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鱼台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答案
发布于:百学网
2013-01-19
山东省鱼台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答案
鱼台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1月模拟考试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嗔怪/缜密 甲胃/压轴 伎俩/栉风沫雨
B.案犊/渎职 褒义/电饭煲 祛除/曲意逢迎
C.兴许/幸亏 捭阖/柏油路 划分/华而不实
D.韬略/叨扰 骁勇/肖像权 坎坷/不落窠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晋升 老皇历 优哉游哉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B.厮杀 黄梁梦 拾人牙慧 聚沙成塔,积腋成裘
C.马甲 木版画 欢呼鹊跃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D.发轫 势力眼 指手画脚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那位著名的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B.自从达尔文进化论出现,就有人把自然选择和物竞天择的理论移植到社会领域,鼓吹残酷竞争,殊不知,一团和气与互相协作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C.北京时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再次与诺奖失之交臂。
D.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方非法“购买”钓鱼岛的行径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日方应正视当前中日关系的严峻局面,承认钓鱼岛主权争议,回到谈判解决钓鱼岛问题的轨道上来。
B.有人说乔布斯是艺术的科学家,也有人说他是科学的艺术家,况且,乔布斯留给世界的又何止科学和艺术?称他为改革家,一点都不过分。
C.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的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D.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稀土采矿证最新名单,全国稀土采矿证数量由此前的113个削减到67个。这一决定完全是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考量为目的。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位于唐宋八大家之首。
B.明代主要有两种戏剧样式:一是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明杂剧,一是由南曲戏文发展而来的明传奇戏剧。代表作家和作品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C.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孙犁,是"白洋淀派"代表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风云初记》。老舍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高晓声的代表作《陈奂生上城》。
D.世界名著《百万英镑》《巴黎圣母院》《罗密欧与朱丽叶》《牛虻》的作者分别是美国的马克·吐温,法国的雨果、莎士比亚和伏尼契。
6.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并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12日,《大河报》以“莫言空前,莫言绝后!”为标题进行了报导,盛赞莫言的成就。 此标题一出,立刻在众报导中脱颖而出。请赏析此标题的妙处。(4分)
. .
.
7.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语句连贯。(4分)
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词人瘦过黄花,
, 。
二、文言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①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曲阜为贼破,阙里林庙在旷野,璜请移县就阙里,从之。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谨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③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言第,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璜言:“二臣无与,乞罪臣。”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侯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
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廉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镨,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十一年召复故官,未上卒。赠太子太保,谥庄靖。
(节选自《明史·赵璜传》)
[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照。②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
③中旨令:皇帝白宫廷发出的亲笔命令。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调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 籍:登记
B.坐巡抚朱钦事 坐:因…受牵连
C.诏营后父陈万言第 第:府第宅院
D.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 举:被举荐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逐吏而代之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B.帝即位,斥以予民 作《师说》以贻之
C.璜因请特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不如因善遇之
D.万言诉于帝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赵璜体恤民生的一组是( )(3分)
①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②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
③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 ④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
⑤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⑥二臣无与,乞罪臣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1.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璜治理政务政绩卓出。任职济南时,不良权贵,保住了农户租种的牧场的土地。
B.璜烙尽职守,担任左侍郎时,能大胆裁减内廷开支,缩减皇室的工程造价。
C.尽管赵璜没有听从朝廷大臣的意见依然辞职、但朝廷对他的车马供应仍按旧例。
D.赵璜很有才干,在他人为纷乱错杂的事件观望惊讶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
12.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4分)
(2)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 (4分)
(3)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
书边事
张乔[1]
调角[2]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3]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释:(1)张乔:唐代诗人。(2)调角:犹吹角。(3)梁州:当时指凉州,在今甘肃境内。
13.《书边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 .
. .
14.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首联中的“倚”字的表达效果。(6分)
. .
