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2015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四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发布于:百学网 2017-06-05

2015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四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遵义航天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4-12-13 整理:百学高考


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关于重阳节的来源,向来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南朝《续齐谐记》所载的东汉汝南人桓景经方士费长房指点登山辟邪躲过一劫的故事。不过这个说法,并不可信。《齐谐》是一部志怪书,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把它视作史实。晋葛洪《神仙传》说,费长房在东汉时曾做过汝南市掾,后来跟仙人壶公入山修道去了。而桓景,在有关东汉、三国史事的文献资料中都寻觅不到影子,仅仅在《宋书·符瑞志》中提到东晋成帝时有个太守叫桓景。
春秋战国时期对山神的崇拜已很普遍,并形成了一套祭祀礼仪,而这种登高祭祀活动,在人类早期是作为最直接的生存需求出现的。原始先民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群居穴处,辗转山林。山林间生长着各种植物,隐栖着许多飞禽走兽,物产丰饶,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山上云雾弥漫,而人们又观察到云气能致雨,以为山岳为神龙居所,有降雨的能力。而且,山峰插入云霄,高不可攀,人们以为是登天的梯子或撑天的柱子,上面是神仙的居所,并且虔诚地相信,只要登上它,就能超越芸芸众生。原始先民领略了莽莽群山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因而滋生了“万物皆有灵”的神秘自然观念,崇拜、敬畏山岳山神,并且激发了登临神山圣境的强烈愿望。“崇”字从“山”从“宗”,说明“崇拜”原来就是专对山岳而言的。
秦统一中国后,一直到汉朝,皇帝对山川祭祀都非常重视,每年都要巡狩、祭牡或封禅名山大川,各地登高的活动也随之兴起。据史料记载,约于刘邦在中原创立汉朝之时,割据岭南的南越王赵佗就曾登临越秀山,君臣饮宴游乐。与刘邦同时代的汉闽越王无诸,也在九月九日率领臣属登上福州的于山,插莱萸,饮菊花酒,宴集游乐。这些登高活动,比桓景的所谓“登高避祸”要早二百多年。最早明确记述九月九日登高习俗的是三国初期魏文帝曹丕的《九日与锺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九是ZD的阳数,“九九”相重,又与“久久”谐音,故认为是适宜于长久、十分吉利的节日。
稍后,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述了当时的重阳节俗:“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饮宴。”北朝杜台卿的《玉烛宝典》进而解释说:“其时黍秫并收,因以黏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这些记载都说明重阳节的最初涵义并非辟邪避灾,而是欢庆祈福。农历九月,夏季作物已经成熟,晚秋作物也丰收在望。黍秫收割后,各家各户满怀丰收的喜悦,品尝以黍米或秫米做成的新米饭,娱神又娱人。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成群结队到都外铺草为席,设宴饮酒,欢乐相庆,答谢山川大地赋予的恩惠,并祈求神灵继续保佑,使人们丰表足食,得以长寿。
