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文科和理科,哪个更好就业?哪个更有前途?

发布于:百学网 2017-11-24

文科和理科,哪个更好就业?哪个更有前途?

  文科理科,哪个更好就业?哪个更有前途?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有这样的疑惑。我们来听听高考专家梁挺福的观点吧!希望给大家一下参考!!!首先,决定哪个更有前途的不是文科或者理科,而是自己适合学习文科还是理科。

  选文科还是理科,在那些文科、理科通吃的学霸面前,无论选择哪一个都没有影响。而对于那些存在偏科情况的学生而言,选择文科还是理科,主要依据不能再是哪个更有前途,而是自己的学习能力更适合学习哪一科。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学生,怎么学对于理科都是“一窍不通”的情况下,再选择理科,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此时,肯定没有前途。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选择文还是理,需要更多的参考自己的学习能力,如果文理都不错的话,选择理科,在未来专业、就业等方面选择余地都比较大。如果存在偏科的话,那么尽量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那一科目。

文科和理科,哪个更好就业?哪个更有前途?

  其次,从大学专业设置角度看,理科选择专业余地比较大。

  在13大类本科专业门类中,理科生可以选择其中绝大部分的专业,而文科生仅有少量专业可以选择。从目前就业比较好的专业来看,一般都是理工科专业。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选择理科,未来就业前景会更广阔一些。

文科和理科,哪个更好就业?哪个更有前途?

  再次,从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的角度看

  目前部分省份已经进入了新高考时代,浙江、上海首届新高考考生已经毕业,北京、天津、山东、湖南等省份2017届高一已经开启新高考模式,其他省份也将陆续开启新高考模式,在文理不分科时代,考生不必强制性的争取各个科目的高分,只需要照顾好自己最擅长的科目,以及自己意向中的大学和专业对于选课科目的要求,来深度学习相应的科目,这样的话,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学习负担。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但是相对于文理分科时代,对于某些科目的学习负担还是减轻了。

  但是毋庸置疑的,学好理科,在新高考时代,选择的余地还是比较大。

来源:泰学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2023年陕西文科生想上“985大学”要考多少分?

2023年陕西文科生想上“985大学”要考多少分?2023年哪些学生想要冲刺报考985大学呢?为方便各位学生了解,小编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在陕招生的985院校(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分校和校区、边防军人子女等)在陕西招生的文科投档线和投档位次表,各位学生了解一下!...
2023-04-10

2022年高考文科有多少考生

这是今天一个家长问我的问题。 今年高考文科究竟会有多少考生呢?说实话我真不知道。但我们不妨估算一下:2021高考的考生大概有44万,其中理科生有22万多,文科生21万多,接近1:1,2021年是新高考元年,2018年选文科人数偏多的原因可能是对新高考有误解,认...
2022-03-14

河北2021届新高考历史组比2020年文科更严竣

作者简介:左石金,通信行业从业二十载、擅长数据分析。我利用业余时间,对天津、河北高考数据进行了研究(后期增加北京的高考数据)。 对于2021年河北新高考,历史组形势比2020年文史类形势更严竣吗?下面我对此进行分析。 一、2021年与2020年数据对比 根据202...
2021-03-29

高考文科生升学路径盘点,2021届考生参考!

虽然新高考的实施给了文科生喘息的机会,但多年来高考文理差距始终不能完全消除。所以,一些偏文科类的考生或是文科比较有优势的考生不要把自己局限在高考上,多关注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等多元录取途径才是明智的! 重视志愿填报,把握文科优势专业...
2020-10-15

2020年陕西文科高考录取分析 | 川渝"热",江浙沪"冷"

2020年,在陕文科一本招生院校,按招生代码计,共213所。与2019年相比,有8所院校在陕文科本一批次首招,有3所院校在陕文科本一批次停招。 2020年,213所文科一本院校中,有2019年文科一本数据比较的院校总共205所,其分布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下表是按...
2020-10-12

解读2020届文科毕业生就业现状

近期,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以676分的好成绩,获得湖南省文科第4名,并考入北大考古系,此事在网上引起了不少议论。有些网友认为,她不应该报这么冷门的专业,而是应该利用自己的选择权,报经管、金融那些就业面广的专业。伴随着近期高考志愿填报的陆续开...
20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