.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故木受绳则直, 。 (荀子《劝学》)
⑵臣无祖母,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李密《陈情表》)
⑶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⑷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⑸ ,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
⑹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四、现代文阅读(2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灯下白头人
袁 鹰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近年常常吟味司空曙这两句诗。它曾被诗评家赞誉为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10个字烘托出飘零的感喟和老境的凄清,看似淡淡写来却经过精雕细刻凝成一幅画面:窗外潇潇秋雨,吹打着黄叶纷纷脱落的枯树,窗内一灯如豆,静坐着一个或一双白发苍苍的老人,咀嚼如烟如梦的年华。
在欣赏者眼中,这里也许蕴含着几分宁静,几分寂寞,也许还有几分温馨。但是从历史风雨中走过来的人,坐在灯下沉思,几十年岁月的步履,如此低迷而沉重。世事沧桑,是非成败,都像江水缓缓流逝;人情冷暖,酸甜苦辣,一次次涌上心头。
多少堪称英才俊彦的师友,多少曾经朝夕过从的故人,一个个远去了。近些年来,每当收到一份讣告,听到一个噩耗,先是惊愕,接着就引起一番感慨,有时竟抑制不住潸然泪下。他们之中许多人是我同辈、同龄人,有的比我年轻,还是满头青丝黑发,满腔壮志豪情,突然竟成为折断了凌空羽翮的雄鹰。
如果他们不曾在一次次风暴中遭逢厄运,戴着一顶顶荆冠,流徙江湖,辗转沟壑,以致弄得心劳神瘁,百病缠身,他们不是完全可以干自己的事业,在书斋里潜心著述,直到从容安详地远行吗?如果没有那应该诅咒的黑色的10年,许多人会抛却钟情的一切,抛却家庭儿女,毅然决然地匆忙离去吗?恶风刚起时,我的师友中,就有儒雅温文、才华横溢的老报人、历史学家邓拓,风华正茂、下笔如神的文艺评论家、杂文家陈笑雨(马铁丁),因横遭诬陷凌辱,轻易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那10年,许多正直、善良的人绝不会在突如其来的狂风恶浪中无可抗拒地被淹没的。
自然,历史绝不可能有“如果”,所有的“如果”都是不存在的。如果每一个“如果”都是事实,那还成为历史吗?
人都有一种惰性或劣根性,不仅不愿意正视过去,还常常有意无意地做一些粉饰和回避,穿过长长的时空隧道,总爱定格在最美好的一刻,而不敢去看一看那些苦涩的、难堪的、甚至血淋淋的情景。其实,那是回避不了的,粉饰更是徒劳。20年前,巴金老人就在我们前面做出表率,他凭着正义和良知,凭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冷峻地正视现实,也无情地剖析自己。在150篇《随想录》里,他一次又一次拷问自己已经受到严重创伤的灵魂,大声疾呼要从那黑色的10年中吸取教训,千万不能让那旷世悲剧重演。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情意殷殷,几乎是垂涕而道,痛切陈词。我们报社的老上级李庄几年前曾经对我说过,退下来的这些年,他一直在“闭门思过”。所谓“过”,一是过失的“过”,二是过去的“过”。他说,很需要冷静想想自己几十年中有些什么过失和失误,说过些什么昧心之论,干过些什么违心之事,而这些“过”又是从何而来?谁应该负主要责任?古人说:“行年五十,当知四十九年之非。”我也早过了“知非”之年。“闭门思过”,回顾来时路,需要想、值得思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反思并不完全是轻松愉快的事。严肃的、深刻的反思,必定伴随自责的痛楚。审视、剖析自己灵魂、思想和感情中已经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抛弃其中一部分,不痛楚是不可能的。然而,一颗为正义、良知和忧患意识驱使着的心灵,无法拒绝这种痛楚。青年女作家叶弥的中篇小说《成长如蜕》,她细致地写了一个满腔抱负而又不合时宜的青年如何从理想主义还原为务实而世俗的缓慢、沉重的过程。作家写道:“阻碍他成长的因素多而复杂,因此,他的成长就不可能是某时某刻的‘顿悟’,必定如动物蜕壳一般难受而迟缓。”比起女作家笔下80年代的青年人,我们这些进入老年的人蜕壳过程更加难受,更加沉重,更加迟缓。有的人蜕掉了一层层的壳,得到了解脱,得到了自由;有的人正处于蜕壳的过程中,我就是其中之一。我一直在努力蜕壳,努力革除思想观念和灵魂深处那些同历史过程不相适应的旧意识残余,绝不愿像有的人那样至今仍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紧裹在壳内,不愿意丢掉那裹了几十年的硬壳,成为20世纪的套中人,或许还将带着它走入新的世纪。
雨中黄叶,腐烂了又复渗进泥土,成为来年新枝新叶的丰富营养,它的生命以新的形式循环延续。白头老人灯下怀旧反思,如春蚕吐丝,化为锦绣,给人以启迪、智慧和美感。这样看来,“灯下白头人”未尝不可以说是人生长途上一道别致的风景,一番清新的境界。从青春年少到鬓发如霜,人生百年间,“从俗浮沉,与时俯仰”,转眼都成明日黄花。尽管已经到黄昏时分,漫漫长路,还得继续上下求索。我不敢奢言什么“超越自我”之类的话头,只求能够多保持几分清醒。“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也是一种清醒。感受着古代哲人这种执着豁达的襟怀,推窗遥望浩渺幽邃的星空,顿觉心平如水。
16.联系全文,本文以“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开头,有何好处?(4分)
答: .