古人说:“重九须登高,不高无节气。”自各地开山建刹以来,重阳登高便由人类原生态山岳山神崇拜,过渡为朝觐山神与菩萨的朝山活动,并最终演变为群众性的登山娱乐体育活动。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面有关“重阳节”的表述,不符含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重阳登高源自原始先民的山岳山神崇拜,他们在领略群山千变万化的过程中,滋生了“万物皆有灵”的神秘自然观念,并激发了登临神山圣境的强烈愿望。
B.古人认为,“九”是ZD的阳数,而“九九”相重,又与“久久”谐音,因而“重阳节”被认为是一个适宜于长久、十分吉利的节日。
C.重阳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在重阳佳节登高祭祀,汉朝时南越王赵佗、汉闽越王无诸等也曾在这一天率群臣登山饮宴游乐。
D.重阳节的最初涵义并不是辟邪避灾,而是欢庆祈福。这从南北翱时期的《荆楚岁时记》和《玉烛宝典》等著作的有关记述和解说中可以得到证明。
2.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说《齐谐》是一部连作者自己都未将其视作史实的志怪书,言外之意是《续齐谐记》中关于桓景登山辟邪一事的记载也不宜作为可信的史实来对待。
B.山林物产丰饶,能为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的原始先民提供最直接的生存资料,这是他们崇拜山岳山神的一个重要原因。
C.高耸入云的山峰如同登天的梯子或撑天的柱子,能够通往神仙的居所,只要虔诚地登上它,就能超越芸芸众生。
D.史料记载的重九登高活动可以追溯到比所谓桓景登高避祸早二百多年的汉初,但直到三国时期才有了重阳登高习俗的明确记述。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人。祖琏,父诚,世为田农。全义少为县署役夫,尝为令所辱。黄巢起冤句。全义亡入巢军。巢入长安,以全义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巢败,依诸葛爽于河阳,屡有战功,爽表为泽州刺史。爽卒,事其子仲方,仲方为留后,表全义为河南尹。梁祖建号,以全义兼河阳节度使,封魏王。性勤俭,善抚军民,虽贼寇充斥,而劝耕务农,由是仓储殷积。全义初至洛井邑穷民不满百户于麾下百人中选可使者一十八人命之曰屯将每人给旗一口榜一道令招农户耕种民之来者抚绥之,无重刑,无租税,流民之归浙众。王命农隙,选丁夫授以弓矢枪剑,为坐作进退之法。行之一二年,每屯增户。大者六七千, 次者四千,下之二三千,共得丁夫闲弓矢、枪剑者二万余人。有贼盗即时擒捕之,刑宽事简,远近归之如市。且耕且战,岁滋垦辟,招复流散,待之如子。五年之内,号为富庶。每农祥劝耕之始,全义必自立畎亩,饷以酒食。数年之间,京畿无闲田,编户五六万。乃筑垒于故市,以防外寇。全义每喜民力耕织者,某家今年蚕麦善,去都城一舍之内,必马足及之,悉召其家老幼,亲慰劳之,赐以酒食茶彩,丈夫遗之布裤,妇人裙衫。每观秋稼,见田中无草者,必下马命宾客观之,召田主慰劳之,赐之衣物。若见禾中有草,地耕不熟,立召田主集众诘之。民诉以牛疲或阙人耕锄,则田边下马,立召其邻责之曰:“此少人牛,何不众助之?”邻皆伏罪,即赦之。自是洛阳之民无远近,民之少牛者相率助之,少人者亦然。
田夫田妇,相劝以耕桑为务,是以家有蓄积,水旱无饥民。天成初,薨于洛阳私第,年七十五,谥忠肃。
(节选自《旧五代史·张全义传》)
【注】①冤句:今山东菏泽。    ②梁祖建号:梁太祖朱温建立后梁。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祖琏,父诚,世为田农     世:世代 B.虽贼寇充斥,而劝耕务农    劝:鼓励
C.爽表为泽州刺史         表:表彰 D.由是仓储殷积      殷:富足
5.以下各组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义初至洛/井邑穷民/不满百户/于麾下百人中/选可使者一十八人/命之曰/屯将每人给旗一口/榜一道令/招农户耕种/
B.全义初至洛/井邑/穷民不满百户/于麾下百人中/选可使者一十八人/命之曰屯将/每人给旗一口/榜一道令/招农户耕种/
C.全义初至洛/井邑/穷民不满百户/于麾下百人中/选可使者一十八人/命之/曰/屯将每人给旗一口/榜一道/令招农户耕种/
  • 1


