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与理科哪个更重要呢?以后的发展将是怎样的呢?
文课与理科是高中分科的两个大的方向,学生在选择的时候也是比较纠结的,那么说起来两个方向哪个更重要,我想是没有一定的标准的,因为两者都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学生应该摆正自己对于两个学科之间的态度,正确一定新的和高考改革。
文科理科都很重要。
通常我们所说的文科理科是高考分科造成的。现行的高考制度分文理两大类,使用不同的试卷分别进行。高考指挥棒能发挥巨大的导向作用,高中为了快速出成绩,就祭出文理分科,既照顾了偏科的学生,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功利的做法。它直接造就了一大批在中学阶段就给自己明确定位的学生,以至于他们进了大学之后,文科生数学基础太差,缺乏科学素养;而理科生文字不好,缺乏人文素养。
实际上,高中阶段学的都是基础知识,完全不应该分文理。
这是因为,大学里许多学科的学习需要文理均强的学生,像社会科学类的专业,经济学、财经各专业、传媒、心理学、教育学、管理类等都是这种情况。有太多文科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太差而学不了这些专业,少了许多选择,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另一方面,学习任何一种专业,都需要具备一些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是所谓的通识或常识,包括文科理科的所有课程都能均衡地学习。这也是接受高等教育必备的基本素养。
所谓学贯中西,就是读书要读通了,一定要有点底子。这所谓底子就是高中那些所有的课程,偏了哪一门都是你的损失。
实际上也是这样,一个能考上清北复交的学生,他的各科成绩都不会太差。如果有一门考的比满分差30分以上,那他其他的科目必须得有一两门是满分才行。
为什么985大学的学生毕业受欢迎?是因为他们在高考时,没有过于偏废某一门课程,否则就没有办法取得那样的成绩。而有了那样的成绩意味着他们文理综合能力比较强,有能力完成更高层次的学习,今后在专业领域里也能走得更远。
高中分文理在全世界都是普遍现象。为了抵消这种影响,许多大学都强化大一大二的通识教育,既大二之前的课程不分专业一视同仁,并以科学和人文基础课、工具课为主。
日本的大学干脆设养成学院,专门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比如哲学、历史、数学、外语、电脑等课程,学生在养成学院毕业后再去所在的专业学院进行学习。
所以,取消高中的文理分科,是势在必行的。
来源:泰学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