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2017年高考状元调查问卷显示公务员家庭出状元,高考状元调查问卷

发布于:百学网 2017-07-31

2017年高考状元调查问卷显示公务员家庭出状元,高考状元调查问卷

  每年高考结束都会对高考状元进行问卷调查,今年也不例外,2017高考状元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已经出炉。今年的高考问卷调查给大家展示了一个结果,高考状元大都来自公务员家庭。这份调查问卷是对全国31个省分状元进行调查,除了状元多来自公务员家庭外,还有哪些关于状元的情况。
 

   2017年高考状元调查问卷显示公务员家庭盛产状元,高考状元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2017年全国高考成绩发布后,相关部门对全国31个省份的60余名省级高考状元发去一份“2017年高考状元问卷调查”,共回收40份有效问卷,涵盖27个省份的高考文理科状元。调查结果如下: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的大学。你像我这种中产阶级的孩子,衣食无忧的,而且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学子或者农村的孩子所享受不到的……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

  2017年高考后,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的一番话引起了广泛热议,寒门是否真的难出贵子?

  根据2017年的问卷调查,40名高考状元中仅有6名来自农村,其余85%的状元均为城镇户口。

  出身于地地道道农民家庭的某省状元陈晨(化名)在接受澎湃新闻的回访时表示,“贵门”的孩子确实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机会多,“家庭背景好,父母学历高,孩子从小能够接受质量较高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在社会交往和兴趣特长方面,这也是我和这些同学的差距。”

  但多数出身“寒门”的状元认为,因家庭出身产生的差距并非不可“弥补”。

  “父母的学历和背景会影响到子女的教育,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无论出身于寒门还是贵门,成为‘贵子’都是一件艰难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成功,都是值得尊敬的。”河南省文科状元吴铮的父母皆在家务农,但她认为学习更看个人的主动性,成为“贵子”ZD的困难仍在于能否坚持不懈地努力。

  同样出身农家的湖南省文科雷咏荃则并不认同父母学历和背景会影响子女教育。“在同一个学校里面,平台都是一样的,家境上的区别就被弱化了。”在她看来,只要进入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老师教,自己学,就足够了”。

  对此,调查数据显示,52.5%的高考状元都来自省级示范高级中学,浙江状元王雷捷、河南文科状元吴铮、海南文科状元李超富和某省状元陈晨等虽出身“寒门”,但其母校均是各自省份的重点高中。

  父母亲硕士学历显著提升全职妈妈职业位列第三

  在家庭教育方面,2017年有10%受访高考状元的父母为硕士学历,相比于2016年受访高考状元的父母亲硕士学历占比4.1%,今年高考状元父母亲的学历有显著提升。

  但2017年受访状元父母亲为本科学历的比例为35%,相比于2016年的46%,则下降了11%。专科学历2017年则为占比22.5%。

  就父母亲职业而言,2015年、2016年两年的调查问卷显示,教师连续两年占比zui高。但在2017年的调查中发现,公务员则取代了教师,成为状元父母职业占比zui高的职业。其中35%的状元父亲为公务员;而在母亲的职业中,公务员以22.5%的占比与公司职员并列第一。

  而父母亲为教师的占比仅为7.5%,其中父亲占比2.5%,母亲占比12.5%,相比于2016年问卷调查中母亲为教师的占比27.8%、父亲13.9%,有着明显下降,“老师的孩子成绩好”在2017年的调查中并不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母亲职业中无业的比例占了7.5%,排名第三,根据对受访状元回访的调查显示,无业中的母亲大多都是全职妈妈。江苏省文科状元李天宇的母亲,就是一名全职妈妈,“从小到大,她都是一位全职妈妈,平时就是负责照顾我。”

  在“父母对自己学习的干预程度”一问中,65%的受访状元们选择了“时常关心但不干涉”,这代表着状元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基本处于关心却不过度的状况,更多的靠状元们的自觉性。

  这种家庭自由在“平时与父母沟通的程度” 中也可见一斑。在该题中40%的状元选择了与父母相处“像朋友一样,时常交流自己的想法”,47.5%受访状元们选择了“关系很好,但自己不会什么话都告诉父母”。