喜欢此文的还喜欢。。



    来源:遵义航天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4-12-13 整理:百学高考网



    D.全义初至洛/井邑穷民/不满百户/于麾下百人中/选可使者一十八人/命之曰屯将/每人给旗一口/榜一道/令招农户耕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耕且战,岁滋垦辟,招复流散,待之如子。(5分)
    (2)自是洛阳之民无远近,民之少牛者相率助之,少人者亦然。(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再宿武关
    李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8、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请指出两首诗中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
    9、有人认为,“溪水无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却”字更好,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陋室铭》中表明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2)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登高》中的“______  ,_______  ” 和《登岳阳楼》中的“_____  ,________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捡硬币的男孩
    我正坐在街心公园的一把长椅上晒太阳。突然,身后传来一阵细碎的声音,我回过身,看见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正弯着腰,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
    “叔叔,请抬一下脚,”男孩看着我说。我莫名其妙地应声抬起了双脚。男孩把我原来放脚的地方也仔细地检查了一遍。“也没有。”男孩失望地叹了一口气,在我旁边走了过去。
    我叫住了他:“你到底在找什么?”
    男孩停住脚步,想了想说:“你不会告诉别人吧?”
    “嗯,我谁也不告诉。怎么,这是秘密吗?”我吃惊地扬起了眉毛。
    “我在捡硬币。要是找对地方的话,有时候能找到很多,一般街心公园的长椅下面有。我去年夏天就在这儿捡到了很多。”
    “捡硬币?”我以为我听错了,“这么说,你去年夏天就开始在这儿捡了?”
    “对,”男孩的神情非常庄重。“那你今天有什么收获?”我出于好奇,又问。
    “等我看看。”男孩从裤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有几枚亮闪闪的硬币。男孩皱着眉头,把纸片上的硬币一枚一枚地捡到自己脏兮兮的小手里,边捡着,嘴边动着,显然,他是在仔细地数今天捡了多少钱。“一共48个戈比。”男孩终于数完了,又把那些硬币放回到纸上,包好,装进了裤袋。
    “噢,你已经很有钱了。”我笑着说。
    “这还不算多,这个夏天我肯定能捡到很多。”
    我想起了儿子和自己的童年,谁小时候没为买几块糖果或者一个心仪的玩具想方设法地攒过钱呢?
    “你是攒钱买糖果吗?或者买一把小手枪?”
    小男孩皱着眉没说话。看到他如此严肃的表情,我知道我不能再问下去了,这个孩子可能另有隐情。“好了,祝你找到更多的硬币。明天还来吗?”我说完,点燃了一支烟。
    男孩低声说:“来。只要不下雨,我每天都来。”
    就这样,我和这个叫伊柳沙的孩子认识了,后来还成了朋友。我每天都去那个小街心公园,坐在椅子上等他。他也每天都来,而且几乎是同一个时间。我每次问他有什么收获时,他就蹲在地上打开纸包,认真地把自己捡到的硬币数一遍,但每次都没有超过一个卢布。
    有一次我问他:“伊柳沙,我有几个硬币,你拿去好不好?”
    伊柳沙低着头想了很长时间,然后抬起头来说:“不行。妈妈告诉过我,不能白要别人的钱,得拿东西换才行。你有多少硬币?”
    我把手里的硬币数了一遍说:“45个戈比。”
    “我马上就回来,”伊柳沙说完,跑进了附近的一片树丛里。几分钟后他又跑了回来,小手里握着一小截红铅笔,一张糖纸和一小块绿色玻璃。
    这是我们第一次交易。
    从那以后,我每天来的时候都给他带一些零钱,而走的时候衣兜里则塞满了他的宝贝,有啤酒瓶盖、旧打火机、铅笔头、玩具汽车和塑料小人什么的。最后一次,伊柳沙给我带来的是一个断了一只胳膊的变形金刚。这可能是孩子最珍爱的玩具了,我实在不忍心带走,但伊柳沙的态度非常坚决,容不得我拒绝。
    那天之后,伊柳沙就说什么也不肯再和我交换了,不管我怎么劝他,他都不答应。在我再三追问下,他才告诉了我实情。原来,他已倾其所有,再也拿不出什么来了。
    于是,我耍了个小花招。我比以前早来一点,然后悄悄地往长椅下放几枚硬币。伊柳沙来了之后,捡起来,然后就蹲在我脚边一丝不苟地数他一天来的收获。
    我已经习惯每天看见他,我喜欢上这个小男子汉。我欣赏他的懂事和执著。但有一个疑问一直折磨着我:他为什么要捡硬币呢?而且一捡就是一年多?我一直也没找到答案。我每天都会给伊柳沙带几块糖果和口香糖来,伊柳沙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而且我还发现,这个孩子很少笑。后来伊柳沙却突然不来了,整整一个星期没露面。我再次见到他时,他正坐在那把长椅上,低着头,看着地。
    “你好啊,伊柳沙,”我高兴得合不拢嘴,“天也没下雨,你怎么一直没来啊?椅子底下的硬币都没人捡了。”
    “我不需要硬币了。”伊柳沙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绝望。
    “伊柳沙,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我搂住他的小小的肩膀,忐忑不安地问,“你为什么不捡硬币了?”
    伊柳沙低垂着头,泪水从眼睛里流了出来,一滴一滴地落到了小小的膝盖上。“维拉阿姨说我爸爸酒喝得太多了,把身体喝坏了。可我妈妈说我爸爸能治好,但需要很多钱,所以我就每天出来捡硬币。我已经捡了很多硬币了,但还是没能治好爸爸……”
    孩子说话时脸上的泪已经流成了两条小河。
    我把孩子紧紧地搂在了怀里。“我爸爸是这个世界上zui.好的爸爸,可我却没来得及救他!”伊柳沙放声大哭。这种情景我一生中还是第一次经历,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安慰这个可怜的孩子,只是流着泪紧紧地抱着他,抚摸着他的头。
    伊柳沙突然挣脱了我的怀抱,用又红又肿的眼睛看了我一眼,说:“谢谢你给我硬币,你是我zui.好的朋友。”说完,他就站起身,抹了一把眼泪,沿着一条林间小路跑了。
    我望着孩子远去的背影,不停地叹息。命运让这个孩子小小的年纪就经受了如此沉重的打击,可我却无法帮助他。
    在后来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每天都去那个我们以前经常见面的街心公园,但我再也没有见到伊柳沙,没有见到这个只有六岁的小小的男子汉。现在我很少去那个小公园了,但每次去,我都要在长椅下放几枚硬币。
    • 2