17.纵观全文,作者怀旧反思中都有哪些人生感悟?请分条概括。(8分)
答: .
18.作者在文中说:“这样看来,‘灯下白头人’未尝不可以说是人生长途上一道别致的风景,一番清新的境界。”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 .
19.请从语言的角度赏析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6分)
答:
20.文中说:“反思并不完全是轻松愉快的事。”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五、作文 (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人说:社会是锅沸腾的开水,关键看用什么材料投入。第一种是生鸡蛋,第二种是胡萝卜,第三种是干茶叶。结果呢?第一种被煮硬了,不再有梦想与鲜活。第二种被煮软了,变成软塌塌的胡萝卜泥,随遇而安,迁就规则。而第三种呢,干巴巴的茶叶渐渐舒展开来,一锅清水变成喷香的茶水。当人被世界改造时,是一种滋润的、舒展的、找到自我的状态,同时凭自己的力量又一次次改变世界。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
l.B(A项chēn/zhĕn,zhòu,jì/zhì; B项dú,bāo,qū;C项xīng/xìng,băi,huà/huá;D项tāo,xiāo/xiào,kĕ/kē)
2.A(B积一集 C鹊一雀 D势利眼)
3.B.一团和气,本指态度和蔼可亲,现常指相互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4.A. B“况且”改为“但是” C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前加“这些现象”
D句式杂糅,“出于……的考量”或“以……为目的”
5.D (A.韩愈,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B洪升、孔尚任是清代的C《子夜》的作者是茅盾)
6. 此标题采用双关手法。(1分)“莫言”既指作家莫言,又有“不要说”的意思。标题既盛赞莫言巨大的文学成就,又表明在莫言之前中国也曾有大批的优秀作家,之后也将涌现更多的优秀作家。(3分)
7.示例:思念使诗仙举头望明月,思念使爱国诗人铁马冰河入梦。(2分/句)
8.D(举:全,尽)
9.A(表顺承; B.介词,把/目的连词,来;C.于是,就/趁机;D.向/被)
10.C(①写赵璜品行高尚;?④写赵璜克忠职守,敢于进谏;⑥写赵璜敢于担当,不牵连他人)
11.B(缩减皇室的工程造价,不是担任左侍卫郎时的事)
12.(1)诏令才厂发几个月却忽然更改,这是向天下人显示是皇帝不守信,皇帝就回复同意了他的建议。(3分,“更”1分,“信”1分,“报”1分)
(2)从那以后,上书皇帝救人的接连而来,陈万言内心不安,两次请求宽恕。(4分,“锺”“再”“贷”各1分,语意通顺1分)
(3)以后发表白己的意见不断(不停止),那些有权势、受宠幸的小人,嫉恨他的很多,皇帝对他的态度也逐渐疏远了。(3分。“已”“幸”“浸”各1分)
13.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渴望。(3分)
14. “征人倚戍楼”展现了“征人”与“戍楼”所组成的画面,“倚”极言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像仿佛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巧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主旨。(6分)
15.⑴金就砺则利⑵无以至今日⑶齐彭殇为妄作⑷响穷彭蠡之滨⑸连峰去天不盈尺⑹别有幽愁暗恨生
16.(1)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内蕴丰富,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内涵。(2)引用这两句诗使文章开头富有诗情画意;开篇点题,同时创设情境,引出下文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每点2分,共4分)
17.(每点2分)(1)对朋友的至诚,对友谊的珍惜。(开头部分是怀人思旧,用蕴涵深情的文字来回忆朋友往事,读来感人肺腑)
(2)对曲折历史的思索。(作者认为应该还历史本来面目,应该公正客观地评价。对真理和真情的追寻,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表现了一位老作家的历史责任感)
(3)对生命蜕壳过程的思考。(作者用执着豁达的襟怀关注生命,思量走过的人生岁月,是一位孜孜不倦在人生路上探寻的沉思者)
(4)对自己的深刻反思和清醒认识。(作者有一颗为正义、良知和忧患意识所驱使着的心灵,正视现实,也无情地解剖自己,展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