  而在“学校与专业选择上,是否与父母有过分歧”这一项问题中,有60%的状元都表示和父母没有过分歧,父母很尊重自己的想法,仅有2名状元曾在学校与专业选择上和父母发生激烈争论。

  由这三项数据可以看出,状元们大多身处比较开明、自由的家庭中,与父母关系融洽,沟通中基本无障碍。

  状元也爱交际,近8成参加过社团活动,担任过班干部

  在各种奥数、英语、体育等校区、省市、国际竞赛中,状元们也是主力军中的一部分。有55%的高考状元曾参加过英语竞赛,52.5%的状元参加过奥数竞赛,还有32.5%的状元参加过体育竞赛。

  与此相对应的是,2017年近七成状元表示“在高中阶段并没有额外去参加课外补习班”,2016年这一数据则为86.11%。虽然状元们花在课外补习班、兴趣班上的时间较少,但并不意味着状元们就是“书呆子”,相反,他们也有非常丰富的课余活动与人际交往圈。

  在“从小学到高中参加过的活动”一题中,有72.5%受访状元都参加过学校的社团活动,而62.5%的状元参加过文艺类活动,乐器、跳舞皆精通。

  在“是否担任过班干部”一题中,有八成状元表示担任过。而在我们对状元班主任的采访中,不少老师提出他们在班级里都是极为受欢迎的同学,“你别看武子健呆萌呆萌的,和同学老师之间相处起来却都像老朋友一样。”谈起宁夏理科状元武子健,他的班主任李英波形容他是一个非常热情、有趣的学生。

  在学习紧张、压力大的高中阶段,不少学生都要熬夜复习、写作业,然而状元们是如何管理作息的?

  对于“是否有午睡习惯”一题,有80%受访状元都有午睡的习惯,并一直坚持,仅有2名状元没有午睡习惯,这一数据和2016年的状元调查基本一致。

  而在“高三每天睡眠时长”的调查中,状元们的普遍睡眠时间为6-8小时,占比80%,2016年则占比69.44%,符合科学所规定的zui.佳睡眠时间。

  但在“高三每天睡眠时间”里,状元们睡得并不算早,有60%的状元都是在晚上12点左右睡觉,而32.5的状元选择在11点左右睡觉,仅有3名状元是在10点左右睡觉。

  能成为状元,除了良好的作息和学习习惯,72.5%的高考状元认为“心态稳定”是取得好成绩的最大原因,70%的状元称在高考前一晚可以“按计划轻松入睡”,仅有1名状元失眠。

  在“高考时的心态”这一选项中,45%的状元表示自己“比较轻松”,12.5%的状元则是“非常轻松”。

  但状元们在高三时也会出现焦虑、紧张、烦躁等负面情绪,77.5%的状元表示“偶尔出现,但可以自我调节”。而在调节负面情绪上,逾八成状元选择了“自我心理调节”(85%)。

  而除了良好的心态,状元们在学习上的独立和自律也从数据中可见一斑。

  72.5%的受访状元表示平时除了日常作业,会针对薄弱环节额外给自己布置作业。80%受访状元则会自己经常总结学习经验教训。

  在遇到学习瓶颈时,状元们也大多选择独立解决,有92.5%受访状元选择“自己分析薄弱所在”,70%选择“与同学交流探讨”,57.5%选择“找老师指点迷津”。

  高考状元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正值青春年少的他们对爱情同样有美好的希冀。

  40名参与调查的省级状元中,有16人坦诚自己曾经有过恋爱经历,占比40%。其中,除1人觉得会影响学习,其他15人均觉得与学习没有冲突。另有45%的状元表示虽没有恋爱经历,但也憧憬过。

  而在2016年的数据中,则有25%的状元有过恋爱经历,44.44%的状元曾憧憬恋爱。

  将数据交叉对比后,发现男女在恋爱观上有着较大差异。恋爱过的男生为10人,而恋爱过的女生为6人。对于早恋,有27.8%的女生表示反对,有1个女生恋爱过,且影响学习。而男生中有50%憧憬恋爱,41%恋爱过,且不影响学习。

