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教材开发资源,这个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功,我们怎么做?
围绕教材开发资源,一直被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功。近年来,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资源体系,很好地解决了“有没有”这个问题。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课堂形态更加多元,学习方式更加灵活,资源建设开始面临“好不好”“优不优”的新挑战。今天,我针对资源建设转型,谈一谈自己的初步思考。
资源建设即专业成长
众所周知,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一字之差,意思却大相径庭。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教材是一模一样的。如何破解这个矛盾,教师就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开发体系化、特色化、差异化资源,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正如叶圣陶所说,教材无非是一个“引子”,即使教材编得非常详尽,也不过是某一学科的提要,加上一些必要的范例罢了。叶圣陶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17年,他在苏州的吴县县立高等小学执教,就对语文课程内容进行了大篇幅改造。其中,既有改写的中国古典名篇,如《荆轲刺秦王》、《苏州五人墓》等;也有国外文学佳作,如莫泊桑的《两个朋友》、都德的《最后一课》;还有当时刚刚兴起的“新文学”,如鲁迅的《孔乙己》、胡适的《一颗星儿》等。这里面有根植于当地名迹的文学作品,又有文化思潮的最新动向,还有国外文学的名篇佳作,可谓蔚为大观。
可见,叶圣陶的语文课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让课堂教学与时代同步、与生活相融。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郭靖原本师从“江南七怪”,习得了基本的鞭法、枪术、刀法、剑法、掌法等,然后跟着全真教学到了内功,接着又机缘巧合得到了“降龙十八掌”“七十二路空明拳”“双手左右互搏术”等武功秘籍,最终成为一代大侠。
学生成长也是如此,我们不能把学生禁锢在一本薄薄的教材中,必须突破书本的思维、打破教室的边界,将全社会ZH的资源都引入课堂,用这本“资源秘籍”打通学习的“任督二脉”,让学生人人出彩。
回顾历史,那些超越时代的名师,无一不是巧设资源的大师。他们总会基于教材、超越教材,整合各方资源,为学生成长提供无限可能。
比如,于漪老师在教《说谦虚》一文时,将《尚书·大禹谟》中的“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引入课堂,并与民间长期流传的“半瓶水晃荡,满瓶水不响”等俗语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理解文中论述的深刻性。
李吉林老师为弥补小学语文教材“量少、难度低、名篇所占比例少”的不足,自己动手编写补充阅读教材,前后共编了12册,共约300万字,有效培养了儿童的阅读兴趣、审美情感和探索精神。毫无疑问,资源建设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名师养成的直接影响因素。
从“小资源”走向“大资源”
资源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就是从“小资源”走向“大资源”,从教室场景走向网络场景、生活场景和社会场景。
第一,资源的聚合。
过去,我们往往把课程变成教材,把教材变成知识点,把知识点变成重难点,所有资源建设都是围绕这些重难点进行设计和开发。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让学生很快就能抓住核心所在,但一不小心就会陷入细节之中,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学到了一个又一个“知识点”,学生的视野越教越小、越教越细,头脑里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所以,资源建设要从知识点的局限中跳离出来,从原来的碎片化资源转向专题式、单元式资源,围绕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开发资源,注重微课、任务单、在线课程、拓展资料、作业练习、网络认知工具等资源的内在联系,通过体系化资源支撑学生的完整学习过程。
第二,资源的增值。
过去,教师备课上课更多关注教材和课标,教育资源建设更多关注认知发展,往往会忽略学生社会情感的培育、学习内驱力的挖掘以及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尊重,似乎只要给学生提供了精准的学习资源,就能实现个性化学习。
实际上,真正的个性化学习不仅是学习资源的精准推送,而且是学习关系的高度匹配。未来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分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呈现出来的非认知特征,包括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投入程度、课堂交互情况等,匹配适合的学伴和导师,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良好的小组分工和师生关系也是一种稀缺资源,格外值得重视。比如,在小组活动中,教师要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设计不一样的角色和任务,提供差异化的目标要求和评价标准。教师也要从“教书为主”转向“育人为重”,根据自身特长承担生涯规划师、学业指导师、心理疏导师等新角色,促使师生之间形成更加密切的情感连接。所以,未来教师不一定是无所不知的知识权威,但一定是充满爱心的引导者,一定是学生精神成长的领路人。
第三,资源的延伸。
过去,很多资源都是校内自产自销,教师把讲课内容录制出来让学生在网上观看,资源建设仍然没有摆脱班级授课的限制。未来,资源建设将会突破教室和校园的边界,通过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让“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成为可能。
英特尔曾经发布过一个“未来课堂”的视频,教师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桥梁知识。这个视频打动我的不是那些炫目的新技术,而是一个并不起眼的教学细节:当学生反复尝试也无法做出符合承重要求的桥梁模型时,授课教师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将桥梁工程师引入课堂,对学生制作的桥梁模型进行指导,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对于每个教师来说,课堂教学质量越高,你就会感到越力不从心。这时,教师就要善于借助技术的力量,联结外部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教室里就能和科学家联合开展科学实验、与工程师共同研发项目、与艺术家合作创作作品等。
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开发
资源建设要避免各自为战,必须注重区域统筹和学校协同,组织教师开展“多兵种”联合作战,擅长讲课的来讲课、擅长做教学设计的来做设计、擅长做课件的来开发课件,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资源质量,也能减轻教师负担。各地也要加强区域统筹,注重学校之间的有效协同,建立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扩大名校名师资源的覆盖面。必须说明的是,资源建设不能都是教师开发,要充分利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和网络开放课程资源,适度引入市场机制,发挥社会力量优势,汇聚形成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库。
一方面,让全社会变成学生学习的“大课堂”。社会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宝库。以“抖音”为例,很多人将其视为刷短视频的娱乐工具。其实里面有许多宝藏博主,他们本身就从事科学研究或科技研发,出于个人兴趣在网上制作科普视频。如果把这些科普视频利用起来,“抖音”也能变成教育的资源平台,既可以成为学生的学习素材,也可以成为教师的辅助支撑,甚至还可以与宝藏博主连线互动,助力解决中小学开展科创教育普遍遇到的专业师资匮乏问题。
另一方面,任何有专长的人都可以成为“教师”。教学的提供者不仅是教师,也可能是农民、医生、工程师、科学家等。
特别是,家长是一个教育资源宝库,也是学校教育的战略合作伙伴和天然同盟军。学生家长从事各行各业,具备不同专长,职业活动往往涉及学科知识在真实情境下的深层次运用。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将家长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在职业行为和学科教学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从而拓展课堂的深度和广度。
一旦把视野打开,我们就会发现:博物馆、科技馆可以变成“教室”,田野、工厂可以变成“校园”,科学家、工程师可以变成“教师”,任何可以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是“学校”,学生成长将会拥有无限可能。
作者 | 曹培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
来源 | 文章内容据作者在第八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主论坛演讲整理而成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