18.(1)白发苍苍的老人,静坐灯下,咀嚼如烟如梦的年华。这种别致的风景给人以美感。(2)灯下老人的反思自我的豁达的情怀和汲取人生教训、化泥护花的奉献精神,给人以启迪、智慧,展现出一种清新的人生境界。(每点2分,共4分)
19. 用“风暴”“ 荆冠”“江湖”“沟壑”等形象性的语言,写师友们在那黑色的10年中不幸遭遇;用“如果”“那么”假设性的虚写和反问句式,表达对师友们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感慨;语言整散结合,形象生动。(每点2分,共6分)
20. 赞同作者观点,(1)人都有一种惰性和劣根性,不愿意正视过去,因为直面过去、正视那些苦涩难堪甚至血淋淋的情景是痛苦的。(2)粉饰是徒劳的,承认自己过去思想虚伪、行为有过,无情地解剖自己,晾晒疮疤,那是痛苦的。(3)审视、剖析自己灵魂、思想和感情中已经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抛弃其中一部分,不痛楚是不可能的。(4)然而,一颗为正义、良知和忧患意识所驱使着的心灵,无法拒绝这种痛楚。(每点1.5分,共6分)
鱼台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1月模拟考试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嗔怪/缜密 甲胃/压轴 伎俩/栉风沫雨
B.案犊/渎职 褒义/电饭煲 祛除/曲意逢迎
C.兴许/幸亏 捭阖/柏油路 划分/华而不实
D.韬略/叨扰 骁勇/肖像权 坎坷/不落窠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晋升 老皇历 优哉游哉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B.厮杀 黄梁梦 拾人牙慧 聚沙成塔,积腋成裘
C.马甲 木版画 欢呼鹊跃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D.发轫 势力眼 指手画脚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那位著名的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B.自从达尔文进化论出现,就有人把自然选择和物竞天择的理论移植到社会领域,鼓吹残酷竞争,殊不知,一团和气与互相协作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C.北京时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再次与诺奖失之交臂。
D.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方非法“购买”钓鱼岛的行径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日方应正视当前中日关系的严峻局面,承认钓鱼岛主权争议,回到谈判解决钓鱼岛问题的轨道上来。
B.有人说乔布斯是艺术的科学家,也有人说他是科学的艺术家,况且,乔布斯留给世界的又何止科学和艺术?称他为改革家,一点都不过分。
C.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的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D.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稀土采矿证最新名单,全国稀土采矿证数量由此前的113个削减到67个。这一决定完全是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考量为目的。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位于唐宋八大家之首。
B.明代主要有两种戏剧样式:一是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明杂剧,一是由南曲戏文发展而来的明传奇戏剧。代表作家和作品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C.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孙犁,是"白洋淀派"代表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风云初记》。老舍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高晓声的代表作《陈奂生上城》。
D.世界名著《百万英镑》《巴黎圣母院》《罗密欧与朱丽叶》《牛虻》的作者分别是美国的马克·吐温,法国的雨果、莎士比亚和伏尼契。
6.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并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12日,《大河报》以“莫言空前,莫言绝后!”为标题进行了报导,盛赞莫言的成就。 此标题一出,立刻在众报导中脱颖而出。请赏析此标题的妙处。(4分)
. .
.