  高中阶段交往过两个女朋友的东部某省状元刘念(化名)算是同龄人中恋爱经历较为丰富的,他认为高中谈恋爱并没有影响到自己学习,“在学校里我们就是互相讨论学习,课余时间聊聊共同的兴趣爱好,双方互相鼓励。”

  而已经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某省理科状元则告诉澎湃新闻,自己的女友也同样很优秀,“她是我同桌,成绩也很优秀,我们经常一起讨论学习,她今年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我们又可以在同一座城市了。”

  但也有恋爱过的状元认为,“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对方,难免分心学习。”她和男友在升入高中后半年选择了分手,“我习惯用理性思维去看待问题,恋爱和学习孰轻孰重,我认为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取舍。”

  调查中,只有6名状元明确表示反对早恋。在大部分状元眼中,高中生谈恋爱可以理解,多了些许爱情点缀的高中生活将成为一段美好的青春记忆。但对于高中生性行为,状元们多数表示反对,87.5%都不支持这一行为。

  八成状元想到国外顶尖高校读研

  在本科院校的选择上,有95%的受访状元选择到“内地顶尖学校”就读,2.5%选择到“国外顶尖高校”就读。

  对于未来的发展,有35位状元表示,尽管还没有入学,但已经有了读研究生的计划。谈及希望在什么高校读研,有65.71%受访状元想到“国外顶尖高校”继续深造,仅有31.43%的状元考虑在“内地顶尖学校”读研究生,这与本科院校的选择几乎相反。

  但相比2016年有83.33%的受访状元想到“国外顶尖高校”读研,2017年出国读研的状元比例有所下降,状元们对国内高校有了更多的信任。

  “西方的经济学又自己的体系,我是偏经济类方向,这会对我的学术道路还有社会实践的具体方面有比较大的帮助。”广西文科状元韩思雨希望在大学时有国外交换生的机会,或者将来读研时出国深造学习。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儿子高考英语140多,小学没有课外花时间,初高中用对方法得高分

文|凝妈悟语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一直提倡的是 孩子学英语越早越好,经历看动画、听儿歌童谣绘本动画音频、阅读原版绘本分级读物的过程 ,用学中文的方式学英语,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孩子学得轻松有趣,词汇量、语感、听力、口语都很优秀。 儿子现在是高...
2023-08-10

高考后才知道的真相:普高当“鸡头”和重高当“凤尾”,区别真大

亲戚家的孩子,中考成绩一般,按照成绩的话,只能上一个普通的高中。但是,亲戚周围的同事、朋友家的同龄孩子,上的都是重点高中,这让他觉得有点没面子。 然后,亲戚找关系、找老师,也给孩子找了一所重点高中,但是是借读的,这 借读费还不便宜。亲戚虽然...
2023-08-10

陪父母摆摊卖菜的女孩,高考680分,报考专业有人点赞有人嘲

文|家有小甜椒儿(作者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张图片不知道您是否看到过? 一个女孩在摆菜摊旁写作业,环境嘈杂,但是她丝毫不被影响。 这个女孩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环境,她叫陈琳,和弟弟一起跟着父母从农...
2023-08-10

高考后要早懂“硕士必读”

硕士必读:高考后就得明白并规划好 所有2023的高考家长和学生,必须明白:硕士必读!只有从高考志愿填报那个时刻明白和懂得硕士必读的道理与路径,才能事半功倍的规划好大学学业,报好高考志愿,让孩子能够早点明确努力的方向和方法,才能在大学里继续创造辉...
2023-06-19

取消中高考就能消除教育焦虑吗?

近期关于取消中考,取消中考分流,普及普高,甚至取消高考,普及大学以降低教育焦虑的建议此起彼伏。出发点虽然好,但显然看错了病,抓错了药。 教育焦虑来自哪里?是中、高考造成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1078万人,招生人数1001万人,全国...
2022-03-07

关于2022年高考和高等教育,教育部最近都说了些什么?

春节前后,教育部频频发布重要通知或文章: 1月26日,教育部长怀进鹏在《人民日报》撰文《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1月2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2月8日,教育部官网发文《教育部2022年...
202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