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应不应该做压轴题?不同类型的学生应有不同的答题策略!
高考数学压轴题是数学考试中的一个层次划分题,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题目对于大部分学生是有着绝对的难度的,有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都不能将前面的基础作对做完,最后的压轴题当然是不用想的,那么哪些学生应该做这些题目呢?小编觉得学生首先应该对自己有个定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规划高考数学的答题策略。
不同水平的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对应能力,以应对高考数学中不同类型的难题。
不同水平的学生如何自我定位?
以下几类学生,请大家自行对号入座:
一般来说,数学在110分以下的同学,属于基本功不扎实,免谈哪种能力的提升了,多练多总结,套路都没总结好,成绩自然好不了。
高考数学在125分以下难以突破的同学,基本属于欠缺分析问题能力并且不擅长自我总结套路的同学,需要靠解题方法的套路总结降低考场上的思维难度。这类同学并非没有套路,大部分是欠缺自行总结的套路, 总希望直接照搬参考书,但是自己总结才是这部分同学提升之关键。
高考数学能达到130分以上140分以下,偶尔也能上一下140的同学,又存在两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大题难题基本能做,但大题会花一些时间,其他题目上失分;
第二种情况:不会做大题难题,但基本功扎实,前面题目失分较少或基本不丢分。
对于第一种情况的学生,注意不要忽视小题中的“难题”,这种难并不一定是思维上多难,但是却充满陷阱,要重视且增强计算能力,进行一些专项的突破。
对于第二种情况的学生,基本上你需要拓展你的能力上限,不要迷信老师说的话,“数学最关键在于前面的正确,最后一道题的最后一问不做你也是140多分!”如果你打不开这个能力上限,你的满分就是144分最多,你任错一道题你也上不了140。老师面向的是更多更广泛的同学,而对于你,你需要学习一些自主招生难度、竞赛难度的内容,去稍微拓展一下,再回到高考的范围来,这时候你对压轴题会有新的理解。
什么是压轴题?
很多学生喜欢一厢情愿地认为难题就是压轴题、就是一般同学做不出来的题目,可是恰恰越是有这种想法的学生,最容易掉进“难题都会,却仍然考不了高分”的窘境。
问题出在这部分学生,对难题的定义过于狭隘,在一些他们认为不是难题的题目上,屡屡栽了跟头。
那种题目可以称得上是高考数学当中的难题呢?大致有以下三种:
◆ 第一种,思维难度大。即看了题目以后不知道该如何去思考,没有方向,或者思想到了某一部卡住了再也进行不下去,故而解不出来;
◆ 第二种,计算难度大。即学生看见以后能够有一定的解题思路,但题目想要进行较全面的求解,就基于一定的计算,当计算量较大时,学生往往因计算错误而让题目变得过于复杂故而难以进行下去;
◆ 第三种,阅读难度大。即题干较长,条件和干扰条件较多,阅读起来较为费劲的题目。考生在面对这类题目时,往往因为高度紧张考试环境时,容易造成阅读的困难,而抓不住题目的重点或者漏掉一些条件,导致考生难以拿分。
大部分定义难题较狭隘的同学,都是把视线全部投在了思维难度大的题目上,有时候走向了一味追求思维难度题目的小路。而将考试中,其他难度的题目误认为是容易得分的简单题目,而不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区别对待。自然,这就很容易掉进所谓的“难题都会,分总不高”的窘境。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