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高考看教育怎么变
作者 | 沈祖芸
来源 | 得到APP,本文由作者授权转载
2019高考刚结束,我们还在看热闹,教育家们已经透过“新高考”这根教育指挥棒,探讨教育的新变化新趋势:教育与学习的思维方式如何转变?学科核心素养与社会发展是什么关系?老师该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家长怎么办?会对我们每个人有何影响?
独立教育媒体人沈祖芸与10位北京上海名师深度交流,谈了他们对“新高考”的理解,和教育将会怎么改变。
作为首批试点省份,上海“新高考”已经实施了3年,一切似乎很平静,但平静的水面下正在孕育着学校变革和学习革命。
无论是上海的化学等级考还是全国理综,主要有三个变化:
1.更注重考查学生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试题的情境素材更多来自于生活实际、工业生产、课堂实验,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接受信息、理解信息、利用信息有较高要求。
2.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如今年对合成氨的新反应、汽车尾气排放与环保以及新能源技术等的考查,就是要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3.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如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重整反应,检验铜与浓硫酸反应后是否有二价铜生成?在考査学生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这样的新趋势必然让我们重新思考“今天怎么学化学”,我觉得三方面要改变:
1.教学方式要转变。如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如何进行学科思想的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都是教师必须去面对的现实问题。
2.学习方式要转变。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质疑?发现和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3.评价方式要转变。必须多方位、立体式、过程性地评价,而不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
考试变了,教育观念也需随之而变,教育需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拥有智慧和充满灵性的生命。
上海新高考三年来的政治试题内容覆盖了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学科特色鲜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国际国內热点议题,聚焦时代风云变幻。
比如,试题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5周年、《外商投资法》的制定、人类首次给“黑洞”拍照等都作为情境,要求考生运用学科知识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引导他们关心时事热点。
尤其是试卷关注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现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试题结合我国居民日常活动平均时间变化的统计图表,考查考生读取整合信息并加以分析说明的能力。又比如,试题创设了高三学生制订生涯规划这一和每个考生相关度很高的情境,要求考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和“行为选择”。
这一导向将有效引导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老师们在“教政治”转向“学政治”的过程中开始了有意义的设计。比如,以水平二所代表的合格要求为例,老师们设计如下问题:
① 哪些形式可用于历史“回顾”?
② 哪些资源可帮助学生“回顾”?
③ 哪些过程是“逻辑证实”?
④ 哪些过程与方法可以辅助“逻辑证实”?
⑤ 如何建立问题①与②的内在关联?
⑥ 什么是用基本观点作“回应”?
⑦ 如何选择“当前突出问题”?
⑧ 选择依据是什么?
⑨ 如何建立问题⑤与①②的内在关联?
⑩ 上述这些问题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展开与呈现?
可以确定,不同的课堂,不同的教学对象,会形成数量无比庞大的问题群。需要师生共同设计、共同甄别。对政治教师而言,政治课教学是一种建立有效关联的过程,知道哪些要素的关联能形成问题,如何设计问题以及如何使用问题,如何把问题与学生作用于一体等等。
纵观近几年全国卷文综历史部分和上海高考历史卷在命题立意、题型特点等方面的变化,不难发现“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趋势越来越彰显,也对当前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于教学目标。
历史教学的目标将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人格塑造、方法掌握和能力培养。
1. 在人格塑造方面,要引导学生在咀嚼“岁月味道”和品鉴“人文底色″的过程中,拓展视野与境界,形成思想的大格局和情感的高层次。
2. 在方法掌握方面,树立唯物史观,培育家国情怀,坚守民族文化并兼具全球素养,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3. 在能力培育方面,在古今贯通、中外结合的基础上,能够“从小处手,从大处联系,从深处思考”,形成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创新思维品质。
关于学习方式。
博览“史事”意在求知,穷究“史实”意在求真,深谙“史识”意在求通。聚焦核心素养的历史学习要从知识的习得转向思维的训练,从被动强迫式的灌输转向主动有意义的建构,从浅表零碎信息的获取到深层复杂智慧的掌握,追求不仅能够“博闻厚学”迸而“格物致知”,最终达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境界。
关于课堂组织。
全国卷开放式论述题的新设置和上海卷小论文的长期实践,要求培养学生洞悉史实的专业眼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构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使课堂生态由标准化静态呈现向个性化动态生成转变,促进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历史学习共同体将成为课堂主流,通过师生互动、伙伴互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总体感觉高考的大走势都在考査学生置身于真实仼务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许考查的知识点并不难,关键要有思考力—一往往会岀现,题目看似不难,但为何别人想到了自己却想不到呢?那是因为我们平时缺乏良好的思考习惯,这种思考力体现在关键时刻能否追问自己几个问题。
譬如作文就是一道ZD的思考题。儿子毛毛读高中时曾经说过一句话,写作文就是自己给自己提问,不断地追问自己,作文也就写出来了。比如围绕“中国味”,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追问路径与行文线索。但关键在于“这段话可以启发别人如何去认识事物?”这是核心问题所在。也就是“作者从异域音调中寻找到音乐中的中国味”,从中可以看到人们是如何认识事物的,又带来哪些启示。
为破解这个核心问题,你也许会进一步追问:究竟什么才是中国味呢?有哪些中国味,又与哪些中国文化符号、文化性格与审美文化息息相关?在全球化的时代,于个人、于民族,我们坚持寻找“中国味”的意义何在?