    喜欢此文的还喜欢。。



      来源:遵义航天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4-12-13 整理:百学高考网



      我要让他知道我是他的朋友,我就在他身边。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达尔文的拖延
      ①没有什么事比一些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停滞行为更能引发人们猜测的了。罗西尼因《威廉•退儿》而达到他歌剧创作的辉煌巅峰,可是此后的30年他几乎什么也没写。多罗西•赛耶斯在名望达到顶点时却背弃了彼得•温姆西勋爵,转向笃信上帝。查尔斯•达尔文在1838年就得出了全新的进化理论,却直到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
      ②通过历时5五年乘坐格尔号与自然的接触,达尔文对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动摇。1837年7月,他航海回来后不久,便开始记第一本关于“递变”的笔记。这时的达尔文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他正在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经过最初的猜想和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他逐渐建立了他的中心观念。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1838年10月,我为了消遣,偶尔翻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当时我根据长期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应经可以正确认识生存斗争。我马上联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变异会趋向于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变异将被淘汰,这一结果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③达尔文早就认识到动物驯养者所做的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是直到马尔萨斯的斗争与拥挤的观点凝练他的思想之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达尔文知道得出的是什么理论,我们不能将他的拖延归因于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要性。到1844年,他写出了他的理论的基本纲要。他还向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
      ④他为什么等了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我们可能会把过去正常的时期错误地看作漫长的阶段,然而21年仍然是一个人正常事业的一半时间,纵然按照生活悠哉游哉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准来看,那也是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通常的科学传记是有关伟大思想家的明显错误信息的根源。这类传记往往将伟大的思想家描绘成简单、理性的机器,是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任何其他事情的影响,严格按照客观材料寻觅真理的人。因此,对于达尔文等了21年的通常解释就是他的工作没有完成。他满意自己的理论,但觉得尚显单薄。他的理论只有等到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这需要时间。
      ⑤导致达尔文推迟发表的原因非常复杂,不能作简单的解释,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恐惧的负面作用于增加材料的正面需要至少同样重要。然而,达尔文恐惧什么呢?他得出进化论的观点时才29岁,那时他在专业上还没有地位,不可能通过宣扬他所不能证明的结论。
      ⑥然而他的异端学说是什么呢?信奉进化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还不是问题的主要部分。达尔文早年有关“递变”的笔记中可能含有问题的答案,这些笔记中包含了他所赞同但却害怕发表的一些观点,即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这远比进化本身更要异端,没有哪种观点比认为心灵只不过是大脑的产物,更能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了。
      ⑦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在于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他在1880年写道:“我认为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对公众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好地促进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而且我本人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科学之内。”
      ⑧然而他的工作内涵与传统的西方思想确是极大的断裂,我们很难将其纳入这种传统中。例如阿瑟•柯依斯勒之所以反对达尔文,也是基于不愿接受达尔文的唯物论,而且他还热衷于认为生命物质中含有特殊性。我承认对此我不太明白。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我们难道因为自然中的和谐不是设计的就会降低对自然美的赞赏吗?难道因为有数百亿神经元在我们的颅骨里,我们心灵的潜力就激发不了敬畏吗?
      (摘编自《自达尔文以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如同罗西尼和多罗西•赛耶斯等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一样,达尔文在得出进化理论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引发了很多猜测。
      B.在创立进化论之前,为了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生物进化的机制,达尔文曾有过不少猜想,也有过一些假说,但是后来这些都被证明不能成立。
      C.由于受到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斗争与拥挤观点的启发,达尔文终于确信进化的发生,认识到人工选择的重要性,并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
      D.达尔文向他的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就请她帮助发表这些手稿,这说明他对自己的进化理论十分看重。
      E.在作者看来,达尔文并不是一台简单、理性的机器,而是一位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其他任何事情影响,严格根据客观材料追求真理的人。
      (2)在作者看来,达尔文21年后才发表他的进化理论,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作者说:“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他的“温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4)文中说:“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这里的“疑惑”和“知识”有哪些含义?为什么说“都应该坚持”?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欣逢您四十华诞,我们谨向您——亲爱的母校,致以热烈的祝贺。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各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亲爱的母校,是您厚实的沃土孕育了我们的未来,是您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传统赋予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是您把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培养成今天的栋梁之材。
      A.莘莘学子    B.运筹帷幄    C.首当其冲    D.栋梁之材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B.济南惨案纪念钟于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5月3日将开门迎客。
          C.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被挥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连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
          D.“五一”期间,植物园在“百花展”系列游园活动中将展出郁金香、牡丹、连翘等花卉,并举办民族舞蹈表演和荷兰风车展。
          
