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怎么备考复习
这道题我会,我就是备考一个月上岸三支一扶的。考的是甘肃的岗位,笔试只考一门公基,加上面试总共准备一个半月。有的地方还考职测和写作,那就要多花点时间准备了。
当时备考的时候刚刚毕业,对未来还很迷茫。看着身边的朋友结婚的结婚,考研的考研,工作的工作,可急死我了。想考公务员来着,但是清楚自己的水平,去了也是当炮灰。估计我妈看着我天天搁家里混吃等死的也挺着急,就一拍大腿说让我去考三支一扶。
当时我还不了解三支一扶,对它的印象停留在去村里工作。还是上网查了查,发现三支一扶福利挺多的,工作也不用下乡。反复斟酌后决定报名考试,反正呆在家里也没事干,那还不如去复习考试。当时离考试还有整整一个月。
“草率”的做了决定后,立刻马上就开始了辛苦且充实的备考生活。现在想起来还是觉有点佩服自己,当初能坚持下来真不容易。决定了就要立刻开始学习,要不然一年半载的都不够用。一天保证六小时沉浸式学习,一个月准备不是问题。要是一天保证八小时高效率高质量学习,不到一个月时间完全可以做到。
备考那段时间,早上6点就起床开始背书了。公基的知识点本来就很多很碎,一部分知识靠背,另一部分知识要理解性记忆。公基考什么应该都知道,就是时政、法律、毛中特、政治经济那些。
背一小时之后去吃早饭,吃完早饭就开始上午的学习。一般上午的时候看中公的教材和听毛迪三支全课。中午吃完饭午睡一会,保证下午精神充足继续学习。下午的学习很固定,基本就是做题了。吃过晚饭后看半个小时新闻,这时候也是放松神经的时间。晚上一般花3个小时整理白天学习的内容,总结一天学到哪些还有哪些是明天要学的,有错题的话就把错题整理好。
当时是全职在家备考,准备的很充分。特别是很多人都觉得比较难的经济题,我考试时的五道全做对了。有几个题都是毛迪讲过的类似题,就是换了换单位,这几分等于是捡的。
当时出笔试成绩和面试名单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开心,就觉得以后终于不用再每天学习了,尽情吃尽情谁尽情打游戏很爽。不过爸爸妈妈倒是挺开心的,笑的合不拢嘴。
啰嗦这么多就是想告诉你,其实三支一扶考试的竞争并不大,公基也没有想的那么困难。我没有一点点考编的基础,还是通过一个月的准备考上了。
认真备考找对方法,上岸也可以很简单。接下来就是具体的经验介绍了。
怎么选择资料
我当时的资料也就三种,第一步是先看中公的教材,把书本上的知识大概过一遍。看的过程把重难点都标记出来,碰到自己不会的也在旁边做个标记,之后听课时去解决它。
第二步就是跟着毛迪三支全课一边听课一边看书,同时做好笔记。
考三支的人手一本一套毛迪课,跟着听就完事了。老师讲的内容全,节奏紧,我听课的时候顺着老师节奏理思路每个模块知识点都弄得很清楚,记的也牢固,听完课直接就去刷题适应很快,一遍下来,能保底70分以上。
第三步就是模块练习了。我当时用的是粉笔的公基5000题,根据章节划分进行专项练习。这样能知道自己到底哪些知识点掌握的比较薄弱,也能根据做题情况进行针对性地查缺补漏。
怎么高效做题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自己做题做了那么多,可是正确率一直提升不上去。这里我想说的就是,做题多是没用的,关键是要怎样高效率去做题。把做的每道题都弄明白,那么做1道题就顶的上别人做10道题。
首先不建议采用题海战术去做题,这样虽然题量上去了,质量却参差不齐,会很影响题感。题感这个东西很神奇的,有它加持做题无比顺畅,正确率也蹭蹭蹭往上窜。说到底这种感觉是不能强求的,只能在平常练习中摸索了。
其次就是重视整理错题这个环节。可以去看看哪个学公基的人都有错题本,准确来说是知识点本。它的重要性我就不赘述了,怎么整理才最高效?每个错题旁边都应该写上做错的原因,和这道题涉及到的知识点。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仔细规整好,方便以后查看复习。还有整理错题时题目长就不要抄下来,直接减下来贴到本上,省时省力。这样还能加深记忆,以后再碰到错的几率就不大了。
不要忘了做真题啊,近五年的都做一下。真题才是每年考试的引领者,准确指明了考试题型和内容。做真题时就认真点,不拖时间在考试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然后是仔细对答案,静下心来记记答案。有时候做题两小时,对答案整理却要四个小时,所以一定要有耐心。
怎么把握好考试时间
笔试时间一般是一个半到两个小时,题量还是挺多的。平时做卷子时就要树立起时间意识,模拟真实的考试时间,同时在练习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拿到卷子之后不要着急答题,先把卷子浏览一遍。了解总的题量和分值分布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粗略地分配一下每道题要用的时间,难题分多点简单点分少点。