当然,我们需要进一步切入核心问题——“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如何认识事物”:为何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才让“我”更好地感受并寻找到“中国味”,这有何启示?作者的审美与文化选择,有何变化,对此又有何启示?
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与不同的结论,但追问厘清了审题核心,辨析了关键概念,发现了分析路径,最后也形成了自己的结论。
又如“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样一个我们70后非常熟悉的儿时命题作文或许会让00后大脑空白,这么熟悉的话题如何写出新意来才是难点。
但如果我们追问自己“究竟什么是劳动?劳动能给自己与他人带来什么?现代生活我们如何重新定义劳动的价值,劳动仅仅意味着为生计所累之吗?等等,也许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当然这是一篇演讲稿,或许我们还需要思考”我是谁、写给谁、我需要传递什么主张,我如何传递“。事实上,任何一篇高考作文题,都能通过一个追问系统形成自己的审题立意与行文思路。
作文如此,其他学科也可以通过不断地自主提问、自我追问中发展关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思维,这就需要平时的学习引导学生多追问自己几个问题。
多往本质处追问,或许我们就可以认识到高考数学题中“双曲线的性质和数列极限的本质”多注重基于证据的追问,或许我们对于建立观点、结论与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多通过类比一下想一想,或许就很容易将光电效应的理论在力学情境中进行迁移了。
学会进行转化一下想一想,联系起来想一想,从对立面想一想,问题化学习的思考力在这个过程中就逐步形成了。
不言而喻,高考正在变脸,今天我们再也不能说“指挥棒不变学校很难变”这句话了。
高考的脸怎么变?我想到三句话:
一、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高考作为我国最为严肃的考试之一,越来越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对学科核心观念的理解体现在对特定情景的问题解决中。而新情景看上去很新,其实情在书外,理在书中,核心原理和知识又都在书中。因此对学生学会学习特别关注。在特定的时间内获取信息、分析并解决问题,体现了对学生即时学习能力的要求。因此,学会并不等于能考好,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二、从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到积淀核心素养。
对学科基本观念、基本原理和学科本质的理解,往往成为命题人最为看重的素养。不管是数学还是语文,还是其他学科,对科目本质的理解和把握是高考获得高分的关键。
三、高考正在发挥教育指挥棒的正效应。
高考是风向标,要引导学校教育教学走在正确的轨道上,面向未来,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影响社会发展,21世纪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要深刻思考到底该教什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怎么教才正确而有效,怎么知道我们的策略是有效达成了目标,这需要学校作出变革。
由此,我想到两个趋势已经浮出水面:
一、单向灌输知识的时代终结,教师角色正在重新定义
美国互联网思想家戴维·温伯格说过:在知识网络化后,教室里最聪明的绝对不是站在讲台前上课的老师,而是所有人加起来的智慧。也就是说,进入学校3.0时代,学习不再依靠传统教师。学习资源的创生将被那些卓越教师所包揽,讲授型教师职位会缩减70%,教师的主要工作将是创造性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陪伴者。
二、升学将基于信任而不是分数,教育进入后文凭时代
大数据、人工智能很重要的特点,是能跟踪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瓶颈在什么地方,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未来的学校评价将不再是简单地给出分数,而是注重学生发展。学生数据的及时感知、信息获取和智慧决策将实现自动化。所以3.0学校,课程证书的意义和价值会远远大于文凭的意义和价值。一所学校的课程不可能都很棒,不同学校里最优秀课程的组合将使一个人变得更卓越和更优秀。
面对这样的趋势,我想说高考已经准备好了,你准备好了吗?