      1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粽子是一种时令美食,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据文献记载,唐宋以后粽子名目逐渐繁多,形状和内质也不尽相同。__________。据说盛唐时期返回日本的遣唐使曾写下“端午榴花照眼明,村庄儿女啖香粽”的著名诗句,表达了他们对在中国生活的那段时光的深切怀念。
      ①从内质看,粽子的馅儿也是花样翻新,有枣、核桃、莲子、火腿等
      ②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哀其将簪艾一枝”写的是用艾叶浸米裹成的艾香粽子
      ③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粽子还凝聚着一种深挚的异国情结
      • 3


      喜欢此文的还喜欢。。



        来源:遵义航天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4-12-13 整理:百学高考网



        ④从外形看,粽子大致可分为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锤粽等
        ⑤风流皇帝唐玄宗的“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赞美的是当时盛行一时的九子粽子
        ⑥如果其中再加上枸杞、陈皮、姜末之类营养就更丰富,而且芬香扑鼻
        A.⑤②①⑥③④ B.④①⑥⑤②③ C.④①③⑥⑤② D.⑥②①④⑤③

        16.下表是三省图书馆少年儿童分馆2013年在架图书的使用情况,请根据表格信息,在下面的评论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内容,使前后语意连贯、表达得体。(6分)

         广州图书馆亲子阅读馆湖南省图书馆少年儿童分馆 安徽省图书馆少儿阅览室在架图书量5万3万4万损坏图书量800030009000据不完全统计,广图亲子阅读馆2013年在架的5万图书将近8000册受到损害,湖图少年儿童馆的图书损坏率达10%,安图少儿阅览室的图书损坏率更是高达22%,可见,(1) _____________  。孩子天生好动,在书本上乱涂乱画是天性使然,但(2) _____________  。要将孩子的天性与社会准则接轨,父母 的后天教育不可缺少。若是在家里调皮捣蛋,家长可以自行应对,但(3) _____________   。