考试时肯定会有一部分难题,实在想不出来就先跳过或是猜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怎么在有限的时间里拿到更多的分。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没有思绪的题上,不如往下做,先把会的题拿下。有时间的话可以再回过头看别的,千万不要一直死磕一道题。检查卷子时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不要轻易改答案,我就吃了这种亏。
怎么蒙题
当自己不确定答案的时候,就选第一眼看着的答案的那个答案,重视直觉思维。我们的直觉思维是在过去的经验和知识上产生的,说仔细点也算是一种做题技巧。平时练得多看得多,有些知识点没有完全背下来,却在潜意识里留下了印象。最后总有一两个完全没感觉的题,那就全选B吧。
我出笔试成绩后就开始准备面试了,以前一点面试经验都没有。为了面试特意买了一本粉笔的教材,看书学了几天。之后就是找到每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多练习多说话。我还参与了几个一块备考的人组织的面试练习,对于找到自己的不足挺有用的。
题目怎么开头
综合分析题是必考题型,还经常占据第一道题的位置,重要性是不言而喻。如果这道题能开个好头,就能够给考官留下好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到下面回答的评分。
①点明本质的开头。
对于一些社会现象,一开始上来就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直接点出关键问题的核心。比如:对于城市中单身月光族越来越多等现象谈看法,开头其实就可以点明本质。城市中单身月光族越来越多,表面上体现的是年轻人肆意洒脱的人生态度,本质反映的其实是当下年轻人对生活缺乏规划和个人主义盛行的情况。
②引用金句的开头。
有时候可以用积累的金句作为引子,引出下面的答案。比如与榜样、英雄有关的话题: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优秀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平凡出自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例如对疫情中的逆行者谈看法,就可以这样开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这些逆行者们的故事让我觉得非常的动容。
③运用背景的开头。
遇到政策理解题时可以用背景开头。比如思考某个举措或政策出台前的背景面临哪些问题,并且去分析这些问题的危害,再去谈举措。例如对民法典中对于高空抛物从严处罚规定谈看法,就可以结合背景开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高楼越来越多,相伴随的高空抛物的现象也就愈演愈烈,高空抛物轻则影响市容市貌,重则致人受伤甚至是死亡,因此这个规定应运而生。
④结合个人经历的开头。
当面对一些题目缺少相应的知识储备时,可以感性结合个人的感受作为切入点。比如对当代经济谈看法的时候就可以结合个人经历:代经济已经充斥着我的生活,日常的快递代购,甚至是外卖跑腿都给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
怎么计划组织活动
计划组织题也是必出的题,可以是会议、调研、座谈会等形式。对于这类题不用太害怕,要学会利用题干信息快速找到突破点,回答出具体内容。
①把握活动形式,快速破题
不同的题目会提出不同的活动形式要求,不同的活动开展起来侧重点各有不同。比如调研强调的是信息收集和整理呈现,宣传重视的是形式多样和效果保障,培训侧重于讲清培训内容、课堂主体、课堂形式以及学习效果等。把握这些不同活动的侧重点,可以避免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
②充分结合活动主题,针对性作答
计划组织的题不是盲目出的,经常会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出。比如:开展“直播带货,助力脱贫攻坚”,商品、直播内容以及直播效果保障都可以和“脱贫攻坚”这一主题结合起来。
首先,针对“商品”可以选择具有本地特色,且有一定产业规模的优质产品作为销售产品。其次,针对“直播内容的设计”可以包括三方面,一是介绍产品优惠力度,二是现场展示品尝或是体验介绍,三是视频连线农户介绍产品生长和加工环境。最后,针对“直播效果保障”要做好网络环境搭建,还有添加库存、解疑答惑、红包抽奖、发放优惠券等等具体步骤。直播结束后跟进做好农产品保鲜发货及售后服务工作。
好了笔试和面试的备考经验我先分享到这,以后想补充了再继续更新。感觉到我的真诚了就给我留个赞吧~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