今年是北京“老高考”的最后一年,在即将迎来新高考之际,北京高考并没有表现为固守传统,而是连续两年不断深化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两年来的命题新气象让学校开始思考如何展开静悄悄地学习革命。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体现了稳中有变的生长趋势,继续在各类文本的阅读以及写作表达中,实现对于考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各方面素养及能力的全面考查。纵观今年8套语文试题,亦可发现一些新的时代动向。
一、文化类内容比例加大,对学生文化经典合理性解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今年高考试题各类阅读文本,涉及文化、文明类內容眀显增多,无论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还是世界格局下的跨文化,都有了诸多涉猎。
如北京卷对于《论语》的考查,既有语言知识方面的解读考查,更有文化经典中思想理解层面的考查,最终达成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与吸纳,其中对于核心观点的理解,为同一语句提供不同理解,要求考生面对文化经典,在合理解读的基础上体现个性化解读。
北京卷作文“文明的韧性”更是直接把文化放在传统与现代的一贯性上来设题。这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备考中,面对丰赡的文化资源,可通过“目标有限化”“精读情境化″等途径,在涉猎的基础上实现精读,在不同情境中达成合理解读。
二、实用类表达受到重视——对学生结合真实情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
今年全国卷作文,提供了演讲稿、家信、慰问信等丰富的实用类文体及语境;全国Ⅲ卷作文,”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也是考生们熟悉的毕业季学习生活镜头。这些真实的学习情境,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驱动了考生的写作内动力。
此类题目的解答,归根结底是实际问题的理解与处理,考生要根据受众、场合、目的,围绕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写岀得体的文章,有的还要适合口头表达。
这要求考生平时须融入生活,关心时事,体察人生,敏感捕捉生活的快乐、伤感、愤懑、纠结、失落、平和……因为这是真实的生活。
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要想准确地融入理解,连缀成文,表达自我,还要逐渐探索建立处理不同冋题的结构模型、程序路径,不断释放毎一类型仼务的量规要求,并随时调控学习的方向和节奏。
三、思辨类题目越发成熟——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与提升提出了深层要求。
纵观语文高考题,几乎每套试题都在核心能力的考査上体现了思辨性,从诗歌作品的比较阅读,到文化典籍的多元理解,甚至像全国Ⅰ卷作文关于“劳动”的不同观点的碰撞,不一而足。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及训练中,既要重视语言的储备及运用,又要关注思维的严密、深刻、灵活、创新,进而追求思维的批判性和思考的独立性。但思维本身不可能凭空而生,需要在逻辑的框架内,借助语言的运用,通过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逐渐生长出思维方法、思维结构和思维个性,在此基础上进而追求世界观和方法论达成有机统一。
2019年6月8日下午,随着高考考生走出考场,北京正式开启了2020年新高考倒计时。2019年,虽然是“老”高考的收官之年,但是新高考的理念和价值导向却在近几年高考中已很显见。正在到来的新高考正在追问个孩子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去迎接未来的人生。
我觉得今年高考有三个“一以贯之”
一、落实育人为先一以贯之。
高考试题充分体现了时代性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帮助考生从高考试题中思考个人与时代的关系,思考时代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从而达到高考育人,并引导教育教学育人的全过程。比如语文大作文第①题“文明的韧性”,考生要从中华文明“韧”的精神实质去领悟,又要深入思考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实需求的理解。
二、落实思维品质考查一以贯之。
今年北京卷的阅读理解试题,进一步加大了对考生概括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突出对主干信息和语篇的关注,考生要能够理清作者的思路和对文本深层信息的理解,能够读懂文章的弦外之音。
例如语文的第6题,对考生思维的理解性和批判性更强,考生要把握多文本三则材料的观点,必须要有自己的文本理解,正确理解文本,把握文本的内在逻辑,能够面对各种观点立场理性分析,有自己独立的选择和价值判断。认知水平、学科思维品质和综合思维能力将是决胜的关键。
三、落实问题解决能力一以贯之。
冋题解决能力从实践中来,北京卷通过对各学科实践应用的考察,帮助考生感悟学科的价值,提升对问题解决能力的理解和认识。比如,英语语法填空试题,阅读理解A篇和C篇,完形填空语篇的主题,均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题材丰富、正面引导。英语书面表达第一节没有提供具体的交通岀行和必备衣物等信息,考生要基于生活经验和实际,给英国好友提岀合理的建议。试题有效帮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体现了文本的真实性和基于现实问题的能力解决要求。
