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文言文训练(7)翻译3

发布于:百学网 2020-11-03

文言文训练(7)翻译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赠丁掾序

  [清]侯方域

  丁掾治其室成,其僚若友相与贺焉,而请于侯子为之文。曰:

  今吏治之所以不古者,以择其吏胥者轻也。若丁掾①者,可谓能佐其上矣。先是,太守徐公来莅是郡,洁清而威严,犂然②不可欺,于是畏犯法者,皆缩不敢前。徐公明而善知人,独谓丁掾循循者可用也。终徐公之治,掾自守廉,而事上官谨。徐公去,其所以事其后之太守者亦然。盖掾之辟于公府久矣,迄无赫赫名,当世以此贤之。呜呼!掾者,郡邑所推择以佐其上者也,使尽若此,吏治其有不古哉!

  吾闻治之成也,其源逮下,朝廷正则其官贤,官贤则吏自不敢为不肖;弊之革也,其流连上,吏不骫法③则官无败事,官尽无败事,则推而广之,朝廷亦无稗政。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往者天下之仕出于一,虽未必其人尽材而贤,而谙练者或二三十年,最少者亦且十余年,竭其力于文学,而又束之以律令,其于一切之章程,皆口能熟之,而手能习之,上呼则胥趋,上画则胥诺而已。行之百年,而其势积轻④,而杂于是,其中虽有杰异可自见者,亦遂不自爱惜,而消磨无余。故其政之得失不在吏。

  然则由今之俗而欲如昔者用所不择之吏未有不败者矣何也得非其独得而失非其独失也且天下殆未睹廉谨之效也。由今思之,果自守廉,则于人无多求;果其事上官者谨,则不依倚于非其道。无多求,则其俗安;不依倚于非其道,则其政肃。政肃而俗安,虽天下盛治,可想见也。故效于其职,无大小也,惟效其职则理。苟身实任其职,而以为小者不足为,则进而一邑之令,进而一郡之守,更进而天子之相,位愈尊则愈易旷,名愈高则愈易诿,又岂有绩用之可见耶?

  掾,敬勖矣!苟能守其廉谨而勿失,则所成就殆未可量也,区区以其居室长子孙已哉?

  (选自《壮悔堂文集》,有删改)

  【注】 ①丁掾(yuàn):其人不详。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②犂(lí)然:明察,明辨貌。③骫(wěi)法:枉法。④积轻:积久(或时间长了)而被轻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丁掾治其室成 治:修建。

  B.当世以此贤之 贤:尊重。

  C.官贤则吏自不敢为不肖 不肖:没有才能。

  D.故效于其职,无大小也 效:尽力。

  解析 不肖:品行不好,道德败坏。

  答案 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解析 A项,于:均为介词,表示被动。B项,其:副词,表示反问语气,难道,怎么/代词,那。C项,且:副词,表示数目接近,将近/ 连词,表示让步关系,尚且。D项,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连词,表示转折关系,但是。

  答案 A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尽管作者写丁掾的笔墨不多,但通过描写徐太守的清正威严、明察秋毫,从侧面烘托出丁掾廉洁正直、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

  B.朝廷、官员、吏胥之间互为关系,相互影响,而朝廷是弊端产生的根源,因此治理要取得成功必须自上而下地革除官场弊端。

  C.与现在平庸的吏胥不同,过去的吏胥经过长时间的官场历练,重视文章修养,用法律政令来自我约束,熟悉为官做事的章程。

  D.作者通过盛赞一位吏胥,而生发出一番吏治得失成败的道理,无论官职大小,都要廉洁奉公,恪尽职守,表达了作者革新吏治的愿望。

  解析 B项,“朝廷是弊端产生的根源”一说文中无依据;治理天下是“自上而下”的,但是革除弊端是“自下而上”的。

  答案 B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然 则 由 今 之 俗 而 欲 如 昔 者 用 所 不 择 之 吏 未 有 不 败 者 矣 何 也 得 非 其 独 得 而 失 非其 独 失 也 且 天 下 殆 未 睹 廉 谨 之 效也

  答案 然则由今之俗而欲如昔者/用所不择之吏/未有不败者矣/何也/得非其独得/而失非其独失也/且天下殆未睹廉谨之效也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吏治之所以不古者,以择其吏胥者轻也。(4分)

  译文:

  (2)位愈尊则愈易旷,名愈高则愈易诿,又岂有绩用之可见耶?(4分)

  译文:

  解析:掌握“留、删、补、换、调、选、固、意”等翻译方法。(1)“不古”解释为“不像古时候”,“以”是“因为”的意思,“轻”解释为“轻视,不重视,随便”。(2)“旷”解释为“荒废”,“诿”解释为“推脱,推诿”,“可见”是“让……看到”的意思,反问句式。

  答案 (1)现在官吏的作风和治绩不像古时候的原因,是因为(朝廷)对吏胥选择的不重视。

  (2)职位越尊贵,做事越容易荒废;名气越高,做事越容易推诿,又怎么会有什么成绩功劳让人们看到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15分)

  莫能名斋记

  杨 简

  四明杨简,偶得屋于宝莲山之巅。简思所以名之。东望大江,巨涛际天,越山对揖,衮衮如画,风帆飞鸟,夕阳烟芜,朝暮晦明,变态百出,于是名之乎?如此命名,不惟游逸颠迷,沉溺外景,要不可谓真识江山。西望钱水,玉洁如镜,茂林奇峰,楼观辉明,烟霭翠蒙,模写不可,于是名之乎?如此命名,不惟游逸颠迷,沉溺外景,要不可谓真识湖山。

  反而即诸本真,敛其放情,落其外慕,穷理窟之幽微,探玄珠之杳冥,不则事理两融,曲畅旁通,百川会同,归宿于中;又不则悠然无事,惟意所之,无所造为,乐亦熙熙,于是名之乎?如此命名,不惟游逸颠迷,沉溺外景,俱不可谓实识本真。周思天下古今名言,无一可以称此。又岂惟简莫能名?正恐尽万古明智绝识之士,竭意悉虑,穷日夜之力,终莫能名。于是榜曰“莫能名斋”。

  然则终不可得而名之乎?曰:“有能名之者。”是斋之南,高松抚疏,微风过之,萧然有声,是能名吾斋矣;是斋之东,洪涛驾风,怒号翻空,是能名吾斋矣;是斋之西,湖光翠迷,云飞鸟啼,是能名吾斋矣;是斋之北与其麓,鳞比万屋,人物往复,啾啾碌碌,是能名吾斋矣。有嘲曰:“既曰莫能名,又曰是能名,何其立说之无常?”简曰:“常。”(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夕阳烟芜,朝暮晦明 晦:昏暗。

  B.敛其放情,落其外慕 落:摒弃。

  C.探玄珠之杳冥 探:试探。

  D.是斋之东,洪涛驾风 是:此。

  解析 “探”是探寻、寻究的意思。

  答案 C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解析 A项,介词,在/介词,与、跟、同。B项,语气词,表疑问,吗/介词,相当于“于”。C项,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和“为”配合使用,表示被动。D项,均为结构助词,的。

  答案 D

  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杨简给屋命名“莫能名斋”的理由的一组是( )(3分)

  ①夕阳烟芜,朝暮晦明,变态百出②要不可谓真识湖山 ③不则事理两融,曲畅旁通,百川会同,归宿于中④穷日夜之力,终莫能名 ⑤俱不可谓实识本真 ⑥是斋之东,洪涛驾风,怒号翻空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⑥

  解析 ①③⑥是杨简考虑给屋命名时想出来的理由,运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B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