        17.例.下面是四个意思连贯的比喻句。请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仿写四个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5分)
        祖国是一座花园,_____________                             
        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__________                         
        小兴安岭是一朵花, ___________                          
        森林就是花中的蕊。___________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被拒绝了,可她却坚持参加笔试并且拿了第一。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坦言wei/yi的工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经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用,请都给我打个电话。”“如果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告诉我,哪些方面我没有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笑了:“你把两块钱收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语文四模参考答案【参考译文】
        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人。祖父叫张琏,父亲叫张诚,他家世世代代都是种田的农民。张全义年轻时在县里做过役夫,曾受到县令的羞辱。黄巢在冤句起兵,张全义逃亡加入了黄巢的起义军。黄巢攻入长安,任命张全义为吏部尚书,兼任水运使。黄巢兵败后,张全义到河阳依附诸葛爽,多次立下战功,诸葛爽上表推荐张全义为泽州刺史。诸葛爽死后,张全义又侍奉诸葛爽的儿子诸葛仲方。诸葛仲方担任留后,上表推荐张全义为河南尹。梁太祖建国,任命张全义兼任河阳节度使,封魏王。张全义生性勤俭,善于安抚军民,虽然到处都是贼寇,但仍然鼓励耕种务农,因此仓库储备富足。全义初到洛阳,市井乡邑穷困的人民不满百户,于是张全义在一百部下之中,挑选可充派遣的十八个人,任命他们为屯将。每个人发给一面旗帜,一张榜文,让他们招抚农户务农耕种。对于归来的老百姓,就让他们安居,不对他们施以重刑,不对他们征收租税,回来的流民日渐增多。张全义命令在农闲时,挑选强壮的农夫,教他们掌握弓箭刀枪的技法,演练起坐进退的实战阵势。推行之后一二年,每屯都增加了户数,大的屯六七千户,次的屯四千户,再次的屯二三千户,一共得到二万多弓箭刀枪技法娴熟的农夫。如果发现有偷窃、抢劫的盗贼就立刻擒获抓捕他们,张全义量刑宽松,处事简约,远远近近归附他的人就像赶集一样。张全义一边耕种一边打仗,每年都增加开垦的田地,招回流亡失散的人民,对待他们如同自己的子女。五年之内,他所治理之地便被号称为富庶之地。每年开始劝勉农户从事农事时,张全义一定要亲自站在田地边,拿着酒食犒劳农人。数年之间,京畿附近就没有了空闲的土地,有五六万在编户口。于是张全义在原来的市区修筑城垒,用来防备外寇。张全义总是喜欢努力耕织的百姓,某家今年养蚕种麦很好,如果在距离京城三十里之内,他都一定要骑马赶去,把这家人全家老幼一起召来,亲自慰劳他们,赏赐酒食茶叶和彩色的丝织品,男人赠送布裤,妇女赠送裙衫。张全义每次观察秋季的庄稼,见到田中没有杂草的,一定要下马让宾客观看,并召来田地的主人慰劳他,赏赐他衣物;如果看见禾苗中有杂草,土地耕种得不松软,就会立即召唤田土的主人来,召集众人责问他。百姓若拿耕牛疲乏或缺乏人丁耕锄来申诉,他就再田边下马,立刻召集他的邻居责备他们说:“这家缺少人和牛,(你们)为什么不帮助他家呢?”邻居们都承认错误,他也赦免了他们。从此洛阳的百姓无论远近,对缺少耕牛的人家,大家都会去帮助他们;对缺少人力的人家也这样。田夫田妇,互相鼓励以耕田种桑为要务,因此家家都有蓄积,发生水灾旱灾都没有饥民。天成初年,张全义在洛阳私宅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谥号为忠肃。
        8、拟人。前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在和自己这个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话别。诗人由溪水的“有情”表现自己对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后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为诗人的远别而呜咽啜泣,又仿佛是从他的心中流出,载着绵绵无尽的离愁别恨,长流远去。诗人借溪水抒发了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
        9、可以有两种答案:①不同意。溪水本无情,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似”字暗透出这只是诗人时或浮现的一种主观感觉,语意灵动轻妙;并设置悬念,引导读者去体悟作者的感情。
        ②同意。在“入山三日”的旅程中,溪水与旅人一路相伴,慰藉他寂寞;而将别之际,又一夜潺湲,依依惜别。“却”字肯定并强调了溪水的有情,赋予溪水一种动人的人情美。而“似”字无此意味。12、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和E不给分
        (A从文中的第一段中可以看出,这些信息,两个人相同的特征是有“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而结论是相同的“引发了很多猜测”。但是我觉得作者写着两个人物的目的不仅在于用一个引出另一个,还在于他们停滞性质的不同。所以这项理解虽然正确但是还有欠缺。B.项中的信息“也有过一些假说,但是后来这些都被证明不能成立”是不合原文文意的:“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不是都被证明不能成立。其余信息应该是正确的。C.项达尔文观点的确立是长期的“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而不是受到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斗争与拥挤观点的启发。D.项“他还向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这项信息应该是正确的,对这一细节的分析也是正确的。E 项这项理解是错误的,作者公正的评价了达尔文拖延出版的原因,是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
        • 4