昨晚,在做完今年北京卷高考试题收笔之际,想起了去年今年两次美国教育考察之行中我采访了近30名中国留学生时的感受。
当我问到,“你觉得是什么帮助你走进了世界名校?”大部分学生认为,清晰的目标、强烈的兴趣和良好的时间管理是动力也是方法;
当我问到,“你对现在就读的中学生有什么好的建议吗?”他们的声音似乎来自不同的频道,有的谈到阅读,有的谈到爱好,有的谈到学校,有的谈到规划,有的谈到沟通,有的谈到合作……
当我问到,“你对现在正在准备高考的同学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尽管他们有一半没有参加过高考,但是他们的建议与今天高考试题的理念和价值导向又有了奇妙的同频,有的谈到“你是谁很重要——个体的独特性和中国学生的文化底蕴”、有的谈到“要真正理解学科知识的內核和精深”、有的谈到“要把问题解决能力的养成落到每一天的学习中”、有的谈到“高三不能死读书,要抬头看世界”……
唯独没有人谈到学业成绩,似乎这就像无时不刻要呼吸的空气一样不足为谈,也更像是过程和结果要一脉相承一样。
来自三个“当我问到”的这些不同频道的建议,仔细分析又殊途同归,书本学习一定不是学习生活的全部。正如一位哈佛大学的博士在一次交流中讲到,我的天24小时,除了8小时睡觉外,专业学习、爱好发展、与他人交流合作构成了我的三角形,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成就了我走进哈佛。
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没有理解就没有能力,没有实践就没有经验。
面对今年高考试题,展望未来的趋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过程和结果要一以贯之,理解和能力要一以贯之,实践和经验要一以贯之!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学生。
作为一名连续带了三届高三毕业生的化学老师,我的第一感受是“试卷里面做实验”,而且这样的比重越来越大。
实验题取材广泛。有源于教材的、有联系生活实际的、有结合科技前沿的。
实验题突出了学科特点和学科思维。实验不仅要会做,还要会想,进一步提升到还要会设计。
我的第二个感受是“从解题逐步向解决问题迈进”。
近年来,高考试题的综合度越来越高,即解决一个问题用到的知识点不再单一,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建构,迁移、应用。
联系更多的实际问题,考查有一定再创造性的生成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
突岀了各个学科核心素养提岀的能力要求。死记硬背的“死知识”考查越来越少,而学科逻辑、学科方法、学科思维、学科核心概念等成为命题立意的核心。
综合能力要求越要越高,比如在信息提取、信息解读、信息整合、信息解答方面,进一步加强了要求。
这样的变化带给我们教师什么启发呢?不得不说,教师越来越难当,必须不断地持续学习。当我面对学生的时候,我总在想:
什么是真做真想:对于理综来说,教材中的实验真做是必须的,但这远远不够,还要把开放性,真实性、过程性、学科特点融入其中,必须把做中学,学中做贯彻好。不仅如此,还要进行过程性的评价,比如为什么想,如何想,想什么等问题回答清楚。
同时,纸笔测试虽然重要,但考查不了学生到底学的如何,以及如何进行的学习,所以题海战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考的需要。
还有,以设计思维、以逆向教学方式、以指向学生人格成长、终身学习、学习力、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教育思维一定会成为主流。学会放手,有能力放手,是所有学校面临的挑战,也是学生面临的挑战。
不少孩子看到数学就害怕,认为数学是“抽象的符号、繁难的计算、枯燥的推理、浩瀚的题海、重复的训练、八股化的考试”,其实,数学有形式之美、思维之美、应用之美,本质上更应该是“简洁的语言、精巧的构造、严谨的结构、代数的优雅、几何的神韵、清澈的理性”。
这些数学之美正在随着高考命题方式的改变而逐渐呈现出来,但在呈现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适应。
从2019的数学高考来看,就出现了出卷人与答卷人“频道”的差异现象。
岀卷人:“今年的高考数学试卷着重考査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学科素养导向,注重能力考查,全面覆盖基础知识、增强综合性、应用性,以真实情境为载体,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在数学教育、评价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从岀卷人的表述上,没有发现对于数学的考察出现方向性的改变和历史性的跨越,只是更加强调综合性和应用性。
答卷人:2019高考数学有多难?维纳斯的身高、全国卷的云彩、品三国、读易经,做数学你得有文化,会算卦,除了数学试卷出现物理题,解析几何成为压轴题等已知的故事外,网上还流传着很多猜测与故事。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今年的高考数学题,考生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我仔细分析今年各地高考数学卷的特点,并没有发现在数学思维的深度和数学方法的难度上加大考察力度,但是增加了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考察方式和力度,这是造成学生不适应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平时以刷题为主的应试训练下的学生,更是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从某种意义上说2019是高考数学走向基于学科素养的转折之年,这也是未来的趋势与方向。