7.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语句连贯。(4分)
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词人瘦过黄花,
, 。
二、文言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①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曲阜为贼破,阙里林庙在旷野,璜请移县就阙里,从之。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谨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③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言第,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璜言:“二臣无与,乞罪臣。”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侯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
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廉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镨,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十一年召复故官,未上卒。赠太子太保,谥庄靖。
- 1
(节选自《明史·赵璜传》)
[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照。②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
③中旨令:皇帝白宫廷发出的亲笔命令。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调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 籍:登记
B.坐巡抚朱钦事 坐:因…受牵连
C.诏营后父陈万言第 第:府第宅院
D.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 举:被举荐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逐吏而代之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B.帝即位,斥以予民 作《师说》以贻之
C.璜因请特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不如因善遇之
D.万言诉于帝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赵璜体恤民生的一组是( )(3分)
①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②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
③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 ④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
⑤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⑥二臣无与,乞罪臣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1.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璜治理政务政绩卓出。任职济南时,不良权贵,保住了农户租种的牧场的土地。
B.璜烙尽职守,担任左侍郎时,能大胆裁减内廷开支,缩减皇室的工程造价。
C.尽管赵璜没有听从朝廷大臣的意见依然辞职、但朝廷对他的车马供应仍按旧例。
D.赵璜很有才干,在他人为纷乱错杂的事件观望惊讶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
12.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4分)
(2)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 (4分)
(3)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
书边事
张乔[1]
调角[2]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3]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释:(1)张乔:唐代诗人。(2)调角:犹吹角。(3)梁州:当时指凉州,在今甘肃境内。
13.《书边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 .
. .
14.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首联中的“倚”字的表达效果。(6分)
. .
.
- 2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故木受绳则直, 。 (荀子《劝学》)
⑵臣无祖母,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李密《陈情表》)
⑶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⑷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⑸ ,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
⑹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四、现代文阅读(2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灯下白头人
袁 鹰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近年常常吟味司空曙这两句诗。它曾被诗评家赞誉为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10个字烘托出飘零的感喟和老境的凄清,看似淡淡写来却经过精雕细刻凝成一幅画面:窗外潇潇秋雨,吹打着黄叶纷纷脱落的枯树,窗内一灯如豆,静坐着一个或一双白发苍苍的老人,咀嚼如烟如梦的年华。
在欣赏者眼中,这里也许蕴含着几分宁静,几分寂寞,也许还有几分温馨。但是从历史风雨中走过来的人,坐在灯下沉思,几十年岁月的步履,如此低迷而沉重。世事沧桑,是非成败,都像江水缓缓流逝;人情冷暖,酸甜苦辣,一次次涌上心头。
多少堪称英才俊彦的师友,多少曾经朝夕过从的故人,一个个远去了。近些年来,每当收到一份讣告,听到一个噩耗,先是惊愕,接着就引起一番感慨,有时竟抑制不住潸然泪下。他们之中许多人是我同辈、同龄人,有的比我年轻,还是满头青丝黑发,满腔壮志豪情,突然竟成为折断了凌空羽翮的雄鹰。
如果他们不曾在一次次风暴中遭逢厄运,戴着一顶顶荆冠,流徙江湖,辗转沟壑,以致弄得心劳神瘁,百病缠身,他们不是完全可以干自己的事业,在书斋里潜心著述,直到从容安详地远行吗?如果没有那应该诅咒的黑色的10年,许多人会抛却钟情的一切,抛却家庭儿女,毅然决然地匆忙离去吗?恶风刚起时,我的师友中,就有儒雅温文、才华横溢的老报人、历史学家邓拓,风华正茂、下笔如神的文艺评论家、杂文家陈笑雨(马铁丁),因横遭诬陷凌辱,轻易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那10年,许多正直、善良的人绝不会在突如其来的狂风恶浪中无可抗拒地被淹没的。
自然,历史绝不可能有“如果”,所有的“如果”都是不存在的。如果每一个“如果”都是事实,那还成为历史吗?
