上面,两者是有根本性不同的。因为我们培养的是“仁而爱人”的人,不仅要建设好我们的祖国,而且“一带一路”是要走向世界的。我们中国文化的zui高理想就是“世界大同”,这跟马克思所讲的是吻合的。

  因此我们的教育难在哪里?难就难在价值观取向上,西方教育的价值观取向对我们的冲击,这是最最厉害的。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千万不能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坚决不能培养“空心人”,我们要培养的是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如果我们教育的孩子,连“中国心”都没有,那么,我们为谁辛苦为谁忙?孩子是耽误不起的,因为每一个孩子,就像乘火车一样,他的人生历程都是单程的、无法回头的,因此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都要把好关,要给孩子的心灵播撒些什么,要树我们民族精神的“根”,立爱国主义的“魂”。只有“树根立魂”了,就不怕风吹浪打,就有文化判断力。因此我觉得这是最最根本的一个问题。

  一些西方国家,比如美国,是没有宣传部也没有文化部的,它们的职能全部由美国中央情报局代替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用有计划的宣传手段,把自己国家的这些价值推向全世界。美国一些教授很直白地讲,“我们要用非战斗的手段宣传我们的这些理念,让接受宣传的人认为,这个方向就是他自己选择的”。这些话都是公开发表的,这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因为他们就是要将第三世界国家的人都培养成崇美忘本的人!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要不忘初心,不忘根本!

  3

  我们强调教育要立德树人,培养什么人,应该是全方位的,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参与,而学校更是要担当起这样的重任。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学校现在受“工具领先”思潮影响太重了。尼采说“上帝死了”,终极价值就没有了,有些人就无法无天了,理性价值就被工具价值所代替了。我们缺的不是技能技巧,技能技巧是可以学习的,我们缺的是思想、是精神、是学术素养,是懂得自我的,一个认同自我的主体。我上了一辈子的课,67年了,现在还在培养骨干教师,上午听三节课,下午再评课。我想,这上课、评课,一定要德智融合。所有的学科都是有教育性的,而我们现在“育分不育人,求学不读书”,就把我们学科里面的学科本质特性和育人价值剥离开来了。我做的“德智融合”的事情,就是要让所有我们培养的老师认识到:你的学科是有育人价值的,文科里面的人文精神、忧患的意识,一定要扎根,融进学生心里;理科,就是对真理的追求,要富有献身的精神。应该说中国的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关键就是有没有敏锐的目光发现教材里蕴含的育人价值。上课的时候,不仅是传输知识,撒播知识的种子,而且要撒播做人的良种。要教育孩子明白:在任何情况下,做人的底线是无论如何不能破的。

  我上了一辈子的课,公开课大概上了2000节,写了600万字的教学实践体会。我真正体会到,教师生命和价值是在培养学生当中得到体现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后,我的学生成了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能为祖国服务,为祖国奉献,我说,这就是我生命的价值。上课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知识能力只是攀登做人的阶梯。上课不能教孩子单纯地刷题、抄练,你在撒播知识种子的同时撒播做人的良种,学生的受益程度是不一样的。每堂课都关系到孩子生命的成长。所以,我说,什么是上课?上课就应该是教师在用生命在唱歌,将你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深情,将你对教材的深度理解,将你创造性的劳动,都传递给孩子。如果你只是像机器一样传播知识,那随着你声波的消失,你的教育也就销声匿迹了。你要把课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中,成为他们良好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想,我们最最难的任务就是育人,“立德树人”绝对不是口号,绝对不是标语,要贴到心里头,化在行动上,要让它在所有的学科里、课堂上落地生根。每个孩子都是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每个生命都是非常可贵的、独一无二的,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生命相许,以智启智、以情结情,要让他们懂得:我要做怎样的一个人,我怎样为祖国服务。

  读书做人是我们中国文化里头非常重要的核心。范仲淹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我们要培养的孩子的忧乐观。文天祥大义凛然、慷慨就义时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把自己的生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前途、兴盛衰亡完全结合在一起了。我认为,这就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就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因此,我认为,如果我们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那我们中国的教育真的就是世界上zui.好的了,因为我们培养的“人”是理念最先进的,我们做的事情是实实在在站在地上的,是大家都看得到的。

  文学家汪曾祺说过:人,总要把自己的生命精华调动起来,去努力一搏,就好像春秋战国时期的干将莫邪一样,把生命炼到自己的剑里头。现在出土的干将莫邪,仍然是非常锋利、闪闪发光。我做了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在学做老师,不断地在自我否定、自我改造,不断地超越自己,就是要努力把自己的生命融入我们伟大的教育事业当中,以生命相许,教书育人,而不仅仅做一个教书匠。习近平总书记讲,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这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中国立场、世界视野、忧患意识,要铁肩担道义,敢于担当,因为我们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我们在塑造国民素质,塑造未来的国民素质。这件事情非常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办自信的中国教育,要办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为世界教育作贡献。

  讲得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