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睿智、深刻又热情的人
我们与陈老师、王老师一起合影。陈老师是班主任。王老师是副班主任。中间的是陈老师。
我的王俭老师
我曾随我的王老师到某地参加全市学校中期规划专项督导。听课、看材料、参加座谈会,闲暇之余,我们闲聊。他突然说了一句:现在的专家像校长。一下子触动了我,我即问:什么意思?王老师是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教研室主任,2009年全国中学优秀校长首期研究班的副班主任,班主任是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王老师,名俭,既像老师又不像老师,像好兄弟,他的好兄弟遍布各地,是校长们的知心朋友。他是太湖边人,我们是同乡。王老师为人真实,学识渊博,与他交谈,灵光时时闪现,睿智、深刻,有时又委婉、宽容。“专家像校长?”我捕捉他的“灵光”,追问他。他说:一些专家几年培训下来,感觉越来越好,指导越来越具体,指导校长就像自己是校长。
如何理解王老师的话?王老师不像老师,表现在于他不把自己当老师,师道尊严,他自己去掉了“尊严”,与我们弟子直来直去,直爽、开朗,有一说一,有二说二。首期研究班有一个同学群,群里热闹非常,整天问候、调侃、赞美、攻击,像小学生群,叽叽喳喳。这个群,像旷野,树啊、草啊、河啊、鸟啊、野兔子啊,一会儿下雨,一会儿刮风,一会儿出太阳。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许就是一道闪电、一声雷。王老师一会儿是主持人,一会儿又成了“攻击”“调侃”的对象,他的另一个李学生,后来成了大领导,我们叫他“厅爷”,事业有成,建树颇多。不是说他像官老爷了,而是他有了孙子,当了爷爷。厅爷与王老师是一对儿搭档,一个是朱时茂,一个是陈佩斯,一个白脸,一个黑面,此唱罢,彼又登场。不过,他们都是有“灵光”的人,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会让人沉重,或轻松,或启发。“今天的专家像校长”,包括不包括王老师他自己?他像我们校长?我们在群里的形象不是校长,是校长外衣脱去后的“本真”,是“顽童”。
与王老师合影,左二是王老师。
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是我们的“家”,校长的家。
陈主任、代主任是我们的“大家长”,是一个温暖、温馨的地方。
培
训中心的老师,个个既是老师,又都是朋友,就像兄弟姐妹们一样。全国各地的校长,到了上海,无论私事、公事,办完之后,总会去那个丽娃河边坐一坐、走一走,与老师们聚一聚,那是凝聚力。王老师说“专家像校长”,是家里亲人的教诲,我理解的是专家老师们多年来不知不觉地已经转化了角色,忘了自己是专家、是老师,把自己当成了培训的对象,自己也成了“校长”,与校长一同呼吸,一同感知教育,何其好啊。能在教学中转换角色,那是教育的境界。
可是,作为老师,王老师说的“专家像校长”,他不仅仅是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而是进一步的自我反思、自我勉励。他说:我们专家成了校长,往往失去了“高度”、失去了“理性”,落在具体的工作、具体的事务中去指导、去培训。他的上述话没有直接说出来,是我体悟出来的。我还体恤他的如下的话:有的专家从没有在中小学教过书、当过老师、当过校长,怎么能自以为是呢?怎么能这么自信地去“说教”呢?王老师是严格要求、是在思考如何成为校长朋友型真正的好专家。
由此,我也检讨我们校长自己。专家自己说专家不能像校长,那么,引申一下,“校长像老师”对不对呢?校长应该是老师,不应该只是像老师,这是我原来的认识。听了王老师的话,我有所触动。
校长除了具备老师的素质、素养之外,还有校长的特质。
不能仅“是”、仅“像”,否则就不到位了。王老师的语境中,还不仅仅提醒这点,是有更深的蕴含。我们校长往往一到位,就换了一个人似的,本来什么都不懂,一宣布任命,什么都懂,而且成了权威。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是专家、内行,不是学这个学科的,也没有专门的研究,就像这个学科的老师,指手画脚、指指点点,站在那里就像行家里手。站在语文课堂上像语文老师、站在数学课堂上像数学老师、站在物理课堂上就像物理老师,因为在学校里校长位置高,所以就能君临天下,一览众山小。
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一生的财富。王老师亦师亦友,无论是讲坛上还是讲坛下,对我们的影响都巨大的,更多的是潜移默化,是润物细无声。对我们的理论水平的提升,包括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功莫大焉。只要听过他的课,被他指导,都会记住他的风采,真诚而热情。深刻又明睿,有高度又能落地。他说的“专家越来越像校长”,他的本意是自我审视,是不断鞭策自己。我听了更是启发多多。说“校长像老师”,可能会产生歧义,假如说“校长越来越像老师”,或许不容易产生歧义。特别是一个没有做过老师的校长,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虚心学习,理解了老师、走近了老师,变得越来越像老师,放低自己,站在教师立场管理教师,那他则才是一个真正的校长。前不久,王俭老师在群里又说了一句话,振聋发聩。他说:“每个人都是自身经历的囚徒”。在群里,一下子又点燃了火焰,——于内心由火焰喷薄出诗意,再由诗意,我们人人都又沉入了深思。
2018年10月18日初稿,2022年7月23日完稿
高研班首期师生去天安门,参观国旗班操练。
作者: 江南八子 柳袁照
来源公众号:
柳袁照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