人都有一种惰性或劣根性,不仅不愿意正视过去,还常常有意无意地做一些粉饰和回避,穿过长长的时空隧道,总爱定格在最美好的一刻,而不敢去看一看那些苦涩的、难堪的、甚至血淋淋的情景。其实,那是回避不了的,粉饰更是徒劳。20年前,巴金老人就在我们前面做出表率,他凭着正义和良知,凭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冷峻地正视现实,也无情地剖析自己。在150篇《随想录》里,他一次又一次拷问自己已经受到严重创伤的灵魂,大声疾呼要从那黑色的10年中吸取教训,千万不能让那旷世悲剧重演。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情意殷殷,几乎是垂涕而道,痛切陈词。我们报社的老上级李庄几年前曾经对我说过,退下来的这些年,他一直在“闭门思过”。所谓“过”,一是过失的“过”,二是过去的“过”。他说,很需要冷静想想自己几十年中有些什么过失和失误,说过些什么昧心之论,干过些什么违心之事,而这些“过”又是从何而来?谁应该负主要责任?古人说:“行年五十,当知四十九年之非。”我也早过了“知非”之年。“闭门思过”,回顾来时路,需要想、值得思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反思并不完全是轻松愉快的事。严肃的、深刻的反思,必定伴随自责的痛楚。审视、剖析自己灵魂、思想和感情中已经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抛弃其中一部分,不痛楚是不可能的。然而,一颗为正义、良知和忧患意识驱使着的心灵,无法拒绝这种痛楚。青年女作家叶弥的中篇小说《成长如蜕》,她细致地写了一个满腔抱负而又不合时宜的青年如何从理想主义还原为务实而世俗的缓慢、沉重的过程。作家写道:“阻碍他成长的因素多而复杂,因此,他的成长就不可能是某时某刻的‘顿悟’,必定如动物蜕壳一般难受而迟缓。”比起女作家笔下80年代的青年人,我们这些进入老年的人蜕壳过程更加难受,更加沉重,更加迟缓。有的人蜕掉了一层层的壳,得到了解脱,得到了自由;有的人正处于蜕壳的过程中,我就是其中之一。我一直在努力蜕壳,努力革除思想观念和灵魂深处那些同历史过程不相适应的旧意识残余,绝不愿像有的人那样至今仍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紧裹在壳内,不愿意丢掉那裹了几十年的硬壳,成为20世纪的套中人,或许还将带着它走入新的世纪。
雨中黄叶,腐烂了又复渗进泥土,成为来年新枝新叶的丰富营养,它的生命以新的形式循环延续。白头老人灯下怀旧反思,如春蚕吐丝,化为锦绣,给人以启迪、智慧和美感。这样看来,“灯下白头人”未尝不可以说是人生长途上一道别致的风景,一番清新的境界。从青春年少到鬓发如霜,人生百年间,“从俗浮沉,与时俯仰”,转眼都成明日黄花。尽管已经到黄昏时分,漫漫长路,还得继续上下求索。我不敢奢言什么“超越自我”之类的话头,只求能够多保持几分清醒。“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也是一种清醒。感受着古代哲人这种执着豁达的襟怀,推窗遥望浩渺幽邃的星空,顿觉心平如水。
16.联系全文,本文以“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开头,有何好处?(4分)
答: .
17.纵观全文,作者怀旧反思中都有哪些人生感悟?请分条概括。(8分)
答: .
- 3
18.作者在文中说:“这样看来,‘灯下白头人’未尝不可以说是人生长途上一道别致的风景,一番清新的境界。”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 .
19.请从语言的角度赏析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6分)
答:
20.文中说:“反思并不完全是轻松愉快的事。”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五、作文 (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人说:社会是锅沸腾的开水,关键看用什么材料投入。第一种是生鸡蛋,第二种是胡萝卜,第三种是干茶叶。结果呢?第一种被煮硬了,不再有梦想与鲜活。第二种被煮软了,变成软塌塌的胡萝卜泥,随遇而安,迁就规则。而第三种呢,干巴巴的茶叶渐渐舒展开来,一锅清水变成喷香的茶水。当人被世界改造时,是一种滋润的、舒展的、找到自我的状态,同时凭自己的力量又一次次改变世界。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
l.B(A项chēn/zhĕn,zhòu,jì/zhì; B项dú,bāo,qū;C项xīng/xìng,băi,huà/huá;D项tāo,xiāo/xiào,kĕ/kē)
2.A(B积一集 C鹊一雀 D势利眼)
3.B.一团和气,本指态度和蔼可亲,现常指相互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4.A. B“况且”改为“但是” C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前加“这些现象”
D句式杂糅,“出于……的考量”或“以……为目的”
5.D (A.韩愈,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B洪升、孔尚任是清代的C《子夜》的作者是茅盾)
6. 此标题采用双关手法。(1分)“莫言”既指作家莫言,又有“不要说”的意思。标题既盛赞莫言巨大的文学成就,又表明在莫言之前中国也曾有大批的优秀作家,之后也将涌现更多的优秀作家。(3分)
7.示例:思念使诗仙举头望明月,思念使爱国诗人铁马冰河入梦。(2分/句)
8.D(举:全,尽)
9.A(表顺承; B.介词,把/目的连词,来;C.于是,就/趁机;D.向/被)
10.C(①写赵璜品行高尚;?④写赵璜克忠职守,敢于进谏;⑥写赵璜敢于担当,不牵连他人)
11.B(缩减皇室的工程造价,不是担任左侍卫郎时的事)
12.(1)诏令才厂发几个月却忽然更改,这是向天下人显示是皇帝不守信,皇帝就回复同意了他的建议。(3分,“更”1分,“信”1分,“报”1分)
(2)从那以后,上书皇帝救人的接连而来,陈万言内心不安,两次请求宽恕。(4分,“锺”“再”“贷”各1分,语意通顺1分)
