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重庆最强学霸 大一就有人考取研究生
这是一份重师数学系1977级大班老师,学生给实况新闻—重庆时报提供的,一份记载全班籍贯,入学成绩的原始手抄记录。
这份珍贵的记忆,时任重师数学系1977级大班辅导员吴永恒老师,多年来一直珍藏,后被学生所复印。39年前,她以26岁年龄接手重师数学系1977级,见证了1977级大学生,特别是数学系1977级大班整个大学求学生涯。
在重庆时报发起的《1977级同学会——重庆人高考40周年系列访谈》中,这是一个集体出境的班级。
2017年10月,重师数学系1977级大班进行了40周年聚会,这份名单,再次出现在同学们面前。40年岁月匆匆过,当年基本上以25岁以上“高龄”入学的昔年学生,均已是年过花甲。但他们40年前的坎坷人生,奋斗经历,家国情怀,依然激励着晚辈们继续“直挂云帆济沧海”。
重庆最强学霸 1977年高考总分366
资料显示,重师数学系1977级大班61人中,当了8年知青,由于参加高考才被录取回城的有9个人,家在农村的回乡知青有18人,还有15人补录,入学在1978年4月过后,此时部分大学已经开课——1978年的《重庆日报》上有过记载,在首批在渝大学生5000多人入学后,要求补录部分优秀考生入校。
全班年龄ZD的是高63级的高中毕业生、最小的1952年出生当时已25岁,和当时的辅导员吴永恒同龄——吴永恒回忆说,当年就是以自己26岁的年龄为分界线,将整个数学系121人分为大班和小班。
其中,有一个叫陈明宝的女生,分数高得令人咋舌:数学100,物理96,政治82,语文88,总分366!这一分数意味着什么,当年重庆7万多考生,190分就可以调档,她的同学,以数学老师身份参考的陈立厚数学不过98分,40年前的重庆物理第一名刁旭物理也不过97,重师中文系的同学们,数学在20、30分的不在少数……要是放到40年后,陈明宝绝对是学霸级人物。吴永恒当年也参加了招生工作,她回忆说,陈明宝的成绩当年在重庆理科生中,可以排到前3,很可能是第1。这也能说明,当年重师数学系1977级大班的学生素质有多优秀。
从不逃课,只争头排
当时,大多数人,都历经坎坷,已有儿女。王显樵已是重庆江陵厂学校老师,女儿已1岁,陈立厚入学前,是四川彭州九尺中学数学老师,爱国实业家卢作孚之孙,前重庆市人大副主任卢晓钟也在此班,当时已29岁,学霸陈明宝已30岁,已婚还是一名医生……
但以“高龄”身份参考,让他们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陈立厚记得很清楚,当年自己入学后,曾自己刻写钢板,用2周时间抄完部分《数学手册》,用完了160页的日记本。王显樵也记得很清楚,当时班上同学学习时,坚决要求选用难度大的、名校的教材,如数学分析就是从第二学期起,用复旦大学的教材。那几年,重师其他专业的同学会惊讶的看到,自己还未下课,数学系1977级大班的同学们就会站在门口等。下课铃一响,就会冲进来抢占前面的位子。
“正是因为我们年龄大,才珍惜难得的大学生活,为国家效力,为家人争光。”陈立厚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
大一就有人考取研究生
时隔40年后,辅导员吴永恒都清晰的记得,当时这个班几乎无人逃课,即便是当时上课到7月底,重庆无电扇更无空调的酷暑中,同学们都会坚持上课。降温的办法很简单,脚泡在盆里,头顶冷毛巾,手拿书本学习。他们甚至要求系里给大班单独开选修课,甚至在临毕业分配前半个月都还在上选修课。
许多同学假期里自己给自己布置完成假期作业,许多同学原来在中学是学的俄语,进了大学从字母开始从头学英语,花的时间不比学数学专业时间少……
王显樵也记得,当时期末考试不管是考试科目还是考查科目,一律要求自己要考高分、满分。作业发下来,错了的一定要订正或重做。有次考得不好(自己估算可能只有88或89分),干脆没脸去看成绩——和60分万岁的理念天壤之别。
这样强大的求学欲望,自然让大家的成绩出色。就是重师数学系1977级大班,其中1人在入学的第二学期(1978年9月)就考取了复旦大学的研究生……
为同学清白 10多人寻找一张纸币
吴永恒参加过昔年的招生工作,其中不少人的档案都是她亲自调取,这也是她第一次当辅导员。她说,这是自己从教40多年来,从来不操心的一个班。“因为他们都很成熟,懂得关爱他人,也懂得珍惜机会。”吴永恒40年后评价说。她记得很清楚,当年全班关系融洽的地步,达到4年来从未出现过一次需要辅导员调解的纠纷。
陈立厚感受也非常深刻。当年,陈立厚上大学就患上失眠的毛病,加上思考数学难题用脑过度,甚至整夜整夜不睡觉。结果,吴永恒、卢晓钟等师生非常照顾他,不仅进行安慰,还鼓励他每天坚持晨练,经过长时间的调理,终于战胜了失眠。“那时的感情,真是单纯而真挚,是我一生最美好的记忆。”陈立厚40年后依然感慨万千。
班上一名同学来自农村家境贫寒,当时已结婚生子。1978年冬天发了奖学金后,这位同学在现三峡广场旁的百货店,给自己的女儿买了红头绳准备过年。结果走的时候却被店员拦下说他没有给钱,随后店员便跑到学校办公室找老师理论。
这位同学已经30多岁,在店员的咄咄逼人下百口莫辩。结果,王显樵等同学想起来,当时大家拿的奖学金纸币是新的,还是连号的。为了澄清那同学清白,10多人到店中钱柜去一张张寻找,终于发现一张新纸币和大家的纸币连上号,证明了这位同学的清白。“不仅仅是我们同学感情好,更重要的是我们彼此信任,不相信他会做那样的事。”王显樵说。
1981年重庆特大水灾,部分重庆同学的家都淹了,为了帮助这些受灾的同学,班上自发组织捐饭票和奖学金;有同学生病住院,其他人主动去医院看望他;得了奖学金的同学,会把自己的奖学金名额让给其他家庭更为贫困的同学……
40年后,重师数学系1977级大班再次相聚。此时,当年见证他们发愤图强的重师老校区中小树,已长成参天大树。wei/yi的遗憾是,至今全班同学,已有6人不幸仙逝。“如果有来生,我们还得一起做同学。”他们都这么说。
原标题:揭秘重师数学系1977级大班往事40年前重庆最牛学霸,就在这个班
记者任重 李童彤 实习生唐佳丽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