分析今年岀卷人与答卷人岀现“频道”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课堂没有跟上出卷人观念更新的节奏,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恐怕还远未在学校的数学课堂落地深耕,核心素养强调基于真实情境,强调学科思维和学科本质,强调知识的综合应用。
今年考生倍感痛点的试题,从维纳斯的身高到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问题,以及“独孤信的印信:半正多面体”问题,无一不体现以上特征。不管是基于考试还是基于数学人才的培养,数学课堂教学的变革都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数学是很多学科的底座: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无线电波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打开;图像压缩、信息加密、CT扫描谷歌大海捞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人类历史上每一项重大事件的背后都看得见数学的身影。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张3600年前的古埃及莎草纸,记录了87个数学问题;尼罗河每年6月至9月河水定期泛滥淹没原来的土地田亩界限,需要重新测量。几何学应运而生,古老的埃及数学在此基础上萌芽发展。古希腊、古埃及、中国……甚至历史上的强国都是数学大国。
这些富含人文情怀和科学前沿内涵的点点滴滴都与数学发生着微妙的联系,这些逐渐走进了高考的视野,是一件好事。但需要我们的学生真正开始“学习”数学。
即,关注基于数学学科和生活主题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典型的实践过程和真实的探究、创造、协作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才能有责任担当意识关注学生在数学项目学习、真实情境下的思维品质和态度,才能有统整建模的意识;关注学生的思维生长、审美层次的,才能帮助学生寻找思维停靠点,走向“启迪智慧、点化生命”的高度。
今年是北京现行高考制度的最后一年,是北京实行理综考试模式的最后一年。纵观今年的北京理综试卷,在整体试卷结构和內容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试卷对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以及紧密结合社会生活,让学科知识回归生活的特点依然鲜明,与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紧密关联。具体特点如下:
一、更加强了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
不论试题素材的选择,还是试题考点的设计都眀显体现岀对茡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很多试题素材的选择比较新颖,提供的情境是真科研、真问题、真情境,既有一定的信息量,也有一定的复杂程度。
例如:农作物育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分析、确诊汋流感患者后的应对措施、根据新情境下的实验现象推导实验结论等。死学死记考点的学生很难应对这样的题目。
二、更突出了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察
理综试卷中的题目,不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直接涉及的实验题目或者以实验做背景的题目明显增多,凸显科学课程的学科特色,体现了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提供的实验背景是真实的科研实际,且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例如:抗癌药物的合成、流感病毒的免疫防治等,体现了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更体现了与现实生活、真实生活的紧密关联
不论是物理、还是化学和生物试题都特别注重紧密联系生活,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环境保护、关注科技前沿的特点,将生活中实际问题引入试卷,有明显的让知识链接生活,引导教学回归生活的导向。
例如:北斗导航卫星、玉兔号、冬奥会速滑服、废水处理、氢能源、光伏电池等素材均岀现在试题中。另外,一些题目的设问要求学生回答“可能的原因”“应对措施”“可行性”“设计思路”,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也有一定的考察。
如果让我再给孩子们提点建议的话,我会说,需要更有意识的加强能力培养和训练。
例如:重视学习过程,改变只关注结果、结论的学习习惯;改变机械学习,死记硬背的习惯;改变不重视实践,花大量时间刷题的习惯养成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习惯;养成运用所学内容解释、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养成关注生活,重视实验,重视学习过程的习惯等。
在问题解决中,在实验探究中,在深度的思考中建立起初步的科硏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能力和素养。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