(3)以后发表白己的意见不断(不停止),那些有权势、受宠幸的小人,嫉恨他的很多,皇帝对他的态度也逐渐疏远了。(3分。“已”“幸”“浸”各1分)
13.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渴望。(3分)
14. “征人倚戍楼”展现了“征人”与“戍楼”所组成的画面,“倚”极言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像仿佛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巧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主旨。(6分)
15.⑴金就砺则利⑵无以至今日⑶齐彭殇为妄作⑷响穷彭蠡之滨⑸连峰去天不盈尺⑹别有幽愁暗恨生
16.(1)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内蕴丰富,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内涵。(2)引用这两句诗使文章开头富有诗情画意;开篇点题,同时创设情境,引出下文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每点2分,共4分)
17.(每点2分)(1)对朋友的至诚,对友谊的珍惜。(开头部分是怀人思旧,用蕴涵深情的文字来回忆朋友往事,读来感人肺腑)
(2)对曲折历史的思索。(作者认为应该还历史本来面目,应该公正客观地评价。对真理和真情的追寻,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表现了一位老作家的历史责任感)
(3)对生命蜕壳过程的思考。(作者用执着豁达的襟怀关注生命,思量走过的人生岁月,是一位孜孜不倦在人生路上探寻的沉思者)
(4)对自己的深刻反思和清醒认识。(作者有一颗为正义、良知和忧患意识所驱使着的心灵,正视现实,也无情地解剖自己,展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
18.(1)白发苍苍的老人,静坐灯下,咀嚼如烟如梦的年华。这种别致的风景给人以美感。(2)灯下老人的反思自我的豁达的情怀和汲取人生教训、化泥护花的奉献精神,给人以启迪、智慧,展现出一种清新的人生境界。(每点2分,共4分)
19. 用“风暴”“ 荆冠”“江湖”“沟壑”等形象性的语言,写师友们在那黑色的10年中不幸遭遇;用“如果”“那么”假设性的虚写和反问句式,表达对师友们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感慨;语言整散结合,形象生动。(每点2分,共6分)
20. 赞同作者观点,(1)人都有一种惰性和劣根性,不愿意正视过去,因为直面过去、正视那些苦涩难堪甚至血淋淋的情景是痛苦的。(2)粉饰是徒劳的,承认自己过去思想虚伪、行为有过,无情地解剖自己,晾晒疮疤,那是痛苦的。(3)审视、剖析自己灵魂、思想和感情中已经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抛弃其中一部分,不痛楚是不可能的。(4)然而,一颗为正义、良知和忧患意识所驱使着的心灵,无法拒绝这种痛楚。(每点1.5分,共6分)
- 4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统编版高二上期末模拟卷(1)
仅用于交流,谢绝取做商用,向命题者致敬!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文如其人命题,往往具有实然应然双重意义,其思想基础既在于儒家思想及文人普遍观念对文之反...
2022-01-21
统编版高二上期末模拟卷(2)
仅供交流使用,谢绝取做商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做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200...
2022-01-21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试卷
2013年重庆一中高2014级高三上期半期考试英 语 试 题 卷 2013.11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做题时,请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或转填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
2017-12-05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学前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高三暑假学前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禹汤被之矣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 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2、 与一蹴而就的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2017-06-05
重庆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综试题试卷
秘密★启用前 2013年重庆一中高2014级高三上期第四次月考 物 理 试 题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6分,选错的得0分) 1. 如图所示,一只蜗牛沿着葡萄枝缓慢地爬行,若葡萄枝的倾角斜...
2014-01-14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试卷
秘密★启用前 重庆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2013.11 试题共9页。满分300分。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201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