        喜欢此文的还喜欢。。



          来源:遵义航天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4-12-13 整理:百学高考网



          (2)①达尔文虽然满意自己的理论,但他的理论还需要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加以证明;②他发现进化论时才29岁,那时他还没有专业地位,担心发表他的理论回危及自己的前途的事业;③他的进化理论实际上就是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而这一点回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
          (3)①达尔文故意拖延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因为他认为当时发表的时机还不成熟;②达尔文有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唯物观点的注意,而在当时这是比进化论本身更加异端的思想;③达尔文从来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只把自己的工作严格限局在科学研究的框架内。
          (4)观点一:“疑惑”指怀疑和批判精神,“知识”指科学知识作者认为,既要运用科学知识,又要坚持批判精神,勇于创新。
          观点二:“疑惑”指阿瑟。柯依斯勒对达尔文的反对态度,“知识”指体现传统西方思想的知识。作者认为,又进化论,并不妨碍人类在探索世界客观规律、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保持对神应由的敬畏。
          观点三:“疑惑”指达尔文对神的怀疑,“知识”指他已发现的进化论。
          作者认为,虽然有神论在当时仍占统治地位,仍然可以怀疑它;尽管进化论在当时还不为人们普遍赞同,仍然需要坚持。(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13.答案C(A.“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子,此处符合语境。B.“运筹帷幄”,指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也泛指筹划决策,此处符合语境。C.“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处不合语境。D.“栋梁之才”,担负国家重任的人,符合语境)
          14.答案:D(A项一面与两面响应不当,“没抱太大的希望”的应该是“能被录用”;B项主语省略不当,“开门迎客”的是“纪念园”,而不是“布展工作”。C项“预支”本身包含“提前”之意。)
          15.答案:B 
          • 5


          喜欢此文的还喜欢。。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上海市长宁区、嘉定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1)

            嘉定区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教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断 章 两种诗本事 ①在那些与诗歌有关的故事中,凡是涉及创作缘起等背景的,被称为该诗的本事。 ②诗本事大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记录...
            2018-11-18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6)

            13.(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唯见江心秋月白 (2)何当共剪西窗烛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x ` |/ B, W+ ^9 x4 S( l (4)竟无语凝噎, ~* G- `# n- F1 S( V (5)往来翕忽 (6)蘑画栋朝飞南浦云 (7)笃行之 (8)除恶务尽 14.(1分)宫调名 `* o/ A5 t9 t8 X...
            2018-11-18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6)

            【参考译文】 李琪,字台秀。父亲李縠在广明年间任晋公王铎的都统判官。十三岁时,所做的词赋诗颂,大为王铎赞赏,但也疑心是有人替他写的。一天,王铎召李縠到公署喝酒,暗地派人以汉祖得三杰赋的题目到李家测试他,李琪执笔立刻写成。赋的结尾说:得士则昌...
            2018-11-18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5)

            二 写作(70分) 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所谓勇气就是知道不畏惧什么,也知道畏惧什么。 9 Q2 X- y2 A5 I# p 浦东新区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参考答案 一 阅读(80分)$ X) j O) |6 d W 1.(2分)在语言交流产生...
            2018-11-18

            湖北黄冈市模拟考试语文试题(5)

            【参考译文】 傅先生名山,字青主,山西阳曲人。 傅山小时候就聪慧过人,读书时十行一下浏览而过,过目就能背诵。十四岁,督学文太清选拔他到学校(学习)。袁继咸一见就很器重他,时常用道义和学问激励他,傅山更加勤奋闭门苦读。崇祯丙子年,袁继咸被直指使...
            2018-11-18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5)

            11.【答案】C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D不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为 D。 【解析】A项根本原因是槐花有了身孕且赤地千里外面同样难以为生;D项不是留白式结尾,留白式结尾是开放式结尾,本文不符合这一特征;E 叙事手法新颖不妥...
            2018-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